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之衙内 第1631章

《重生之衙内》第1631章

作者:不信天上掉馅饼 字数:2911 书籍:重生之衙内

  上回与宝州市的肖志雄等人在一起商讨的时候,大家提出来,也要走联合的道路。将这些老式企业,与大型企业、现代化程度较高的企业联合起来,借助他们雄厚的资金实力,先进的设备和现代化的管理理念,盘活这些企业的资产,重新焕发出活力。

  这些老式企业,尽管举步维艰,难以为继,但也不是丝毫没有可取之处。其中最得大企业看重的。便是他们多年的技术积累和一批相对技术纯熟的工人。另外,当地政府为了盘活这些企业,会给予合作方更多的优惠条件,这个也是比较吸引人的。

  柳兆玉柳兆敏本就是冲着“支援”他来的,柳俊怎么说便怎么好,两位堂兄没有任何意见。而且根据以往的经验,凡是小俊支持的投资,从来也没有亏过本。这个工厂直接建在他的治下,错不了。

  柳俊的办事风格,一贯雷厉风行。与两位堂兄谈妥之后,随即驱车前往花林开发区实地考察。市招商局、工业局的相关部门的领导,得到柯启帆的电话通知,急匆匆地赶了过来。

  招商局的头头见了这般情形,心中暗暗好笑。

  这个招商引资搞得,客人直接到了地头了,招商局的领导才刚刚赶到,而且听柳书记的意思,这个事情已经敲定了,正在选址。玉兰市的历史上,除了柳俊主政长河区的时候,还从未见过这么迅捷的招商引资动作。

  什么事情都不需做,只要在一旁陪着站一些时候,二十个亿的招商引资功劳。便记在了招商局的头上,何等美事?

  一把手就是一把手啊!

  分管工业的常务副市长钟永明、花林开发区工委书记王良旭与管委会主任乌仕江等领导,自然也是要赶过来相陪的。

  “柳书记,两位柳总裁,这块地一共八百五十亩,八通一平已经搞好了,随时可以启用。”王良旭在一旁介绍道:“根据贵公司的投资规模来看,基本够用了,如果不够用,周边还可以再挤出一百亩地来。”

  柳兆玉与柳兆敏对视一眼,点了点头。说道:“八百五十亩差不多够了。”

  柳俊向随行人员中的市工业局长招了招手。

  工业局长紧着走上前来,眼望柳俊,等候指示。

  “老黄,我已经跟腾飞公司的两位柳总裁谈过了,阳川区红星机械厂由腾飞公司接手。整体从阳川区搬迁过来,机械设备和工厂的人员,均由腾飞公司接收,重新整合。以腾飞公司为主。红星机械厂在阳川区的旧厂,全部处理掉。那块地正在闹市区,价值比较高,和红星机械厂的设备一样,折算成股份,入股新公司。具体的工作怎么样衔接,这个你们工业局要牵头做好工作。”

  柳俊不徐不疾地说道。

  老黄便连连点头,一迭声地应“是”。

  “这个事情,你们工业局要好好研究一下,做一个模式出来。要能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我们很多的老式工厂,最好都能借鉴。”

  常务副市长钟永明在一旁补充道。

  老黄又是一迭声的点头称是。

  柳俊微微一笑,表示肯定。

  钟永明算是理解了他的心思。前不久,柳俊要求李焘与海天集团谈判,要海天集团尽可能的与本市的水泥企业联合建厂。李焘虽然答应下来,但是具体的进展,并不理想。海天集团原本就不想到玉兰市来投资,不过是看在邰惟清的面子上。李焘还提出这样的条件,人家自然不乐意。估计李焘心里也有些不乐意,认为柳俊有故意“刁难”之心。

  紧赶着腾飞公司便过来了,一开口就投资二十个亿,远在海天集团的投资金额之上,而且毫不犹豫,一口应承接手红星机械厂的烂摊子,气魄上可是比海天集团强了不止一点点。钟永明就是要将此事做成一个样板,叫李焘和其他人均无话可说。

  柳书记要求你们做到的,自己先做到了,可不是故意刁难。

  钟永明一直分管工业,由他出面组织此事的落实,很是合适。

  “小俊。我看腾飞公司在玉兰市设立一个分部吧,今后再将一些合适的项目建过来。就由兆敏在这边负责,兄弟之间,相互也有个照应。”

  柳兆玉说道。

  柳俊微笑应道:“这样好,谢谢你,兆玉哥!”

  “呵呵,瞧你这话说的,都是自家兄弟,哪用那么客气?”

  柳兆玉与柳兆敏都笑了起来。

  第1521章 叫你们见识一下柳衙内的手段

  玉兰市的限价令发布之后。忽然出现了一个招商引资的高潮。不但腾飞公司,很多其他的外资公司,包括国内著名的民营企业,纷纷涌进玉兰市来投资。市里面定下来的全年招商引资任务,不到两个月便达成了。

  李焘面对这种“反常”的情形,不免目瞪口呆。

  只有玉兰市的“老”干部,不感到奇怪。想当初,柳书记主政长河区的时候,便是这样一个热闹情景。各种外资争先恐后,蜂拥而至,两年多不到三年时间,便打造出一个长河奇迹。而且,这个奇迹还在延续之中,预计今年长河区向市财政缴纳的利税,将超过三十亿,继续撑起半壁江山。

  花林区也在高速发展,有望成为第二个长河区。

  这一次的招商引资大潮,有柳俊的幕后推手。为了促进玉兰市的高速发展,世界首富柳俊先生再一次发布了“动员令”。

  柳俊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自从主政潜州之后,柳俊便开始刻意限制与自己有关系的资金和企业在潜州市唱主角。为的是韬光养晦,不叫人诟病。照理说走到了副省级高位。更应该低调一些。但是现今的情况,由不得柳俊顾忌这么多了。限制房价,放眼全国,均是逆天而行。已经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热议。民间和网络之上,当然是一片叫好之声,玉兰市的网民尤其自豪,口口声声说玉兰市有一个好书记,好市长。但是官方的反应,就不一样了。

  严格来说,官方几乎没反应。

  主流媒体,对玉兰市的限价令报道得很少。纵算有报道的,也是以快讯的方式,一两句话匆匆带过,大家均在观望,讳莫如深。

  然而私下里的评论,大都是持反对意见,对柳俊的标新立异,非常不满。

  京城的各种消息和流言,通过严明、明煜、崔福诚、凌君庆等部委官员,源源不断的反馈到柳俊那里。既然柳俊在玉兰市率先发动了“战争”,盟友们自然要给他收集及时情报。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崔福诚明白告诉柳俊,发改委内部,就对玉兰市的限价令有截然不同的两种声音。一种声音是支持,甚至有人击节赞赏,说柳俊敢为天下先,不愧是执政为民的表率。但是持这种观点的人,是少数。而且大多是参加工作未久的年轻人,将柳俊当做了崇拜的偶像。无论柳俊说什么做什么,都被这些人当做经典。发改委的大多数干部,尤其是位高权重,老成持重的厅局级以上干部,则是持反对的态度。认为柳俊纯粹是标新立异,哗众取宠。是不顾实际,不顾国情。

  实际是,如果不依靠大量的出让土地,不依靠高价出让土地,全国很多城市,尤其是县级财政,将无以为继,可能破产。基层政权一旦不稳,整个政权的基石就会出问题了。

  从玉兰市的实际情况来看,大家断言,这个限价令坚持不了多久。

  原因无他,柳俊太会花钱了。

  刚担任玉兰市市长那会,就大搞花园城市建设,预计前后要投入五十来个亿,相当于玉兰市全年的财政收入总和。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交通、水电供应等诸般民生问题也会变得极其突出,那个时候,需要更多的钱来改造升级城市的基础设施。

  你这么可着劲花钱,还敢限制房价,将土地出让金这一块的大笔收入拱手让出,到时候,玉兰市就不是花园城市了,是堵车城市,是停电城市,是缺水城市,最终变成垃圾城市。

  没钱,你怎么做这些事?

  “柳书记,要慎重啊!”

  崔福诚在电话里忧虑地说道。

  柳俊能感受到崔福诚的忧虑是很真诚的,是真的在为他担忧。崔福诚去了发改委之后,表现出极强的工作能力,短时间内,便掌控住了自己分管的部门,工作效率大为提高。为此,崔福诚很得柳晋才的重视。何延安等本派系的大佬,也给予他很正面的评价。

  崔福诚一度有些沉寂的心思立马又活泛起来。既得到了大派系的认可,又得到了柳总理的看重,崔主任前程无量啊。

  撇开他与柳俊的交情不谈,崔福诚也不愿意柳晋才父子出什么纰漏。那会直接影响到他崔主任的前程。

  比较而言,严明的言词,就比崔福诚要直白得多。

  严明在电话里说道:“柳俊,大家都在等着看你的笑话!”

  事实证明,不顾国情,特立独行的家伙,是要吃亏的。不容于政坛,也不容于同僚。会成为群起而攻之的对象。

  严明说道:“这个事情,你做好了还好,一旦失败,就会成为别人攻击的把柄。也许你要做好原地踏步的思想准备!”

  柳俊知道,严明说的是实话。不要说其他阵营的干部在等着看他的笑话,就是严柳系的大本营,也有很多干部并不认同柳俊的做法。宝州市就向N省提出了要向玉兰市和潜州市学习,对宝州快速飙升的房地产价格进行限制,却遭到了上级领导的批评。省长田文明甚至专程召见了新任宝州市委书记沈钧,要他立足实际,头脑不要发热。

  限制房价,确实是犯了大忌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