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权色官途 第314章

《权色官途》第314章

作者:严七官 字数:2866 书籍:权色官途

  钟山南看到林安然走进门口,招呼他过来:“小林,过来,这里坐。”

  他伸手指指身旁的沙发。

  钟跃民在吃梨,看着林安然点点头,也不说话。

  林安然问候了钟家父子,赶紧将自己带来的礼物送上。

  “部长,我来得比较急,随手就在镇子上买了点干货,也不知道合不合你口味。”

  钟山南笑道:“礼物可以,礼尚往来嘛。但是别在里头夹带现金,我可会把你轰出去的。”

  林安然赶紧从礼品袋里拿出礼物,是三条红鱼晒制的梅香咸鱼,说:“这可是镇子上的渔民自己家里晒的,最地道。”

  钟山南一见是咸鱼,十分高兴,拿过来就举在鼻子边上闻了闻,道:“好东西!香味纯正,没防腐剂的!太平镇果然是滨海市海鲜最地道的地方!”

  林安然等的就是这句话,其实他早打听了,钟山南就好这一口,于是特地去买了梅香咸鱼。

  “部长如果喜欢,我明天就回去买多点,给你带十条过来。”

  钟山南一愣,然后就是摆手:“不不不,要那么多干嘛?我家里要吃多久才能吃完?”

  林安然故意长叹一声:“还是买了好,吃不完先存着,反正咸鱼又怕会坏掉。不存点货,以后想吃这么好的梅香咸鱼恐怕很难了。”

  钟山南听他这么说,奇道:“小林,此话怎讲啊?太平镇的梅香咸鱼已经有很多年历史了,渔民家家户户都做,怎么会很难吃上了呢?”

  钟跃民吃完了一个梨,把剩下的梨核扔进垃圾筒里,眼睛颇有深意看着林安然,还是没吭声。

  林安然也看了一眼钟跃民,笑了笑。

  钟跃民忍不住了,说:“你就拿出来给我爸看看吧。不过我先告诉你,没用!不信你试试。”

  钟山南听着他俩对话,自己如坠雾中,于是道:“你们俩到底在打什么哑谜?”

  钟跃民扬扬脑袋,指指林安然说:“他是进门拜神烧香的,必有所求,只可惜手里拿的一筒都是下下签,怎么摇也肯定没好签。”

  林安然见他点破了自己的来意,也就不再隐瞒,将包里的那份海洋综合养殖项目的计划书拿出来。

  “部长,你先看看这份计划书。”他把资料递了过去。

  钟山南看看林安然,又看看自己儿子,一下子有些糊涂,不知道这俩年轻人到底要干什么。

  第466章重要人物

  市委书记办公室。

  市里的主要领导刚开完一个碰头会,主题只有一个,安保工作。

  一般安保工作不会提上常委班子的日程,不过这次的安保工作性质十分特殊国家一号首长要到滨海市视察驻军部队。

  这次一号到滨海市视察驻军,虽然行程上并无安排视察地方,不过南海省的领导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大好机会,哪怕是钻空子到宾馆里让一号首长提个字,对地方经济发展都有相当的促进作用。

  要知道,当年南海省之所有今时今日的这种繁荣局面,和邓老南巡有着重要关联。当年邓老在鹏城视察的时候并没题字,结果当地领导是追到了省城的宾馆里,找到了邓老身边的工作人员,才拿到一副字条。

  而这幅题字,至今仍高挂在鹏城所有重要的地点和领导办公室里。

  国内分三个层次,七个分级,四个观察维度。俗称一级警卫、二级警卫、三级警卫和警戒。

  这次由于是视察驻军,内围都由中央领导贴身保镖和中央警卫团人员负责,然后就是驻军部队,就连平常牛气哄哄的警察,也只能负责外围警戒打打酱油。

  开完会,赵奎把刘大同留下,俩人在办公室里谈谈近期的工作。

  “大同,太平镇工业园项目你进行得怎样了?”

  最近,刘大同一直在忙活这个项目的前期筹备工作。要建成这个重工业园区,不但滨海市要投入前期建设资金二十多个亿,要和几个国内的大国企谈好合作,还要到计委跑项目,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整个项目涉及的资金达到三百亿,预计要五年才能建成,计划不可谓不宏伟。这个项目就像一颗烈性的威哥,只要滨海市吃下去,GDP的红线会直线上扬。

  “南钢集团那边,我和他们的老总见过面了。现在国家计委在搞钢铁行业产能调整,结合兼并重组、压缩区域产能、城市钢厂搬迁和落实相关规划、推进布局调整。南钢集团也面临着搬迁和重组,所以在物色新的地方落户,我们滨海市条件那么好,地理条件相当理想,有天然良港,所以他们的老总也相当有兴趣。而国内石化企业那边,我也找了他们的副总谈,他们本来也打算上马一个炼化厂,起初没有选择我们市,而是选了省城经济三角洲,但是在环评上暂时受到了一些阻碍,趁这个机会,我觉得加把劲,应该能拉到我们市里来。”

  赵奎说:“这件事我知道。原来选择南沙港,不过受到当地居民的阻挠和抗议。看来这个项目说没有污染肯定不可能,你现在选址太平镇,在位置上是否经过专家的论证?据我所知,那里可是风景优美的旅游区,如果搞炼油和炼钢项目,对当地的自然环境有没有什么影响?”

  刘大同搓了搓手,道:“赵书记,我想咱们市的条件和情况你也清楚。过去十年间,钱凡书记一直搞农业,现在咱们市,除了开发区的几家龙头企业,其他地方的工业经济一直处于一个低迷的局面。说实在的,工业化肯定带来污染,这一点毋容置疑。不过,抱着所谓的碧海蓝天口袋里却空空如也,难道就是我们想要的?”

  赵奎喝了一口浓浓的乌龙茶,拿着杯盖在杯口沿上划来划去,低头沉思着。

  刘大同又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咱们不是什么富户,人家生成三角洲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他们有资格挑三拣四,咱们口袋里筹码不多,不能跟他们比。就好比一个富家公子,挑老婆当然可以诸多要求,而一个家徒四壁揭不开锅的穷家子,找个老婆只要四肢健全,勤快能干,能生娃就行了。”

  赵奎见刘大同打了这么一个有趣的比方,忍不住微微笑了一下,说:“大同,说实话,我就是喜欢你这种实在的人,有时候,官话说的再冠冕堂皇也没用,还是干点实事为好。”

  刘大同见赵奎称赞自己,十分高兴,道:“我以前在企业里干过一段时间,这点体会还是有的。况且只要这个项目成了,光是前期的基础建设和土地征用就要投入几十个亿,产生多少个劳动职位,解决多少失业人员?促进我们多少地方经济?更别说GDP了。”

  他略微停顿一下,忽然小心翼翼试探道:“赵书记,我前段时间到省里开会,遇到了于部长,据说,省里明年换届,你很有可能要高升哦。这个关键时刻,不管项目成与不成,起码把声势造起来,对你也是一种资本。”

  赵奎又笑了:“大同,你的消息还很灵通嘛。不过组织上的事情,由组织安排,你就当个流言听听就算了。”

  刘大同说:“我看这事靠谱。这些年你在滨海市的成绩有目共睹,之前钱凡一直打压你,自从你上任市委书记之后,咱们滨海市的各项经济工作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光一个开发区,就已经顶了五个县的工业产值,这可都是你的功劳!”

  他毫不犹豫给赵奎戴上一顶大大的高帽,开发区是赵奎最得意的政绩,提这个,赵奎肯定喜欢。

  果然,赵奎含笑摆摆手,说:“我也是为民办点事实。刚才听你这么说,似乎我也没有反对的道理,不过咱们做领导的,群众的意见不能不听,党一贯以来强调的一项工作就是群众路线。不过新时期工作有些变化,不能完全走群众路线,但也不能忽视群众意见。在前期的调研上,你要慎重,否则下一步征地的时候,麻烦就会很多。”

  刘大同大包大揽道:“这一点你放心!说实话的,太平镇十几条村,都穷得叮当响,很多村当年跟着钱凡搞海产养殖,弄得是一屁股债,至今很多人还欠着基金会的钱呢。如果炼钢、炼油项目上马,征地上他们可以得到一笔补偿,项目建成后,还能在当地优先招工进厂,捧上个金饭碗,他们肯定不会反对。”

  正说着,秘书蔡文明过来敲门。

  “书记,组织部钟部长要见您。”

  赵奎看了一眼刘大同,再把头转过来道:“我知道了,你让他过来吧。”

  又对刘大同说:“咱们今天就谈到这里吧,大同,有事你先忙去。”

  刘大同故意抬起手腕看了看表,惊讶地“哟”了一声,说:“刚才还真忘了时间了,我今天的日程可是排得满满的。赵书记,那我先去忙去。”

  说罢,站起来一副风风火火的模样,一阵风似的出了门。

  钟山南在门口和刘大同打了个照面,俩人客气地握了握手,问候了一句,刘大同匆匆离去。

  “老钟,有什么事吗?”

  赵奎让蔡文明泡杯茶过来,然后继续问:“是干部调整方案的事情吗?”

  钟山南微微摇头道:“不是,方案部里的几个骨干还在推敲,过两天才能成型,到时候我再来请示书记您。我今天来是谈另外一件事的,您先看看这个。”

  他将一份资料递过去。

  赵奎找了眼镜戴上,细细看了起来。

  这是一份关于太平镇开展“强基工程”的经验汇报材料,是林安然呈送组织部的。“强基工程”属于党建工作,按照划分,其中一部分工作和组织部也有很大关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