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荒血 9 暗流(六)

《荒血》9 暗流(六)

作者:墨心砚 字数:3382 书籍:荒血

  月渐西沉,安兴坊的巷道一片漆暗,门下侍郎的府邸即在安兴坊中,府内只有正堂里还点着灯火。

  正堂前有两个人相对而立,一个女子轻声说道:“公主的信函张大人也看过了,请张大人务必今夜就拟好奏章,明日早朝呈给陛下。”

  “请转告公主,必不负公主所望。”张若羲回应。

  “那么,就有劳张大人了,盈霜告辞。”语毕,盈霜转身离开,张若羲一直注视着她走出府门。

  “来人!”忽然张若羲唤道。

  “大人?”一个仆从应声过来。

  “去,看着那姑娘是不是走远了。”张若羲吩咐。

  仆从听命后,悄悄地跟着盈霜,而张若羲站在那里一直等那个仆从回来。

  “禀大人,那姑娘坐了一顶小娇,已出了安兴坊。”

  “呵……呵呵……”张若羲低声笑了两声,而后走进了正堂,“两位,出来吧!”

  话音刚落,一间厢房里就走出了两个人,正是唐进和高祈。

  “看看,”张若羲扬了扬手中的信,“公主要我今夜就拟好奏章,请陛下将云骧军归进北征军里。”

  “张大人真是料事如神啊!”唐进不禁赞道,“不过在下还有几点不明。”

  “唐大人请讲。”

  “张大人,那块绢帕上的美人到底是谁啊?”唐进猥琐地笑了笑。

  “哈哈,唐大人还想打画上的美人的注意吗?”张若羲笑着,“可惜你没这福分哦,她是前朝最后一个废太子——洛舜言的女儿,姓洛名瑾,晟岳一生挚爱的女人,后来两人离散了。”

  “什么?”唐进和高祈诧异着。

  “当年晟岳曾给我们看过洛瑾的画像,希望我们哪天找到她时保护好她,乱世里哪个男人不想自己的女人安好,可是至今也没找到洛瑾,不过我倒是乘机把她的小像记下来了,还真有用。”

  “这么一回事啊,”唐进恍然,“难怪公主看到这个绢帕脸都冷了呢,没想到他晟岳还是个情种啊!”

  “可是,张大人,还有那个薛奕呢,那老头儿怪怪的,可靠吗?”高祈有点不安。

  “薛奕和我们不是一样的人,但只要他是人就会有可抓的把柄,”张若羲自信满满,“你们知道《浑星记》吗?”

  “好像是前朝高宗年间一个叫邱衍的太史令编写的,”唐进蹙眉,思索着回答,“可是只写了一半就心力交瘁,死啦。”

  “不错,”张若羲点头,“《浑星记》是一部天文巨制,二百年来又有多少痴人试图续写完这部《浑星记》,可往往都是走火入魔。先帝登基时,有人说《浑星记》不过是妖言惑众,并且从里面找到了不利于大烨国祚的谶语,所以先帝下令毁掉所有的《浑星记》,可偏偏薛奕就私藏了一本。”

  “他私藏这个干什么?”唐进傻乎乎地问了一句。

  “他想编完《浑星记》啊,薛奕亦是个痴人,我若告发他他还怎么看星星?所以只能老老实实听我的,而现在他是直接的参与者,若把这事说出去,他只有死路一条!”

  “哈哈哈,张大人的谋划真是恰到好处啊!”唐进笑了起来,忽然笑容又僵住了,转而问道,“若是明天晟岳不恼怒怎么办啊?”

  “唐大人,你可别吓我啊!”高祈猛地一惊。

  “不会,”张若羲摆了摆手,“我了解晟岳,就是刚愎自用、桀骜不驯,陛下若传旨告诉他要将云骧军归进北征军,他必然会觉得有人在摆布他,不恼才怪!”

  “那就好,那就好!”高祈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不过为什么把晟岳扳倒了我们就能摆脱公主了?”

  “为什么?你们和平阳长公主打了这些年的交道居然没有找到她的死穴啊?”张若羲呵呵笑着摇了摇头,“平阳长公主确实暗中操纵了不少朝臣,可她和前朝的豫章公主并不一样。前朝的豫章公主是为了自己的权欲才去掌控朝廷的,而平阳长公主聪明,有手段,但最终不过是个儿女情长的女人,她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她所爱的人,为了所爱的人她亦能付出很多,但如果让她觉得她所爱的人背叛了她,甚至背叛了她的家族……你们想想会怎么样?”

  略略顿了一会儿,张若羲继续说:“等着平阳长公主把晟岳送上黄泉路吧,晟岳若是死了,支撑着她去掌控权力的欲望也就没有了,到时候大家都轻松了。”

  “原来,是这样啊!”唐进和高祈都露出了恍悟的表情,而又都不约而同地打了个寒战。

  寒风低鸣,在荒草之上盘旋而过,摧枯拉朽般在枯裂的土地上一路延伸,长安城外冷瑟萧索,而数十里外的骠骑军大营的营门上,树着旌旗,猎猎。

  军营外是一片开阔的空地,可策马任其驰骋,而这片空地上有百辆弩车一字排开,弩车前五十丈外插着上百个木靶,与百辆弩车对应。弩车后面不远处有三位将军坐在马上,中间那位身着黑甲,眉宇微锁,漆黑的眸子里眼神深远。

  “元帅,今天风有点儿大。”左侧的罗箫对着在中间的晟岳说。

  “这风算什么,”身着黑甲的晟岳面容沉静,“到了突厥会有比这大得多的风的。”

  说话间,一名将士朝晟岳走来。“禀元帅,一切妥当!”

  “好,”晟岳点点头,然后蓦地将声音抬高,“发!”

  百名□□手立刻扳动弩机,每辆弩车上的□□均是十箭连发,随着箭矢破开空气的声音,千支□□瞬间钉在了木靶上,箭稍带着余劲簌簌晃动。

  “元帅,所有弩机一切完好!”检查了所有箭都射到了木靶上,那位将士禀报道。

  而晟岳只是不动声色地看着那些箭和靶,然后伸出右手,淡淡地吩咐:“把我的弓箭给我。”

  楚言将弓箭递给了晟岳,晟岳举起弓,搭上箭,再将弓弦张满,而后手猛地一松……一支箭穿过冷风迅速飞出五十丈,直直射入一个木靶的靶心处,没在了长长地□□之中。

  “继续调试,弩机的射程怎么可以只和弓箭的射程差不多?”晟岳厉声。

  “元帅,是您的射程有点儿远吧?”楚言愣了愣,半是玩笑地赞道。

  “哈哈哈,大元帅要你们调试你们还敢多嘴啊?”忽然,他们的身后传来一阵笑声,声音尖细,晟岳回头。

  “黄公公?”

  “晟帅好身手!”黄公公孤自拍手,“幸好晟帅在军营外面,我才能看到这么精彩的一射啊,不然,还得遣人通报来通报去的,麻烦!”

  “不知黄公公来有何贵干?”晟岳没有理他的啰嗦,直接问。

  “呵呵,我一宦官来军营能干什么?无非传传圣旨罢了。”黄公公笑了笑,既而正色,“北征大元帅晟岳接旨!”

  晟岳蓦然跪下,其他将士也纷纷跪拜。

  “大烨皇帝令:自燕朝末年,中夏丧乱,黔黎凋尽,州城空虚。突厥因之,侵犯疆场,乘闲幸衅,深入长驱,丑虏冯陵,实为民患,寇暴滋盛,莫能御制,皇运以来,东西征伐,兵车屡出,未遑北讨(*改自唐太宗的《备北寇诏》)。今使北征大元帅晟岳讨之,然以骠骑军三万之众抗突厥一国,朕深感忧虑,遂将云骧军归于北征军,两军调遣,听凭元帅,云骧军之虎符,归其将军。两军军权虽独立,然将帅皆参与谋谟,远征大漠。钦此。”

  圣旨宣完后,跪拜着的晟岳神色倏然一变,之后又很快稳住了自己的表情,缓声道:“臣接旨!”

  晟岳接过圣旨,然后站了起来,“黄公公,在下有一事相问。”

  “晟帅请说。”

  “将云骧军归进北征军里是陛下自己的决定还是有大臣上书请求的?”

  “是门下侍郎张大人上书陛下的,”黄公公回答,“大理寺卿和云骧军将军等诸位大人都赞同。”

  “谢过黄公公。”晟岳颔首。

  “晟帅不必客气,在下告辞了。”黄公公拱了拱手,转身上了一辆马车,向着长安城奔去。晟岳看着马车渐渐离去,缓缓地将圣旨的一角攥进了手心里。

  “元帅,陛下为何忽然要把云骧军归进北征军里,并且军权还由云骧军将军独自执掌?这样,两军相差之大,对作战不利啊。”走近晟岳的身侧,罗箫轻声问。

  晟岳没有言语,半晌才缓缓呢喃:“一定是她!”

  “谁?”罗箫困惑。

  “罗箫,帮我准备一下,”忽然,晟岳低声吩咐,“我要回城!”

  冬日的白昼那么短促地一晃而逝,夜幕落下,长安城城门已然紧闭,京城里的静谧像是平静的河水,而谁又知道暗流藏在何处?

  “唐大人的碧螺春很不错啊!”放下手中的那盏茶,晟岳笑了笑。

  “晟大人是贵客又是稀客,在下怎能不用最好的茶招待呢?”唐进皮笑肉不笑。

  “真是多谢唐大人了,不过唐大人是否知道是谁上书请陛下把云骧军归进北征军的?”晟岳问道。

  “哦,是张大人。”

  “那么,又是谁让张大人上书陛下的?”晟岳继续问。

  “怎么,不是晟大人吗?”唐进吃惊。

  “不是在下。”晟岳缓声。

  “哎呀呀,我还以为是晟大人呢,”唐进笑了起来,“我看晟大人和张大人是同乡,以为晟大人觉得三万兵马征讨突厥太少了,就拜托张大人上书陛下的呢,原来不是啊!”

  “这么说,唐大人也不知道?”

  “我怎么能知道啊?”唐进赔笑,“或许就是张大人自己上书的呢。”

  “唐大人,”忽然,晟岳沉声,“这些年,大理寺里面有多少案子悬而未决,又有多少案子就是大理寺卿本人犯下的?”

  “晟……晟……”

  “唐大人,你不想想我为什么要跑到你这儿来问有关张若羲上书的事吗?”晟岳冷笑,却没等唐进回答就径自说了,“因为上次你给平阳长公主的信函没到公主手上,却被我收到了。”

  “晟……晟大人……这……这……”

  “我再问你,是谁让张若羲上书陛下的?”

  “是……是平阳长公主啊!”终于,唐进颤声说了出来。

  “她为什么要这样做?”晟岳问,很轻地问。

  “公主她,她说……说……”唐进慌了神。

  “说什么?”晟岳低呵。

  “说……说晟大人您节制兵马又功高震主,不宜独自带兵,应该让其他的将领也参与北征,将领们在一起既能集思广益又能相互节制,这样才不至于发生不测。”

  “是吗?”晟岳看了看唐进,然后起身便走。

  “晟大人,晟大人!”猛得,唐进拉住了晟岳,“恳请晟大人放过在下,在下是做了些错事,可……可……迫不得以啊!”

  “呵,”晟岳一声冷笑,衣袖一抖,抖开了唐进的手,“你们这摊肮脏的浑水,我晟某不想搅和!”

  说完,晟岳转身离去,而唐进则摸着额上的涔涔冷汗,不禁暗自骂道:他妈的,老子不就杀了几个人嘛,怎么人人都知道?

  寒风毫不停歇,透过门窗细小的缝隙吹进芦雪斋里,带动着烛火轻轻跳跃。斋内,案旁,一个女子静坐着,容颜秀丽而明艳,平静的神色却在眉宇间露出不安的端倪。

  “公主,这么冷的天还是回卧房歇息吧。”雪愔身旁,盈霜劝道。

  “没关系,我想再坐一会儿。”

  “公主,”顿了顿,盈霜再次劝道,“自从昨晚高将军拜见过您,您的神色就一直不佳,奴婢虽不知道是什么事,但凭公主的才智,高将军是出不了什么难题的。”

  雪愔笑了笑:“我知道,你去命下人备个暖炉来吧。”

  “是。”盈霜应着退出了芦雪斋。

  轻轻地,雪愔从腰间的锦囊里探出两枚钥匙,她打开了案边的一个小木柜,从里面拿出一个宽而扁的木盒子,盒上精致地雕着一对比翼鸟,雪愔的手缓缓拂过盒盖,然后用另一把钥匙打开了木盒。

  “嗒”是锁弹开的声音,雪愔正准备打开木盒,身后响起了脚步声。

  “盈霜,这么快就回来了?”

  “公主这么晚了还在芦雪斋里是事务缠身呢,还是又在费尽心机?”

  雪愔的心蓦然一紧,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