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盛宠(寒武记) 第85章

《盛宠(寒武记)》第85章

作者:寒武记 字数:2811 书籍:盛宠(寒武记)

  ……

  阳春三月。海棠出嫁了。

  她嫁了之后,才知道这男人给的聘礼其实是五十两,还是找别人借的……

  她满心苦涩,终于也尝到了被信任的人背叛的苦果。

  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亲爹亲娘会骗她,就跟盛思颜当初也没有想过自己的贴身丫鬟会和外人合起来坑她一样。

  这男人也不是什么庄头。而是佃农,四十多了,前头死了老婆,给他留下三个女儿,两个儿子。海棠一嫁进去,就有一群孩子扑上来揪着她的头发让她去做饭。

  从高高在上,和盛国公府的嫡长女同出同进的一等大丫鬟。到乡下佃农的填房,这个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海棠实在受不了繁重的农活和漫无止境的家务活,有好几次,想偷偷跑出去。

  但是好像有人盯着她一样,她一跑,那男人就追了过来。将她一顿暴打。

  打了几次之后,海棠终于老实了,不敢再跑。

  又过了一个月,海棠有了身孕,只好认命。

  挺着大肚子在田间地头忙碌的时候。海棠有时候也会想起在盛家国公府的美好日子,就如同大姑娘院子里那株只在夜里开放的昙花一样,不到天亮就凋谢了。

  ……

  王氏带着盛思颜坐了一辆不起眼的大车,悄悄来城外的盛家庄子上看海棠的近况。

  那个头上蒙着灰布,挺着大肚子,皮肤粗糙,眼仁发黄的女子就是当年她身边那个娇俏的海棠?!

  盛思颜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有什么不能相信的?她这种人,你要是不能一棍子将她打得再不能翻身,她得势就会咬人的。”王氏轻声道,“记住了。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要让她一辈子不能出头。”

  盛思颜点点头。王氏出手很有分寸。有的人不能活,有的人却不能死,都是拿捏好的。

  从城外回来,王氏对她道:“你六月就要过生辰了,我和你爹说了,给你准备一个生辰礼,你看要邀请哪些人?”

  盛思颜忙道:“不用了,娘。到六月您就八个月身孕了,不宜操劳。今年就算了吧。”

  无论王氏怎么劝盛思颜都不听,只好同意将生辰礼推到明年。

  但是快到六月的时候,他们还是收到一份有关生辰的帖子,原来是郑老爷子六十大寿。

  郑老爷子其实是虚岁六十,但是大夏皇朝的规矩是做虚不做实,所以整生日都是提前过的。

  “郑老爷子居然也是六月生辰。”盛七爷笑嘻嘻地道,打算就他一个人带着盛思颜去郑家赴筵。王氏身子重,不好去别人家做客。

  ※※※※※※

  第93章聚集

  明历二十七年六月,才刚入夏,就酷热得不得了。

  不过京城的人这一次有了准备。

  因为刚刚过去的冬天极为寒冷,一般极寒之后,就是极热。

  京城里的世家大族趁着极寒的冬天藏了更多的冰在冰窖里,就连一般的平民百姓家里,只要有条件的,也都搬了冰藏在冰窖。

  因为这个冬天实在太冷,一阵暴雪过去,经久不化,到处都是冰天雪地,宛若传说中的极北苦寒之地。

  一向乐天知命,敢于化不利为有利的大夏国民便趁机囤积冰块好消暑。

  如今炎热的夏天如期而来,京城上下却没有严冬时候的惶惶不可终日。

  这叫家里有冰,心中清静……

  记得严寒刚刚过去的时候,京城里曾经有过疫病要流行的趋势。

  刚刚从太后手上接过监国重任的太子如临大敌,派了无数人上街收殓无主的尸首加以掩埋,又家家户户撒石灰防疫。

  郑大奶奶提议设立临时诊治的医堂,将有疫病苗头的病人专门放到这里隔离起来诊治。

  还有盛国公府设立的药棚,免费发放甘露汤,也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

  所以这一趟疫病的趋势没有如同大雪一样涨起来,很快就被控制住。

  太子算是安然无恙过了这一关,于是对郑大奶奶更加感激,提议要给郑大奶奶的夫婿,吴国公府的世子吴长阁又加了一级官儿,打算让他去做户部侍郎。

  但是吴老爷子叫把吴长阁叫去,对他说,“你已经是财神吴家的世子,以后是要跟户部尚书共管大夏钱粮。但是如今你要去户部做侍郎,给那个金胡子做下手,我可丢不起这人。你选吧,是做吴家的世子。还是去户部做侍郎?”

  金胡子就是如今的户部尚书金吟同,长得一脸大胡子,因此绰号叫“金胡子”,曾经在科举考试中。得了术数一科的第一名,后来进户部,从七品小官做起,做到如今的户部尚书。

  吴长阁愣了愣,但是想想又好笑,对吴老爷子道:“爹,您不是讨厌别人说咱们家是财神吴吗?怎地如今自己也说起来了?”

  吴老爷子愕然地摸了摸后脑勺,仰天大笑,“忘了忘了,老听大家财神吴财神吴的。听习惯了。”又道:“不晓得是哪个促狭鬼这样捉弄咱们家,等以后晓得了,一定要好好教训他!”

  吴长阁跟着笑了一回,对他爹道:“既然爹这么说,我就辞去户部侍郎的位置。”

  吴老爷子见吴长阁还算听话。便道:“算你识相,还晓得轻重。你媳妇那边,救人是好事,但是不要跟太子那帮人太近了。她以前可是太后娘娘面前的红人,现在又成东宫的座上客,让人知道说她跟红顶白,有什么意思?”

  吴长阁唯唯诺诺地应了。回去跟郑素馨委婉地提了提,又说自己庶务缠身,没法兼任户部侍郎的位置。

  郑素馨明白了吴老爷子的意思,暗忖姜还是老的辣,一边含笑道歉:“是我没想周全。你现在是世子,确实不宜再去户部做侍郎。不过。长阁,你能力不凡,光家里的庶务怎能让你展才?不如,换去吏部做侍郎?”

  去吏部,能对大夏皇朝上上下下所有的官儿有个了解。

  而且吏部和刑部向来是由大夏皇朝的皇室直接执掌。四大家族本是沾不上边的。

  不过以前四大家族一向很约束自己的子孙,不把手伸得那么长,只在自己能够管束的一亩三分地里经营罢了。

  吴长阁有些动心,觉得只要不是户部,大概就没有关系,便应了,让郑素馨跟太子的人接洽。

  结果等到六月,他们要去郑国公府赴他老丈人郑老爷子的寿宴的时候,等来了一个让他们难以置信的消息。

  “……什么?吏部驳回了东宫的要求?不肯让大爷做吏部侍郎?”郑素馨十分惊讶,“那以前说好的户部侍郎呢?”

  太子派来传信的内侍束着手,低头喃喃地道:“……也不行。”

  “怎会如此?”郑素馨蹙起眉头,“如今是太子监国,难道那些人,还是不听太子殿下的话?”

  内侍忙摆手道:“不是这样的。太子殿下让小的传话,说是吏部尚书不肯任命。因为按六部的规矩,要入部做官,一定要通过科举取士,中了进士才可以。连中举都不可以的,举人最多只能在下面的州府谋得一职,是不可以在六部任职的。”

  “还有这个规矩?”郑素馨挑了挑眉,“我怎地没有听太后娘娘说过?”

  那内侍只是笑,不肯说太后的一句不是。

  吴长阁听见了,有些尴尬。

  等那内侍走后,他对郑素馨道:“好像是有这个规矩。我的那个五品闲官,就是挂在京兆尹门下。”也算是州一级,只不过这“州”是京畿地区。

  吴长阁曾经下场科举,中了举人,但是进士考了三次都没有中,后来就收手不考了。

  郑素馨坐在妆台前,将一支五凤衔珠的歩摇斜斜插入发髻,淡淡地道:“既然这样,那就去考一个进士。”

  “你说得容易,好像我没有考过一样!当初三次落榜,前前后后九年的功夫,你道那些日子是人过的啊?!”吴长阁有些不满,坐在郑素馨身边发牢骚。

  郑素馨笑道:“我当初不晓得去六部做官一定要中进士。如今晓得了,自然要为你谋划的。你别怕,今儿我爹六十大寿,咱们先去贺寿,回来就有法子了。”

  吴长阁拉长脸,“回来有什么法子?我可警告你,不许逼我再去念书。我当年念的眼睛都支楞了,完全不成人形。”

  郑素馨笑得眉眼弯弯,伸出青葱般的手指,在吴长阁光洁如玉的额头轻轻点了一下,“你这傻子,也不想想我爹是做什么的。有我爹在,你中个进士还不容易?”

  吴长阁醒悟。郑素馨的爹郑老爷子是郑国公。掌管的是监察部御史一系和礼部,大夏的学堂都是以郑家为师祖,科举就是由郑老爷子和礼部以及监察院一系负责的。

  “太好了!如果能弄来后年的题目……”吴长阁大喜过望,将郑素馨从腋下抱起。像小孩子一样凌空转了几个圈。

  郑素馨一向笑不露齿,但是这一次被吴长阁逗得启唇而笑,美不胜收。

  吴长阁看着无边的美色不由熏熏然,痴痴地道:“天下的美人,我看除了你妹子想容,就是素馨你了。”

  说完又加了一句:“以后的大夏第一美女,就是咱们家的娟儿。如今娟儿也大了,越发地美貌。上一次带她去曹伯爵府赴宴,曹伯爵夫人对她甚是喜爱,托曹伯爵跟我说。想跟咱们家结亲呢。”

  “放我下来。”郑素馨嗔着捶了捶吴长阁的手,“你没答应她吧?”

  “没呢,我哪能随随便便就答应呢?”吴长阁得意地道,又叹息,“可惜咱们家的姑娘不能嫁进皇室啊。不然皇后娘娘都是咱们家的……”

  “住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