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英雄如梦 第62章

《英雄如梦》第62章

作者:紫云墨明 字数:2982 书籍:英雄如梦

  杨靖身边风云雷电合拢过来,杨靖道:“我三弟不会武功,青云,你护着他先行离开。”青云领命,护着李云成冲杀出重围,斜向东奔去了。花月一心只在杨靖,与李云成只道是无名泛泛之辈,并不在意。

  青云护着杨靖奔了二十余里,这才停下来。李云成对青云道:“大哥他被那么多人围攻,很危险,你快回去帮他吧。”青云道:“主公令我保护你,青云不敢违命。”李云成担心大哥的安危,只恨自己不会武功,说道:“我不会武功,不想给大哥添麻烦,可是你快去帮大哥吧,这里已经很安全的,我会照顾好自己的。”青云也惦记着主公的安危,说道:“这……”李云成急道:“你快去吧,我没事的,我一个人能行,大哥那边需要帮忙啊。”

  青云说道:“那好吧,你往前走三十里会有一家驿站,等会儿我和主公就过去。”李云成说道:“好,那我先去了。”青云向李云成行礼,然后驾马飞奔向来时的路去了。

  李云成心里惦记着义兄的安危,可是自己一点武功都不会,回去只会徒增义兄的麻烦,现在只有期盼义兄没事,然后到前面驿站和自己会合。李云成驾马慢慢的往前走去,心里虽然惦记着义兄,但是更多的是一些繁杂的事情始终萦绕着自己,使得自己十分的迷茫,不知道该怎么是好。就这样李云成是边走边想着。

  李云成骑马慢慢前行,沿路多是山路,崎岖难走,两边也尽是悬崖峭壁。远观这庐山外景,俯视群山,尽收眼底,山峦处层层起伏,来回一道道的碧波荡漾,十分惹人喜欢。李云成看着这秀美的景色,心里百般壮阔,回想起在大辽和两位义兄是何等的豪情,这里的壮丽景色令他又想起了那段开心的时光。李云成叹道:“羞涩山峦垂人静,连岸起伏又憔悴。流云九霄天外笑,更笔卷下英雄梦。”前面两句是写的是思恋月仙的情景,后面几个字万丈豪情,是自己的感叹。

  忽然,听得胯下骏马一嘶长啸,马身子一斜。李云成被一个颠抖,滑下了马背。只见马儿失足受了惊吓,拼命朝前跑去,李云成没有抓住马背,猛的摔下了斜坡,李云成身子直往下滚去,磕磕碰碰的,头被撞晕了,整个人昏了过去。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李云成微微睁开眼,感到一阵剧烈的头痛,李云成朦胧的看了下天色,已经全部黑下来了,四周寂静一片。李云成神智慢慢的恢复过来,才发现自己是倚靠在一棵树上,身体仰卧在斜坡下,幸好有这颗树挡着,不然自己非摔得粉身碎骨不可。李云成想起身来,手臂刚一用力,头部一阵剧痛,脑海变得空白一片,整个人昏了过去。

  “吱吱”的鸟叫声惊醒了李云成,李云成睁眼时,一阵强光刺杀了过来,天已经是大亮了。李云成用手抚摸了下头,一阵剧痛的感觉,全身也有些酸麻了。李云成往下看去,吓了一跳,下面竟是一处悬崖峭壁,整个看下去,人有些发晕了。

  李云成也顾不得许多了,强用力支撑了起来,一步一步的爬了上去。到了大道上,李云成已经精疲力竭了。想来自己已经在那里昏睡了一天了,现在腹中饥饿,这里也没什么野果之类的,便是一步步挨着朝前走去。

  走了没多久,李云成终于到了前方的驿站。到了驿站李云成才知道,原来义兄他们昨晚上到过驿站,没有发现自己,都十分担心的在这一带找了整整一个晚上,驿站老板告诉李云成,说:“今早有个叫杨公子的留下一锭银子,要我们在这周围找寻李公子的下落,杨公子说还有事情,便今天早上匆忙的就离开了。”

  李云成想起大哥找了自己一个晚上,心里实在是过意不去,便将大哥留下来的一锭银子找了个衙驿跨马捎信给文宣阁杨靖,以免他担心自己。同时李云成得知杨靖无事,心里也放心多了,在这驿站中简单吃了些东西,用身上的一些衣物在驿站换了些银两,选了一匹驴子,缓缓南下去了。

  第四十四章 奇遇

  第四十四章奇遇

  虽然经过一夜的冻熬,但是李云成身体竟无甚大碍,除了头痛之外,精神倒是蛮好的。

  李云成沿庐山脚下而行,见这陡峭盘桓的山峦,碧波荡漾的景色,宛如秀女般的轻柔盈盈,十分惹人喜欢。这庐山的壮丽阔达,碧草花红的春景,让李云成久久不能前进,李云成心道:“既然来了,何不好好游览一番这庐山的景色呢,也不枉自己到宋土一行吧。

  说话间,李云成下了驴子,将驴子栓在一旁,自己徒步沿庐山盘桓而上。四周的峭壁乱石中点缀着些花花草草,格外的鲜艳。一处瀑布直泻而下,玉珠飞溅,雾气萦绕而生,雪色水珠落在石壁上,激起层层炫纹。这真是应了李白的诗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云成吟诵这这首绝句,不禁赞叹道:“李白此诗写的果真是秒啊,将这瀑布描述的传乎其神了,怪不得那么多的文人墨客都要往这庐山奔来。”的确如此古木参天,路旁溪水流淌,一股清凉之意扑面而来。香炉峰如紫烟缭绕,鹤鸣峰形似鸣鹤飞翔,双剑峰势如芙蓉插天,姐妹峰态同娟娟秀女,文殊峰似尖锥屹立,龟背峰脊如行龟遇云。

  李云成一边欣赏这里的美景,一边盘桓着上山。到了半山腰,李云成有些乏了,就不在攀援了,站在这里俯望群山,心情极为的舒畅,深吸一口气都能感觉得到这山间的灵气,这登临送目般的壮景,激荡着内心的豪情。李云成感慨万千,随口吟道:“飞云绕足下,半壁倚天峰。不识庐山面,身在此山中。”

  “好一句‘不识庐山面,身在此山中’啊,”突然一阵朗朗的笑声从背后传来,李云成一惊,回头望去,只见有五人正沿这边走过来。当先一位是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眉宇轩昂,气定神闲,一副悠然闲静之势。他身后是四个眉清目秀的年轻俊生,但见他们的着装,应该是宋国的文人雅士。

  李云成向他们施礼,只听那中年人拜道:“在下苏东坡。”李云成回礼道:“久仰,在下李云成。那四位是?”苏东坡笑道:“这四人是我的门生,刚才听李公子吟得一句‘半壁倚天峰’甚为精辟,而后面那两句‘不识庐山面,身在此山中’乃可是这庐山的点睛之笔啊。李公子博学多才,在下佩服。”李云成笑道:“我只是个平民百姓,没什么学问,哪谈得上博学多才啊,刚才只是随便说了几句。”苏东坡笑道:“李公子自谦了。这样行不,我们到那一旁的石亭去闲聊几句?”李云成拜道:“那恭敬不如从命了。”

  李云成和苏东坡来到这旁亭子处,六人围着亭子内的石桌坐了下来,观察这山川秀景的确是美不胜收啊。苏东坡说道:“在下冒昧,就刚才李公子的诗句后两句,在下愿添两个字,你看怎么样?”李云成说道:“那该是怎么添呢?”苏东坡吟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李云成惊叹道:“好,好啊,这样一来词意俊美,韵意更加深远了。苏先生的才华,在下万分的佩服。”

  苏东坡笑道:“不敢不敢,刚才这两佳句可是李公子所得,在下冒昧添了几个字,实在是惭愧啊。”李云成笑着看了看苏东坡,他知道宋人多文学雅士,今日算是遇见了。苏东坡说道:“李公子才华横溢,若是加以习之,勤之以理,将来必有更大的成就,如若李公子不嫌弃,可愿随我同去,我相信依你的才华,势必能有一番大作为。”

  未等李云成开口,苏东坡的门生黄庭坚说道:“李公子能的家师这么看重,可算是当今第一人了,还不依允么?”李云成本来就怀着对文学的爱好,面对苏东坡的热情相邀,却有些犹豫不定了。秦观等人说道:“李公子若是加入,我们可就是苏门五学子了,以后在一起论诗说赋填词,岂不别有一番风味,这大好的河山我们尽可畅游不尽,抒发豪情。”李云成被说得心痒痒的,看着这五人热情的迫切的眼光,实在是不好拒绝,可是李云成说道:“苏先生和几位的好意我实在是感激不尽,只是我还得去寻我大哥去,等我找到我大哥,一定前来拜会几位。”

  苏东坡门生晁补问道:“李公子的大哥是谁?”李云成说道:“是文宣阁的杨靖。”苏东坡听了大吃一惊,文宣阁文人墨客颇多,而且个个文采飞扬,不亚于自己,更何况这文宣阁乃是当年一代文豪欧阳修所创,文学底蕴很深,当下心道:“这李云成不定就是欧阳修的弟子,若是如此,那我岂不是造次,他的才华绝不亚于自己,现在怎么又好将他收入自己的门生呢,自己怎能和欧阳学士相比,简直是太过放肆了。”

  苏东坡笑道:“怪不得李兄弟文采那么好了,原来是文宣阁杨靖的弟弟,在下失礼了,还望恕罪。”苏东坡称呼李云成由“李公子”变成了“李兄弟”,显然对李云成有了质观的改变了,前面一心想收他做自己的门生,后面便是和他平起平坐了。李云成也感觉到了,觉得自己是沾了义兄的光,那种感觉却是无比的高兴。李云成说道:“不敢不敢,苏先生,等我找到我大哥后,我就去找你们,到时候在一起论诗填词吧。”苏东坡笑道:“那好啊,苏某随时恭候。”黄庭坚笑道:“到时候再弄几坛好酒,我们不醉不休。”

  李云成和苏东坡五人在亭子上闲谈了许久,看这绵延起伏的山峦,云雾缭绕的山峰,六人谈笑自若,填词赋曲,到了最后,竟然都唱了起来,李云成和他们也算是文人惺惺相惜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