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横扫晚清的坦克军团 五十八章,中国海外雇佣兵,

《横扫晚清的坦克军团》五十八章,中国海外雇佣兵,

  正文 五十八章,中国海外雇佣兵,

  那些德国人诚然如阿列克塞耶夫大将所言,是德国战俘,但是,他们现在的身份已经迥然不同了.现在,他们是中国军队中的德国国籍的海外雇佣兵。

  为了将德国拉进战争里来,最起码也要发挥它的影响,尽最大努力改善中国新军的外部环境,栗云龙决定将德国战俘全部改造成一支精锐部队。

  在奉天城里,德国最高军衔的俘虏兵,原来的大将瓦德西,已经因为士兵们精心照料而逐步恢复了身体健康,当然,被空爆弹搞成的气胸也不是这么容易好的。所以,大将还不时地咳嗽,但是,说话和走路等生活起居时,已经可以独立了。

  在大将的身边,是面目英俊刻板的中年将领鲁登道夫少将,他一直耿着脖子不肯听从大将的建议。

  “不要固执,向中国军队表示诚意,然后,恳请他们释放了我们!”大将说。

  “不行!德国军人虽然可以被俘,却不可以丧失尊严。”

  正在他们争论了整整三天以后,战俘营的外面传来了喧哗声,接着,无数的德国战俘都惊讶地伸长了脖子,因为,一大批特殊的人走了进来。

  “栗云龙!”

  “是啊,他就是中国军队的灵魂人物吗?”

  “~∷,..厉害!”

  “想不到,他居然这样年轻!”

  “可是,你看他的衣服,好奇怪!”

  “天呐,他没有辫子!”

  在低声的嘈杂中,德国官兵一个个目不转睛地盯着神秘人物的来临在他们看来,瓦德西大将和新锐军官鲁登道夫都是罕见的德国精英,而栗云龙则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中国军魂。

  “诸位辛苦了!我们中国目前的条件还很差,生活很不富裕,所以,就慢待各位了!敬请诸位原谅啊!”栗云龙将双手一拍,带着夸张的语气笑着说。

  在几个德国翻译的指引下,双方的军官见面了,瓦德西大将则急忙站起来欢迎,因为后者经常来看望他,对他表示了足够的尊敬。

  鲁登道夫虽然很不愿意看到一个黄皮肤的中国小个子军人在他面前那神采飞扬的谈吐和意气风发的劲头儿,也无可奈何地表示了足够的礼貌。

  “诸位,我今天是来释放大家,恢复大家自由的尊严的!”栗云龙看着一圈儿坐着的中德两国军官,“我们今天算是召开了一个中德两国军队的联合会议,商量一下联合作战的问题。”他的话让所有德国军官大吃一惊。不过,他紧接着的娓娓动听的讲述则让每一个德国军官砰然心动。

  “我们已经和你们德国皇帝以及首相大人通过电报取得了联系,他们已经原则上同意了你们目前的在华军人,除了青岛和海军舰队以外的一切军人,均归于我中国新军的建制,也就是说,你们现在,已经不是德国战俘,而是德国的军人了,”

  “是吗?”瓦德西大将激动得嘴唇都颤抖了。

  “我们的皇帝和首相真的这样说了?可以给我看看电报原件吗?”鲁登道夫敏锐地观察着栗云龙的反应。

  栗云龙立刻表示理解他们的心情,真的把德国电报的内容给他们看了。

  “您的意思是说,我们现在都是您的部下?”鲁登道夫难以置信。

  “是的,如果你不怀疑这封电报内容的真实性的话,就可以这样理解。”

  电报里看不出更多,但是,那些语气地居高临下,十分尊严,稍加体会就能感受到德国皇帝的严峻风度。几个德国军官默默无闻地欣赏着,一时无语。

  他们根本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德国皇帝怎么把几千德国军人,其中一大部分是精锐部队啊,交给中国人来率领?

  这当然是真的,不过,也是栗云龙等人争取来的。花了不小的代价,他承诺将给德国三辆坦克以供应本土的科研部门来考察研究,尽快制造出新的坦克来,也就是说,将坦克的技术免费给了德国了。

  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大的争议,就连政委等人都不同意,不过,栗云龙的伎俩还是使他们扭转了态度,运输三辆坦克给德国人研究是真的,但是,那是被俄国人在奉天城里夜战时烧毁的十辆坦克中的三辆,已经被烧得严重变形,一辆还发生了爆炸,从外面看简直就是一个大爆米花儿,就是德国人费尽心机也难以恢复原状。还有,以德国现代的技术能力,想要制造一批88式样的现代化坦克,根本是痴心妄想。太多的知识和技术隐藏在背后,七八十年的差距不是三个坦克样品就能模仿得出来的,况且,真正的山寨高手不是德国人,而是中国人。

  经过了一`番考虑,德国最高决策机关牺牲了陷落在中国的几千战俘,让他们为中国服务,当然,他们越能把俄国人的势力牵制在东方,对德国也是天大的好事。

  在综合利益的搏弈中,栗云龙很幸运地取得了胜利。

  不过,谁也没有注意到,在几个月后的坦克交接中,德国的技术人员发现,哪里是三辆坦克机械,分明是三个大铁疙瘩!

  栗云龙做了两件事情,保证自己永远不会吃亏,第一,用火再次将那三辆坦克烧一遍,直到面目全非,好象中了江湖上最恶毒的面目全非掌的大美人秋香,已经变成了夫蓉或者凤姐那样可怕。还有,他对德国统治者统计战俘数目时,故意漏掉了一个零,使滞留在中国新军手里的三千六百多名的官兵变成了三百六十人。为了表示数目的真实性,他还在前面先给德国牛人道歉,说自己不该在京津地区的战斗中对德国人下狠手。

  就这样,连哄带蒙。三千六百多名身体健康的德国战俘组成了中国新军的第一支海外雇佣军。再加上后来养好了伤的四百一十名人员,德国军队已经有四千人,编制为德国旅。由鲁登道夫将军为旅长。瓦德西大将为名誉总司令。他们得到了很好的,几乎想象不到的优厚条件,德国人得到了足够的武器弹药,甚至比中国人的枪械都要好,他们的军队里也不搀杂任何的中国人,是个纯粹的德国旅团。除非总部的作战命令,德国旅将完全按照自己的条例和方式来治理内部事务,中国军队和政府不加任何地干涉,当然,德国人必须保持适当的纪律。

  指挥权的获得,让固执和顽抗的鲁登道夫少将欣喜不已,他改变了对中国新军的态度,职业道德和技术精神使他开始认真研究俄国的作战特点。不久,他就有了很多发现,并且即使地向中国方面通报。他还将这一时期德国的,俄国的,许多国家军事方面的情报通知了中国人,是栗云龙等人愈发感受到了,三辆破烂坦克带来的效益实在太丰厚。

  对于当时某些国家就使用了手榴弹的消息,让栗云龙大吃一惊。急忙指派得力军官去督造。奉天城里,迅速地建立了一支兵工厂筹备人员,他们以老坦克兵为核心,抽调了上百名士兵,还增加了几个德国战俘。这个机构,后来成为中国新军满洲兵工厂的前身,十年以后,它生产出来的先进武器已经执世界之牛耳。再十年,它已经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军火库。世界各国都把他们的眼睛牢牢地盯在这里,尤其是那些情报部门的神经。

  为了激发德国人作战的兴趣,栗云龙还将在京津地区俘虏的白人成年妇女十名拨给了德国旅的指挥部,建立了一个娱乐单位,反正都是白种人,随便他们玩,除了这些白种妇女的前占领者某些中国军官不太满意,一直暗暗嘀咕以外,中国新军政委等人非常赞赏。认为是一举两得,保持了中国军队纪律的严肃性。

  当然,栗云龙也对那些军官给予了安抚:“傻瓜,不就是几件小东西?人家德国人借几天就会还的。不还?放心,等鞍山战役打完,他不还也得还了。不懂?等德国人打光了你就懂了。嘿嘿嘿。”

  德国军官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直到那些白白嫩嫩的女人真的被推进了他们的被窝里。在忧郁和苦恼中寂寞煎熬了一两个月以后,德国汉子一个个如饥似渴。在获得了身体愉悦和积怨发泄的意外幸福中,也对中国人的人性化管理感激涕零。

  鲁登道夫少将都无限感慨地说:“中国人真讲究**啊。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国家。”

  当然,供应给他们的都是英国法国或者别的国家的女人,以免他们产生心理障碍。出现反效果,在这一点上,大大咧咧的栗云龙表现了极为细腻的一面。

  在荣誉恢复,性趣满足等等条件基础上,德国旅团自告奋勇,很愉快地担当了鞍山正面的突击任务。

  栗云龙亲自到了旅团司令部会见了名誉司令瓦德西大将,旅团长鲁登道夫先生。“诸位,我们决定在五天以后,发动全面的进攻。但是,这只是个初步的战略计划。具体的战术制定,还需要两位军官的指点!”栗云龙把指点说得很重,以使能干的德国翻译注意到这一点儿。

  果然,两位德国军官非常兴奋,脸上释放着神采奕奕的光芒,大将连续不断的咳嗽也罕见地停止了。

  栗云龙宣布建立鞍山前线指挥参谋部,也就是具有决策权限的军官团,瓦德西大将成为排名第三的军官,鲁登道夫少将也入围,其实,战略战术早在数天前已经完成了策划。

  在前线的指挥部里,栗云龙观察了俄军的阵地,并且和德国两位军官进行了深入地交流。

  “栗将军在我们德国学习过吗?”鲁登道夫十分震惊。

  “没有,”

  “不可能吧!您的学识这样精深!器宇这样宽广!对指挥艺术这样有研究!”从来没有敬佩过人的德国少壮派军官忍不住当面对栗云龙大加表扬。

  虽然德国军队的指挥理论和艺术是高明的,还是好多国家,包括日本的老师,可是,在栗云龙这儿,那都是小儿科。难怪到了最后,鲁登道夫彻底放下了日耳曼人的臭架子,想要拜在栗云龙的门下倾听他的高论。

  “未来的战役中,我们的正面应该展开持续的进攻。但是,绝对不允许使用人海战术!”

  “对,将军说的很对。”鲁登道夫说道:“面对俄军的炮火轰炸,是应该小心谨慎地保持兵力,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可是,难道面临敌人的步兵防线,也要冷静吗?”

  栗云龙道:“必须是的,俄军已经广泛地装备了机枪,速射的火力之强大,已经远远地超越了炮轰对步兵进攻的威胁,所以,要更多地采用夜战和偷袭战,除非我们有了新的突击装备,”他向德国军官详细地讲述了俄国军队在装备方面的新变化,因为中国军事情报网的努力,他们掌握的情况基本符合事实。

  “那太卑鄙了,不符合军队的荣誉和职业精神!”德国少壮派军官一耿细长的鸭脖子,表示反对:“军队的勇气和精湛的射击技术是战胜敌人的不二法门,而军官的指挥和队形的保持则是另外一个制胜的原因!”

  “少将先生,您用什么办法减少正面冲击的步兵的伤亡?怎样来打消敌人固定火力点的威力?是先夺取炮兵阵地还是先攻击敌人的正面?是中央突破还是三路或者更多路以上的尖刀突破?或者是全面进攻?”栗云龙在强调了俄军大量装备的马克沁机枪的变化以后,给鲁登道夫先生提出了好几个问题。让他现场给出答案。

  鲁登道夫少将不愧为德国军界的精英分子,很快就有了思路,不过,他每答出一个问题时,栗云龙就提出了相关的问题,一些细节,一些反向的障碍。还乡关连的新问题。他得意些答案也遭到了有力的反驳。最后,鲁登道夫那样的口齿伶俐,巧舌如簧的辩才,居然张口结舌,目瞪口呆:“请问将军,你是怎么知道这些问题的?马克沁机枪才使用不久,威力还有待于论证啊,难道,一两件武器真的就能改变世界面貌?我们的陆军常规战术真的需要彻底改革?”

  在栗云龙的耐心开导下,鲁登道夫终于茅塞顿开,他睁开了湛蓝色的眼睛,闪烁着激动的光芒:“不错,不错,将军的话,如雷霆灌耳啊!”

  就这样,栗云龙用尊重,美色,学问终于征服了这只德国公牛,使他成为中国新军俯首贴耳的急先锋。自认为得到了栗云龙战术思想真谛的德国将军急于在战场上一展身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