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二十八章各有算计

《伐》二十八章各有算计

作者:言无咎 字数:2935 书籍:

  氐人退下去了,。qUanbEN。诸葛攸和尹刺带人上去,换下了韩彭和姚若。随同二人一起退下来的,还有一脸阴沉的姚苌。

  姚苌麾下还有五六百死士。他们远远地离开联军大队,默默地倚靠着河堤咀嚼干粮,姚苌偶尔会抬起眼皮,迅疾地向河中心的船只扫上一眼。那些船只没有目的地飘来荡去,就是不向河西靠近。

  姚苌一阵无奈,没有船只,即便知道五兄被拘押在不远的东枋城,他也无可奈何。那个新义军军帅太可恶了,告诉他这个消息,不是因为好心,纯粹是为了要挟。想到这里,他恨得牙根紧咬,发出一阵刺耳的摩擦声。

  不可原谅!哪怕是新义军的韩彭救过他的性命,他仍然认为,新义军罪大恶极。

  石青不知道这些,姚苌咬牙切齿的时候,他正和姚益一同接见权翼遣来的士卒。

  权翼率千余骑逃遁西北方,在大别山余脉的沟谷间摆脱追兵后,再次潜回到淇河附近,躲在渡口西北二十余里外的山谷中,随即派人前来向姚襄禀报近况。权翼差遣的士卒从河堤根下摸到渡口,不防滠头军发生内变,主事者不再是姚襄,而是姚益和石青了。好在姚益是姚弋仲长子,名正言顺,这个士卒想了一阵,最终决定改向姚益回禀军情。

  “权翼?原来那个带兵断后的将军是略阳权翼。难怪!不过。。。权翼不是文士吗?”石青有些疑惑,他记得,历史记载上,权翼可是滠头最为出名的谋士,什么时候成了武将。

  “哈哈。毒蝎兄弟。子良自小就文武双全,你可别把他当作文士了。”姚益哈哈大笑,看的出来,他对权翼很推崇。

  石青哦了一声,转头问面前半跪的士卒:“子良麾下还有多少将士,多少战马?能战者还有几何?”

  “战马有一千二百匹,将士尚有一千零七十八,能战者过千。只是,我们武器折损严重,若与战事,只怕战力有限。”

  听到这个数字,石青认同地点点头,这支残部既然能长途逃遁,想来不会有太多伤残拖累。

  “毒蝎兄弟。是否该将这支人马接应回来?”滠头军死伤惨重,姚益同样心痛,能多聚千余骑兵对他而言极其珍贵。

  石青沉吟着,还未回答,姚若风风火火地跑过来,远远地便叫嚷道:“大哥!石帅!枋头人被打怕了,不敢进攻,开始挖壕固守了。。。”

  挖壕固守?不会这么简单吧。枋头军即使攻击受挫,实力依然是河西联军的数倍,怎会轻易放弃?蒲洪、蒲健、蒲雄岂是易于之辈?石青惊咦一声,招呼姚益道:“姚大哥。走!我们过去看看。”

  两人来到营垒向西一看,枋头人确实在挖壕。不过,他们挖得这道壕沟与其说用于坚守,不如说围困更恰当。枋头人挖的壕沟距离营垒约莫八十步,壕沟呈弧形,弧形内环不是向西,而是和新义军原来挖的壕沟一样,向东将渡口圈围起来,只是比新义军挖得更长、更宽而已。

  诸葛攸看见石青,便踱了过来,沉思着说道:“枋头人似乎想把我们困住。如果是这样,他们肯定会打淇河水道或者对岸渡口的主意。”

  石青点点头。却也没放在心上,东枋城有王猛一部近六千人,还有轻骑营一千五百人,对方人手少了不顶事,人手多了,这边的防守就会出现漏洞。除非,对手再补充三两万大军。。。枋头是否还能征集两三万新军呢?

  望着对面忙忙碌碌的枋头军,石青陷入沉思,回想历史记载上关于枋头人力的描述。

  思索了一阵,石青肯定,枋头再凑三两万人马还是有可能的,同时,这也是枋头的极限。据历史记载,枋头最盛之时,众至十余万。而今河东、河西两地集结了七万余,应该还有三万左右的人马分守在各地关隘。

  如果从各地关隘抽调人马,攻击河东,那么。枋头腹心必定空虚无比。。。石青想到这里,心中一亮:好啊!老蒲洪,你想从河东着手断我后路,那我就不客气了,要拿你心腹开刀。哼!大不了河东给你,新义军偷偷乘船跑路,将滠头军留给你解决好了。

  “哈哈哈。。。”想到得意处,石青忍不住笑出声来。笑了一阵,他看见姚益、姚若、诸葛攸都莫名其妙地盯着自己,于是止住笑声,一把抓住对姚益,肃然道:“姚大哥!为滠头死去的兄弟们报仇雪恨的机会终于来了!只要此次功成,姚大哥声势必定大涨,至此以后,滠头有谁敢以不服!就算是征西大将军也会对姚大哥刮目相看的。”

  石青几句话勾得姚益、姚若双眼放光。姚益双手握住石青,连声道:“毒蝎兄弟!你有何妙计,快快道出。”

  姚若像个跟屁虫一样,围着石青不停地打转。眼睛盯着石青双唇,不敢稍离。

  石青嘿嘿一笑,将自己的分析向他们解说了一番,然后道:“听说蒲洪阻断交通,掳掠过往民众为己用;短短时间,人丁迅速膨胀。这些人丁为势所迫,并非真心忠于蒲洪;我们趁对方空虚之时,若遣一支轻骑一路烧杀,捣毁各处军屯,驱散军屯民众;你们说,结果会是如何?嘿嘿。。。枋头会不会因此骚乱?老蒲洪还有心与我等对敌么?”

  听石青一番解说,姚氏兄弟连声赞好,赞了一阵,姚若有些为难道:“计是好计,只怕有些难为。只这一支轻骑便不易凑出。。。”

  滠头大军溃散之时,很多骑兵踏着战马翻进营垒,性命是保住了,战马却没有保住;此时营垒里的战马不过三五百匹,算上权翼的也不过千五之数,实在过于单薄了。

  “姚三哥放心,不是还有新义军轻骑营吗。”

  石青笑着安慰姚若,随后道:“局势有变,东枋城不能再这样耽搁。小弟这就前去督战,等解决了雷弱儿,轻骑营立即从上游乘船渡河,与权翼部会合后,杀进枋头腹心。”

  石青显然多虑了。东枋城内,无论是王猛,还是雷弱儿,都没打算拖下去。

  雷弱儿没有粮草军械补给,军力困窘,若再拖一天,不用攻打,全军都会因疲饿倒下。王猛料定雷弱儿会在黄昏之际突围,以便趁夜色逃避轻骑营的剿杀,因此布置的有条不紊,只等对方落窠。

  石青渡过淇河刚刚登上岸,东枋城内的捕猎活动就拉开了序幕。

  雷弱儿和两千多残部据守着东寨门之上一段百十步的寨墙。据守之地南、北两端,王猛为防止他们沿墙突围筑起了两道丈余高的土垒,每道土垒上都有一屯新义军驻守监视。

  夕阳在西山剩下一半的时候,东枋城内冒起道道炊烟,新义军开始吃晚饭了,就在这个时候,雷弱儿动了。两千多枋头军一声不响,扛起几十个土袋,飞快地冲向北边土垒。这些土袋来之不易,袋子是士卒甲衣衬里胡乱拼凑出来的,土是一刀刀、一捧捧、偷偷挖掘的,为的就是这一刻的突然性。

  驻守土垒的新义军吹响报警的号角,号角声中,在寨墙四周戒备的轻骑营将士飞身上马,集结成一队一队的靠近过来。

  与此同时,氐人的土袋被丢在土垒之下,土垒之前现出一道倾斜的坡道。雷弱儿大喝一声,舞着长槊,率先登上斜坡。

  这屯新义军士卒阻拦不住,向后退却。

  雷弱儿迈开大步,紧追不舍。坠后的氐人士卒将土袋再次扛起,跟着雷弱儿向北方冲击。

  双方一追一撵,很快到了寨墙拐角处;雷弱儿暗自欣喜,他清楚地记得,拐角西边有一段壕沟被填平了,壕沟之北百十步外,又有一片榆树林。这等时辰,只要钻进林子,便算逃出生天了。

  前方奔逃的新义军士卒最先达到拐角处,他们向西一拐,随后却没有出现在西边寨墙上,而是消失了踪影。

  雷弱儿一惊,加快了脚步,赶到拐角一看,只见好好地寨墙拐角被从中挖断,露出一道丈余宽的口子,堵住去路。那屯敌军扛着十几道梯子正自离去。

  对手大概想用这道口子困住自己、阻止己方突围。若是预先没有准备土袋,对手可就得逞了。雷弱儿暗自庆幸,连忙命令背负土袋的士卒上前,将土袋丢下去。

  五六十个土袋丢下后,码摞出一个**尺高的土堆,距离寨墙只有三四尺。雷弱儿一跃上了土堆,顺着土堆斜坡向下冲去,然后紧跑几步,冲出寨墙,转过拐角,向西看去。一看之下,雷弱儿立即傻了眼。。。。。。

  记忆中被填平的壕沟不知什么时候又被掏空,预定的逃亡路线——榆树林前,布满了对方轻骑,被挖断的寨墙豁口外沿,西方是上千立盾架枪的敌军,身后的东方有什么他不知道,他也不想去看,这种陷阱意味浓厚的布置,他不用看,就知道四面八方都被阻死了。眼光不经意地向寨内扫去,果不其然,寨内房屋里冒出无数敌军,正沿着街巷立盾布阵,将每一道空隙堵得死死的。

  撤回去吗?雷弱儿向寨墙上望去,寨墙之上,不明真相的士卒下饺子一样向下跳,这个时候,别说是否能阻止这种势头,便是能够阻止,在敌军监视下,自己和部众能够安然顺着土堆翻上寨墙?上了寨墙又如何?继续坚守,等到四肢无力时,再被敌人割下头颅?

  雷弱儿一颗心如坠冰窟,冰冷的感觉让他无力思考,无力动弹,脑袋里一片空白。

  不知过了多久,枋头军全部从寨墙上下来,围在雷弱儿身边,然后与他一般木然地望着四周;而寨墙豁口两端却站满了新义军弓箭手,其中一个统带模样的,对下面的枋头军大声喝令道:“我家督率有令:以一炷香时间为限,愿降者丢下兵刃,过来受缚。不愿降者,格杀勿论!”

  [.quanben.]

  (全本 .quanbe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