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女状元 第二十章 廉颇老矣能饭否(上)

《女状元》第二十章 廉颇老矣能饭否(上)

作者:凌祯 字数:4546 书籍:女状元

  平隆四年十二月中,征北大军与来犯的突厥兵马在雁门关前开阔的原野上展开决战,年近七旬的老帅左士良亲自坐镇中军,以参军幕将杨中庭和先锋官副将梁振业率领左翼,副帅郑涛、督军魏雁辉、凌霄等人带领右翼,相互辅助,合围突厥人马。阵势商定妥当,本想一举攻破突厥防线,谁料右翼人马过于冒进,反而中了突厥的圈套,成了人家手里的挡箭牌。双方各有损伤,可以说是平局。突厥退兵回雁门,闭关自守,休养生息;征北大军则回兵西平郡,因右翼伤亡不少,物资也耗损严重,需要调整休息。郑涛等人虽然无恙获救,但因延误军机被左帅痛斥了一顿,暂时剥夺帅权,不得管理军中事务,属于闭门反省的状态。督军魏雁辉虽对此有异议,但老帅执意奖惩,众人不欢而散。杨中庭、梁振业、凌霄三人因应变及时,使大军免于大败,受到嘉奖。三人见魏党那一厢正怨气冲天,纷纷委婉辞谢。军需监察使李宛病后初愈,协调西平等各郡县军备,诸事有条不紊。

  入冬的初雪已经飘过,还好不大,两三天后路上就只剩些残雪了。如果是大雪,只怕运输大军粮草的队伍会受阻。婉贞正披着新作的毛皮斗篷,虽然有些大,但穿着很暖和,是梁振业硬塞过来的。后来才知道,那是梁振业特地出去狩猎得来的皮毛,拿去裁缝那里裁剪时,因为没说清楚,人家裁缝还以为是他急要的东西,就照他的尺寸做了来。拿给李宛穿,自然就有些大了。

  婉贞轻轻的呼气,一团白雾萦绕在脸庞周围,似梦似幻。看着窗外,朦胧又剔透。外面刚下过一场薄雪,有三三两两的兵士刚刚下了操练,正去营房前领暖身酒喝。营房那边,隐约传来了歌声,想是喝得起兴的兵士一起起哄唱来尽兴,仔细听时,却是很熟悉的词句:

  “当年叔子,何事伤怀抱。

  名与此山俱,叹无闻,真可笑。

  吾侪勋业,要使列云台。擒颉利,斩楼兰,混一车书道。

  吾侪勋业,要使列云台。擒颉利,斩楼兰,混一车书道……”

  一定是梁振业教给手下人的。婉贞无奈的摇摇头,随他去吧。

  手中的笔尖有些冻住了,这份公函已经写了半个时辰,狼毫笔尖被冻住了好几次,天气冷,连写字都难。婉贞起身走动一下,顺便想让德云过来给炉子加点火。希望这段时间不要有战事,哎,要是能速战速决就好了。“李大哥,你办完公事了吗?”马天赐推门而入,后面跟着凌霄,二人的手里都拎着只野鸡,看来是刚从外面打猎回来。

  “快写完了,你们坐。”婉贞向里面吩咐道,“德云,加点火,给两位将军上茶。”

  德云在里面应道,不一会儿就端着东西出来了。

  天赐看到德云,讪讪笑道:“总受你们照顾,还时常让德云费神,今天和霄兄打了两只雪鸡,给你们加菜。”

  德云笑道:“真是希奇,今天怎么文绉绉的,还会知道让人费神?我是不是要看看太阳打那边儿出来的?”

  婉贞见惯了德云与天赐拌嘴。每次德云做点心总会备着梁、马兄弟的一份,但是每次吃的时候总会挤兑天赐几句。婉贞也不见怪,只说道:“不用了,你们辛苦打来的,还是自己留着吧。这两日下雪,幽州那边要运东西过来不容易,因而粮草方面可能要吃紧一些,士兵的伙食不变,各位将军就要委屈一下了。”

  凌霄也道:“李兄千万别这么说,这几日没有战事,最辛苦的就是你们。我们几个出去打打猎,全当是演练一下骑射。你就收着罢。”上次作战,凌霄虽然也在右翼,但没有听从冒进的命令,反而极力劝阻副帅郑涛,并及时给中军送了信,使得情势得以及时扭转。他与众人也相交甚厚,是个性情洒脱之人。

  德云对婉贞道:“还是收着吧,看样子他们也要顺便一起享用了,不过是用他们的东西来招待他们,费事我做一遍,没什么大不了的。”

  天赐故意装作恍然大悟,大声道:“主意甚妙!凌兄,我们今晚又有口服了。”

  德云哼了一声,就像在说,看我说着了吧?随后接过野味去准备了。

  天赐问婉贞:“大哥来过了吗?他过来找你没有?”

  “没有,今天还没看到他。”婉贞奇道,“什么事?”

  “似乎有什么要事,今早我看他急匆匆地要来找你,不过后来又被人叫走了。也许有什么事耽搁了吧。”

  “噢?这样。”婉贞心想,军需及粮草暂无大碍,她定期都报与左帅,如今梁振业能有什么要事找来呢?

  正在想着房门又被推开,几个侍卫匆匆地行了礼,打头那个有些焦急道:“各位大人都在,正好,请赶快到中军去一趟。左帅病了。”

  ***

  梁振业在帅帐外来回踱步,看到婉贞、天赐、凌霄等人过来,急忙迎上前去。婉贞问道:“现在怎么样了?为什么会突然生病?”

  梁振业道:“左帅这两日本就有些不适,以为年纪大了容易劳累就没在意,结果今早醒来就全身酸痛,坐起来都吃力。我过来看到这幅光景,忙叫人请大夫过来。现在已经服了药。左帅说想趁着有些精神将军中事务交待好,自己也安心。”

  “大夫怎么说?”

  “大夫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只是说脉象不稳,尚不易定病因,只是拿发热、伤寒、年纪大了什么的敷衍着。”

  “左帅不是一直在服用那服强身健体的汤剂嘛,可是方药不妥的缘故?”凌霄问道。

  “给大夫看了方子,大夫说方子没问题,都是对身体好的药材。多半是因为年纪大了,操劳过度才病的。我却觉得左帅年纪虽大但身体一直很硬朗,这病来的凶猛,实在有些意外。”

  婉贞觉得梁振业弦外有音,但碍于人多眼杂,不好细问。

  门外响起一句回应。“有什么意外的,人老了身体自然不行。如此远征只怕很难消受吧,何苦硬撑呢。”听声音就知道,小侯爷郑涛等人也都过来了。

  这几日,郑涛被左帅喝斥一顿又暂停了职务,想必心中定然是怨气冲天。前天晚上听说还大肆酗酒,吵闹不已。酒喝没了又到军需这里来要。不过军需供酒,也只是按人头分。战时粮草尚且吃紧,酒也是粮食酿的,主要是给将士们暖身驱寒所备,自然不能索取无度。婉贞便以军需短缺为由,公事公办的口气三言两语地打发了前来的下人。虽然如此,婉贞自己也知道,她跟小侯爷这梁子便算是结下了。听说郑涛喝得酩酊大醉还想闹事,被弟弟郑涌和侍从们拦了下来。

  此时见面,婉贞见这小子一脸的幸灾乐祸,就毫不客气地讽刺道:“还不是年轻人不拿事,诸般军务只好老帅亲力亲劳,半点不能轻松。如今累坏了身体,居然还有人不思反省,全然没有半点良心。”

  “你?你什么意思?”郑涛气得脸色发白。

  “下官哪里有什么意思,只不过为左帅的病情担忧和内疚而已。都是我等的不是,战场上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倒累得他老人家操心,真是惭愧。”婉贞这种指桑骂槐的本领,一直养尊处优的小侯爷如何见识过,被噎得脸色发青,恨恨不已。“你、你……”你了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

  后面的魏雁辉说道:“李大人好口才,与其在这里做口舌之争,不如就去雁门关劝降了颉利王,也算你大功一件。”

  婉贞笑道:“魏大人如此轻敌,难怪中了敌人的圈套。望西山一战下官确实劝降过颉利王,不过未奏全功。前段时间雁门关前的合围,魏大人瞧见颉利王的正脸没有,可说过一两句劝降的话么?”

  “你!”

  这一句话揭了魏督军两道伤疤,一是雁门关前的中计,二是他身为主将之一,确实还没会过对方的主将。都说战场上应知己知彼,他这明显就是失职。

  婉贞扬扬眉,一脸的淡然。梁振业和凌霄听着都觉得过瘾解恨,可如今他们能做的也只有这等口舌之争了。改变不了的是如今处于劣势的事实,心底里不免还是忧心忡忡。

  如果左帅病了的话……前几日的假设如今成真,征北大军的兵权,到底会落入哪一方是手里?

  内室传来一声咳嗽,老帅的声音响起:“大冷天的,站在门口吹冷风斗嘴有趣吗?还是先进来再慢慢说罢。”

  里面左帅已经坐起在榻上,披着棉袍,正在闭目养神,似乎全然没将众人的对话放在心上。众人进来后,吩咐看座。众人也比在帐外时规矩了很多,依照品级次序,纷纷落座。

  老帅左士良看了看众人,有些吃力地笑道:“廉颇老矣,无能为也。看来果然不服老是不行啊,这些日子只怕要让诸君多分担一些,眼下不宜开战,只要维持目前状况,等到天气转暖,而突厥的粮草耗尽,就可以一举攻下雁门关。上次作战双方互有损伤,但说起来还是突厥的元气损伤更大,加之本国不供给粮草,他们拖的时日越久就会越艰难。而雁门关城池异常坚固,易守不易攻。诸位只要不冒进,并且时时监视,切断他们的粮草供给,就可以胜券在握。

  “从今日起,军务由副帅郑涛和幕将杨中庭共同处理,二人协力暂摄本帅之职;先锋梁振业暂摄幕将之位,可以先大军而动,定要密切监视好雁门关的情形;副将郑涌负责押运粮草,事关重要切忌小心。其他人各司其职,要比平日多加小心。切忌切忌,不可轻举妄动,贸然出击。”

  众人答应。而魏雁辉却道:“恕在下多言,将令不统一可是军中大忌,老帅将军令一分为二只怕不妥,还是要有个主次才行。”

  这就要夺权了?婉贞心想,果然是权谋世家出身,魏督军子承父业,争权夺利这等事上学得倒是有模有样。

  不过说得也有理,将令分开确有不利。然而,杨中庭作战沉着冷静,智勇双全是有目共睹。加之前科的武举出身,供职枢密院五年多来有功无过,无论从阅历、战绩还是军功都比受家族荫蔽的郑涛出色很多。但副帅郑涛不但有爵位在身,官职又比杨中庭还高了半级,丝毫不让郑涛掌权,这也说不过去。毕竟是皇上的小舅、皇后的弟弟,太过明显的打压,皇族的脸上也过不去。这就是不看僧面看佛面的道理。况且魏雁辉又在这里,魏家有意拉拢郑氏,两大世家打仗的本事没有,回头班师回朝,新仇旧帐一起算,那弹劾朝臣的本领可就大了。当年的三家案不就是这么来的么。

  左士良这么一想,左右有些为难。

  杨中庭却道:“末将愿唯郑将军马首是瞻,还请左帅好好休养,早日康健,重掌帅印。”

  既然杨中庭谦让了,也就算了。只要这段时间没什么事就行了。

  “那么,郑涛为正,杨中庭为辅,其他人按刚才所说,务必尽心尽力。”左帅说完,侍从忙扶着躺下。众人寒暄了几句退了下去。

  婉贞刚要出帐,梁振业叫住她,拖在众人后面。趁人不注意,梁振业低声说道:“左帅让你留步,私下谈谈。”

  婉贞来到卧榻前,老人家已经重新躺下了,有些微弱地笑道:“听到振业说起你的一些事,果然名不虚传,能抢白小侯爷和魏督军的人,也就是你了。”

  长者面前,婉贞不好意思地道:“打扰左帅休息,是下官的不是。”

  “哈哈,他们这些武官嘴拙得很,哪有你们这等口才,老夫听着倒是很是开怀啊。”

  婉贞笑了笑。老人家继续说道:“李状元这般相貌和才干,倒是让我想起一个人。十几年前远征突厥,当时我是护国将军的副将,后来的户部尚书陆明峰也是军需官。我平日和文官不大对付,开始也有点嫌那陆尚书有点啰嗦,不过不打不相识,后来倒成了很好的朋友。陆明峰当时有个女儿,算起来,如今也是你们这般的年纪……”

  梁振业在一旁听了,笑道:“您老人家怎么了?莫不是想给我们这位状元公定个亲事?”

  这番话听在婉贞耳中却不一般。原来左帅与父亲是旧时,如今见到她甚至能提到她父亲,老人的眼力非同一般。三家案之后梁陆苏三人之名深为朝中人所忌讳,如今老帅毫不掩饰自己与陆明峰的交情,其刚强硬气可见一斑。婉贞当然没有打算说破身份,只是笑道:“不妨事,左帅您赶快好起来,回头梁振业给您做上门女婿。”

  梁振业手上一顿,脸上略窘,“喂喂喂,李兄莫要扯上我……”

  这样话的家常,倒让左帅更加高兴了一些,连连笑道:“他小的时候就被家里定了亲,可不行了……哎,当年的三家,如今可能就剩下了梁振业一人了。李状元啊,你的才智性情都与那位陆大人有几分相像,想那陆明峰老弟当年也是少年夺魁,意气风发。你……哎,你自己多多保重,年轻人莫要太露锋芒,切记切记。”

  此言一出,旁边的梁振业也半响无言,只是用余光打量着李宛的神色。

  婉贞突然意识到,老人凭着敏锐的感觉可能察觉到她与陆家的渊源,又因为不好明言想问,只能这般相劝。如今军权旁落,自己若再是恃才傲物,只怕会落人把柄。婉贞心里明白,这是老人家的爱护之意。她握住老人的手说道:“您好生将养吧,平常身体这么硬朗,一定会很快好起来,到时候我们就一举歼敌、班师回朝。”

  老人笑着点了点头,似乎也有些困倦了。婉贞和梁振业连忙将其扶下躺好,打算就此告退。临出帐门前,婉贞偶然瞥见桌上一物,顿时心中一动。

  那是摆在角落里的一个灰陶痰盂,盛放的是过滤掉的药渣。都说久病成良医,婉贞最近大病初愈,又每日被德云耳提面命地要保重身体,对药理医理也有些了解。那堆药渣里,婉贞细细看过去,分辨出了几种药材。

  婉贞见四下除了梁振业以外并未其他人,老帅已经闭目休息了。她沉吟片刻,从袖中抽出一条手帕,俯下身,将一些药渣包在了手帕里。

  梁振业见她如此行动,加之神色谨慎,悄声问道:“有什么不妥么?”

  婉贞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示意他道帐外说话。

  出了帐外,婉贞问道:“左帅这些天的饮食和医药都有何人负责?”

  梁振业念了几个名字,都是左帅平日的近身服侍的侍从。婉贞这些日子进出帅帐,倒也认得出几个。

  沉思片刻后,婉贞道:“我有个猜测,但现在尚无法确定,不好明说。唯一能信任的,也只有你罢了。左帅这些日子的饮食菜谱、用药情形你去详细打听一下,列个单子拿给我。这些侍从都是什么出身背景,最近和谁走得近,也打听一下。我不能保证一定能查出什么,但总好过蒙在鼓里。”

  梁振业点点头,两人心照不宣。他自然也觉得左帅病得蹊跷,难保不是外因。李宛行事向来缜密,若是他二人联手,或许能查出个子丑寅卯。

  “这药……”

  婉贞垫了垫手上的药渣包,道:“这药,药性犯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