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五十六章金钩

《伐》五十六章金钩

作者:言无咎 字数:2827 书籍:

  庚方之眼光一闪,,QUAnbEN,

  安离大咧咧地嗤笑。“毒蝎。少来这套。你有没有报效之心,我还不知?”

  石青哭笑不得地瞪了安离一眼,恼道:“此言差矣。两月不见,安平将军焕然若新,就不许石青更弦易辙?何况,新义军并非石青私军,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石青当需审时度势。”

  “哦?新义军不是你的?毒蝎。你投了谁?”玩笑归玩笑,安离对石青还是很关切的。

  “石青暂时无人可投,新义军也并非征东军一家。安平将军不会忘了三义连环坞吧?”

  石青解释道:“当然,仅凭征东军和三义连环坞也凑不起新义军,还有青州刺史刘大。。。”说到这里,石青霍然住口,警惕地望了一眼四周。旋即摇头道:“算了。这些事情,安平将军勿需知道。”

  “都退下!”

  庚方之轻喝一声,斥退亲随部属,踱到石青面前,亲切地笑道:“毒蝎将军,吾对你说的很有兴趣,不知可否见告?”

  “哎哟。石青失礼了。只顾和安平将军叙旧,怠慢了庚公子,真是该死。”石青连声道歉,又是作揖,又是抱拳,将心中敬意表达的淋漓尽致,随后道:“庚公子见问,石青自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庚方之眼含笑意,以之鼓励。安离仿佛不认识石青,瞪着眼睛上上下下打量。

  石青环顾四周,压低声音,附在庚方之耳边道:“公子亦知,北地民众盼王师如盼星月。朝廷北伐,青、兖两地士民无不欢喜鼓舞,翘首以待。为响应王师北上,征东军、祖家三义连环坞、泰山五大夫寨、羊家楼、诸葛山庄、青州刺史府、兖州刺史府七方合议,歃血结盟,共组义军,这便是新义军的由来。石青不才,蒙诸方英豪推为军帅,指挥两万联军配合王师作战,原本想好男儿终不负此躯,轰轰烈烈与胡虏厮杀一场,哎。哪知道。。。”

  说道这儿,石青埋首掩面,语声凄凉,尽是沉痛悲哀之意。“几万义士耿耿之心,可恨报效无门。痛哉!悲哉!”

  “褚衰该死!朝中诸公碌碌无为着实可恨!”庚方之手指南方,顿足大呼。和失意低落的石青构成一道对比强烈的风景。

  俄顷,庚方之一正衣冠,肃然道:“毒蝎将。。。哦,不。应该是石帅。石帅不必气馁,朝庭诸公碌碌无为,然,江左如庚家一般立志北伐之士在所多多,江北如新义军这等忠贞不屈之师不时涌现;只要我们南北呼应,必有新义军报效朝廷之日。”

  庚方之语声激越,石青悲苦神情愈重,头颅异常沉重地缓缓摇动,苦涩道:“晚了。没有新义军了。北伐军回撤,新义军没有理由继续存在。回到泰山,便会解散。。。”

  “啊。。。怎会如此?”庚方之大惊失色。

  石青苦笑。“七方乌合之众,因北伐而聚成就了新义军,北伐事了,理当散去。说来好笑,各方豪雄向来互不服气,结盟之时,只因征东军势单力薄,才将石青推为军帅。石青这个一军之主,在七方之中,最为弱小,哪能阻止其他豪杰散去?”

  说到这里,石青遥望蓝天,悠悠长叹:“若非大英雄,真名士,岂能让各方英雄膺服、自愿拜在旗下?只是,哎。。。此等高士不知身处何方?他们怎会知道,濒临解散的新义军需要他们以无上威名聚合?”

  “大英雄!真名士!”庚方之身子一震。这种称誉,除了庚家子弟,还有人敢当么?庚氏若能收复新义军,在青兖另辟一块根基,以后在朝廷将进退有余矣。

  拿定主意,庚方之眼光一扫,盯向安离,缓缓点了点头。

  安离一怔,露出为难的神情。

  庚方之双目之中霍地爆出一团精光,恶狠狠瞪了安离一眼。

  安离喉咙吞咽了一下,干巴巴地对石青笑道:“毒蝎。你若真心想保住新义军,安某愿助一臂之力,推荐一位大英雄,真名士,慑服群雄,重竖义帜。”

  他们的表情石青尽收眼中,看着安离为难的模样,心中暗笑,脸上却是又惊又喜又有三分怀疑道:“真的?!这等大事,安平将军休要说笑。”

  安离道:“安某并非说笑。安某所荐,乃百年僭族子弟,家学渊源,四海皆知。难得的是,此君满门上下,以北伐中原,解民众之倒悬,复华夏之衣裳为己任。与朝中碌碌诸公相比,无疑于天壤之别。如此门第家世,不足令英豪膺服么?”

  石青双眼放光,上前紧紧篡住安离双臂,激动道。“安平将军,此君到底何许人也?请快快道来。”

  安离被石青揪得痛的呲牙咧嘴,强忍着说道:“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毒蝎你好糊涂。庚二公子不正是大英雄真名士么?”

  庚方之哎呀一声,埋怨安离。“胡闹。安离好不晓事。庚氏南渡经年,在江东倒有些薄名,北地好汉只怕不知。。。”

  说着,他悄悄觑了石青一眼。

  安离提到庚方之时,石青有过一瞬间的亢奋,随即突然沉寂下来,一声不吭,凝神沉思。

  安离说项道:“二公子不用自谦,毒蝎这个粗鲁武人能知二公子,可见庚氏名满天下,并非虚言。北人岂有不知的道理?”

  “这话说的是。庚氏一门名传天下,山野之人只怕也听说过一些。”石青点头赞同,庚方之眼中闪过一丝喜色,再看石青时,越看越顺眼,越看越欣赏:人才啊。虽然粗鄙野蛮,却不失为一忠贞义士。。。

  “不过,只怕还是不成。。。”

  石青话音一转,庚方之热烘烘的心一下又掉进了冰窟。

  石青坦然一笑,解释道:“我说不成,和二公子无关。以庚氏名望及二公子高才,登高一呼,新义军七方豪杰谁敢不应!只是两万大军,一应支用,不是小数。北地穷困,难以解决。这些琐碎俗事,还是不要劳烦二公子。依我看,新义军解散为好。”

  安离一僵,抬眼望向庚方之。

  庚方之也是一愕。他有心依靠名望收复新义军为己用,可没想出钱出粮养一支军队。

  三人不再说话,各自低头沉思。

  许久,石青抬头,嘘了口气。“可惜了青、兖要地。朝廷若能暗中扶持新义军,占而据之;徐、扬便是无根之草,唾手可得。如此,我大晋不费一兵一卒,尽得青、兖、徐、扬四州。进可与荆州军夹击豫、司,或渡河窥视幽、冀;退,据河而守,经营四州,以为征讨胡虏之基。大事可成矣。”

  石青字字句句,如刀砍斧剁,击在庚方之心头,震得他心跳气喘,激动的难以自已。恍若醍醐灌顶。

  目前庚氏,缺的不是财富,而是在朝堂崛起的时机,如何重建家门声名?如何在朝堂崛起?是庚氏子弟处心积虑意欲完成的课题。要完成这个课题,最快捷的方式,无疑是夺取北伐主导权。

  换作以前,庚氏不敢奢望重掌北伐主导权。如今不一样了。。。

  如今,褚衰北伐失败,朝政将进行新一轮更替。这给了庚氏一线希望。

  同时,若将新义军纳入庚氏,暗中占据青兖,如石青所言,一旦事起,截断徐扬与北方的联系,北伐便很有希望成功。

  庚氏以此为筹码,在朝堂上争取北伐主导权已不是不可能。

  “且慢!石帅。以吾所见,新义军万万不能解散。”庚方之断然说道。

  石青叹了口气,没有说什么。

  庚方之一振,打起精神,慨然道:“石帅无忧。少则十天半月,多则一月,吾筹措安排一番,并能让新义军得以保留。”

  石青眼睛一亮,**辣地望向庚方之:“真的?二公子愿意担当?”

  庚方之嘉许地注目石青,慨然道:“襄助忠臣义士,庚家义不容辞,份所当为。只是,不知其他群雄是何心思?是否如征东军一般?这就需要石帅费心了。”

  石青拱手抱拳,一躬腰道:“二公子放心。北地群雄互不服膺,对南方高门却心存仰慕。庚氏若能施以援手,其他群雄包在石青身上,管教他们个个服帖。”

  庚方之满意颌首,目光温和,甚是嘉许。

  石青稍一迟疑,又道:“禀公子,新义军目前只有半月之粮。原指望自北伐军中得到补给,或与胡虏作战缴获。谁知。。。”

  “啊?这么紧?”庚方之微微皱眉,道:“即便快马回豫章调粮,没有近月辰光只怕也调不来。。。”

  “若是一月之内能够调到粮食,新义军半粮度日,倒可以应付过去,左右最近也无战事。”石青大度地原谅了庚方之。

  “如此就好。”庚方之欣慰不已,兴冲冲吩咐安离:“汝即刻回转豫章,告知我兄前后之事,请他即刻调拨八千石粮运到北方。并尽快前去建康,观望朝中动静。。。”

  听到八千石粮,石青大失所望。要知道,象庚氏这等豪富之家,粮食积蓄动辄就是一二十万石。八千石粮不过是个零头。

  其实,石青冤枉了庚方之。庚二公子不在乎八千石粮,只是南北相距近两千里,运粮殊不是轻松之事。石青之所以失望,最主要的原因是把这当做一锤子买卖;捞一次是一次,自然希望越多越好。

  庚方之不知道石青的心思,打发安离回去报信后,笑对石青。“石帅。我们是不是该北上泰山,会会各路英雄豪杰了。”

  这时候的庚方之刚满二十七岁。正是英姿勃发,踌躇满志之时。

  石青谦谦一笑道:“二公子,还有一点麻烦。大讨军两万铁骑距此不过二十里。我们还要想法摆脱才是。”

  庚方之听到两万铁骑时脸唰地白了。“哎呀。。。这可如何是好。。。”

  “二公子无忧,一切有新义军在。”石青眼中闪过不易察觉的讥讽,口气无比温和,道:“二公子麾下暂时去掉大晋旗号,扮作新义军可好?我们需要和南讨军虚应一场故事。”

  “好。。。如此甚好。一切但凭石帅做主!”

  [.quanben.]

  (全本 .quanbe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