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女状元 第九十九章 兴佛事百姓笃巫(下)

《女状元》第九十九章 兴佛事百姓笃巫(下)

作者:凌祯 字数:3522 书籍:女状元

  “大人,大人!李大人!”吴潞紧跟在婉贞身后,不停地嚷道,婉贞却没事人一般信步前行,“大人您且站站,卑职有事请教。”

  “哦?”婉贞终于停下脚步,站在府衙‘门’口前。他们从天竺寺回来,吴潞的脸‘色’就非常难看,几次‘欲’言又止。见婉贞回府之后便换了官服,一身文人长衫,说是要拜会史侯爷,心中更是一惊。其他人已经被婉贞遣返回去各做各事,又派了江中先去史府打个招呼,送上拜帖,自己带着德云便要出‘门’,吴潞看再也等不得了,连忙跟出来。

  婉贞温和笑道:“吴大人有何见教不妨直言。”

  吴潞黝黑的脸上有点尴尬,咬咬牙一狠心,终于一口气说了出来:“大人,现在府库里不过一万五千余两白银,黄金不足一千两,加在一起也不到两万两的数目。如今,义仓只能支持半月,而真到秋天的粮食下来却足有两个月的时间!这时候一下子就拿出五千两白银给寺院,大人到时候要拿什么给灾民百姓救急啊!”

  婉贞有点意外,本以为江南一带的人大多‘性’情温和柔弱,官员们虽不是本地人,但生活久了也难免受影响。就像江中和那位住持和尚,不会直接开口表示什么,总要委婉拐个弯地暗示,也算是特‘色’。像吴潞这样能慷慨陈词地谏言倒是难得。不由得开口问道:“吴大人是哪里人?”

  吴潞一愣,没想到竟回了句不相干的话,顺口答道:“扬州人氏。”

  “离得不算远么,也是江南地方。”婉贞点点头,“来杭州几年了?”

  “先帝时最后一科的贡生,没多久先帝驾崩。时局动‘荡’,也没人主管我们这届的学子。卑职就自请来了杭州府,做个文书,算起来也有五年了。”

  五年的时间并不短。看吴潞的样子,不过三十出头,要是在先帝时就是贡生出身,那时二十多岁地年轻人岂不也是颇为推崇的青年才俊?不过看来此人虽然耿直,但有几分呆气,不然堂堂贡生出身岂能在一个地方府衙屈身文书一职,还五年没有晋升?但此人做事倒极为用心,且还有些头脑。并非全然地书呆子庸庸碌碌。可能前几任的知府忙着搜刮民脂、拍马媚上,没空提拔个呆头呆脑的小文书吧。婉贞想罢。微笑道:“吴大人对本官地决定有异议,并非不可解释,只是此时江大人已到了史府,正等着本官前往。让有爵位的史老爷多等恐怕不好,所以不如吴大人一同前往,到时候有什么异议回来也好一起说。如何?”

  吴潞又一愣,看来这位少年上司对他倒是不防范也不反感,这倒是以前从没有过的。他在杭州府这几年,不论是上司还是同僚,大多对他敬而远之,前任知府还差点让他卷铺盖回家。后来还是江司马念着府里只有他能把‘混’‘乱’的账目理清、能写出文体工整易懂的公文。才保他下来的。这位京里来的钦命大臣却能邀他一同外出访查,让他吃惊不小。于是便糊里糊涂地应下来。也没想自己跟过去做什么。

  吴潞知道了,自己跟来是过来遭罪的。

  一面心惊‘肉’跳地听着史侯爷述说府里地丰功伟绩,一面更加心惊‘肉’跳地听着李宛大人温文尔雅地符合赞同,终于,史侯爷提出了老太君要办大寿却苦于受禁令限制的无奈,言下之意,要求通融。

  这位史侯爷四十出头地样子,头戴员外帽,上镶美‘玉’,一身绸缎长衫连腰间的汗巾都是丝绢的,身上的佩饰有东珠串结、平安‘玉’挂和蜀锦香囊,可谓是富贵满身。颇为方正的白净脸和颔下几绺长须,还有几分文士风流的气度,谈吐也还算文雅,与婉贞寒暄起来也十分得体。

  这史府本来是开国功臣之一,随着太祖打天下封来地侯爵,不过而今年代久了,儿孙们大多弃武从文,又没真正地去考个功名,因此,史家现在是空有世袭的侯位,管些有点油水的闲差,并无什么要职重权了。但毕竟是名‘门’大家,这杭州府的父母官也要常走动,定期拜访。史家也要摆出上位者的姿态,一方面屈尊接待,一方面委婉提点,若是有什么好事,大家互相有个照应。

  史侯爷当家这些年,第一次见到如此年轻的官员拜访,早听过传闻,真真是个俊美地少年郎。不过气度却是不凡,稳重大气,不可轻视。

  “李大人名动京城,此次圣上钦点主镇杭州,既是圣上地恩典,也是杭州百姓之福啊。”

  婉贞谦逊地道:“侯爷过奖了。李宛年轻,又是第一次外放委以重任,恐负圣命,时常惶茫,许多事情还要侯爷提点一

  “诶,您过谦了。倒是我府中上下,怕是要仰仗大人了。”

  婉贞心里明了,口中接道:“侯爷若有差遣之处,下官必然尽力而为,绝不推辞。”

  等的就是这句话,史侯爷捻着胡须笑道:“李大人莫要哄老夫啦。”

  婉贞笑道:“岂敢岂敢,下官是真心诚意。”伸手端起茶杯,恩,轻薄剔透地釉青瓷,轻轻垫了下,龙井的清香就萦绕在口鼻之间。心想,真是好茶好杯,看来这趟没白来,今天亏不了本。

  史侯爷笑道:“李大人既然如此爽朗,老夫也不拐弯抹角。您想必已经听闻,这个月末就是家母的六十大寿,本来远近的亲戚朋友早就下了帖子,打算大家热热闹闹地给老寿星庆祝一番。不成想年成不好,官家又下了禁令:不得铺张奢靡。真叫我们进退不得啊。您说说看,本想给老人家庆个寿,一家的亲戚朋友聚一下,帖子又是早下了的,若连这个都不行。可真叫人为难。”

  婉贞了然点头,温声说道:“此事下官的确有所耳闻。只是刚刚到任,不明白原委。不知老太君怎么想?”

  “嗨,她老人家是朝拜了的二品诰命。一辈子辛苦‘操’劳,就为家里这些大大小小的儿孙们,如今到了晚年,连给她老人家过寿都不能,我等心中有愧,都不忍相告啊。”

  “难不成老人家还不知道呢?”婉贞想了想,这跟吴潞说地有些差别,按他们的说法。是史老太君心里不满才是。

  “我等只略略透了口风,她老人家还不曾知道外面地变化。因为朝廷又下派了钦命大臣来。我等便想与大人商量一下,看看有没有两全其美的法子。”史侯爷捻捻长须,抬眼看看这少年的应对。

  婉贞心中有数,温言道:“侯爷如此信任在下,惶恐惶恐。不过今年无论府库还是米仓,都确实艰难。实不相瞒。赈粮能不能撑过这个月,恐怕都很难说。此时若是府中大会宾客,这外面要是听说了,只怕对贵府声誉不好……所以也请您体谅一二。”

  史侯爷又要续言,婉贞却微微一笑,要先堵上他地话头。自己继续道:“不过。老太君一辈子劳苦功高,既是朝廷亲封的诰命夫人。又是家中的长者,于国于家都是长辈功臣,这寿宴若是不办,下官听着也过意不去啊。不如想个两全的法子,即不算奢靡,能够与民同乐,又能让老人家风风光光的,侯爷府上尽显荣耀,这才好。”

  “既要风光又不能奢靡,这可不好办吧?”史侯爷嘴角动了下,心想,这小子莫不是又来劝我们开铺施粥,给他们分忧吧。心里冷笑道,趁早少打这种如意算盘。

  婉贞也察觉到对方的不信,更加诚恳地说道:“确实不好想,这最主要的还是史老太君她心里高兴,您说是不是?不知老太君平日喜欢些什么,这样也容易尽孝心。”

  史侯爷一愣,没想到他竟然问起这个,居然没提施舍钱粮的事,便说道:“她老人家如今每日不过吃斋念佛,闲了与年幼地儿孙玩笑一下,闷了听两出戏。***。”

  婉贞笑道:“倒像是老神仙一般。唉?老人家吃斋念佛,莫不是笃信佛学?”

  “这个……她老人家一辈子怜弱向善,虽不至于研学佛学,但确实心向极乐。”

  婉贞欣喜道:“如此一来,下官倒有个想法,既能风光荣耀,又能让她老人家高兴,就是不知侯爷的意下。”

  “李大人请说。”

  “昨日在下刚到任上,天竺寺便送来申报请求重修寺院。这本不是急务,您想,如今人还不饱肚子谁能记挂起佛像来?但天竺寺地师傅又言之恳切,下官今日一早便去看了一下,见所言不虚,确实需要重修了。如今田中收成不好,不少壮丁闲在家里,工钱又比往年低了许多,正好可以少钱办大事,又能让人有事做有钱拿,岂不两全齐美?便答应了天竺寺的申报,决定拨些银子过去。正巧师傅们告诉说,半个月后要有法事举行,乃是祈福讲经的法会。若是史老太君愿意,不如赶着这法会举行,专‘门’为老太君办场祝寿祈福的仪式,不知可使得?”

  “这……这倒是个法子,不过么……不过……”史侯爷心中盘算,这个主意倒是不错,估计老太太还能高兴,出些钱给寺院么,自然也是平常事,能在官府支持下办场法事,这面子都让史家赚足了,不过官府,不,眼前这个少年官员能有什么好处,值得如此帮忙?

  婉贞又笑道:“老太君还喜欢听戏,这正好。天竺寺前后地方宽敞,且树木繁‘阴’,盛夏之时也格外清凉。不如办完法事后在那里搭个堂会,老太君可以边纳凉边赏戏,还可以广邀亲贵朋友,百姓看到也就与民同乐了。如此可好?”

  “这……”既省下了大办酒宴的钱,又不失体面,果然不错。难道这人是想借着史府的名义结‘交’名流、铺垫政绩,这倒不错。谁也不吃亏,谁都有利可图。于是当下答应了:“李大人此法甚为妥帖巧妙,待回禀了家母,确定了具体事宜,再向大人呈报。”

  婉贞听了,看已经水到渠成,起身告辞道:“这是下官应当应为地,侯爷能信任下官,真是莫大的荣幸。不过时日无多,侯爷要想办得风光体面,还需早作安排。若有什么计划可以直接差人到府衙,江司马和这位吴大人都可以商量。下官还有公务,现行告辞。”进了府衙,吴潞一脸小心翼翼地跟着婉贞进到后堂,见周围无人,终于开口:“大人,您放任史家,大办法事堂会,到底是想怎样?”

  婉贞却不接口,反而说道:“吴潞,从今日起,你要负责天竺寺的工程,一是监督寺中的用度,不得克扣匠人的工钱,二是看史府把钱用到哪里,你要善于引导,不可让钱变死,要把钱变活,明白吗?”

  “把钱变活?这个……大人,此话怎讲?”

  “钱在人地手里,要买卖,要用度,要开销,这就是活钱。只要手中还有活钱,百姓就不会哀声四起,就不会铤而走险。这钱要是贴在佛像身上,不能用,不能‘花’,这就是死钱。要少变成死钱。现在最重要地是稳住民心,只要人还有事做,能赚钱,能养活自己,这日子就好过多了,明白么?”

  吴潞听了,似乎眼前一亮,隐约明白了这其中的意思。官府地钱不是施舍出去,而是让大家有活干,作为工钱发出去,这能让人提‘精’神啊。再加上现在的工钱便宜,可真是少钱办多事。

  “你的脑袋也要灵光点,不要拘泥陈规,以后只怕比这更大的事还多着呢。先办好史家这件,回头叫江司马过来,以后跟那些富户大家打‘交’道,就是他的事了。能像榨出钱,就是他的功劳!”婉贞抬眼说完,看着眼前神情复杂的呆文书。

  榨出钱?这个……这可真是闻所未闻,官府要变着法地从富户大家身上榨钱出来!

  拜年啦,拜年啦,祝各位牛年大吉大利,红包多多拿,薪水高高涨!新的一年请继续支持小凌

  不如就拿票票给小凌压岁吧,嘿嘿,掩面羞ing^^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