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风月天唐 第138章

《风月天唐》第138章

作者:彼岸三生 字数:2955 书籍:风月天唐

  而念出的那一首诗,却让怀疑陈浩的李忱有了一丝触动。一更。--by:89|10054150-->

  第三章刑部尚书

  第三章刑部尚书

  此道密旨让陈浩嗅到了一种特殊的意味,心思缜密了自然不乱,又为何将‘心思缜密与不乱’连在一起呢?有异于常人之举,或许赞美之词又或是一语双关。如若是让他疯乱狂癫,这样就印证那句话--有异于常人。

  陈浩当初不知道自己的这个猜测是对还是错,但是他却深知自己当时的处境与抉择。若要逃出大理寺只有装疯卖傻这一条路可走,所以于公于私他只有这么做。于是将计就计死马当做活马医,便走上了他装疯卖傻的道路。

  待陈浩出了大理寺后,曾于长安大街之上受到众人奚落与唾骂。在众多百姓围堵唾骂中陈浩不曾有觉,却在混乱之后陈浩便发现自己的怀中多了一张字条……

  自此陈浩才确定了自己的猜测,原来这一切都是李忱将计就计而已。至于李忱当初为何选择信任陈浩,时至今日陈浩也未曾得知。然而陈浩明白的是这一棋可谓是凶险万分,稍有不慎怕是死于非命尚且不说,怕是也坐实了他私通叛逆的罪名。

  因为陈浩有才识之人不论于何种立场,都会有人出手招揽以为己用。然而却也无法保证太极门人,会不会因为仇恨而置陈浩于死地。所以这一遭试探之棋,毫无胜算可言。

  或为天助亦或是人为,陈浩经历了武天的种种试探之后,终于得到了太极门的认可。之后从武天的口中试探得出,当初在栖霞山藏宝洞中死去的谢峰,与京城的谢峰实则是一对孪生兄弟罢了。当初沦入藏宝洞化尸池中的实则不是谢峰,而是谢峰的孪生的兄长谢峻。从那时起,陈浩才知道卢家与太极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当说到这里时,陈浩似有深意的看了卢氏叔侄一眼道:“卢家为了陈某人,可真是煞费苦心呐!”

  此刻卢绾却是面色晦暗,一副消沉的叹道:“当初我卢家确有招为己用之意,卢某也知你不会轻易就范,于是便用了这个移花接木之计。谢峰与谢峻二人同为孪生,你自然无法分辨的出真假。本以为如此定罪押入天牢之后便可以逼你就范,却不想你竟然得罪了太子殿下……”

  陈浩听了卢绾的讲述感慨不已,当初若不是李褒等人横生枝节,想必卢绾的计策便已然得逞了。可以想象以在生死相逼之时,逼人就范的确是绝好的方法。只要陈浩点头默认,卢绾自然可以将他放出去的猎鹰再次收回。到那时所谓的私通太极门之罪,卢绾自然有办法将其洗刷与替代。

  “陈某虽不信佛与道,然也自知凡世间种种皆有因果……”陈浩此刻略有感慨道。

  卢绾悲沧一笑的看向陈浩,眼神中有敬佩之色:“凡世间种种皆有因果,当初我卢家陷你于牢狱之灾,如今却落得此番下场,着实是讥讽之例。然卢某也不得不佩服与你,你那伪装之术瞒骗了所有人。若非……”

  “若非陈某骗了您的双目,恐是陈浩早已死于牢狱之中了!”陈浩接过卢绾的话,很是肯定的说道。

  卢绾点了点头以示认同陈浩的说法:“忍常人所不能忍,即便当年淮阴侯胯下之辱也不外如是尔。然陈浩你要记住,我卢家今日之惨剧定是你陈浩日后之根据!”说道最后卢绾竟不由的狂笑起来,引得众人纷纷侧目。

  陈浩对于卢绾的言辞他也只能一笑了之,他自然知晓卢绾的话中深意。最是无情帝王家,何况他还得罪了当朝太子,往后的日子可想而知。不过陈浩向来是有仇报仇有恩报恩,若是有谁将他当做泥巴一般随意揉捏,那定会让这个人为此等愚蠢之事而后悔。

  此刻朝堂之上议论纷纷喧嚣不已,崔党众人个个冷眼讽笑作壁上观,众人皆知待今日过后卢党便从此退出了朝堂。而作为卢氏一党却是个个面如死灰人人自危,顷刻间似有大厦将倾之危。

  李忱锐目含威的俯视下方群臣的神态,随后威喝道:“将卢商、卢绾、李锺、卢谭四人押入天牢以观后审!”

  “白爱卿!”

  “老臣在!”白敏中此刻声音较之方才响亮了许多。

  “此案便交由爱卿审理,莫要让朕失望才是!如今户部尚书一职已然暂缺,白爱卿卸去刑部尚书一职,接任户部尚书……”李忱将名册交予内侍太监,继而转交予白敏中手中。白敏中一脸郑重的接过名册,继而领旨退在了一旁。

  群臣虽不知圣上为何将白敏中的官职调换,但是对于卢党的结局他们是看的一清二楚。唐朝建国以来一直受到门阀世家的掣肘,然而却一直未敢将其铲除。为何?是历代有志明君不愿意吗?

  当然不是,其主要原因是门阀世家已然根植于国脉之中,其影响之大不可谓不大,故此想要根除谈何容易。这也是历代帝王一直给予掣肘,却无法根除的原因所在。

  门阀之所以难以根除,其主要原因除了枝叶繁茂根系众多之外。再者便是这些门阀虽是左右朝廷政事,却始终未有明显的谋反迹象。如此以来即便想要铲除也需得有确凿的证据,否则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门阀士族便不会给皇帝可乘之机。

  如今卢氏谋逆之罪罪证如山,纵使所谓的士族名士,欲要口诛笔伐也无从下笔更是无从开口。更加上卢氏两镇节度使皆已伏法,纵使欲要翻起波涛也无东风之力。

  “陈浩听旨!”李忱见群臣因四人的获罪而议论纷纷其心不稳,于是提高个声音道。

  “草民在!”陈浩急忙来到殿中行跪拜之礼道。陈浩深知此时他仍旧是待罪之身,故此只能自称草民,即便此时他被迫穿上翰林官服。李忱深深注视着陈浩眼中露出了愧疚之色,沉默了片刻这才低沉道:“爱卿忍辱负重不惧艰险,深入虎穴终破太极门使其连根拔起,还大唐清平环宇居功至伟……朕赏罚分明,刑部尚书一职如今无人可任,故此便由陈爱卿担任此职!”一更。--by:89|10054151-->

  第四章魏谟呈论

  第四章魏谟呈论

  李忱此言一出引得群臣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心道这圣上好阔绰的手笔。让一个十八岁的年轻人担任刑部尚书,实在是千古奇谈匪夷所思。自大唐开国以来,何曾见过有十八岁位极人臣的。即便是上推至秦汉以来,也不曾见过此等之事。

  崔氏一党本应该奏本劝阻,奈何今日却无一人敢上前奏本。因为所有人都看得出,此时的李忱是在气头上。方才已是对卢党大杀四方了,他崔氏一系可不想触及这个霉头。虽然崔氏势大但也架不住皇权的强硬,即便不会如卢氏一般下场恐怕也会遭之记恨。

  就在这时一旁的魏谟却移步上前参奏道:“圣上,微臣认为不妥!”

  “哦?魏爱卿,有何不妥?”李忱眉头一皱,旋即有些不悦的问道。如今好不容易崔氏一系莫衷一是的集体沉默,却不想又冒出个魏谟让自己头痛。

  魏谟自知此刻出头定会招致李忱不悦,但是仍旧不惧道:“微臣对陈大人之名也是早有耳闻,能为大唐由此奇才深感之兴,又如今身有大功于社稷可谓居功至伟……”

  李忱暗自思忖既然如此你又何必阻拦,这时魏谟又接着说:“然陈大人年少便位居高位,唯恐天下人会有微词!”

  “哼!有何微词?”李忱冷哼一声道。

  “会以圣上偏宠而有私,会以陈大人年少而轻视……”魏谟毫无惧意的回应道。

  就在君臣二人对话之时,陈浩仔细打量着这个魏大人。他虽不知此人是谁,然是观其神态却是无偏私之意。眼神平和且不斜视,神态自若毫无惧意。

  “魏谟你!……”就在李忱刚要发怒之时,群臣队列中又走出一人。此人刚一说话陈浩就知道是谁,对于几次与殿上争锋的对手而言陈浩还是记忆深刻的。

  出列之人正是对陈浩恨之入骨的李褒,只见李褒移步上前参奏道:“圣上息怒,微臣甚觉魏大人所言极是!陈大人虽有功但却也有过,理应功过相抵……”

  李褒说完眼角有意的瞥了一眼低眉不语的陈浩,眼中尽是怨毒之色。从陈浩出现在大殿之上,李褒就一直咬牙切齿。对于陈浩的死而复生一直耿耿于怀,如今见陈浩堂而皇之的立于大殿之上,又怎能让他心情平静。

  当初本以为凭借通敌卖国之罪名,便可以将陈浩打入无底深渊。却不想陈浩来了个金蝉脱壳之计,竟然以装疯卖傻蒙混过关。曾经他也曾有过怀疑,却不想陈浩将事情做得滴水不漏。谁又曾想到名噪一时的大唐才子,会甘愿忍辱装疯癫饮尿便,这铁定是真的疯了。

  如今见陈浩立此奇功,皇上有授刑部尚书之意,他岂能让陈浩得偿所愿。若非如此,岂不是往后他要受制于陈浩。

  李忱见李褒出列弹劾陈浩,于是不禁讥讽的轻笑道:“李爱卿,你且与朕说来陈爱卿有何过错?”

  “当初陈大人私通东瀛一事,莫非圣上忘记了?当初圣上可是下旨三司会审,其后证据确凿之下又恐有损我大唐威信,故此才未曾公诸天下……”李褒义正言辞的讲述之前的事情,而端坐龙椅之上的李忱却像是听故事一般。

  李忱轻轻的笑了两声正要说话,却让魏谟抢了个先:“圣上,微臣对李大人之言不敢苟同……”

  “哦?魏爱卿有何见解?”李忱被这一幕给逗乐了,这魏谟自从担任御史中丞后,可是每日将李忱逼得是哭笑不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