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木兰无长兄 第544章

《木兰无长兄》第544章

作者:绞刑架下的祈祷 字数:2917 书籍:木兰无长兄

  这下子,连若干人为什么会跟着花木兰去闹崔府都有了原因。

  这其中重重,可谓是复杂无比,这般互相争斗之下,最终得利的只有拓跋焘和贺穆兰,而这个,也正是拓跋焘苦心策划的结果。

  贺穆兰借由此事立刻赢得了军中的好感,而军中,正是拓跋焘为贺穆兰规划的“职业路线”。

  不光如此,贺穆兰“不畏强权”、“关心同袍”、“武艺卓绝”的名声也借由她的举动传扬了出去,一个名将成长最需要的是什么?正是众望所归的“名望”。

  贺穆兰军功有了,战绩也有了,可名望却不是三两天能积累起来的,有这么个“轶事”在这里,至少人人都希望能交上她这样的朋友,这便是“义”了。

  鲜卑人以武立国,拓跋焘需要军中有不同的声音,而非一言之地。贺穆兰和狄叶飞这样的年轻将领必定会给军队注入新鲜的血液,拓跋焘知道自己会不停的发动战争,那么这些新鲜的血液总有一天会成长为真正的名将,成为镇守一方的肱骨之臣。

  有第一个花木兰,就有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

  出身不高的人为了能站住脚步,除了抱紧拓跋焘,誓死效忠以外,几乎没有其他路走。由于除了皇帝外不需要去攀附其他权臣,所以他们不需要昧着良心行事,也不需要像很多大族和门阀那样凡事先考虑自己的家族,再考虑个人的前程,最后才考虑朝中的得失和百姓的需求。

  对于拓跋焘来说,用他们不需要冒太大的风险,也不怕他们成长起来后成为尾大不掉之势,这便是“取士”比“蒙荫”要好的原因。

  至于揪出了刘宋那边和拓跋范的暗棋,也算是意外惊喜。

  拓跋焘到现在还找不到黑山行刺他的凶手,杀鬼临死之前给花木兰等人留下的“到彼岸去”、“国王诸子”、“母牛爱惜孩子”云云的遗言,隐隐也和拓跋范对的上号。

  他们先前以为杀鬼说的是哪位敌国的国君,“到彼岸去”云云也是暗指某个地方。

  现在对应起来,杀鬼说的怕是彼岸的刘宋已经和国王养育的“诸子”联合了起来,那句“母牛爱惜自己的孩子,尽管饥渴交加外出寻找水草,可无论找没找到都会回来,而小牛长大后,也会如此对待它的母亲”这一句,原本让他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还以为是杀鬼的母亲被人控制,现在想想,拓跋范为了自己的儿子想要谋取皇位,也是对的上的。

  等他日拓跋焘百年,拓跋良要能几位,拓跋范一支肯定是是鸡犬升天了。

  所以等所有的口供和消息全部由白鹭官那边传到拓跋焘手里时,拓跋焘忍不住冷笑了一声,砸了手中的镇纸。

  “我鲜卑人立太子都要杀了亲母,我若真不得已立了良儿为储君,难道还会留着拓跋范?!”

  他自觉自己对待宗室不薄,无论是亲生兄弟还是拓跋血脉的堂亲,只要有才,他绝不因为对方的身份按着不用。无论是拓跋范也好,拓跋提也好,甚至他几位幼弟,都有领军打仗过,身上也有着王位,最差也是个公爵之侯。

  可就因为他对待宗室亲厚,竟养了这么一群白眼狼!

  因为拓跋焘说的是储君之事,素和君不敢搭腔,大气都不敢出的站在殿下,只等着拓跋焘的吩咐。

  说实话,查出是拓跋范的时候,就连素和君都吓了一跳。他先前甚至连库莫提都有偷偷怀疑过,就是没怀疑过这位性子温和的王爷,可见那句“会咬人的狗不会叫”的话确实是真的。

  看来拓跋良被送回府里的事情对这位乐安王打击太大,让他乱了阵脚,否则他若真的一直隐藏在暗处,依他安分守己的过往来看,没有人会知道这幕后还会扯出他来,甚至隐隐还连着刘宋那边。

  为了谋夺王位刺杀皇帝这种事,拓跋焘还能忍一忍,因为这个位子的吸引力实在是太大了,哪怕是他的儿子坐上了,在他年幼之时,难道还不能当个摄政王或者辅政大臣什么的?会为了这个弑君实在是太正常不过了。

  可为了谋划储位去里通外国,这就触犯到了拓跋焘的逆鳞。

  “陛下,现在没人知道刘方到底供出了什么,我们是直接以口供问罪乐安王和平棘公,还是……”

  素和君见拓跋焘只顾生气没有说话,只好先开了口。

  “光靠一个门客的说辞,不足以动弹拓跋范。我得先剪除他的羽翼,再断了他所有的念想……”

  拓跋焘在处理朝政时也是个能忍之人。

  “宣古弼、崔浩、长孙翰、罗结进宫见我。”

  他想了想,又和素和君吩咐:“这事除了我们,不要对外宣扬……”

  “陛下,乐安王在宫外求见。”

  一个宿卫在门外通报。

  “不见,我要议事,没空见他。”

  拓跋焘正对这口蜜腹剑、狼子野心的兄弟厌恶,便不想见他。

  “可陛下,乐安王只穿着单衣,赤脚前来,说是要来请罪的,一到宫前,就跪在宣武门外了。”

  这宿卫也是头疼,谁也不敢在拓跋焘心情不好的时候触这个逆鳞。

  “不见就是不见,给他跪吧!”

  拓跋焘几乎是高声厉喝了。

  过了半晌,外面没了动静,想来是跑去传达皇帝的话了。

  “陛下,你之前还说先不能动弹乐安王,可现在这般严苛的对他……”

  素和君傻了眼。

  “你不懂,我这个弟弟素来小心,想的也多。若是我真好声好气地见了他,他反倒要多想,觉得我是肯定要杀他了,所以才好言相劝。可我要是对他疾言厉色,恨不得亲自出去扇他几下,他反倒放心。”

  拓跋焘能在诸多儿子里当上太子,绝不是靠着自己长年的原因,而是诸多弟弟从小就受他的弹压,在他的脸色下过活,早已经养成了揣摩他脾气的反射。

  素和君心中为自己的陛下活的心累叹了口气,行了一礼后就果断离开了大殿,去宣召几位大臣。

  留下拓跋焘独立殿中,说不出的寂寥之意。

  “万幸的是,还好不是你……”

  拓跋焘闭了闭眼,按住案角。

  “任他魑魅魍魉,只要我不放在心里,便伤不到我半分。”

  ***

  拓跋焘召来商议此事的,都是先帝留下来的辅政大臣。除了长孙翰这位元老以外,他还叫来了鼎鼎大名的外都大官“罗结”。

  这位罗结说起来也是个传奇人物,他是如今当世活的最久之人。拓跋焘登基之时,罗结已经一百零七岁了,眼不花耳不聋,拓跋焘让他做“外都大官”,负责掌管鲜卑八部的宗族之事,因为他年高德劭,所有的鲜卑贵族都服他。

  白鹭官是罗结一手创建的,他一生之中,掌管过三十六个部门,如今虽然不上朝了,可是一旦遇到无法解决的事情,拓跋焘还是会请他来询政。

  这位老臣知道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以至于他自己都害怕,一天到晚闭门不出,除非谕令下达,否则也不见任何外人。

  拓跋焘从登基以来也不知道面临过多少次外敌的挑衅,内部虽然派系林立,又有诸多民族共存于魏国,但他自认宽宏待人,从不害怕有谁会因为他的政见而谋反自立。

  可惜他的自信很快就被拓跋范的事情一巴掌扇到了南墙,到了这个时候,他也不得不把自己最信任的大臣们叫来商议了。

  古弼不知道崔浩和贺穆兰演的是戏,不但好好教训了若干人,而且还为自己会卷入和崔浩争权夺势的可能而担忧。所以当扯出了拓跋范以后古弼也是松了一口气,和几位大臣各抒己见。

  长孙翰是看着拓跋焘长大的,自然不允许拓跋范的阴谋害了拓跋焘和他的儿子,便承诺会亲自盯着拓跋范在军中的动静,若有不轨,立刻让族中儿郎将他斩杀了。

  可问题最关键的地方不在于拓跋范和拓跋良……

  已经一百一十三岁的罗结像是从瞌睡中醒过来了一般揉了揉眼睛,似是不经意地说道:“陛下既然能生儿子,最近几年看样子又不会有仗打了,不如趁着大胜扩充后宫吧。那些个柔然公主,还有什么夏国的公主,北凉的公主,北燕的公主,能娶的都娶回来,生他十七八个孩子……”

  他吧唧了几下嘴,看着被他吓到合不拢嘴的素和君,对着这个心爱的小弟子眨了眨眼:“唔,为了平衡后宫,鲜卑旧族的贵女也可以娶上一些。汉人的士族怕是不愿意把嫡女嫁给您,没事,庶女也是一样,反正当不了夫人……”

  罗结这话一说,崔浩黑了脸。

  要说他们这些高门最怕什么,最怕的就是鲜卑人动不动想着各种法子求娶高门嫡女,好抬高自己的门第,顺便让日后的子女得到更好的教育。

  可五姓通婚何其慎重,即使是拓跋焘要上门求娶他家的女孩,崔浩也是会直接拒绝的,罗结这么一说,就怕崔浩弄疯了。

  到时候崔家的姻亲怕是各个都要求上门来,让拓跋焘放过他们家的女孩,他家的门槛都要被踩破……

  唯有拓跋焘没有被罗结的语出惊人吓到,反倒问他:“您是说,我若孩子多了,这些人就会歇了谋逆的心思?”

  “咳咳,陛下想太多了……”罗结咳嗽了几声,“我只是觉得太久没听到宫里有小孩子的声音了,实在是怀念的很。”

  他曾担任过宫中的内务官,到现在也暂时管着内库的事情,这几年把白鹭官交给素和君还好,在之前,是经常出入宫廷内外的,连后宫也经常跑。

  拓跋焘被罗结的话说的一噎,转而思考起自己是不是该真努力耕耘一段时间,否则只有拓跋晃一个儿子,也太容易成为靶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