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之衙内 第237章

《重生之衙内》第237章

作者:不信天上掉馅饼 字数:2817 书籍:重生之衙内

  唐海天最先回过神来,说道:“柳书记。看来廖书记这是要掌握第一手资料啊。”

  “就是就是……”

  常委们随声附和。

  “掌握第一手资料就掌握第一手资料吧,我们也没啥要隐瞒省里领导地。”

  老爸沉着地道。

  大伙便即安下心来。

  柳书记说得有道理啊,县里的工作都是井井有条,前不久省报都还发过赞扬地通讯稿。只要平时将工作都做到位了,关键时刻就不怕省里领导检查嘛。

  “虽说廖书记和地区领导转眼即到,相关地迎接准备工作还是要做的,梁国强同志马上组织公安干警。搞好一招待所地安全保卫工作,街面上的阿飞混混。也要清理一下……”

  “是!”

  梁国强站起身来,语调铿锵地应了一声。

  “一招待所地接待准备工作,就由秘书长吕振同志去安排。”

  “好的,柳书记。”

  “另外吕秘书长要办公室通知一下各区地领导,也做些相应的准备,特别是红旗公社和柳家山大队,可能是廖书记此次视察的重点。要尤其提醒他们注意。”

  “好的,我这就去办。”

  “其他同志,随我一道准备迎接廖书记和地区的领导同志。”

  老爸分派停当,率着几名县委常委出到县委大院门口,伸长脖子朝大路上张望,不久,吉普车和面包车便出现在前头。

  “柳晋才同志和唐海天同志上来吧!”

  面包车在县委大院前刹住车,车门打开。龙铁军露出脸来,招了招手。

  老爸和唐海天得到了刘和谦的事先通知,知道廖书记是坐面包车来的,倒也并不讶异,立即小跑着过来,上了面包车。

  “其他人都散了吧。该干什么还干什么去。”

  龙铁军又吼了一嗓子,在众人极度愕然地神色中,面包车再度绝尘而去。

  “柳晋才同志,唐海天同志,你们好啊!”

  面包车是经过改装的,座位围成一圈,可以坐下七八个人的样子,方便谈话。老爸和唐海天一上车,廖庆开就笑呵呵地主动打招呼。

  “廖书记好……龙书记好,周专员好。严书记好!”

  嘿嘿。老爸也染上了严菲的毛病,按人头叫过去。一个不漏。

  “呵呵,你们两位不必紧张嘛,请坐吧,我就是来看看,了解一下第一手资料。”

  廖庆开颜色甚为平和。

  “听说你们县里那个‘五峰酒业有限公司’搞得很不错,年利税达到了六百多万,咱们就先去五峰酒业看看如何?”

  别人还能说如何?自然是你廖书记说什么就是什么了。

  一听说先看“五峰酒业”,老爸和唐海天忐忑的心情立即平静下来。心说你廖书记就是不提出来去看酒厂,我们也会千方百计引你去。那可是向阳县国营企业中最拿得出手的一张王牌啊。

  廖庆开尚未进入“五峰酒业”,先就被那气势恢宏的办公大楼晃了一下眼睛:“呵呵,好气派的办公楼,柳晋才同志,这可比你们县委县政府气派多了。”

  老爸小心地选择着字眼,回答道:“廖书记,企业讲究一个对外形象问题……”

  “哦,这么说来,柳晋才同志认为企业要讲究对外形象,党委政府就无须讲究对外形象了吗?”

  廖庆开依旧语气平和,嘴角含笑,说出来地话却着实难以回复。龙铁军周培明严玉成这几个地区领导脸色一下子变得凝重起来,目光烁烁地盯着老爸,生怕他答错话。

  今年正月初六,严玉成和老爸曾经有幸去拜会过廖庆开一次,感觉上这是一个十分平易近人的领导。不过那是在家里,又是大过年的,所得印象怕是不一定准确。如今面对这许多领导,老爸自然不至于因为那一面之缘就起了疏忽大意之心。

  “廖书记,党委政府自然是更要讲究对外形象了。不过,我认为党委政府更加应该注重清明廉洁的形象,艰苦朴素是我党的一贯传统嘛……企业要对外宣传,特别是五峰酒业这样规模的国营工厂,太寒酸了不行,会被客人误会没实力啊!”

  廖庆开哈哈大笑,龙铁军等人也跟着笑了。

  “好啊,晋才同志,这个生意经念得不错……”

  廖庆开在众人陪同下视察了“五峰酒业”,随口问起酒厂生产销售地一些情况,老爸和唐海天对答如流,基本上没胡家辉徐国伟这几个酒厂负责人什么事。

  廖庆开暗暗点头,嘴角露出一丝赞赏的神色。

  视察完“五峰酒业”,廖庆开谢绝了酒厂负责人热情的邀请,驱车直往柳家山。

  “早听说你们县里出了一个全省‘首富大队’,今天倒要亲眼见识见识。”

  廖庆开乐呵呵的。

  龙铁军一愣,问道:“廖书记,全省‘首富大队’这个头衔,我倒是没听说过。”

  周培明也是一脸讶异之色。

  老爸和唐海天心里就是“咯噔”一下:坏了,这地区的两大头头都不知道,怎么省里的领导就知道了呢?往大了说,给安一个“目光组织”的罪名都不为过。

  幸好廖庆开马上自己解开了这个“谜团”。

  “呵呵,你们也不必紧张,这是白杨那个小丫头跟我吹的……”

  龙铁军就征询地望着老爸。

  老爸忙答道:“白杨就是给我们写通讯报道的那位省报女记者。”

  至于白杨的来头,他却不方便透露。

  廖庆开倒不避讳,笑道:“省委宣传部长老白家地小丫头。”

  龙铁军周培明等人便恍然大悟,都露出会心地笑容。都是省委领导,白部长的小女儿给廖庆开吹吹牛编编闲话也很正常。

  “老实说,我不怎么相信,一个大队,真能搞出那么大动静?”

  “廖书记,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严玉成开口道。一路上,他基本上敬陪末席,一声不吭,这时候也难得说了一句。他是老爸地知己,知道柳家山大队是老爸的老家,自己不方便多说什么,由他这个前任县委书记插上这么一句话,也算理所应当。

  “玉成同志说得对,我今天就是眼见为实来了。”

  车子刚到红旗公社,廖庆开就见到了第一个“事实”——那条玉带般穿行于农田阡陌之中的水泥马路。

  “廖书记,这条路是柳家山大队出资建造的。他们打算明年再修通公社到县城的水泥路。”

  老爸解释道。

  “全是由大队出资建造的?”廖庆开吃了一惊。他是主管经济建设的常务副省长,自然知道修路的耗费。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廖庆开点了点头,笑道:“有点意思啊!”

  然而,当他视察了柳家山所有的工厂,特别是看到那座占地数十亩,堪称“现代化”的职业技术培训中心,饶是廖副书记见多识广,也露出了极其震惊的神色。

  第一百八十七章 又升官了

  时间静静流逝,转眼到了一九八三年四月,N省高层发生了极大的变动。此前的传闻变成了现实,省委书记皮治平上调中央,成为国家领导人。省长刘东山未能顺利接替书记职务,同时调任国务院某部部长,中央空降了一位省委书记过来。新省委书记叫罗梓荣,五十六岁,此前也在国务院担任一部之长。而廖庆开则成为N省的新任省长。

  另一个出人意料的变化在于白建明升任省委专职党群副书记,原来的党群副书记,年龄到站,去了政协养老。白建明所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一缺,由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周先生接任。

  关于周先生异军突起,出任省委常委,执掌一省宣传阵地的帅印,流传出许多奇怪的版本,大多荒诞不经。只有其中一个我觉得比较靠谱,就是说周先生许多见解与中央领导的心意暗合,连续在《内参》上发表了几篇重要的文章,直接推动了许多重大政策出台。

  如果这个传闻属实,那么周先生在省委宣传部长的位置上,多半也只是个过渡。我猜测周先生仕途终点,应该是最高层的智囊团。现在让他担任省级实职,无非是为了多积累一些从政的经验阅历罢了。

  任何一个重大政策,都必须是根植于实践的土壤。智囊团的专家学者更是不能脱离实际,否则给出的建议就是无根之水,必将误导国家领导人。

  这般特大喜讯传来。最为欢欣鼓舞地自然莫过于本衙内了。

  呵呵,恩师成为省委常委,貌似还有我一份功劳在内,叫人如何不心花怒放?至少在今后两到三年之内,严玉成和老爸在省里就有了强援。而廖庆开就任省长,白建明出任党群副书记,都是令人高兴的事情。这两位大佬,对严玉成和老爸的印象可是相当的不错。

  “玉成。晋才,你们就别劝我了,再喝真的会醉了……”

  先生按住酒杯,乐呵呵地道。

  刚宣布完任命,先生虽然已正式与白建明部长完成了交接,家暂时还安在省委党校,没有急着搬进省委常委院。照师母的意思。还是住在党校好一些,人多热闹。

  这也很有道理。省委常委院都是单独的别墅,占地广阔,进出地人都要受到严格盘查。至于省委常委之间,相互窜门子那就更加不大可能了。这里面不但涉及到个身份问题,而且十分敏感。虽然不要说省里,就是到了中央,也是派系林立。不过派系归派系。面子上的功夫还是要做地,并且要做足。两个省委常委之间,下班时间来往密切,那是极犯忌讳的事情。

  就是严玉成和老爸,与先生关系如此亲近,日后往来也不是那么方便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