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二道贩子的崛起 第四零三章 战局逆转

《二道贩子的崛起》第四零三章 战局逆转

作者:木允锋 字数:2802 书籍:二道贩子的崛起

  第十五章

  这边丁春秋与鸠摩智已完成武功交换,正各自揣摩研究新入手的神功。

  在鸠摩智的面前,随意平整过的地面上,描绘着一条活灵活现的百足大蜈蚣。这蜈蚣首尾相连,盘成一团,乍看去毫无奇异之处,然而鸠摩智却盯着图画看了良久,脸上的赞宜与惊叹之色越来越浓。

  这条百足大蜈蚣,每只虫足都对应一个足印,以易经八八六十四卦为基础,顺着卦象方位,从第一步到最后一步正好行走完一个大圈。而蜈蚣头也刚好咬住自己的尾尖。

  没错,这百足蜈蚣步,正是上一世星宿老怪揣摩师叔李秋水的不传之秘——“凌波微步”,苦心研究所得之物。

  只是逍遥派绝学何其深奥,不明其中关键所在,终究只能“画虎不成反类犬”,这百足蜈蚣步虽有亮点,但与正版凌波微步相较,还是完全拿不出手。于是被星宿老怪弃而不用。

  而这一世的丁春秋,却是通过原著中段誉修行凌波微步时的细节描写,了解到了这门步法的真正奥秘精髓。

  尤其是原著中描述的凌波微步总纲,“动无常则,若危若安,进止难期,若往若还”,对于小说读者或影视剧观众来说,就只是一句不知所云的过场台词而已,毫无意义,但是落在拥有星宿老怪毕生武学智慧的穿越者丁勉耳中,却如醍醐灌顶,令人茅塞顿开。

  金书中第一神奇地轻功凌波微步瞬间不再有任何秘密可言。

  与之类似的情况,还有诸如《九阴真经》的总纲,如“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其意博,其理奥,其趣深。天地之象分,阴阳之候列,变化之由表,死生之兆章。”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人徒知枯坐息思为进德之功,殊不知上达之士,圆通定慧,体用双修,即静而动,虽撄而宁。”

  再比如独孤求败的重剑要旨——“重剑无锋,大巧不工”,独孤九剑地“无招胜有招,有进无退!招招都是进攻”等剑理,虽都只是只言片语,于读者观众而言皆是台词,但对于丁春秋来说,却是字字千金地武学奥义,犹如无上宗师亲自点拨,指点迷津,对其完善武学理论基础有着无以伦比的重要意义。

  这五毒戏画经过丁春秋一番改良,已经是脱胎换骨,相较任何上乘武学都不落下风,只是仍有很多细节需要打磨,比不上少林寺七十二绝技经过历代高僧的千锤百炼,浑然天成。但也正因如此,这套武功才充斥着更多地可能性,成长潜力更高。

  鸠摩智是身居大智慧之人,对这套五毒戏画的真正价值已隐然察觉,而对创出这套武功的丁春秋,更是刮目相看......

  “丁施主,您这套武学,小僧已熟记于胸,之后还需耗费些时日苦心钻研,方有所成。”

  丁春秋此时也已经熟记了火焰刀绝技的练法及运功口诀,稍作尝试,掌缘处嗤嗤作响,一股刀气呼之欲出,于是满意微笑道:“在下收获也颇丰,总之大师满意就好。”

  在他而言,用自己专门用来传授弟子的几套二流武学,就能换到火焰刀这样的顶级绝学,自己哪里是大赚特赚,根本就是血赚。

  没想到鸠摩智却是接着说道:“小僧方才与丁施主切磋技艺,发觉丁施主的内功修为,虽然精纯深厚,但......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丁春秋道:“大师但说无妨。”

  鸠摩智露出犹豫踌躇地表情,继续说道:“贵派武学之神妙,小僧深感倾佩,但实不相瞒,我发觉贵派的内功心法似乎......似乎讲究厚积薄发,施主短时间内,内力恐难以推动小僧这火焰刀......”

  这话虽然说的委婉,其实就是说你逍遥派的内功进境缓慢,练不出深厚内力,自然没办法玩转他的火焰刀。

  身怀真·吸星大法的丁春秋,自然不会将这种事情放在心上,况且他穿越过来才几天,还没空去提升内力修为。

  但他心里清楚,鸠摩智突然挑起这个话头,自然是有其深意,于是装出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说道:“大师好眼光,实不相瞒,在下并不得师傅喜欢,所以始终未得传授本派高深内功,成就自然有限,那大师可有良策?”

  鸠摩智长叹一口气,说道:“丁施主乃是天纵奇才,想来日后成就当不在少林达摩老祖,我大轮寺鸠摩罗什祖师之下,可惜,可惜....唉,贵派之事,小僧身为外人,自是不能多言,不过......小僧不久前在吐蕃扫荡黑教,偶得一部神功秘籍,乃我XZ密宗至高无上的护法神功,只是小僧碍于教义所限,不便修习,既然如此,我愿将此神功转赠丁施主,以结善缘。”

  当鸠摩智拿出那部所谓“至高无上的护法神功”,丁春秋一看,竟是愣在当场。原来书皮上豁然用藏文与汉文写着几个烫金大字——《龙象般若经》。???.BiQuPai.Com

  鸠摩智似乎生怕丁春秋小看自己的宝贝,又继续介绍道:“此龙象般若功共分一十三层,每练成一层就增一龙一象之力,练成十层后就具有十龙十象的巨力,举手投足便有千斤之重的力道。血肉之躯已无可抗衡,修行者可入绝顶高手之列。若是能够继续精进,修得十三层神功圆满,炼成丈二金身,就是立地成佛也不是没有可能。”

  丁春秋自然知道鸠摩智所言非虚,同时也终于明白了他的真实用心。

  直白点说,就是鸠摩智给丁春秋挖了一个用心险恶地深坑。

  龙象般若功,称之为金书第一神功也不为过,后世金轮法王仅仅练到第十层,已能够和修成九阴真经,神功大成地中原五绝分庭抗礼,若非金轮法王招式实在拉胯,战斗智慧也很一般,也不至于会落得战败身死的下场。

  龙象般若功厉害归厉害,问题是,这玩意就是一个数学陷阱。按原文讲,第一层功夫十分浅易,纵是下愚之人,只要得到传授,【一二年】中即能练就。第二层比第一层加深一倍,需时【三四年】。第三层又比第二层加深一倍,需时【七八年】。

  这功夫循序渐进,本来绝无不能练成之理,若有人得享数千岁高龄,最终必臻第十三层境界拥有真龙象神之力,几**地飞升。

  只是人寿有限,密宗中的高僧修士欲在天年终了之前练到第七层、第八层,便非得躁进不可,这一来,往往陷入了欲速不达的大危境。

  丁春秋不知道的是,鸠摩智在扫荡吐蕃黑教时,曾遭遇一位修行龙象般若功的密宗高僧,已将神功练到了第九层,与鸠摩智连场大战不落下风,战斗中继续勇猛精进,强运第十层心法,结果心魔骤起,无法自制,终于狂舞七日七夜,自终绝脉而死。

  正是因为这位高僧身死,他所在的教派才会被鸠摩智连根拔起,这一神功才会落入鸠摩智之手。只是他曾亲眼目睹那位高僧身死时的惨状,深知这龙象般若功虽然威力绝大,但凡人有生之年断无可能练成,练了也是白练。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此功法太过神奇,于是鸠摩智将其翻译成汉文带在身边,以备不时之需。

  丁春秋的武学天赋真正震撼到了鸠摩智,他哪里知道眼前之人身具两世之智慧经验,根本就是开挂,还道此人武学智慧已达通天彻地的水平,于是心生妒忌与防备之心,便主动献上龙象般若功,书中关于修炼此神功所需时间,以及冒然精进会造成的后果已被他删除,在其他修武之人眼中,这就只是一部内容精深,威力绝大,且修行极易的神奇功法,任何修武者断然无法拒绝其诱惑。

  丁春秋只要沉迷其中,其龙象波若功修为终其一生也没可能突破第十层,相当于其最终成就已被限制在“绝顶高手”一级,不会对吐蕃武林造成毁灭性威胁。

  只可惜这龙象般若功的坑爹之处,丁春秋早已是一清二楚,他却无意说破鸠摩智的用心,装出一副感激不尽的样子坦然收下。并主动将一门《化骨绵掌》的心法及练法默写出来,交给鸠摩智以示谢意。

  这门掌法虽然实战效果一般,但若用在暗杀偷袭之上,简直就是神不知鬼不觉,杀人于谈笑之间,轻轻触碰一下,中招者毫无察觉,数个时辰后骨骼成绵,寸寸碎裂,死的惨不堪言,其价值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简直无可估量。

  也许是做贼心虚,也许是心中有愧,鸠摩智唯一沉吟,竟是又拿出一本《控鹤功》秘笈,放到丁春秋手上,说道:“丁施主,小僧与施主真是一见投缘,这本控鹤功是小僧在游历期间偶得之物,也一并赠与施主,还望施主笑纳。”

  此等好事,丁春秋又怎会拒绝,于是欣然收下。

  二人又畅谈了一番武学,交流了各自的经验,再分手时,已颇有依依不舍之意,若非鸠摩智乃是出家之人,二人恨不得当场结拜。

  最后收获满满地鸠摩智辞别丁春秋,也不去和李秋水告别,洒然离开了无量山。

  望着那位年轻高僧的背影,丁春秋嘴角露出一抹冷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