当前位置 首页 撼唐 第九十四章 心事重重

《撼唐》第九十四章 心事重重

作者:一包黄果树 字数:2802 书籍:撼唐

  李世民看着房玄龄所指的地方,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不仅仅是地方,更因为房玄龄的口气,以此地为根基,这不是意味着,要脱离大唐自立吗?

  这样的行为与叛变有什么分别?李世民只觉得心似乎被人抓住了,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脸色在一瞬间变得潮红起来,但在片刻之后,他还是摇摇头,否决了这个建议。

  这是肯定的,就算夺取了此地,他李世民也几乎毫无根基,军队,还是大唐的军队,军权被父皇牢牢的掌握在其中,每一次回长安,不管是胜利还是失败,带兵者都会将兵符交给陛下。

  李世民虽然是秦王,也不例外,就算他想要自立,也要有自己可以掌控的兵权呀,而且粮食、兵甲器械也都是必不可少的。李世民瞄了一眼地图,还是摇摇头,此地并不可取。

  房玄龄却突然笑了,他明白秦王的忧虑,坦白说,此地是四战之地,并不适合秦王的发展,可是对于秦王来说,却只有这个地方最为适合。环境虽然不佳,却最能磨练人的意志,秦王有着很多优点,最为适合在这个地方发展。

  想到此,房玄龄笑了,他知道秦王曲解了他的意思,房玄龄就算大胆,也不敢让秦王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情来呀,更何况无根之水哪有存活的可能?还需要关中的支援,秦王才能继续发展,继续壮大,为理想而奋斗。

  房玄龄低声地解释着,他希望秦王能明白他的一片心,不过,房玄龄肯定不会说一点,那就是他的至交好友杜如晦已经成为隋帝的心腹,虽然官职并不高,但隋帝所经之处,几乎都留下了杜如晦的身影,所有的大事,都基本与杜如晦商量。

  隋帝杨侑对杜如晦几乎是毫无保留的信任,而他呢,虽然受到秦王的信赖,但这种差别太大了!秦王不是储君,日后就算大唐平定天下,秦王最多是一个王爷,而他房玄龄有很大的可能继续在秦王府混吃等死。

  这种生活绝对不是他想要的,此外还有一点,就是杜如晦的步步高升刺激着他的心脏,当初在冯翊郡,两人发生分歧,杜如晦建议投靠大隋,而他坚持已见,要投靠李渊,因此两人不得不分道扬镳,不仅仅成为了路人,更成为了敌人。

  往昔的好友步步高升,换做是谁,心里都会不不舒服,所以房玄龄才会如此的鼓动着,这不仅仅是为了秦王,也是为了自己的前途。李世民听着,眼中不断闪烁着精光,房玄龄的建议很有诱惑性,也在一定程度满足了他的需要和诸将的需要。

  李世民等房玄龄说完,表示此事会仔细考虑,房玄龄刚刚退下,李世民就召见了秦叔宝、尉迟敬德等人。这些人才是他的心腹。秦叔宝虽然投靠他不久,但两人一见,就各自倾心。至于尉迟敬德,此人得罪了齐王,只有在秦王身边,才是最安全的。

  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李世民将两人引为心腹,而此时的李世民显然不知道,尉迟敬德和秦叔宝是后世鼎鼎有名的两个门神。

  密室内,李世民低低地问着问题,两人时不时回答着,片刻之后,李世民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他的心中已经有了决定,这一次,他要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战,而他相信,这一次的利益足以吸引诸将依附在他的身边,即使是刘弘基、殷开山这些在朝中有着高官厚禄之人,也会紧紧地团结在他的身边。

  而父皇,在这样的胜利面前,想必一定会哑口无言吧!那个时候,齐王就算能夺下了淅阳郡,甚至夺下了整个南阳盆地,又怎能与自己的功劳相比呢?

  想到此,李世民的心中,一个完美的计划逐渐浮现在脑海中,轻轻地敲打着案几,他已经决定了。

  “邦邦邦!”数声轻响,将沉思的王世充惊醒过来。,抬起头,王世充的声音有些嘶哑,“是楚王吗?”

  “陛下,是我!”门外,王弘烈说道。

  “进来吧!”王世充揉了揉额头,随身宦官段瑜为王世充续了一杯茶水,然后快步退了出去。王世充用手用力地搓着脸,然后一口喝尽了茶水,正襟危坐在软榻之上。

  王世充虽然经过了一番准备,但眉宇之间却依然有掩饰不住的担忧。原本,他以为部下的众将大多是旧隋的战将,他们一定会选择大隋投奔,因此,他将注意力放在了大隋身上,却忽视了另一个可怕的存在——李唐。

  这一次秦叔宝的投降,让他有如醐醍灌顶一般的醒了过来,他明白了,饿狼不仅仅是杨隋,李唐更是吃肉不吐骨头渣子的饿狼啊。秦叔宝投靠了李唐,那么接下来,还会有谁?

  李君羡?庞玉?还是罗士信、程知节?甚至是掌握重兵的裴仁基父子?王世充生性多疑,他想不透,所以,他借着巡视前线的机会,估计将这些将领留在洛阳,而暗地里,却在观察着,一旦有任何的风吹草动,他就立刻带着兵马,将反贼满门抄斩,一个不留!

  王弘烈带回来什么消息?在一瞬间,王世充的心中转过了数个念头,这些人会有异心吗?

  王弘烈恭恭敬敬进来,看着叔父一脸的担心,他不由笑了,“陛下,经过数日的考察,微臣以为,这一次秦叔宝投靠李唐,不是意外,而是有心人的所为。”

  王世充一扬眉,有心人?随着王弘烈的分析,沉下心一想,这个有心人就浮出水面了。这个有心人很明显,他不是李渊就是李建成,甚至李世民也有可疑之处。

  不管是谁,他都是李唐的人,是李唐的掌权者,代表着李唐的政策。忽然,王世充想到了一点,这一次,李唐说要联手进攻隋军,所以才会故布疑阵,让秦王假装率兵攻打弘农,以吸引隋军的注意力,从而达到出其不意的目的。

  可是,王世充也隐隐觉得,李唐也是在算计自己啊,比如说这一次,秦叔宝的突然反叛,事先一点端倪都没有。可是根据消息,秦叔宝在投靠李唐前,已经暗中将家中的老母妻儿送走,这说明他早有准备。

  王世充相信,秦叔宝没有那么大的能耐,所以,这一次一定是李唐在暗中策划,要不然怎会瞒过自己呢?如今,罗士信、程知节等人也是静悄悄的,半点消息也没有,会不会,他们在等待着机会?

  随着思维的延伸,王世充的一张脸跨了下来,他突然发现,李唐会不会有阴谋?一旦李元吉杀入淅阳郡,那么自己按照计划南下,李唐会不会有什么阴谋?如果罗士信、程知节等人为李唐的内应,那么洛阳岂不是危险了?

  重重的一拳打在案几之上,王世充突然的动作将王弘烈给吓了一条,他急忙问道:“陛下?!”

  “没事!”王世充摆摆手,慢慢站起身来,手掌虽然有些酸麻,但他不以为意,慢慢踱步到地图面前,抬起头,看着复杂的中原形势,眉毛拧在一起。

  如果说真的如他所想,那么,要怎么才能破除这种窘迫的局面?可是,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的计谋都是徒劳,王世充想不到有任何的办法,来同时对抗两方的压力。

  不管是联唐灭隋,还是联隋灭唐,王世充必须要联合其中一个势力,他才能继续生存。突然之间,王世充觉得自己悲哀极了,中原的地理,还是差了一些啊,没有险要的山势,不像关中、并州那样有连绵不绝的大山作为屏障,更没有汹涌的长江,利用河水来阻击旁人。

  想了半响,心中还是没有主意。又踱步思考了半响,他低声吩咐了王弘烈几句。

  当务之急,是要继续监视那些异心人,其次,便是要防御李唐。潼关以东,还有函谷关,不过此时的函谷关已经不是东汉之前的函谷关,地理位置出现了东移,也没有那么险要了。

  不过,依然是一道雄关,王世充决定让大侄儿楚王屯兵驻守在此地,这样便可以力保洛阳无碍。为了辅助王弘烈,王世充留下了跋野纲、杨公卿、郭士衡等人辅佐,并留下了两万大军驻守函谷关。随后,自己带着庞玉、单雄信等人回到了洛阳。

  王世充回到洛阳之后,下令三军整兵,表面上,他准备要出兵支援弘农,但暗地里,却是为了响应武关的李元吉。王世充已经有了打算,他只要南阳盆地,而将江陵留给李唐。

  这样就意味着李唐和杨隋继续纠缠不清,而他趁着这个机会,立刻夺取山东各郡,壮大自己的实力,增添争霸天下的机会。

  两日后,位于潼关的李世民得到消息,对此,他只是冷冷一笑,王世充不是笨蛋,如果在秦叔宝投靠了大唐的情况下,王世充没有正常的反应的话,那么李世民反而会觉得不安,认为其中一定有诡计了。

  而如今王世充以重兵屯守函谷关,足以证明此事引起了他的警惕,敌人有警惕不要紧,只要自己计划周详,天下没有攻不破的雄关,没有夺不下的城池。

  摆在明面上的东西永远不值得可怕,最为可怕的,是在暗处的阴谋,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极度沉浮的李世民深深明白这个道理,他迅速召集了心腹将领,制定了下一步的计划。(83中文网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