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百花深处 1 捕鱼风波

《百花深处》1 捕鱼风波

作者:深北以北 字数:2908 书籍:百花深处

  正是早春时节,春寒料峭。春雷未响雨未落,野菜还没有来得及冒头,米缸早就已经见了底儿,又是一年里青黄不接最难熬的时候。

  山下,铜锣湾的湖面刚刚开化,一弯惨白的月牙儿毫无生气地倒映在水面上。已经入夜了,湖面上忽然响起了轻微的划水声,一条很小巧的木船悄悄地划开湖面,然后像条机灵的小鱼一样,尾巴一摆,钻进了离岸边不远的芦苇丛中。

  听到水声响起,芦苇丛中偷偷泊着的一条乌篷船上传来几声夜枭的叫声,很快小木船上也有了回应。

  “三娘?”乌篷船上一个年轻男人的声音试探着问了一句。

  “世清?”小木船上一个年轻女人的声音柔柔地唤了一声。

  再划近几米,一个身姿窈窕的女人弃舟登了船,乌篷船厚厚的棉布帘子掀起一角,露出一丝泛黄的灯光,接着帘子很快又落了下去,四周又恢复了黑暗。

  光线可以遮住,声音却遮不住。衣料摩挲声,微微急切的喘气声,还有男女刻意压低了的呢喃细语声,悄然传了出来。乌篷船悄悄地晃了几晃,接着便有水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来。

  月光静静地洒在芦苇丛外缘另一条破旧的小木船上,柳长青看看身旁盖着油布被,犹自酣睡的张秋萤,忽然觉得无比庆幸——这小丫头若是醒着,说不定就咋呼起来了,撞见这种事,实在晦气。若被发现,怕是要被记恨报复,还是早些离开才好。

  想到这里,柳长青非常小心地轻轻站了起来,缓慢地将船缓缓地划离了芦苇丛。

  .

  堂屋里门帘一动,走进来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子,正是方才从芦苇丛里偷溜回来的柳长青。他方才已经在下屋里将挑出来的鲫鱼片子都收拾到了一个鱼篓里,拿了进来。堂屋一个略显破旧的罗汉床上,一个梳着包包头七八岁左右的小丫头,身上盖着一条粗布毯子,正趴在罗汉床中间的小几上打瞌睡,油灯昏黄的光映照在她讨喜的小脸上,长长的睫毛忽闪出一排朦胧的阴影。

  门帘再动,柳长青回头,对着爷爷比了一个“噤声”的手势。柳公向里瞅瞅,说道:“去告诉你张婶子一声,就说秋萤玩累了,在这里睡下了,我看着她,叫她放心。”

  柳长青放下鱼篓,擦干净了手,不慌不忙地说:“昨个儿接过来的时候,这话就已经说过了,要不这会儿宛知姐早就寻过来了。”说完走到罗汉床前,小心地将秋萤抱了起来,头歪一下轻声唤道:“爷爷帮下忙。”

  柳公快走两步打开里屋的帘子,又新拿出一床被褥来铺好,柳长青将已经睡熟的秋萤小心地放到床上,盖好了棉被。这才轻轻地退了出来。

  再到了堂屋,柳公笑笑说:“你小子一大早就晒好了新棉被,就为了这时候用吧?”

  对于爷爷的调侃,柳长青也不觉得难为情,淡淡地回道:“就知道她必得犯困,船上也带了遮风的油布被。湖面上风凉,也不晓得是不是受了寒。这里我看着,爷爷你去歇着吧。”

  “那你呢?”柳公问了句。

  “我守着她点,她自小身子弱,万一半夜发热不舒服什么的,我好早知道。”柳长青看看夜色,又说,“这都过二更天了。我看会儿书,再过两个时辰天也就亮了。”

  柳公略想了想,没说什么,转身去了另一间屋子,自去歇着了。

  柳长青打开门帘又向里屋望了一眼,见床上的小人儿呼呼地睡得正香,心里忽然就觉得高兴起来,忍不住弯了弯嘴角。过了好一会儿,才放下帘子,拿了鱼篓,重又去了下屋里。

  下屋是厨房,除了大灶台之外,另在中间地面上挖了个火塘,柳长青先引燃了火,接着就收拾起鱼来。

  他从鱼篓里拣出两条稍大的鲫鱼来,刮鳞去内脏,洗净沥干;找出事先准备好的少半块豆腐来,切了方丁;又撕了十来段带嫩帮的菘菜芯,切了老姜片。火塘上吊起个铁锅,加油,六成热的时候将收拾好的鲫鱼放了进去,两面都煎黄了。再找出炭炉来,将火塘里的火炭装进去,放上一个大大的粗陶砂锅。放进去煎好的鲫鱼、冷水、老姜片、胡椒粉,炖了起来。

  柳长青想了想,轻手轻脚地将炭炉移到了秋萤歇着的屋子里。这才拿了本书,去了堂屋的罗汉床上,裹着粗布毯子,就着灯夜读起来。中间去了里屋几次,试着秋萤额头不烫,看着睡得也踏实,柳长青这才放下心来。就是如此,到了天快亮的时候,他还是又去了下屋里,熬了一小锅姜汤来。

  也巧,姜汤好了的时候,张秋萤也起来了。打开门帘正好就看到端着姜汤进来的柳长青。

  漆黑的眼珠转了转,立时知道了怎么回事。张秋萤向后跳开一步,半是撒娇半是耍赖的说:“长青哥!我不喝姜汤,我喝鱼汤!”

  柳长青也不着急,慢条斯理地说:“你昨儿个在湖上受了风,夜里发热了,不喝姜汤也不打紧,一会儿我告诉宛知姐,还是让她给你熬点治伤寒的药汤吧,更对症些。”说完也不理她,径自去了里屋,将炭炉连着砂锅一起弄了出来。

  刚打开帘子,果然就见她不声不响地在捧着碗喝热姜汤了,柳长青心里笑了下面上却不显,拎炉子出去的时候,还回头不容反驳地说了句:“到下屋来再盛一碗。”张秋萤撇了撇嘴,吐了吐舌头,一脸的不情愿,最终却还是一跺脚跟了上去。

  下屋里,柳长青已经加大了火,将菘菜芯和豆腐都倒了进去,一起炖了起来。张秋萤自去灶上添了姜汤,趁着柳长青不注意悄悄地又从碗里弄回去些,这才乐呵呵地走到一旁,捏着鼻子继续喝了起来。

  柳长青早就看到了她的小动作,摇了摇头也不在意。看她喝完了,招呼她过来洗了脸。张秋萤自动自发地洗完后将水倒了新添了热水,端着走出去,在院里就喊道:“柳爷爷起了没?洗脸啦!”

  等柳公洗完脸,和张秋萤一起到下屋来的时候,火塘边已经支起了小木桌,桌子上摆着热好的几个红薯窝窝头,一小盆砂锅鲫鱼汤,一小碟腌脆萝卜和咸蒜。张秋萤忙不迭地摆好了凳子,先让了柳公坐下,递过箸子。又等着柳长青也坐下来,柳公动了菜,这才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

  柳长青看她一眼说道:“你慢点,别叫鱼刺卡住嗓子!”

  “长青哥真啰嗦,我吃快点,好把鱼汤端回去给娘喝啊!”张秋萤边吃边说,“爷爷,这鱼汤真好喝,一会儿你多留点,我端一碗回去就行。”

  柳公笑笑说:“这么多鱼呢,我想喝叫长青再做就是了。你快吃,吃完了都端回去,鲫鱼汤是好东西,让你娘多喝点。”说完想了想又嘱咐道,“趁着早,从后门出去,注意别叫郝家人看见。”

  “爷爷,我晓得。”张秋萤抹抹嘴,放下筷子说,“我吃饱了,我这就去。”

  柳长青也跟着放下了筷子,垫了湿布将砂锅端出来,放到木头食盒里,想了想又放到了个大竹篮里,盖了个小棉垫,直接拎在手里说:“爷爷你先吃,我送她回去。”

  张秋萤上去接竹篮,嘴里说着:“长青哥你还没吃饱呢,我自己回就得,就两步路。一会儿你饭该凉了。”

  柳长青拎着竹篮不松手也不说话,就抿着嘴看着她。张秋萤见他坚持,知道再争也没用,就回身捡出两个红薯窝窝重又盖回大灶上的锅里给他热着,这才跟柳公告了辞,向门外走去。

  刚出门,张秋萤就跺脚小声说了句:“长青哥,你是属驴的吧?”

  柳长青知道她在拐着弯儿骂自己是倔驴,却一点也不以为意,眼里甚至还微微带着笑意,只是伸手推了推她的肩膀,催她快点回去。

  .

  柳长青和张秋萤到张家的时候,张家也正在吃早饭。张宛知也是拎着个食盒,看到他们来就乐了,说道:“赶巧了,正想着给你们送包子去呢!”

  “大姐,啥馅的啊?”张秋萤蹦过去,伸手去拽食盒。

  张宛知拍掉她的手,嘴里嗔道:“多大个人了!话还说不利索,你说你大姐啥馅的啊?”

  张宛如从屋里探头出来说:“小妹快来!马荆菜馅的!”说完看到了柳长青,喊道,“长青哥也快来!”

  张瑞年的声音也传了出来:“长青来了?快进来!”

  “哎!大叔!就来!”柳长青答应着,扭头说:“宛知姐,一会儿我带回去就行了。”然后随着张宛知一起进了下屋的饭厅。

  张秋萤已经拿来了空的小陶盆,将砂锅鲫鱼汤倒出来,嘴里叼着个包子,就给娘亲端到里屋去了。

  张瑞年三十几岁的样子,紫黑方正的脸膛,看着小女儿背影道:“看这丫头,都多大了,还没个正形!也不怕叫你长青哥笑话!”

  张秋萤回身一手端着鱼汤,一手取下包子,说道:“爹,没事!我的正形就是这样,长青哥早就知道了!”说完又将包子叼回了嘴里,晃荡着去正屋了。

  下屋里的人面面相觑,都笑起来。张宛知笑道:“以为老二就够可以了,谁知道有了老三才知道,这脸皮厚还有更高境界呢!这小弟我可得看紧了点儿,别跟这俩姐学疯了!”

  张宛如刚给柳长青也盛了粥过来,听着大姐说她也不恼,喝一口粥,才慢悠悠地说:“只是咱家知书达理的大小姐过两年就嫁了,再想教也教不了多久了!”

  张宛知啐一口道:“死妮子嘴欠!这下子倒是我叫长青弟弟笑话了!”

  柳长青待要说点什么,忽然听到大门外喧哗起来。

  张秋萤撩着衣摆跑了过来,神色慌张,面色微变,眼睛看着柳长青,嘴里快速说道:

  “不好了!郝家人吵吵着要捉偷鱼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无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