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唐军魂 第423章

《大唐军魂》第423章

作者:黄昏前面 字数:2995 书籍:大唐军魂

  学院授课者多为军中御任及在任将领,设博士三十人,以军中立有重大军功之武将及各卫大将军兼领,作为高级武学及战法讲授者;助教五十人,作为平时军事课授课业者,主讲初级武学及行军布阵法;直讲八十人,掌佐博士、助教以讲授课业。

  大唐军事学院院址位于灞河边,原右卫军军营上游约两里处,占地面积极大,有近五百亩地。

  学院建成后,从各卫军中选择那些出色之中下级军官,进入学院学习,待课业合格者,将重新授予武职。

  在以后,也将从功勋之后及民间招收学员,以作军中各级军官选拔之用。

  岑文本到军事学院来,是李靖的主意,并由李靖向李世民提出荐举的。

  军事学院刚建立,有太多的事儿要处理,包括院内事务及与其他部门的协作,一些物质的处理等,李靖知道岑文本有这种能力,所以向李世民建议由岑文本来负责主要的事儿。李世民对李靖的建议,也应允了,只是还保留着岑文本中书侍郎的职。

  以李业诩的估计,待学院一切安定下来后,岑文本就将去职,仍回中书省任职。只是岑文本所留下的职,由谁来接任,那可不是小事儿。在管理事务这方面,能与岑文本相媲美的,也屈指可数。

  作为岑文本副手的薛万备,则主要是掌管武学这方面的事,作为薛家三兄弟中最小的一个,薛万备与薛万均、薛万彻不同的是,心思很缜密,做事也很有条理,入学院后主要还是负责武学训导方面的,与岑文本只能是相辅相成,无法取代岑文本的地位。

  其他几位主官,包括丘行淹等人,李业诩并不熟悉,但知道李世民将他们选调进来,一定是知才善用,也将要他们负责的事都交给他们去做。

  学院的培训时间暂时定为两年,第一批学员正在选拔之中,即将结束,都是从在京的第一、第二、第三卫军中中低级军官优秀者中选拔出来的,一些是在这两年的征战中表现勇敢优秀的,另一些则是由朝中高级将领推荐的。

  程名振托付的程务挺,还有在这两年出征中并未有出色表现的房玄龄之子房遗爱,都被李业诩丢入军事学院深造。

  另外苏定芳之子苏庆节也被苏定芳扔到军事学院中来,以求以后在军中能有所发展。

  这些学员入校后,学院也执行严格的淘汰纪律,对课业考试不合格者,要被淘汰出去,若是在最终的课业考试中不合格者,将拿不到李世民亲自签发的证书。这些的学员可以选择重新学习,也可以回到军中任职,但就这样回到军中升迁的机会就不大了,除非在作战时候立下大功。

  军事学院中学习的科目,以严格的各种队列及军事技能的培训为主,多以由武将们讲解行军布阵之法为主,按课业的级别不同,分别则各级武将讲授。

  李业诩刚征战回朝,具体的教课书之类的还只是一些试行本,所以招收的第一批学员有些速成班的味道。

  只是李业诩非常有信心将大唐军事学院打造完善,成为军中武将成长的摇篮…

  第四卷 军魂 第一百二十章 带曼苏到我帐中来

  朝廷的诏命下达后,李业诩也正式走马上任,将特卫军中的事务交由苏定芳负责,他自己一心扑到军事学院的工作中。

  军事学院所有的基础建设都已经完工,只剩下一些收尾的工作,如场地的平整,训练器械的架设,还有一些必须军械物资筹集等。

  这些事儿具体都交给已经负起使命的岑文本和薛万备去办。

  因第一批学员还未最终选拔结束,军事学院的这些主官们虽然已经入内做事了,但离学院的最终开张还是有一些时候。

  无论如何,如此大的一件事,军事学院的建成并投入使用,从军中招募选拔人员,再到正式开始授课,必须得有一番如开学典礼一样的仪式。

  包括皇帝李世民,还有李靖这般的军中元老,及其他朝臣,还有大把的军中武将,都将要亲临这里,观看了仪式,必须得造出气势来,闹腾一番才行的。

  开学典礼的仪式,除了由颜如冰主持排演的以《大唐军魂》军歌为这主题的军舞外,还有李业诩所亲自操持的由特卫军中士兵执行的各种分列式,会操表演等,如后世的阅兵仪式一样,目的就是一个,在开学典礼上长军人气势,让大唐军事学院的开学成为一件让朝臣们难忘的大事,成为长安百姓街头巷尾津津乐道谈论许久的事。在这个传媒并不发达的年代,由皇帝和朝臣们自上而下传下去,还有长安百姓日常交谈间的口口相传,那也不到太多的时间,军事学院的建立,成为一件轰动天下的大事,有更多有才学的青年人,会到这儿来。

  颜如冰也正式开始排演她花了好些日子心血编出来的舞,李业诩亲自陪着她指导乐坊的伎者排舞,天天有李业诩陪着,这也是颜如冰最开心的事。

  李业诩在得到李世民的同意后,从特卫军中选拔出近五千人,由李业嗣带领,训练各种规范的队列动作,包括正步走、马队等最有气势的动作,就是想制造一个震撼人心的效果。

  学院开学前要准备的事还很多,一些基础设施虽然已经完工了,但还要进一步的完善,并且维护,一些所用的物资,还有人员的选调,也并不是非常的顺利,很多事儿李业诩都要亲自跑。

  只是幸好岑文本过来做事,让李业诩少了不少的心,这位受到李靖荐举,并得到李世民赞赏认可的中书侍郎,虽然只是兼职领学院职,但做事还是很用心,考虑的颇为周详,李业诩把大把的事交给岑文本负责。

  ------------

  “岑侍郎,本将奉皇上的命令,将护送回纥使团出长安界,学院内的事务暂时交由你负责!”回纥使团准备启程,婆闰也派人通知了李业诩,李业诩也只得放下学院的事务,护送回纥使团出长安。

  “大将军去即可,这里的事务下官会负责好的,!”岑文本起身回礼应道。

  原本所有的下属们都称李业诩为“李祭酒,!”但李业诩嫌这名儿太难听,还是让下属们称“大将军,!”大将军这名谓听起来舒服多了。

  “那本将去了,!”李业诩还了一礼。对这位李业嗣的老丈人,还是李靖亲自举荐的人,及岑文本在历史上留下的英名,李业诩毫不怀疑他的能力,也就放心地去了。

  学院学员还刚刚在各卫军中选拔,还未入学院中来,军事学院的事儿还并不太多,李业诩还能抽得开身。

  况且曼苏回去,无论是于公于私,李业诩都是要去送一下的。

  李世民赐婚的诏令在组建军事学院的诏命发布后的第二天,也即送到李业诩府上和回纥使团驿馆内,曼苏已经是他名正言顺的妻子,而且地位高于颜如冰等妾室,与郑燕地位相当的平妻,只是未完婚而已。

  从长安到安北大都护府治所北州,有六七千里之遥,来回一趟,最快也要半来年时间,这一去,再见到曼苏的话将是要在年末了,更别说李世民还有命令,李业诩也还有重要的事要做。

  李业诩带着十多名亲卫,在守卫学院大门警卫的大声敬礼中,飞快地跑出了学院大门,直往长安城而去。

  抵达鸿胪寺驿馆所在地时,已经过了午时,所有的回纥部落使团成员都已经收拾完毕,在鸿胪寺官员的陪同下,正在等候李业诩。

  那名李业诩回长安后一直未见过的婆闰与曼苏的师父秦飞羽也在送行的人群中,看似已经与婆闰和曼苏两人说了好半天的话了。

  回纥部落使团所有成员做好了准备,李世民赏赐之物,还有朝廷提供的定亲之物,装了满满几大辆马车。

  曼苏骑着李业诩所赠的大青马上,满脸不舍地看看李业诩,又看看繁华的长安城,却没言语。

  婆闰与送行的鸿胪寺官员告别,即在李业诩所率的一部亲卫,及一名监门卫校尉率领的三百名士兵护卫下,出长安城而去。

  因为监门卫士兵守卫的只是长安城,出了长安城,护送的任务就交由负责这一防区的特卫军士兵,刚刚升为中郎将的裴行俭率一营士兵约五百人,接过监门卫士兵的护送使命,与李业诩一道,往北而去。

  李成带着一群亲卫行在最前面,李业诩伴着婆闰和曼苏走在中间,后面是特卫军士兵及使团成员押送的几马车礼物。

  “大将军忙于军务,还来送行,真的有些过意不去,!”婆闰有些讪讪地说道。

  从驿錧出来,这话他已经说了好几次,皇帝赐婚的诏令虽然已经下了,但婆闰在李业诩面前,还是感觉到一种莫名的压抑,气势上完全被李业诩盖住,甚至连一些想说的话都说不出来。依汉礼,他将成为李业诩的舅子,可以吩咐李业诩一些事儿,但婆闰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

  “婆闰副都督,下次你们来,即不需要由鸿胪寺官员接待了,!”李业诩看看边上,“下次若方便,可以住我府上…”李业诩瞄了一眼老是用眼睛瞟他的曼苏,“以后我们都是一家人了,也可以亲近些!”

  “婆闰不敢,!”婆闰仍然放不开心情,“只是希望以后大将军能多多照顾我妹妹,她自幼长于草原上,虽然从秦师父那里学了不少汉礼和汉俗,但总是难免有顾不及的地方…”

  “你放心,我会照顾好曼苏的,!”李业诩对婆闰这样一个草原汉子,说这些婆**事有些感觉好笑,微笑着用平淡的语气回复道。

  “那大将军,在下去看看族人的情况,一会再过来相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