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十七章出人意料的结果

《伐》十七章出人意料的结果

作者:言无咎 字数:4731 书籍:

  惨白的眼珠在张温、石青、蒋干三人身上来回扫视,王泰不知道是羞是怒,,quanBEn,神色阴郁到极处却迟迟没有发作,事实上,他没有发作的资格。襄国之战,王泰和孙威一样嫡系人马折腾精光,都成了光杆将军。眼下职位,只是董闰麾下的高级兵头,与石青三位各有数万人马的将军不可同日而语。

  董闰嘴唇蠕动,不知在咕哝什么,他完全晕了。大战未曾开始,将帅便公然反目,这可如何是好?将帅反目乃战事大忌,勉强撮合不过徒增败绩而已。

  琨华殿左手大半文臣瞠目结舌,敌军兵临城下在即,城中领兵大将竟公然决裂;这样下去,别说击退敌军,便是守住邺城也是妄想。

  几员武将尚自未觉,依旧相互攻讦。石青淡淡地对蒋干发泄着自己的不满。“依左将军之意,戍卫军职责当真重要。既如此,新义军便帮戍卫军一把,协守三台就是。”

  “愿帮则帮,不愿帮亦无妨。戍卫军两万虎贲,定然保得邺城无恙。”蒋干不承半点人情,淡淡地回应石青。

  两人你来我往,言语无遮无挡,将董闰抽调人马组建讨逆军的将令否定得半点不剩。不仅朝中百官听出其中三味,董闰也明白了过来。

  这时候郎闿站了出来,冷冷说道:“大将军今日之举着实荒谬,卫将军王泰,襄国之战弃主而逃,陷皇上于绝境之中,罪责如何姑且不论,此人担当由此可见一斑。大将军欲以此人为督帅,将士们焉能信服?谁敢将身家性命轻易相托?”

  王泰闻言,整张脸刷地一下涨得通红,羞得几欲昏倒。

  “你。。。郎闿小儿!”哆嗦了一阵,王泰终于吐出一句话语。郎闿绝情之极,打脸打得太响以至于将整张面皮都血淋淋地撕扯下来。与之相比,石青、张温等人的婉言推脱宛若情人间的脉脉温情,可爱怡人。

  郎闿斜睨王泰,毫不客气地对董闰说道:“有罪不罚,反多加相护。大将军欲以私好维护朝纲么?”郎闿咄咄逼人,攻击的锋头一转,直接指向董闰。

  琨华殿上嗡地一响,文武百官相互顾盼,窃窃私语。不知是在惊诧郎闿对董闰、王泰的指责,还是探讨董闰任用王泰的缘由。

  “这个。。。”董闰喃喃自语,不知怎生解释才好,他已彻底懵了。

  “郎大人!是韦某思虑不周,不该举荐左将军为督帅。不关大将军的事。。。”韦伯阳站出来为董闰解围。这番话甫一出口,王泰啊呀一声,翻身倒下,真的昏死过去了。韦伯阳出头认错,打得不是自己的脸,而是他王泰的脸。

  王泰昏倒只在殿上引起了一道涟漪,除了王郁、张干抢上去搀扶,大部分朝臣选择了无视,韦伯阳不经意地瞟了一眼,对董闰肃然说道:“王泰虽有些才略,其德却不能服众。唯今之计,只有大将军亲自出马,方能令邺城上下归心,戮力抗敌。”

  “真的吗。。。”

  董闰下意识地喃喃自语,他的眼光追随着被内侍抬下去的王泰,直到王泰的影子消失在石阶之下,他才在心中打了个突,向韦伯阳追问道:“真的如此?董某能令邺城上下归心?”董闰问话的语气疑惑之极,撇除国舅身份,他自认比王泰强不了多少。张温、石青、蒋干不服王泰,难道会向他钦服?

  “大将军若是亲自领兵,无论如何张某也会凑齐一万人马,以供驱策。”张温的答复给予了一定的支持。

  “有三万宿卫军在前,新义军不敢落后。”石青同样支持,只是其中隐隐带了些条件。

  蒋干慎重道:“宿卫军尽出,邺城越发空虚,戍卫军无论如何不能再动。五千马镫新军虽然战力未彰,勉强可以配合作战,不妨暂时编入讨逆军中吧。”他能同意让五千马镫新军参战,也算做出让步了。

  三位大将给了不少面子,董闰却悲哀地发现,如三位所说,这场战的主力将是两万宿卫军和一万悍民军,另外三方合计才遣出两万五千人马。无论自己是否有本事以五万五千人马击败十万敌军,即便胜了,损耗的也大多是自己麾下人马。邺城局势日渐严峻,各军军主已有自立之心,自己手中的三万人马是大魏朝廷最后的倚仗,怎能轻易损折?

  董闰摇了摇头,涩声说道:“承蒙诸君看重,只是这一仗事关江山社稷,董某自认武勇不及卫将军、镇南将军,才略不抵骠骑将军、左将军;只怕难以胜任督帅之职。诸君另外选贤择能吧。。。”

  董闰逊谢不就,朝中文武当场有一半傻了眼。董闰可是辅政大将军、大魏无冕之王,这个时候竟然会选择退缩?

  王郁嘿嘿冷笑,斜视郎闿道:“郎大人气晕卫将军,吓退大将军,对眼下局面可还满意?”

  “不满意。”郎闿一扬眉,淡淡说道:“这又如何?难道郎某因此就不能分说忠奸,任其放任?哼!那样下去,只怕更为不堪!”

  郎闿族叔朗肃应和道:“不错!邺城安危若是系于贪生怕死、弃主而逃之辈身上,不如早早开门投诚为好,免得损耗无数亦难逃城破之厄运。”

  王郁扑哧一笑,讥道:“果然如此。郎氏早有意开门揖盗。可惜皇上看错人了。。。”

  “唉——什么时候了。诸君怎地还有心情相互攻讦?”

  司徒申钟长叹一声,眼光在对面的蒋干、张温和自己下首的石青面上一一扫过,无奈地问道:“大将军不愿担当,三位将军可有人愿意担起对敌之责。”

  张温、蒋干眼光一闪,回避过去,以沉默相对。石青回道:“司徒老大人勿怪,石某是心余而力不足。新义军人马太少,无法担纲对敌主力,兼且石某与邺城将士不熟,威信、情义都难以服众。贸然出头,只怕反而坏事。是以。嗬嗬。。。。。”

  石青苦笑,无奈地摊摊手。文武百官面面相觑,近半露出茫然之色。

  争执之初,不少人猜测其中有内幕,可能牵扯到政争夺权等等。明智者从容静观置身事外,心热者四处窥探寻找机会。直到此时,石青婉拒领兵之责,蒋干、张温沉默不语;朝中大员这才发觉不对。大兵压境,十万火急,朝廷竟然没人愿出头领兵抵抗?这种局面不仅十分荒唐而且极其危险。

  “皇上殡天未久,太子年幼不能担当,诸君这都撒手不管了么。。。。。。”上首传来一声哀泣,董皇后泪眼婆娑,愁苦地向下顾盼。

  “皇后恕罪——”蒋干上前行了一礼,为难地说道:“并非臣等推诿卸责,实是有自知之明,资历功绩难以令他人心服。勉强为之,只能坏事。。。”

  “臣下亦如此想。”张温跟着补了一句。

  “这可如何是好。。。”董皇后伸袖抹泪,嘤嘤哀哭起来,冉智见状,眼睛跟着红了。愁云惨雾越来越浓,郁积之气愈来愈重。

  这个时候,孙威站了出来,对董皇后和董闰一一行礼,慨然道:“刘显之辈并不可怕,邺城安危亦不危急;所需者上下同心戮力而已。孙某不敢妄自菲薄,愿率麾下三千悍民军抗击敌军,请皇后和大将军允准。。。”

  “啊——”

  泣声止住,董皇后惊喜地轻呼一声,旋即意识到不对,忧虑道:“孙将军忠勇可嘉,只是以三千悍民军,怎生抵抗得十万大军。要不。。。”董皇后转向董闰,目光中充满询问之色。

  “三千人委实太少啊。。。”董闰犹豫不决。

  “不是有一万悍民军吗?孙将军临危赴险,大将军还在犹豫什么?”张温双目一凝,逼视董闰,断然说道:“大将军若把一万悍民军和五千宿卫军精骑拨归孙将军麾下,张某甘愿连夜调集一万五千人马赶赴邺城助战。”

  “哦?骠骑将军所言当真?”董闰有些意动。拨给孙威他比较放心,另外,即使拨走一万五千人马,皇城内还有一万五千宿卫军,一般的意外足以应付。

  “孙将军愿意出马,蒋某怎么也得给个面子,五千马镫新军和一万戍卫军随时愿意听后孙将军调遣。”

  蒋干的答复,彻底坚定了董闰的信心。他再不犹豫,截然赞道:“好!诸位将军识大体,明大义,董某膺服有加。这就传令悍民军和宿卫精骑,归入孙将军麾下,组建讨逆军。。。”说到这里,他目光一抬,落到石青身上,淳淳询问道:“镇南将军之意呢?”

  石青肃然颌首道:“大将军放心,新义军不甘落后!”

  呼——

  大殿上响起一阵轻松的吁气声。

  短短一个多时辰,大魏诸多重臣为组建讨逆军、选拨督帅人选撕破脸皮,争论不休,堂堂的卫将军甚至因此气晕,其间过程一波三折,曲折回环,似乎有数次已走进绝境,最后却霍然开朗,督帅之职出人意料地落到孙威手中。

  意外归意外,人们还是大大松了口气。就像孙威说得那样,石赵大军和刘显并不可怕,邺城需要的就是上下同心而已。督帅人选的确定,四位手握重兵的将帅之支持,无不在向人们昭示上下同心之意。

  “孙某这就去西苑收拢人马,准备应对敌军。请皇后、太子请安心等候,勿须三五日,必有佳音传来。”孙威雷厉风行,等到诸位将帅首肯后,便向董皇后和太子冉智告辞。

  “拜托孙将军了。”董皇后起身福了一福。

  冉智红着眼睛哽咽道:“孙将军,你很好。。。。。。”

  孙威面色一呆,沉默半响,他猛然扭头,冲董闰、张温、蒋干吼道:“诸位将军。孙某在西苑恭候大驾!诸位若是不来,就算只孙某一人,也将出城迎战!”

  双手抱拳,用力地团团一揖,孙威大步出了琨华殿。

  “皇后、太子。朝会可以结束了,以便诸位将军调遣人马。”董闰向皇后、冉智禀报一声,随即解散了朝会。

  石青没和任何人招呼,疾步出了琨华殿,急匆匆冲出皇城,不消多久,就撵上孙威。

  孙威神色有些沉重,石青觑了一眼,问到:“孙大哥这是怎么啦,好像有心事。”

  “哎。兄弟,我等这般算计皇后、太子,为兄着实有些不忍啊。”孙威双眉抖动了一下,粗犷的面颊上尽是痛苦之色。

  石青神色一正,截然道:“孙大哥想歪了。这个问题我们早就做过探讨,太子、皇后包括董大将军都不足以继续支撑大魏天下,想办法让他们平和地从急流中退下来,这才是真正的爱护,妇人之仁只会坏事!”

  “算了。不说这个。我知道兄弟说得对,只是感觉到别扭。”孙威叹了一声,转到另一个话题上,问道:“兄弟确定,刘显只有七万人马?”

  “确定无疑!”

  石青点点头,扫了眼四周,随即压低声音道:“刘显不足为虑,小弟早就有了应对之策,孙大哥按此施行,必定万无一失。大将军留下的一万五宿卫军也不足为虑,大势去时,必定倒戈相向。唯一可虑的就是那一万悍民军,他们跟随皇上征战南北,对皇室忠心耿耿,孙大哥可有把握应对?”

  “皇上遗命他们焉有不从之理?兄弟尽管放心。”孙威重重地点头。

  石青思索着说道:“襄国战后,新义军裹带了三千余大魏溃兵返回邺城,这些人大多亲耳听到皇上遗命,倒是最好的人证。明日出城迎战刘显之时,孙大哥可以将他们编入悍民军中,由这些人口中传出来的皇上遗命,应该更易于让人信服。”

  孙威点头同意。

  两人边走边说,不一时赶回西苑。石青命令何三娃代为筹措督帅仪仗行辕,自己带孙威回营房吃饭休憩。

  午后申初,各方人马纷纷赶赴西苑校场集结。

  最先到的是一万悍民军和五千宿卫精骑,孙威把悍民军留在身边,把五千宿卫精骑直接交给石青统带。

  没过多久,蒋干率一万戍卫军和五千马镫新军赶至。把手下营官介绍给石青、孙威之后,蒋干对孙威说道:“孙将军,人马已交给你,蒋某就不在帐下听差了。无论镇南将军胜算如何,蒋某都不敢懈怠,需要赶回去布置城防,以防万一。”

  孙威逊谢道:“将军虑得周全,原该谨慎一些才是,左将军有事直管去忙,有石帅在此相帮,孙某料理得来。”

  蒋干转向石青,意味深长地说道:“石帅战功赫赫,威名远播。蒋干闻名久矣,只遗憾未曾亲见;幸蒙上天成全,这几日将得以近身旁观。蒋干有言在先,此次对阵刘显,石帅若能像前次对王朗那般,如滚汤泼雪,摧枯拉朽,只怕蒋干想不服都不可能。”

  石青闻言大喜,蒋干暗示之意极为明显,只要这次石青打败刘显,并且赢得干净利落,他就会真正诚心归附。

  申末,张温率驻守建安驿的三千骑兵和两千步卒赶到。与宿卫精骑、马镫新军一样,三千骑兵都归入石青麾下,步卒同一万宿卫军合编,由张温亲自统带。

  “张某已快马传讯辊桥和安阳驿,勒令两地驻军连夜整装,明日凌晨出发,轻装快行,黄昏前必定可以赶到邺城。。。。。。”张温如同下属一般,一一详细禀告,对象不是孙威,而是石青。

  “不着急,慢慢来。。。”

  石青适意地笑着:“从邯郸到邺城这条路不好走,刘显能在三天后赶到就算不错了。孙大哥和骠骑将军直管慢慢整编士卒,这次整编后,日后也许不会轻易更改了。”

  孙威、张温心领神会。石青暗示,这次整编的士卒很可能就是两人以后的本部人马。

  黄昏刚至,闲置许久的西苑重新有了军营的肃杀气氛,算上王朗的两千余精锐骁骑,西苑聚集了两万五千骑马军和两万二千名步卒。四万七千人马进入战备状态,一队队、一营营人马来来往往,在整编的口令下,或是被合并,或是被打散分拆;四处搜集来得辎用不断涌入,向校场汇聚过来,有的直接下发到士卒手中,有的装车捆绑,集中存放。

  晚上,大将军董闰代皇后、太子来西苑看望诸军将士,望着忙忙碌碌的校场,他满意地问张温:“骠骑将军还有一万人马何时可以赶到?”

  张温答道:“辊桥和安阳驿驻军将于明日黄昏之前赶到。大将军放心,时间看似有些晚,但是刘显来的会更晚。因为新义军石帅决定亲率各部骑兵,于凌晨时分出发北上,沿路阻截骚扰敌军。”

  “哦?如此倒是万无一失。”董闰左右找了一阵,却没找到石青的影子,当下问道:“镇南将军呢?”

  “镇南将军找王朗叙话去了。”孙威代为答道。

  确实,石青正在以无比诚恳、无比热情的态度和王朗叙话。

  “王将军。你想得到什么?金银珠宝?妻妾成群?封妻荫子?名留青史?高官厚禄。。。没问题!窝盔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只要你诚心投入新义军,一心一意地追随石某。梦想成真,易如反掌!”

  “其实。。。王朗只想追随一个能令王朗膺服、安心、踏实的英主。其他的都没在意。”

  “哦?这样啊,那太好了。王将军知道王霸之气吗?这是一种能让追随者膺服、安心、踏实、所有英主必须修炼的内家真气。嗬,实不相瞒,石某刚刚修炼大成,遇到合适时机,石某将会给王将军展示一番。”

  “真的吗?说来惭愧,王朗只听说过王者之气,却未听说过王霸之气。”

  “这个。。。此乃二而一,一而二也。”

  石青舌头打了个突,随即脸色一肃,郑重说道:“王将军。汝先前乃是降将,日后免不得受人轻视,若想得到袍泽兄弟的尊重,须得比他人更加努力才是。石某正巧有件事用得着将军,只是不知道汝可敢去做?”

  “什么事?石帅尽管吩咐。”

  “好!王将军干脆利落,果然英雄!”石青扬声大赞,顿了一顿,他盯视着王朗,用力说道:“石某有意命汝带一小队护卫潜回襄国,暗中策反知交旧部,待石某攻打襄国之时,予以接应。”

  “啊!回襄国?”

  王朗惊呼一声,眼珠一转,与石青近在咫尺、灼灼逼人的目光碰个正着。这时他再没有任何犹豫,断然说道:“好!王朗愿禀遵石帅之令,回转襄国暗中联络故旧。”

  [.quanben.]

  (全本 .quanbe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