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千金裘(明月珰) 第22章

《千金裘(明月珰)》第22章

作者:明月珰 字数:2876 书籍:千金裘(明月珰)

  卫蘅想起那薄脆、焦黄的鸭皮,不由有些口舌生津,她知道何氏不好问自己,怕伤着她幼小的心灵,这才转弯抹角地打探。

  卫蘅叹息一声,故作阴郁的模样。

  何氏脸色一变,笑得有些勉强地道:“别担心,不是还有两门不知道结果么,便是真有什么,娘也会让你进女学的。”

  卫蘅怯懦地看了何氏一眼,“那杨柳村还能去吗?”

  “去,当然要去。”何氏道,这时候,何氏可不敢给卫蘅压力,生怕卫蘅有个什么想不开。

  卫蘅这才转忧为喜,抱住何氏的手臂,将八个梅花络子从袖口掏出。

  何氏不敢置信地数了三遍,这才欣喜若狂地搂着卫蘅,甚至忘形地在她脸蛋上拧了一下,“你这臭丫头,将你娘骗得团团转,很得意么?”

  卫蘅捂住脸蛋笑道:“就是很得意啊。”

  何氏也忍不住笑出声来,能将这八艺的络子都拿到的人可不多,就是卫萱入学时,在“射”艺上也没拿到络子。

  “如今就只盼望那两门能给我一个络子便万事大吉了。”卫蘅双手合十在胸前祈求,不过她也不太担心,至少十三经辨义她肯定能拿到至少一个络子的。

  卫蘅沾着黄梅酱,吃了足足一只鸭子的鸭皮,这才心满意足地叹息了一声。然后又给家中的老太太,还有大夫人那边打包了几只明炉鸭,当然葛氏那边也没忘。

  在小二给打包酱料的时候,卫蘅在一旁不嫌话多地道:“老祖宗喜欢甜面酱,大伯母和三嫂喜欢黄梅酱,大嫂喜欢玫瑰卤……”说到这儿,卫蘅又忍不住道:“真是奇怪的口味。”

  何氏笑道:“她的口味儿的确有些怪。”

  卫蘅又接着将一家人的喜好都说了出来,光是酱料就打包了一大盒子。

  何氏见卫蘅如今行事周全,心里比什么都高兴,只觉得卫蘅越发懂事儿,比卫萱也差不了多少了。

  第二日女学放榜,女学外的八字墙前人头攒动,将一条街挤得水泄不通,而且最奇怪的是女少男多,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男子参加的考试哩。

  其实与女学隔着一条街的酒楼、茶肆的包间早在几个月前就被人定下了,一个个闺秀乘着马车在仆妇的簇拥下登楼望榜。她们是不会亲自去看的,自有家下仆从去榜前看了消息回来禀报,其余那些看榜的男子则多是好事者,就想看看这一届女学都是哪些大家闺秀和小家碧玉,有想攀亲者就可以开始筹谋了。

  卫蘅倒是没去看榜,一直赖床不肯起身,而何氏则一大早就带着葛氏去了“碧云楼”——女学附近最豪奢的茶楼。

  何氏回来的时候,不仅脸上灿烂的笑容都可以开花店了,还特地绕了一大圈,去城西买了卫蘅喜欢吃的三色菱粉糕、肖美人馒头,以及“面有红糖,艳如芙蓉耳”的芙蓉糕。

  卫蘅只当何氏是为自己考入女学而高兴,可是又纳闷儿于何氏过度的热情,打从她一进门,那眼神火热得都快将卫蘅烧起来了。

  一旁的葛氏也笑得那叫一个含蓄持久,卫蘅从碟子里拿了一块菱粉糕给一旁玩耍的权哥儿,自己拿了一块芙蓉糕享受地吃起来。

  都半晌了,何氏还是没开口说话,几乎是笑傻了。等卫蘅一块芙蓉糕吃完,才听见何氏发出“仰天长笑”,听着真是怪瘆人的。

  “娘这是怎么了?”卫蘅拿眼神问葛氏。

  葛氏笑着摇了摇头。

  等那边何氏笑完了,拿着手帕拭泪,才听得她道:“珠珠儿,你可真是娘的心肝宝贝儿,萱姐儿考入女学的时候,也没拿全梅花络子,倒是你,实在给你娘争了气。”

  卫蘅一惊,手中的第二块芙蓉糕重新落回了碟子里,“啊?”

  葛氏点头道:“是真的,你的十三经辨义和策论,都是三个络子哩。”

  卫蘅简直被这块大饼给砸晕了。策论想得到三个络子可是极不容易的事情,近五年来,也就去年卫萱拿到了三个络子。可惜在“射”艺上,卫萱没得到络子,所以她是以十一个络子进的女学。

  卫蘅没想到,她那样一篇“不合时宜”的策论竟然会得到夫子的赏识,更让她成了近十年来,唯一一个拿满了梅花络子的人。

  这名声可就大了。

  第24章八卦人

  何氏在笑够之后道:“走,咱们去老太太屋里,这会儿大嫂应该也在,叫她也知道知道咱们珠珠儿的厉害。”

  卫蘅腹诽道:亲娘诶,你要不要这样肤浅?

  卫蘅没有动,轻声道:“娘,你快别这样了。我虽然拿满了络子,可大部分的课艺都是勉强才能拿到的,比如琴、棋两艺,夫子给的时候都踌躇了半天呢,而且书、画两艺上我更是差二姐姐许多,至于辨义和策论,这回是投了夫子的眼才拿到的,娘是知道我的底子的,断不可能回回都能入夫子的眼。这时候若是表现得轻狂了,那将来万一作得差了,岂不丢人现眼。”

  何氏瞪了卫蘅一眼道:“那你就要争取将来不要作得差呀。”随即她又摇了摇头,“算了算了,你说得也有道理。”何氏心里还是为不能去大嫂木夫人跟前显摆一下有些遗憾。

  到了下午,卫萱从女学里回来后,专门带了东西来恭贺卫蘅,她送的是一套十分讲究的文房四宝,卫蘅非常喜欢。

  “过几日咱们每天就能一块儿上学了。”卫萱笑道,又给卫蘅讲了许多女学里要注意的事项,“如今皇后娘娘膝下的五公主也在女学,还有贵妃娘娘的八公主,以及葛嫔的六公主。五、六两位公主的性子都是极好的,唯有八公主稍微娇宠了些,你避着一些就是了。”

  卫蘅拉着卫萱的手道:“谢谢二姐姐。”

  待卫萱走后,卫蘅才叹息一声,自己的修养比起卫萱可差远了。自己为了一点点小小的胜利就雀跃欣喜,为了一点小小的挫败就懊恼郁闷,而卫萱却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她大才女的名头这次被自己压了一下,竟然丝毫没放在心上,不被俗名所累,也难怪大家都推崇她。这份心性是自己及不上的。

  郭乐怡这次也考上了女学,刚好得了九个络子,在第三天上头她就带了仆妇到卫家做客。

  卫蘅亲自去门口迎了郭乐怡,将她带到何氏的屋里,何氏亲热地拉着郭乐怡说了会儿话,又送了一副头面做见面礼,对于郭乐怡这盐商千金来说,也只能算是礼轻情意重了。

  末了,卫蘅又领了郭乐怡去老太太的屋里坐了坐,两个小姑娘这才回了卫蘅的小跨院坐下说话。

  郭乐怡两眼环视卫蘅的闺房,半旧的紫檀家具,半旧的引枕、坐垫,唯有长案上摆的座钟、紫檀座碧玉透花双耳有盖炉、青玉八仙过海山子瞧着有些来头,显示出了一点儿侯府的富贵气。

  郭乐怡再看卫蘅打扮,半旧的折枝牡丹菊花双层锦衣裙,头上只簪了一柄玉梳,若非那张脸太过漂亮,加上她本身就气质清华,否则还真难想象她是侯府的小姐。

  郭乐怡不由道:“你们二房在侯府里不得宠吧?”

  卫蘅被郭乐怡这没头没脑的话弄得一愣,旋即才领悟过来,笑道:“说什么呢,我们家祖母和祖父最是公允。”

  卫蘅点了点郭乐怡的脑门,“你呀,这张嘴也太直率了些,今后在女学说话时可得三思。你瞧着我屋里的东西旧是不是?”

  郭乐怡点点头。

  卫蘅笑道:“你瞧,那座钟是皇后娘娘赏的,玉山子是先皇后赏给我祖母的,那双耳炉是我爹爹的老师送的,这几样都是外头寻不到的。你今后见多了就知道了,这上京人,什么都讲个来历,不爱用那些崭新的物件。同南边的风气不一样。”

  郭乐怡能考上女学,自然也是个聪慧的,一下就明白了卫蘅的意思,脸“唰”地就红了。

  卫蘅拉着郭乐怡的手道:“怡姐儿,我同你这样直言,是因咱们极熟,所以我就没绕弯子。在南边儿时,你也是知道我的,每日换一身新衣裳,从来不穿第二次,那是南边儿的风气。到了京里,事事讲求低调,就不能再那样行事了。何况这旧衣裳穿起来也比新的舒服。”

  郭乐怡回握住卫蘅的手,红了眼圈道:“我自然知道你是为了我好。也只有你肯同我这样说话,前几日那些姑娘笑我,我还不知道为什么呢,今儿才知道,她们是笑话我暴发户呢。”

  卫蘅在郭乐怡耳边道:“你别放在心上,其实她们心底说不定还羡慕你天天穿新衣裳呢。今后你就知道了,这上京城里,好多人都是打肿脸充胖子。”卫蘅又细细给郭乐怡讲了许多京城里的习俗。

  最后不知怎么的,话题就说到了魏雅欣身上。

  “我劝你小心着魏雅欣,天生一个狐狸精、小贱人,可别将她往你府上带,免得她带坏你哥哥。”郭乐怡道。

  “怎么说?”卫蘅问道,郭乐怡这话的背后隐藏了深深的八卦,卫蘅实在忍不住不问。

  郭乐怡低声道:“你知道我三哥哥吧,我爹最疼我三哥哥,魏雅欣也不知怎么就搭上了我三哥哥,生生地将我三哥哥勾得魂都没有了,哭着、闹着要娶她,好容易我爹娘松了口,魏雅欣却来了京城,对我三哥哥更是绝情狠心,闹着我三哥哥大病了一场,我走的时候都还没好呢。”

  卫蘅道:“这怎么可能,她才多大啊,你三哥哥岂会为了个小姑娘那样。”

  郭乐怡不屑地道:“所以那就是她的本事。”她低下头又悄悄道:“你还不知道吧,魏雅欣刚来京城就搭上了齐国公府的三公子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