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之衙内 第113章

《重生之衙内》第113章

作者:不信天上掉馅饼 字数:2882 书籍:重生之衙内

  若非省委书记皮治平点名表扬严柳二人,中宣部的钱建军副组长又经常打电话来表示关心,龙铁军可能更加倾向于将严玉成和老爸放到一个级别相当但责任不那么重大的地直单位一把手的位置上去。

  可以这么说,老爸如今才算真正站到了仕途的上。纵观国内的官场,从中央到地方,主要领导绝大部分都有独当一面的经历。没有这个主政一方的经历或者说虽有这个经历但成绩不佳的人,是很难担任更高一级政权机构的党政一把手的。

  一直以来,老爸追随严玉成,亦步亦趋,甚少发出自己的声音。严玉成明大局,有担当,诚然是值得追随的老大,不过老爸自家也要有拿得出手的能耐给人家瞧瞧才行。如今是时候了。这也是我坚持要和老爸再深入谈一谈的原因。

  貌似从前,咱爷俩还没有进行过这种面对面的单独探讨(上辈子例外)。

  老爸抽了两口烟,说道:“我不是畏难,实在走向阳县底子太差,要用钱的地方多得不得了,财税局的账面上,现金还不足五十万,摊到每个人头上,不过每人一块钱,做得了什么事?”

  听了这么个局面,我也不由一阵苦笑。五十万,也不知道够不够发这个月的干部工资。我禁不住想起了前世听到的一个冷笑话:某国家级贫困县的县长在总结成绩时说,本届政府班子本年度最大的政绩就是保住了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

  保住了贫困县的帽子,为何是成绩?无他,该上缴的可以不缴或少缴,还有国家扶贫款可拿。而这国家拨下来的款子,那就是唐僧肉,谁都可以割一块来吃的。

  自然,我还不至于无聊到给老爸出这样的馊主意。

  “爸,迎难而上吧。其实,眼下最要紧的还不是资金,最要紧的是解放思想。解放了思想,才能解放生产力,将广大人民群众的劳动热情都释放出来。”

  老爸倒没有责怪我在他这个“理论大家”面前摆弄小斧子,讲大道理,只是问道:“由何入手呢?”

  “联产承包责任制!直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

  我哦一家伙嚼碎口里的水果糖,重重地说道。

  老爸浑身一震,脸色略变。

  联产承包责任制,老爸作为前县革委宣传部长,毫无疑问是知道它的来龙去脉的。这个责任制始于五十年代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时期。当初多数高级社对下属的生产队实行“三包一奖”制。即农业社把土地、劳力、耕畜和农具固定到生产队使用,生产队向农业社承包投工(工分)、投资(成本)和作物产量(或产值)。如实际产量(或产值)超过承包产量(或产值),生产队除按规定得到劳动报酬外,还要得到一定的奖励工分;如没有特殊原因造成实产低于包产数,生产队则要受罚,被扣减应得的劳动工分。如此一来,就把生产者的经济利益同他们的最终劳动成果直接联系起来,将大家的生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大革命时期,联产承包责任制被攻击为修正主义的“工分挂帅”、“物质刺激”,遭到批判禁止。便是如今,也未曾明确解禁。

  我知道去年底,就是一九七八年十二月份,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十八位敢为天下先的社员秘密签署了一个包产到户的协议。拉开了全国农村改革的帷幕。但眼下五六个月过去了,全国各地大部分地区,实行的还是集体生产的“大锅饭”制。这也和当下信息不畅有很大的关系,不像后世那般,进入了网络时代,米国总统在椭圆形办公室内放一个屁,一时三刻,全世界都知道了。

  这个时候在宝州地区这样闭塞的内陆地域站出来推行联产承包,是需要冒一定政治风险的。而我提出的“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是比“三包一奖”更彻底的责任制,也就是要彻底打破现行的农业生产模式。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生产工具和劳动成果再分配的问题,而是触及最根本的体制问题。

  难怪老爸要震惊犹豫,又是一次“敢为天下先”啊!

  但我认为,已经是时候了。去年年底搞了个大棚养殖,颇获成功。但很显然,不能指望一两个点子就搞活向阳县这样一个拥有五十万人口的农业大县的经济。只有彻底解开向阳县广大农民的束缚,焕发他们的生产漏点,才能真正推动全县的经济增长势头。这个联产承包的事情,不能再拖。

  “爸,你还记不记得周先生说过的那句话?”

  “哪句话?”

  老爸有些愕然。周先生说的话多了去了。

  “富贵险中求。”

  我盯着老爸的眼睛,一字一字地说道。

  咱们老柳家,上溯五代,甚至六代七代八代都是农民,没有一个朝中做官的亲戚。要想在官场上出人头地,依赖的只能是自家的能耐。做出耀眼的成绩,让高层的大佬来赏识。

  “爸,你三年前只是一个技师,又怎能想到,有朝一日会坐在县革委主任的位置上?干吧,原本一无所有,大不了再一无所有好了。难道还能饿死?”

  我卯足劲给老爸打气。

  老实说,要不是我清清楚楚知道今后数十年政治大局的走势,未必就敢这么怂恿老爸。县革委主任虽然只是七品,也是个“百里侯”,在向阳县做个衙内还是蛮舒服的。

  老爸哈哈一笑,血性被我激了起来。

  “好儿子,有男子汉的担当了。行,这事干了!”

  我舒了口气。这第一道坎也是最难过的一道坎,算走过去了。

  老爸望着我,眼里全是欣慰和赞赏,自然,更多的是浓浓的慈爱之情。有外人的时候,特别是当着严玉成和周先生这些狠角色的面,老爸谨言慎行,很少当面夸赞于我。王婆卖瓜的事情,老爸不屑去做。

  “爸,这个事情,干是干了。但怎么干法,也还得讲究些技巧。”

  我笑着,又剥开一颗糖放进嘴里。

  老爸也将面前的水果糖放进嘴里,眯着眼睛问道:“你还当真是诸葛亮了,一步一计。那你说说,有些什么技巧呢?”

  我笑道:“你如今是县革委主任,一县之长,应该坐在后面掌舵,凡事不能挽起袖子冲到最前面去。这个联产承包,我看还是要先从下面干起来。等下面的公社和区里报到你这里来,你不阻拦,再因势利导一下,也就水到渠成了。这么干,风险要小一些。就是严伯伯那里,也好说话。”

  老爸停止嚼糖,沉思一会,眼睛益发明亮起来。

  “这个主意不错。”

  当然不错了。就算上头不允许,追究起来,老爸也只要负个领导责任。起码不是“始作俑者”,不会处于风口浪尖之上。而联产承包是必定要在全国范围内风行起来的,向阳县先行一步,不见得是坏事。

  “嗯,明天我就回柳家山去看望外公外婆。”

  我一脸阴阴的坏笑,活脱脱一副阴险狡诈的嘴脸。

  老爸轻轻打我一个暴栗,笑骂道:“又在打你五伯的坏主意了。”

  “嘿嘿,我这是让他们先富起来。五伯感谢我都来不及呢。”想起犟着脖子,一门心思为柳家山谋福利的五伯,我心里滚过一丝暖意,禁不住站起身来,盯着老爸说道:“爸,不管你信不信,我今天把话放在这里了。我一定要让柳家山富裕起来,不但要成为向阳县的首富村,而且要成为宝州地区,乃至是N省的首富村!让外公外婆都过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

  老爸也情不自禁地站起身,父子俩四目相对,燃起了男子汉熊熊的战斗意志。

  “我信!你是我儿子,我什么时候都信你!”

  我的眼睛顿时湿润了。老爸,你就当这个儿子是上天给你送回来的吧!

  第九十一章 省城之行

  我就在老爸办公室给省农科院打的电话,得到的答复很让人振奋。他们可以提供意大利蜂和中华蜜蜂两种种蜂。相关蜂箱、养殖技术都一并提供。

  我比较喜欢中华蜜蜂这个名称,当下便订购了两箱。

  原本想多订购几箱,但农科院的接待人员听我大致说了情况,是没有经验的新手养殖,便热情的给予建议说最好先订购两箱,等有了养殖经验,再增加箱数。而且蜜蜂养殖一段时间后,会自然分群。

  老爸听我打完电话,这才问道:“给谁买的?”

  “梁国成,就是梁经纬他爸。”

  其实不用加这个解释,自家儿子都跑去人家家里玩了两天,焉能还不记得梁国成是何许人也?

  “梁家太穷了,整个枫树大队都太穷了。得想办法让他们脱贫致富。”

  经过昨晚长谈,老爸对我的认识更深入了一层,已经完全将我当成了可以平等对话的对象。闻言说道:“这个思路是对的。我看可以请省农科院的专家再下来做个调研,看看我们向阳县到底有哪些地区适合蜜蜂养殖。搞一个方案出来,全县铺开。”

  我大为欣喜,赞道:“老爸,好气魄,越来越像县革委的一把手了。”

  老爸笑骂道:“什么叫越来越像?我本来就是。”

  “对对对,是我说错话,该打。”

  说着,轻轻在脸颊上碰了一下。

  见我们父子俩开心地调笑,正在低头整理文件资料的江友信也微微笑了。打从他帮大姐辅导功课以来,老爸越来越器重他,欣赏的神色几乎都要写在脸上了。不过貌似他和大姐之间,尚没有什么看得见的进展。这也难怪,大姐这时候还是高中生嘛,江友信可得小心翼翼。若惹恼了柳主任,却不是玩的。

  得,找机会咱再撮合撮合他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