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动力大亨 第四卷 第二百五十节 我是中国人

《动力大亨》第四卷 第二百五十节 我是中国人

作者:汽车 字数:3410 书籍:动力大亨

  任军心里此时跟明镜似的,1920年民主党总统威尔逊离就要任,继威尔逊之后的3届共和党总统哈定、柯立芝和胡佛先后执政,有许多美国史学家认为,‘这3届政府在美国历史上构成了一个时代’,在这短短10年中,政治生活中道德水平的低下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再要低落就连负责公众利益的影子也说不上了。

  1920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首次经济危机。 危机过后,美国经济在股票、债券等“经济泡沫”的影响下迅速增长,创造了资本主义经济史上的奇迹。

  从1923年直到1929年秋天,每年的生产率增长幅度达4%。 与此同时,整个美国社会的价值观念都在发生变化。 虽然清教徒传统的价值观念仍在农村中流行,但在城市中的主导道德观念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发财致富成了人们最大的梦想,投机活动备受青睐,有组织的犯罪活动以及享乐之风盛行。

  相当一部分人终日沉醉于物质享乐之中,而精神生活则体现出浮躁和粗鄙,以至于许多美国历史学家把这时的美国称为精神上的“饥饿时代”或“疯狂的20年代”。

  其实任军这几天一直以来都在为麦克——福特财团经济扩张计划费脑筋,虽然当前的形势对与美国来说似乎是一片美国美好,美国不费一枪一弹就打开欧洲乃至世界的大门。 过了今年这个商业繁荣年之后,美国地经济就将要一天不住的一天的下滑,经济发展速度直线下降。

  然而政府的无能,导致经济政策错误 ,国家原材料紧张,尤其是原油危机 ,自然灾害 。 全球化的后果 金融政策错误 ,垄断资本家片面强调利益。 盲目扩大生产终于造成了1929年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

  任军凭一个人的力量去避免经济危机与美国的经济萧条几乎就是螳臂挡车,几乎没有什么希望,有人说这是资本主义地先天疾病。 虽然不能改变将来十年的历史命运,但是采取一些人为地措施来抑制或是避免一些损失还是可以的。

  ‘未来的十年是麦克——福特财团保守的十年!’任军暗暗的为麦克——福特财团指明一条光明大道。

  任军知道工业发达的欧洲或是美国,都是那次经济危机第一号重犯,反而那些工业比较落后不发达的远东国家,由于消费需求相对来说比较大。 却没有受到什么重大影响,尤其是中国几乎没有什么影响?

  想到这里任军地脸上有着一种火辣辣的感觉,这些年来自己作为一个背着美国人躯壳的中国人来说,有家不回,有国不能报效是一个多么痛苦事情,自己一直都在考虑家乡的人们会接受这个精神爱国的外国人吗?

  不!!我是中国人!!

  其实接受不接受,只要自己做了也就无所谓了,毕竟贪图是什么回报。 或是永留青史之类东西,现在正是借助美国力量帮助中国工业复兴大好时机。

  ‘帮助中国成功了,自己光荣!帮助中国失败了,自己也光荣!’这是任军考虑好了之后,自己给自己颁发一面旌旗,只要抱着这种不图回报的伟大心灵做了。 那就够了!!

  这下可好了,任军越想越兴奋越想越高兴,脸上渐渐lou出了笑容,麦克——福特财团把工业重心暂时的向远东地区转移不仅能帮助中国建立起完成重工业体系,改变中国那落后工业面貌,麦克——福特财团也可以有效避免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

  “麦克?”洛克菲勒问了任军问题等了好半天,却没见任军有所回复,而是一阵脸红,一阵暗笑,这才明白任军正处于沉思当中。 已经地走思了。

  “哦?”任军听到洛克菲勒的话之后。 忽然一激灵,现实被从回忆里拉了回来。

  “把你去远东地区的想法具体说说?”洛克菲勒虽然现在很少参与商业上决策。 但是听到任军这样别人不曾想过的想法,还是很兴趣的。

  “人口密集,资源丰富,需求量大,购买力高,市场需求大……”

  “总之那里的发展前提一片光明!”任军还没有说完,洛克菲勒忽然接着任军地话茬,洛克菲勒既然能从一个清洁工身上,看到一个商业天才的气息;那么一个人如何在他面前哗众取宠的撒谎,洛克菲勒还是能听的出来。

  “呵呵……”任军不禁的在洛克菲勒这位长者的面前摸起了后脑勺,自己要说什么都拖离不了洛克菲勒那敏锐的眼光,看来正好印证东方的一句古话,姜还是老的辣,人活到了80岁就是狐狸精!!“远东地区早晚都会被人占领,不如趁那些工业强国与商人还把重点眼光投放在欧洲的时候,我们先把那里给他占了,以备后用,呵呵……。 ”

  “我老了,没有什么精力处理商业上事情了,你们年轻人有魄力,看得折腾吧?”洛克菲勒不紧不慢地说,“不是风动,也不是人动,而是心动。 ”

  洛克菲勒虽然心里明白任军有事情瞒着自己,但是并不追问,自己知道任军绝非是一个爱冲动地人,那既然这么做只有他道理,年轻人有想法是好的,正如自己当年从一个杂货铺站柜台开始,全kao‘魄力’二字才得以有了洛克菲勒财团这个响当当地美国第一财团,洛克菲勒慢慢的起身表示要回去休息了。

  “麦克,想法不错!!”洛克菲勒非起身拍拍任军地肩膀嘱咐道。 “一个字,‘难’,还是多考虑的一下欧洲吧。 ”

  ‘难!!也得这么干’任军望着洛克菲勒慢慢远去的背影,呆呆的坐在沙发上慢慢的咬咬牙心里暗想……

  如果一个国家没有一定的重工业实力的话,那么在国防方面就无法自己生产大炮、战机、坦克、导弹等等武器,而不能自力更生地自主生产一定地武器装备的话,这样地国家在国防方面就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 就算这个国家能够凭借别的方式发展经济把国家搞的看上去非常富裕,但是。 如果没有一定的国防能力的话,国家生产的财富再多,也可能为别国作嫁衣。

  在将来工业化地世界里,像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如果没有自己的工业基础的话,那么其前途是很难乐观的,更不要奢谈什么崛起复兴了。 今天的俄罗斯如果没有前苏联留下的庞大的国防工业基础的话,俗话说瘦死地骆驼比马大。 恐怕美国早已纠集一些国家就像侵略伊拉克一样侵略俄罗斯了。 同样的道理,如果中国重工业化的话,将来美国也就不敢不向中国人低头了。

  但搞重工业需要大量的资本资源积累,对于先行起步工业化的西方来说,他们把这种积累带来的痛苦主要通过战争地方式转嫁到别的弱国身上,如列强侵略那些比较落的国家,获取大量赔款,而这些赔款就被侵略国拿回去继续投入重工业建设。 回头又用重工业生产出来的武器继续侵略那些落后国家,继续剥夺更多的财富,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弱小落后的国家总是被列强踩在脚下……

  ‘沉睡的东方睡狮,是苏醒的时候了!’任军攥紧了拳头,噌棱的一下从沙发上穿了起来。 ‘那么中国的掘起那就要建立在美国地援助之上!!’

  此时任军心里忽然被什么东西塞地慢慢的,感觉非常地充实,这就是一个信念,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信念。

  一鼓作气,任军驾车回到麦克——福特财团办公地点,还是当年的麦克——福特集团公司所在地,不过公司的规模已经比两年前大的多了。

  任军回到办公室之后,咔嚓的一声把门反锁起来,迅速拿出纸笔,正准备开弓的时候。 忽然心里冒出一个疑问。 中国的工业基地那么多,麦克——福特财团该从哪里最为入手点了?尤其是第一步更加显得尤为的重要。 它将会影响到将来每走的一步,总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这样可不好,于是任军把中国能建立工业基地的地方从南往北依次挨个考虑起来,毕竟南方经济发达嘛……

  沪宁杭?即是长江三角洲地区,该地历史上就是人口稠密,生产生活高度发展的地区,苏南与浙北依托上海,这个中国的经济首都,有着广阔的市场与经济腹地,交通也十分便利,较珠三角更接近北方地区,市场潜力很大。 由于综合实力较强,要是在该地区的发展轻工业肯定是十分的迅速,但是沪宁杭地区的资源却十分的匮乏,对重工业的发展存在很大的制约性,任军捏着下巴暗暗的考虑。

  京津唐?此工业基地在很大程度上依托的是北京的众多高校,这是在技术上的独特优势,而且矿产丰富,有利于经济发展。 任军刚要决定在这里落脚时候,忽然意识到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环境问题,特别是沙尘暴和缺水问题一直制约着发展。 而人民收入普遍较低,则更是大的阻碍,任军只好把这里也放弃了!

  辽中南?这绝对的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重工业基地,重工业较全面,但结构老化,管理落后,大企业一般历史长,负担重,不适合市场经济的发展。 该地区资源丰富,但天气因素是巨大的制约因素。 任军想到的这些也就是不予考虑。

  任军不住的皱了皱了眉头,自己一直的认为比较合适的地点,现在看来都有着它固有的缺陷,对发展重工业都有一定的不适应性。

  任军长长的叹了一口,自言自语的磨叨,‘选址可是一个大问题,坚决不能疏忽,这关系到将来工业基地建立之后的走向与潜力。 选址是做了决定以后,第一件要做的事。 选址虽不是经营成功与否的绝对因素,但是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在某个时候它确会起着决定因素如何选址虽没有公式化的定律。 但有却有行业的一般规律……

  东北工业基地?任军的脑海自然很快就闪现出来了。

  东北区是1949年后我国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 这个基地起初是以钢铁工业为基础的,6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石油资源的开发,东北区则以钢铁、石油工业为基础了。

  目前,东北区已基本形成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学工业为主导,包括煤炭、电力、建材、森工和纺织、造纸、制糖等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其中重工业各项产品在全国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东北钢铁占全国钢铁总产量的1/4,冶金设备和汽车均占全国的1/2左右,矿山和发电设备占1/3,石油占一半以上,木材占将近一半,纸、盐等产品也占有很大的比重。

  还有就是东北的资源优势很充分,森林木材、煤炭、钢铁、石油、金银矿等等都很丰富,东北平原地势广阔平坦、交通发展便利、河道也多、以之运输物资和人员、应有优势.,历史上由于其是清朝的‘龙兴之地‘、历来受统治者的重视、资金投入足、人民受教育的机会也比其他地方多.!!

  “无论是从交通的近捷、文化的互渗、地理的接壤与苏俄接壤、还是从统治阶层的个人感情考虑这都是最合适的地方。 ”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