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明小皇帝 第三百零一章 天意

《大明小皇帝》第三百零一章 天意

作者:辰雨星痕 字数:3551 书籍:大明小皇帝

  (吾读 . 无弹窗全文阅读)

  申时行等人进宫来的时候,稳定下来的万历刚好醒转过来,以目环视众人;申时行、王锡爵等人早在太医口中知道这是皇上的返照之相,一时间俱感心头发酸,见万历对着自已一颔首,申时行连忙前行几步跪下:“陛下,有什么事吩咐老臣?”

  目光在他脸上流连片刻,万历声音微弱几近不闻:“世事变化无常,当年父皇龙驭殡天之时,老师也是托孤之臣之一,如今匆匆几十年,轮到朕即将大行,朕眼前却无孤可托……”

  这话说的着实不象,申时行的脸色瞬间变黄,心惊胆颤之下勉强劝道:“陛下春秋正盛,虽有微恙但不可做不祥之语;再说当今太子五德具备,仪表非凡,天下臣民莫不归心;陛下后继有人,正是天意属我大明赐下的中兴之君。”

  “天意?天意?”万历摇头笑了笑,语气淡淡中全是惆怅:“老师这句话当年劝朕立国本的时候早就说过,如今再说,听着却没有什么趣味了。”想起当年旧事,申时行除了感概之外只能默然不语。

  忽然听万历缓缓开口:“传旨,赐永和宫废妃郑氏鸠酒,死后不准葬妃陵,于宫外选薄地一块葬身,毋须立碑,以彰其恶。”知道这是皇帝开始准备后事,申时行等人不敢怠慢,旁边黄锦早就准备好笔墨,叶向高亲自执笔记下。

  万历默然半晌,声音平静而清析,接着说道:“……速召皇三子朱常洵来见朕。”

  申时行忽然哆嗦了一下,一阵极其不妙的感觉迅速占据身心,情不自禁的回头望向跪在自已身侧的王锡爵,发现对方也正一脸惊骇的看着自已,彼此都是久历宦海的老臣,万历此时此刻的异常行止让他二人不约而同的想到一个典故……昔年汉武帝欲立少子,但恐主弱母强,以至朝政颠乱,遂杀母立子,难道当今皇上所行,是在效仿汉武旧事不成?

  一旁黄锦伏在地上的身子抖得厉害,与平明麻利精明相比判若两人。

  申时行抬起头来,眼底惊疑不定,试探着问道:“敢问陛下,可有旨意留给太子殿下?”

  太子二字一出口,殿中一片静寂,内阁六人十二道眼光,或明或暗,或惊或疑,一齐汇集在万历的脸上。

  万历恍若未闻,突然间撕心裂肺的一阵咳嗽,脸色越加的难看,忽然低低叹了口气,以目视黄锦:“取笔墨来,朕要亲书遗诏。”

  黄锦惊了一跳,脸孔灰白一片,低声劝道:“陛下不可耗费精神,再说您手上力气不足,您说老奴写也就是了。”

  万历散乱的目光盯了他一眼,虽然已是油尽灯枯之境,可是一身的皇者之气未减分毫,无庸置疑的摇了摇头:“这一次,朕不想假手任何人。”黄锦无奈,只得上前将万历扶了起来,搬过一张矮几,铺设好笔墨纸砚。

  万历提起笔来,想了一想提笔就写:“朕荷天地之洪禧,承祖宗之丕祚,仰尊天地,庶格和平,适星芒之垂象,岂天意之儆予……”只写了这十几个字后,执笔的手已经抖的如同风中之烛,而脸上神色更见黯淡,额头冷汗滚滚,黄锦看着不忍心,刚准备再劝一句,一眼瞥见万历嘴角那丝笑容,想要说的话瞬间吞进了肚里……这位帝王刚愎自用了一生,何曾听进过任何人的一句话。

  脸色越来越暗的万历哆嗦着勉强接着写道:“太子朱常洛,绥靖边疆,实国家有用之才,奈何专擅威权、好大喜功,不象中兴守成之君,今废其太子之位,改封睿王。”立在他的身后,清清楚楚的见到万历写到这里的黄锦,已经得骇得魂飞魄散,一张圆白胖脸上全是虚汗。

  下边跪着的申时行等人虽然不知道皇帝写了什么,可是看黄锦的脸色,一种极其不祥的感受使申时行的一颗心如堕冰窖之中。

  在写到将朱常洛废为睿王时,万历明显犹豫了那么一刻,眼底神色全是纠结,以至于手中的笔都长久没能落了下去,一刻后却终究写了下去:“皇三子朱常洵,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其继朕登基,即皇帝位。”似乎将凝聚起来精气神随着这封遗诏的完成已全部用尽,遗诏最后几行字迹潦草,笔致虚弱。

  虚弱已极的万历往下就倒,黄锦手疾眼快,一把扶住,触手觉得皇上骨头如刺般咯得手生痛,心下一阵难过,低着声劝道:“陛下,您这是何苦?可还记得当初殿下对您说过的一句话么?”

  口中呼呼喘着粗气,无神的眼睛闪过一丝亮光,万历有些茫然道:“……他说过什么?”

  “为人父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老奴还记得陛下回宫来后,皇上您还将殿下这句话抄了下来,一连瞅了好几天呢。”

  朦胧中似乎又现出那一张倔强之极的脸,梗着脖子向自已历历质问……紧接着念头一转,慈庆宫中除夕之夜,自已将手放到他的头上时,明明他是醒的,却僵着故着装睡……万历心中一阵黯然,目光移到自已亲手写的遗旨上,手中握着的笔瞬间重有千钧,再也拿不住重重的跌到地上,喉头一甜,一口血狂喷而出。

  申时行等人与黄锦一齐大惊,一齐了围了上来,黄锦急得大叫:“太医,快传太医。”

  而此时的万历却重重的瞪大眼睛,用不可思议的眼神死死盯着自已亲手写就的遗诏……忽然伸手指天,诡异之极的笑了几声:“天意……真的是天意。”笑声戛然而止,指天的手软软的垂了下去,惟有一双眼睁着大大的,全是茫然空洞无助。

  守在宫门外的一众医官蜂涌了上来,一阵忙乱后却发现万历呼吸已断。吴院首大着胆子试过脉,又翻起眼皮看了一看,直挺挺的跪了下来,长嚎一声:“陛下……驾崩了。”

  是夜,紫禁城天降大雪,阖宫缟素,哭声震天。

  得到消息后的慈宁宫李太后一直是处在昏厥中,幸万有坤宁宫王皇后强忍悲痛,悉心照料。

  万历皇帝的身后事,自有礼部按制操办;依帝制以六椁三棺收殓,停梓宫于乾清宫。

  举朝上下一片震山倒海的哭声中,文渊阁中一片阴云密布。

  皇帝驾崩于内阁五人面前,并且留有遗旨,当时五人中谁也没有看到过遗旨中的内容是什么,而此刻五人正对着这道遗旨面面相觑,看过之后全都是一脸的茫然。

  遗旨上写得很明白:“朕荷天地之洪禧,承祖宗之丕祚,仰尊成宪,庶格和平,适星芒之垂象,岂天意之儆予。宜规一视之仁,诞布更替之政,太子朱常洛,绥靖边疆,实国家有用之才,奈何专擅威权、好大喜功、不象中兴守成之君,今废其太子之位,改封睿王。皇三子朱常洵,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其继位登基,即皇帝位。”这是黄锦在一旁看得真切之极的原文,可是此刻在五位内阁大臣眼里的遗旨,中间有一处鲜血淋漓,正是万历崩前喷出的那一口鲜血。

  时间已久,血迹由当初的鲜红变得棕褐暗黑,却不改分毫的触目惊心。

  五臣大眼瞪小眼,因为有了这滩血,原本完整的遗旨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朕荷天地之洪禧,承祖宗之丕祚,仰尊成宪,庶格和平,适星芒之垂象,岂天意之儆予。宜规一视之仁,诞布更替之政,太子朱常洛,绥靖边疆,实国家有用之才……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其继……”

  天意如此,夫复何言,这是唯一知道真相的黄锦看到密旨后第一个想法。此刻的他的心里嘴里说不出苦涩……他终于明白了皇帝到死时那一句天意是什么意思,这位任性一辈子的皇帝,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老天爷还是没有让他按照自已的心意办回一件事。

  申时行、王锡爵对视一眼,二人心中俱是大喜,二话不说,撩袍跪倒:“臣等必定一心一德,戮心尽力,不负先皇所托,扶保新皇继位,使大明国祚昌盛,江山永固。”

  他二人这样一带头,叶向高自然第一个响应。五人中只有于慎行的一双眼盯着那张遗诏,脸上神色变换古怪,一幅若有所思的样子,就在他还在犹豫不决时,就见身边李廷机愣了几瞬,忽然跪在地上,于慎行忍不住惊讶道:“李大人,遗诏被血浸染,事情尚有蹊跷,你怎么……”

  你怎么还没说完,就听申时行冷冰冰的声音在耳边响起:“于大人身为内阁辅臣,怎么不见皇上生前是何等的信任宠爱太子?如今遗诏虽然被血染,但是字字句句都是遗命太子继位,你可是还有什么别的想法不成?”

  申时行扣下的帽子实在太重,压力山大的于慎行脸红过耳,心里发虚,伸手指着遗诏,强辩道:“虽然如此……可是这血迹之下的字,却是还要仔细推敲。”

  黄锦踏上一步,沉声道:“陛下书写遗诏之时,老奴在一旁亲眼所见!陛下之意,确实如同遗诏之意一般无二,于大人若是不信,只能亲赴泉下向先皇询问一二了。”人证物证俱全,至此于慎行纵然心有怀疑也没有别的话好讲,只得恨恨的退到一边以沉默表示不愤。

  申时行与黄锦默默对了个眼光各自别开了心,但眼底都是一片庆幸之色。

  翌日内阁将万历遗旨昭告天下,太子朱常洛虽然尚没回京,已经是众望所归的不二储君人选。礼部已经开始拟撰年号,只等太子回宫就位之后择选使用。

  至于莫名其妙被放出宫来的皇三子朱常洵,这几年来在永和宫内的折磨早已让他失去了往日嚣张气焰,就连见人都是唯唯唯诺诺不敢抬头。已经成了名副其实后宫之主的王皇后没有难为他,吩咐人将他安置在储秀宫,只等新君继位后再做安排。众人无不赞叹皇后贤德,可是明白人都知道,已是废子的朱常洵,早就失去了一争短长的资格,他的出现就象一片落叶,在大明朝廷这滩深不见底的水上连连几丝涟漪都荡不上,一个小小浪头后就沉底消失不见。

  朱常洛一行人在离京三十里的地方,就见到了朝中在此等候的特使。对于他带来的消息,朱常洛第一反应不是悲伤,而是心里空空如也的空荡发虚……那感觉好象心底的某个地方忽然少了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这个东西在的时候没觉得怎么样,可一旦没有了,居然空落落的出乎意料难受的要命。

  跪在地上的那个特使低着头,看不清面容:“申阁老等大人说,明日会亲自来这此迎接殿下回宫。”

  朱常洛从头到尾没有说一句话,见他神色不对,乌雅关心的上前一步,将手放在他在肩上。来自对方手上的温暖使朱常洛转过头,怔怔的道:“……皇上崩了?”

  一旁的宋一指见惯生死,有惊却不乱,长声叹息一声:“虽然出乎老夫意料,但是也不算太过惊奇。他身子底子早就全毁,对于酒色财气又不肯丝毫加以节制,如今这样也不算意外,你也不必太难过了。佛家视死如登彼岸,早死晚死的,也没什么了不起。”

  他的话没有说完,却见朱常洛振衣而起,转身进了房门,哐啷一声闭死,再也没有任何的动静。

  宋一指大为愕然,一脸无辜望向乌雅:“……这是什么态度,老夫那里有说错什么?”

  一脸担心望着紧闭的房门,耳边听到宋一指全是委屈的罗嗦,乌雅不由得恨恨跺了下脚:“你老人家真是罗嗦。”说完转身快步离开,全然不顾身后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即将火山喷发的宋一指。

  深夜之后,对着一盏孤灯,朱常洛并没有休息,忽然耳边传来叩门声,朱常洛心烦意乱之下随口道:“是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