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锦衣 第300章

《大锦衣》第300章

作者:夜半微风之老鬼 字数:3069 书籍:大锦衣

  天生的战士,王振虎心中暗道。

  ——————————————————————————

  此时陆炳也看着自己的百炼精兵下达着命令,按照燃烧速度大火还将会持续将近一个小时,这段时间可谓是难得的喘息。到时候被烧的残破的寨墙防御力降低了不止一两个层面,有些烧得厉害的地方木头会变成木炭,到时候别说用大弩射击,就是用刀砍也能把寨墙砍出一个豁口。

  一旦城破了,那就是拉锯战和争夺战了,按说这乃是装备精良的百炼精兵的强项。百炼精兵各个人高马大,以一敌十,全身上下也是武装到了牙齿堪得重用,不过此时陆炳却做出了个大胆的决定,那便是让南面仅有的百炼精兵也去北面城墙。若是左右攻击互成犄角,东面和西面也早该收到进攻,可是一切静悄悄的,那就更证明了陆炳的想法,距离较远的北面定会收到打击。

  北面因为频临大明所控制的城镇,所以防御工事做的最少,故此也成为敌人所选突破口的重要原因。不过,大寨北面的兵力即便有两千精兵的辅助也完全不够,按照南面进攻的势头,陆炳估计北面至少有一万以上的敌军正在潜伏。

  当然如果陆炳此时知道北面有两万敌军精锐的话,他肯定不会选择死守于此,营盘是死的,辎重也是死的,只要人还活着没有什么是得不到的,突破逃离才是最佳选择,可是陆炳的误判导致了更加惨烈的战争开端。

  战斗在火灭后再次打响,陆炳带领普通的朝廷官兵冲在了最前面,企图用火铳和弓弩阻挡愤怒的叛军。终于寨墙被攻破,出现了一个两丈宽的大口子。这等大口子是致命却也相应的缓解了明军的压力,实际上这个口子并非是被攻破的,而是陆炳命人从内部弄漏的。

  当然,陆炳的脑子并未坏掉,只是这样一来就会给敌军起到诱导作用。当杀红了眼的时候,遇到突破口,没有人会疑惑反而会朝着口子中冲去,谁也不会再翻阅高高的寨墙进攻。这般一来就缩小了打击面积,可以对一点进行集中防御,形成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局面,窄道在朝廷官兵长矛和火铳的配合下守住了一轮又一轮的进攻。

  但这种迷惑敌人的技巧只能骗得了一时,叛军将领很快也发现了这等事情,于是又有叛军从寨墙上扑了上来,最终明军的防守被击溃,两方陷入混乱厮杀之中。

  陆炳纵然夺命十三刀大开大合,沾着的就是死碰到的就是个亡,可是在这种数千人的战斗中,依然无法力挽狂澜。

  “撤退!”陆炳见己方士兵伤亡惨重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兵败如山倒,通常撤退就代表着失败。明军仓皇而逃,跑得快的丢盔弃甲,跑得慢的被从背后砍中,倒在血泊之中被敌人踏过。

  就在这时候,一阵如同擂鼓一般的声响传来,陆炳下令:“往两边撤离!”

  明军士兵听令往两旁跑去,而叛军大多是少数民族,听不懂汉话不知所措。此时杀声震天,若不是陆炳这样的练家子,少有人会听到那般擂鼓的声音。一支骑兵呼啸而至,叛军不知所措,在他们惊讶中,一个个色目人拧眉瞪眼的冲了过来。

  这群被陆炳雇佣来的骑兵们,各个能征善战好勇斗狠。因为种族不同,他们要比汉人和壮族瑶族的小伙子们都要强壮一些,从小食肉的他们更是在爆发力和力量上占有很大优势。听到外面杀声震天,这群来自西北的小伙子早就按耐不住了,只是面对守城战事,骑兵是一点忙也帮不上,终于城破了,他们再也按耐不住冲了出去。

  两丈的口子想要迅速逃离并不难,这是对一个人,十个人,甚至百个人而言,但当几千名壮瑶两族的战士们一起想要通过这个口子的时候,却显然有些不够用了。骑兵对步兵毫无悬念,更何况是一群来自西北彪悍的铁骑,这还不算完,作为生力军他们的体力充沛,压抑已久的杀意膨胀于身上的每一寸。

  这是虽不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但是却以叛军大败作为结束。心急的雇用铁骑并未发挥他们的骑射的优势,因为夜晚能见度低,而现场人多己方和敌军混杂在一起,很容易误伤,所以只是举着马刀跑到跟前分辨是谁再临头一刀。明军在陆炳的带领下止住了逃窜的脚步,跟随骑兵的后面反扑了回去。

  攻打大寨南面的叛军一共出动了三万人,除了北面的五千精锐,这乃是王振虎的全部家底,一仗打下来,面对武器犀利有工事依靠的明军,竟然折损了近一半人马人,剩下的一半人也多受了伤,仓皇而逃,总之队伍被打散了。

  第一百零七章急称王

  常言道穷寇莫追,更何况敌军还是占据人数优势的,一旦钻入密林之中,骑兵也就算废了。陆炳知道自己这点兵力根本不够追击的,反而容易让敌军给包了饺子,陆炳对此十分明白。

  在这场战斗的同时,营盘北面外的叛军也发起了进攻,这场战斗是惨烈的,纵然百炼精兵武器先进战斗力很强,但对方也是精兵悍将。百炼精兵虽然强悍,但多是练出来的兵马实战经验自然不多,而叛军的精锐则是血雨腥风的实战中拼搏出来的,所以两边打在一处倒也算旗鼓相当。

  精锐对精锐,出手便是杀招,这场战争打的很快,没有南面那么声势浩大杀声震天,不管是功方还是守方都是悄无声息的在作战,整个战场上好似什么都没发生一样。除了兵器碰撞的声音火药点燃的爆炸声和男人们的粗气,剩下的也只有兵器刺入身体中的声音了。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格外的矛盾却令人感到异样的胆寒。

  战斗力较弱的朝廷官兵最先死去,战争仅仅进行了一炷香的时间就迅速的进入了白热化。两虎相争,无非是两败俱伤。

  守住北面的朝廷兵马全部殆尽,百炼精兵也损伤五百,反观敌军五千兵马也葬身于寨墙外。一万五敌军对一千精兵,纵然百炼精兵再怎么勇猛,也难以改变战局。反观南面赶来支援的大军,骑兵步兵加起来也拢共不到三千人,双方实力悬殊,若是再按照先前的计谋把他们放进来厮杀也不定奏效,因为眼前的部队同样是精锐之师。

  况且背后早先进攻南面的军队虽然溃败,但散兵游勇不消多时就会集结。看来大寨是守不住了,再这样下去只怕是要被前后夹击,到时候想跑也来不及了。于是陆炳决定弃守大寨备少量物资,埋好炸药,撒好火油并给予遮掩。准备火烧“新野”,遂令西门大开,率众从西北扬长而去。

  王振虎带人攻入营盘之中,登时火药爆炸火油相继燃烧,大营变成一片火海,付之一炬。不论是叛军还是明军。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之中皆是伤亡惨重,虽然陆炳的败退未形成反包围圈的围点打援全键叛军,但叛军也好不到哪里去。而死去的绝非是陆炳和王振虎等将领,死去的乃是不论敌我的年轻健儿们。

  明末有戏文是这么唱的:火烧藤甲千鬼哭,冲顶之光亮夜天。只言胜败断不清,何苦来哉妄作尘。

  —————————————————————————————————————

  陆炳引兵而去。望着燃烧的大寨只觉一阵惆怅,看来对付古田叛军要换个思路了。西北大胜,西南大败,平定安南,沿海贼起,自己都是一成伴一败,这叫什么事儿啊。很快回援兵马到了。见主帅无恙这才放下心来,陆炳分营驻扎严阵以待。

  很快陆炳相出了一条计策,只需了解情况的前总兵蔡经一到,此计就能顺利实施。

  反观明军被攻破的大本营中,王振虎擦了擦脸上的黑灰,颓然从侍卫手中接过竹筒喝了一口水,一罐水喝下去后却依然口渴难耐。“陆炳,你这个混蛋,卑鄙,你不得好死。”王振虎恶狠狠的骂道。

  也难怪他这么增恨陆炳。按说战场上交手的不一定都是仇人,大家各为其主有不同的目的罢了,说不定止住干戈后还能把酒言欢义结金兰呢。可是陆炳与王振虎则不同,陆炳怎样王振虎不知道,但王振虎却险些被大火烧死。刚才王振虎兴冲冲的攻入大营。想尽快接管明军大营享受胜利的喜悦,结果大营爆炸了,随即火海一片,扑都扑不灭,若不是几名侍卫拼死挡住自己,只怕是自己也变成爆炸中的一片碎尸了。

  王振虎的头发烧掉了一半,眉毛胡子则是全部燎没了,他抖了抖身上的藤甲,站起身来长舒一口气,眼中恢复了精气神变得豪情万丈起来。当夜,王振虎搬下命令去,命林银汉,韦银豹,韦朝奉三人速速带兵勤王。

  这命令一下,便等同于王振虎自立为王了。原先他们只是说好的让王振虎做抗明总盟主,但却没说让王振虎立王啊,那剩下三大匪首算什么?臣子还是大将,这不扯淡吗!

  韦银豹年轻气盛,说要撤了抵挡明军的队伍回头攻打王振虎,但林银汉和韦朝奉却拦住了他。韦朝奉的意思是不要中了敌人的奸计,纵然王振虎有做的不当之处,但若是自相残杀,只怕大明朝廷方面的陆炳要渔翁得利了。

  而林银汉则比较憨直,他认为既然先前说好了擒贼先擒王,捉住陆炳就让王振虎做抗明盟主,王振虎进攻明军大本营,而陆炳装备精良,王振虎必定是伤亡惨重,也为此付出了代价,这个盟主当之无愧。所谓盟主和称王是一个意思的,再说王振虎只是称王也没阻拦其他三家称王,用不着大动干戈。

  经过林银汉和韦朝奉这么说,韦银豹终于忍了下来,三人相约同去见王振虎,至于与明军对峙的兵马自然是不能撤,但王振虎此次手下指定损失不少,若是不带兵马前去增员只怕要有危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