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权色官途 第321章

《权色官途》第321章

作者:严七官 字数:2932 书籍:权色官途

  当所有人都沉浸在一种几乎疯狂的喜悦之中的时候,林安然却没有跟着他们雀跃不已。

  他的任命已经下来了,出任城关县副县长,分管农业工作。

  林安然十分清楚,这又是赵奎的权力制衡策略。当日在太平镇上,虽然自己确实不知道老爷子会有助自己一臂之力的想法,但是确实也是当着首长的面汇报了自己的海洋综合养殖项目。

  这个项目的上马,就意味着由刘大同筹划近半年的工业计划的落马。

  两位滨海市的一二把手,表面上对自己评价很高,实际暗生嫌隙,对自己成见更深了。

  不过这种事情林安然也不是第一次遇见。对于高级的领导来说,要为民做事不必事必躬亲,只需要玩好手中的权柄便可,若事必躬亲,不烦死也会累死;对于自己这种基层官员来说,是直接面对百姓的,那么就必须多做点实事。

  不让重工业落户太平镇,林安然觉得这个是自己的底线,决不能用太平镇的未来换今天短暂的金钱收入,不能当领导的政绩筹码。

  彭爱国在内心里是欣赏林安然的,不过在表面上,他不得不和市委、市政府保持一致,对林安然进行一些冷处理,但是在太平镇接任人选的安排上,他却按足了林安然的建议去做。

  郑重在林安然离开后,升任太平镇镇委书记,陈港生接任郑重成为镇长。俩人知道今天太平镇的局面得来不易,在配合上也是天衣无缝。

  郑重年纪稍大,老成持重,做事沉稳;陈港生冲劲十足,业务能力强,做事大胆干练。

  俩人可谓天然互补,这一点林安然倒是十分放心。

  活珊瑚保护区的申请工作,在李院士的关心和帮助下也在有条不紊的推进。李院士在国内海洋研究方面是权威人物,他开了口,南海省不能不重视。

  省级保护区在六月就批了下来,下一步就是筹备国家级保护区的申请。

  而海洋综合养殖项目在首长视察青石坳岛后,苏易当夜就联系了林安然,说自己可以增资到五千万入股参与这个计划,并且只要林安然点头,把项目运作下来,自己马上移师太平镇,亲自监督项目落实。

  秦安红是首长视察的亲历者,知道时机也已经成熟,回到香港公司召开了股东会,当夜就达成了投资一个亿的意向。

  剩余后续投入需要一个亿,这由绿力集团投入。这半年来,绿力集团光在神往酒厂的项目上就赚取了七千多万的利润,加上服装城一直都在良好运作当中,账面盈利已经有接近一个亿,剩下的缺口只要稍稍和银行谈下,便可拿到贷款。

  几方投资成立了一家叫做恒海水产股份有限公司,负责整个项目的具体运作,王勇担任董事长,秦安红港资方派出一名副董事长,总经理由苏易担任。

  海洋综合养殖项目其中包括了和各村合作进行网箱养殖、海水自然放养、高位池养殖、滩涂养殖等等方面,村里出人出地,公司负责投资设备和鱼苗、虾苗还有负责技术指导,每年产出的海产品,由恒海水产负责按照市面批发价格统一收购,村民要做的就是出劳力,出地皮,然后等着数钱。

  项目启动一个月,许多出去打工的年轻人纷纷回到自己的村里,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此时的“强基工程”也进入了一个成熟的阶段,有了养殖项目的滋养,在物质文明建设这一块已经跟上了步伐,挂点的干部忽然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轻了许多。

  从前要搞什么党组织建设,根本无人问津,现在不用自己去求人,别人自己上门原意发挥一份光和热,就连村干部也开始出现竞争的迹象,从前没人想当,现在争着要当。

  唐延年入驻恒海公司的技术部,担任技术指导,薪酬优厚。在首长走了之后,他成了整个滨海市的大红人,他家的院子经常会有游人或者领导来参观。一号首长坐过的那张小板凳,被好好保护了起来。

  领导但凡来城关县必去太平镇,到了太平镇必登青石坳岛,到了青石坳岛就一定要到唐延年家里坐一坐,尤其是要坐坐那张一号首长坐过的凳子。

  用这些领导的话来说,坐坐龙椅,沾沾官气。

  两个月后,唐延年不胜其烦,来的人实在太多,自己实在忙不过来。在林安然的建议下,干脆将唐延年的家封闭起来,专供来人参观,而唐延年由村里另拨地皮和镇上补贴资金,建起了一动两层楼高的小洋楼。

  王勇和尚东海当然是全力支持林安然,俩人跟着林安然,几年间就成了腰缠万贯的一方富豪,心里的爽劲就甭提了。

  用尚东海的话说:“现在我还真不想在政府机关里继续做下去了,按照这么发展下去,我再干几年就可以优哉游哉去环游世界了。”

  当各人都兴致勃勃准备大展拳脚之际,这年的五月,天气渐热,林安然终于完成了手头上的交接工作,准备离开太平镇。

  消息很快在镇上传开了,很快就连附近的村民都知道了。太平镇多年来一直穷得叮当响,好不容易来了一位能干又为民的镇委书记,才不到两年,又说要走,大家都舍不得。

  也不知道谁提议的,说要去送送林书记,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各村都自发组织了起来。有人甚至准备了横额,更有老者提议搞万民伞,送给这位好书记。

  林安然在孟华口中听说了这个消息,吓了一跳。

  做官最怕就是高调,如果真让村民们这么干,消息传开来,很容易引起上层领导的注意。别人会怎么想?万民伞……打横额……十里相送?这些事情一闹腾,林安然就是黄泥巴掉裤裆里,不是屎也是屎了,就算有十张嘴都说不清。

  于是当夜,林安然谁也没通知,自己收拾了一个行李箱的行李,默默叫来刘军让他送自己到县里招待所去住下,明天到组织部去报到。

  收拾完行李,林安然走到门口,忽然停住了脚步,回首看了一眼,这间自己住了将近两年的小宿舍,和自己来的时候相差不大。当年自己一个行李箱来,如今一个行李箱走,不过却为太平镇办了不少实事,他心里觉得无比的踏实。

  想起当年在卓彤家里和卓经纬的一番关于“为官之道”的对话,也许这就是为官之道吧!说不清,道不明,却知道怎么做,知道底线在哪。

  道可道非常道,大道无痕。道家的学说,套在官场艺术之上,另有一番体验。

  他关了灯,房间瞬间一片漆黑,带上门,轻手轻脚下了楼,上了车。

  刘军从后视镜里看了看林安然,说:“书记,现在出发?”

  出发?下一个征程?

  林安然觉得今晚刘军的话听起来让人十分感触,说:“走吧。”

  车子滑出镇宿舍院,没入黑暗中,身后太平镇的灯火璀璨,像潜在海岸线上的一颗明珠。

  第475章走马上任

  第二天一早,林安然起了个大早。迎着灿烂的阳光,赶到了市委组织部。

  按照惯例,县区调整的领导干部,都要由市委组织部的钟山南部长逐一亲自谈话。

  都已经是老熟人了,林安然也没有一丁点紧张,取而代之的是几分亲切。

  钟山南热情地招呼林安然坐下,向林安然表示祝贺,并勉励林安然继续发挥工作热情,在新的岗位上创造出新的更大的成绩……

  基本上,这种领导谈话都是以鼓励为主,很少听到当面批评,人贵有自知之明,都是领导干部,最后提点希望回去自己体会吧。

  中午,郑重和陈港生从太平镇驱车赶来,带着党政班子全体成员来到县里,特地在酒店为林安然举行告别宴。

  两年来的朝夕相处,从陌生到相识,从陌生到熟识,从磨合到默契,时间是最好的粘接剂,在日积月累中,林安然和太平镇的同僚们渐渐建立起了深厚的工作友谊和个人感情。

  这是林安然喝得最放松的一顿酒,不必在意过去,不必顾忌现在,不必考虑未来,潇洒而爽快,本性而坦然。

  这天晚上,郑重彻底喝醉了。

  在太平镇,郑重是一个相当稳当的角色,凡事谋定而行,甚至从前有人私底下评价他是“藏得很深”的一个人。

  “林副县长,这杯酒,我老郑是实心实意敬您的,一定得和我干一个!”已经是酒过三巡,郑重捏着白酒杯子,摇摇晃晃走到林安然身边,一脸真诚道:“我在天平镇待了将近两届,在其他镇也干了十几年,你是我见过最能干的一个镇委书记!”

  对于刚刚升迁的领导,都会经历过这么一个阶段。刚上任的时候,周围会不知不觉冒出很多人来,为你说上一大通好话,这些好话有实际的,有不实际的,有真诚的,也有虚伪的。

  在官场上,只要你得势,就会遇到这种情况。

  林安然相信郑重的话是发自肺腑,并非是溜须拍马类型。

  不过接下来的几天里,林安然的手机就没停过,没完没了得响个不停。一些甚至只有一面之缘,连林安然都印象不深的各部门领导,临海区的、开发区的、城关县的都一一打来电话,问候祝贺之余,又相邀什么时候小聚一下。

  宴请的电话更是接二连三,有同事、朋友、同学……真情的祝福、善意的吹捧、无聊的忽悠……

  四面人情,八面来风,林安然来者不拒,统统笑纳。虽然林安然暂时只是个副职,但是谁都知道,林安然只有二十五岁出头,却当上了副县长,前途不可限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