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风月天唐 第21章

《风月天唐》第21章

作者:彼岸三生 字数:2848 书籍:风月天唐

  白敏中没有伸手打开竹筒,而是抬眼向陈浩问及王百川。

  “还好,只是王大人对太和县的事情,每每事必躬亲,恐有力所不及之处。倒是消瘦了不少!”

  “哎,要不是他过于刚正,不会圆通,又岂会落得今天这等地步。小小的县令对他而言倒是委屈他了!”白敏中说着便一脸的叹息与无奈,在众多门生之中,只有王百川官位最低。

  陈浩知道白敏中口中说的便是王百川,但是心里却不认为王大人此举做的就是错误。

  “大人,小人有一句话不值当讲不当讲?”

  “哦?说!”白敏中倒是有些兴趣的望了望陈浩,却发现眼前的年轻人一点也不拘谨,与自己交谈虽然态度谦逊,但却没有所谓的尊卑之分。

  “王大人的性格,乃是天性使然,无所谓对与错。你老居庙堂则忧其民,而王大人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王大人作为您的门生,都是为了江山社稷辛劳奔波,倒也没有权位高地地方。”陈浩说到这里略一停顿,偷眼看了看白宗敏。

  却见白宗敏轻轻点了点头,以示陈浩继续往下说。但是若仔细观瞧,却能发现此刻他的嘴角轻轻的动了一下。

  “正因为有王大人这般股肱之臣,才会保一方安定。与其让王大人在高处左右不得伸展,无权过问民间疾苦。倒不如一个小小的县令来的实在,即安心又踏实。”

  陈浩说完书房内便没了声音,白敏中没有说话,只是微闭双眼,右手不时的敲打着桌面。

  一时之间格外寂静,倒是让陈浩有些慌乱,心中思忖是不是自己的话中,哪里犯了白敏中的忌讳。

  但是陈浩在史书上所认知的白敏中,却是一个很有建树,很有胸襟的宰相。虽然在当年的牛、李两党的斗争中,果断的抛弃了李德裕。但是却不可否认,白敏中是宣宗年间的四辅之首,功绩最为卓著。

  白敏中不发话,陈浩也不敢退下,一时间书房内倒是有些诡异。静默良久,白敏中咳嗽了一声继而说道:“恩,说的有些道理,百川派你前来倒是有心了。至于祝寿啊,早就过去半个月喽……”

  陈浩闻听此话,慌忙跪下郑重道:“大人,此事倒是陈浩的错,还请责罚!”

  “哦?呵呵,倒是有趣,怎么,不解释一二吗?百川做事向来稳妥,定然不会随意派人前来……”白敏中倒是对陈浩的不辩驳,不解释的态度很是欣赏。

  “若是任何过错都给自己,一个合理脱罪的理由,那么就会一辈子活在失败之中。”

  “恩,你比老夫手下的那些人要明白事理,懂得进退的多。居上位者,要的不是解释,而是事情的成败结果。起来回话吧!”白敏中不禁的点头,眼中多了几份欣赏之色。

  继而陈浩便把飞凤山遇险的事情大致说了一下,这才退出书房转身离去。

  待陈浩离开,白敏中缓缓起身,双眼睁开自言自语道:“百川啊,此子的心性倒是不错,倒也难为你了。深处僻壤却心系朝廷举荐人才,只是不知这个陈浩才学怎样!”

  说着便打开竹筒取出信笺,在灯下抬眼观之,渐渐地脸上的些许忧愁便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便是欣慰……

  就这样陈浩在相国府便住了三日,此间才知道当日所遇白世言,竟然是白敏中的第六子,当真是无巧不成书。可是陈浩不知道的是,这三日里可是有不少人因为他而活动着。当日杯莫停的事情,可是引得不少人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

  御花园的亭台楼阁之间,点缀着生机勃勃的翠竹和奇形怪状的石头,怪石堆叠在一起,突兀嶙峋,气势不凡。

  湖中小亭,众多宫女太监候在两旁。亭中石桌两边端坐两人,皇帝李忱与礼部侍郎李褒对弈倒是颇有情调。

  “李爱卿,今科春闱共录三十三名进士,你觉得哪三人可为今科钦点前三?”身穿滚龙袍的李忱手捻胡须,轻轻拾起一枚白子淡淡的问道。

  “皇上,此次进士前三名乃是于珪,万良,许仓,按常理三甲非此三人无疑。然而许仓生性放荡,毫无规矩……确不是三甲上好人选。”李褒身着紫色袍衫,束金玉带,慌忙起身恭敬的答道。

  “哦?那依李爱卿之意,该由谁补上这第三名探花之位呢?”李忱没有抬头,只是随意的一问。

  李褒低头打量着皇上的表情,让他失望的是,李忱没有任何面部表情。于是郑重道“十名沈飞,微臣却觉得学识了得,品行极佳。倒是可以位居三甲。三人才学品行皆为上乘。可分别钦点为状元、榜眼、探花。”

  “恩,于珪此子倒是也有耳闻,于敖生了几个好儿子啊!哈哈哈!”李忱艳羡之情不以言表。虽然自身教导子女甚是严格,奈何没有出类拔萃之辈。

  李褒见皇上单单提及于珪,却没有品论此时正题中的沈飞。李褒觉得有些不妙,于是心中不免一沉。

  果然,皇帝李忱的话儿刚落,一个鸭子般的声音开始反驳李褒的话。

  “李大人,也不尽然吧,微臣可是听说昨日杯莫停酒楼闹出一场好戏,不知李大人可有耳闻?”李忱身旁一紫衣华服,面白无须的男子用纤细的嗓音轻轻说道。

  李褒可不敢怠慢眼前的这位公公,赶忙答道:“不曾耳闻!”

  眼前的这位公公不是别人,正是当年拥立有功的马元贽,虽是宦官之身,却掌管宫中禁军,深得李忱的器重。

  “哦?那就由杂家与你说道说道,昨日杯莫停酒楼,今科进士于珪,白世言还有沈飞皆在,沈飞这小子狂傲自大,目中无人。结果让一个十六七岁的年轻人,羞辱的无地自容……”马元贽一脸戏谑的看着此刻脸色慌乱的李褒。

  “那年轻人留下一句话形容沈飞,好像是‘胸无万壑文墨,挥毫点江山;心无德行立根,品行处世间!’,李大人,不知杂家说的对与不对,有没有在皇上面前冤枉你的远方表亲戚?”马元贽一脸得意的问道。

  噗通!

  李褒赶忙跪地,双手微颤颤道:“皇上恕罪,微臣犯了用人为亲的大错,还请皇上恕罪!”李褒一脸后悔,原来皇上早就了解的一清二楚,自己又瞎操哪门子心啊,这不是老寿星上吊--嫌自己命长吗?

  久久没有说话的李忱,放下手中的棋子道:“李爱卿,朕刚登基不久,还有很多大事需要仰仗诸位。”

  但是接着脸色微变,言辞俱厉的沉声道:“但是朕的忍耐是有限度的,朕也不是聋子瞎子,朕可以铸造一根拐杖,同时也可以将它投入火中粉身碎骨!”说着将手中的白子轻轻的放在棋盘之上。

  再观盘中之棋,白子落下一片清明,一眼望去,黑子已然没有回旋的余地。

  李忱的话不但让跪在地上,惊慌失措的李褒倍感寒意,也让身旁的马元贽感到背后有些发凉!

  ……

  “退下吧!记住朕说的话!”李忱看也没看李褒,甩袖而去。

  ……

  御书房中,李忱看着书案上的一首诗,不住的点头。纸上所书之诗,正是陈浩当日所写诗句。

  “元贽,可查清此子的背景?”李忱没有抬头,自顾自的问道。

  “皇上,当日老奴在‘杯莫停’就已然下令调查,现如今已然得到大致的情况……”马元贽一脸菊花的笑颜答道。

  第027章殿前质问

  原来当日在杯莫停饮酒的众人之中,恰巧这位禁军中尉马元贽到此饮酒。虽然他不懂事诗词,但是也爱附庸风雅。当陈浩与沈飞比试之时,马元贽却在远处观瞧。

  虽然马元贽不懂诗,但是能从杜牧之口中称赞绝妙,又加上众人的无限赞叹。就算傻子也知道该怎么做,一向溜须拍马的马元贽自然会想到皇上的爱好。那就是喜欢金石之音的诗,更有就是有收复河湟的雄心。

  “此人名唤陈浩,年十六,乃是太和县人氏,之前为一乞丐,现为太和县幕僚。此次进京乃是给白大人祝寿,但不知为何,错过了寿辰,现居住在白大人府上。”马元贽道出了查证陈浩的所有信息。

  “哦?呵呵,倒是有趣,听说这个陈浩写的一手好字?杜爱卿,可有此事?”李忱抬眼看了看身旁的杜牧。

  杜牧身居中书舍人官职,乃是正五品上的品介。相当于皇帝的笔杆子,亦或是现代的秘书。

  杜牧欠身道:“正是!动静结合,飘逸超迈,沉着古雅。微臣不敢私藏,已带来当日陈浩所书诗句,请皇上过目!”

  说着手托纸卷于额前,疾走两步把宣纸案上,等待李忱过目。

  “那朕倒要看看此子的书**底当真如你等所说一般,能够盖过柳公的书法!”李忱说着便打开杜牧装裱好的纸卷。

  “这……”李忱沉吟半晌,只道出一个这字。

  因为他被眼前的书法怔住了,李忱所见的书法名家大多是清丽有力,纤瘦风骨类的书法,亦或是如王右军的瑰丽多变,又或是柳公的体势劲媚,骨力健道。而陈浩所书的字体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无垂不缩,无往不收,大气雄浑,风神俱全。

  “此等天真自然,不矫揉造作,随性使然的书法才是帝王之书!”李忱看罢不由得感慨道。

  “在当今之世,靡靡之音中能有如此金石之音倒也实属难得!”杜牧也由衷的赞叹道。

  马元贽何尝不知李忱是个喜爱书法之人,朝野上下皆知柳公权的书法为当世翘楚,李忱这个皇帝也不例外,一直在学习柳公权的字体。

  “皇上英明,此子能写出如此书法,若非有高师所传,便是天纵奇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