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朱明画卷 第一百五十三章 秘密(上)

《朱明画卷》第一百五十三章 秘密(上)

作者:西木子 字数:2712 书籍:朱明画卷

  第一百五十三章秘密(上)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到了五月里。仪华的身才一点点剥丝抽茧的好起来。这一天本是五月初五过节的日,北平城里城外都热闹开了,这端午龙舟竞赛,是仅次于元宵灯盏的隆重节日,一大早的男女老幼,就倾城出游。

  后院的女,出一趟门是极不容易的,早前几日王蓉儿便来说了龙舟的事,仪华觉得没有不让她们去的理由,自然点头同意了。甚至听了迎春、盼夏她们几个小丫头的撺掇,她也动了出游的兴致,可是却被良医以“暑气蒸郁,易染疫病”为由,拘在了王府里面。不过,她怜惜朱高炽晋世之后,功课逐日繁重,身边的李进忠几人又满心期盼,也就让了他们一起随了王府的车马侍卫跟着去了。

  人一走后,倘大的王府里格外的安静,快两岁的朱高熙(曦儿)见围着他的人少了,明显的不乐意。嘟着嘴坐在炕上发脾气,将面前的小儿耍货一个劲儿的乱扔。

  陈妈妈捡起一个布老虎,走到朱高熙面前,伸出个白胖的手指头教训他道:“小祖宗呢,你又想挨手板心了?”说着翻开手,拍了拍她的手掌心。

  朱高熙圆嘟嘟的小脸上流露了一丝害怕,悄悄地转过头,看仪华正在一旁逗着朱高燧,口里亲亲热热的叫着小宝贝,时不时再低头亲一下,他小嘴立马撅的更高了,将刚接到手里的布老虎一下扔得老远。

  陈妈妈“哎哟”一声,板着脸瞪了一眼朱高熙,但见他泪汪汪的瞅着仪华,又无可奈何的再去捡。

  仪华哪不知道朱高熙不高兴,平时李进忠逗着他玩,还有大郡主也带着他,一时他们都没在身边,小家伙闹脾气也是正常的。她这样想着,扭头看窗外,见院里花木正繁盛,阳光点缀其间,莹莹亮亮却让人喜欢。

  一看之下,心意动,仪华就说带着兄弟两去院玩耍。陈妈妈听了想着仪华下病榻不过三四日,是该多走动一下,再说现在是上午。日头还不那么烤人。于是,陈妈妈和阿秋就张罗着在院外的石桌凳上铺了软垫、搬了朱高燧的摇车,又摆了几种水果以及豌豆、绿豆等豆糕,以备仪华母解暑用。

  小孩喜户外阳光,一出了院,两兄弟都乐呵了,一个望着院四面傻兮兮的笑,一个像个圆滚的小球在院里四处跑动。

  一时间,稚儿欢乐的笑声充满了整个院落,却也让院里显得更为空旷,很有几分寂寥之感。

  仪华坐在石凳上,听着兄弟两童稚的欢声笑语,心是说不出的满足。她想若能陪着他们一日一日的慢慢长大,平平静静地过日,这一生她该别无他求了,毕竟涓涓如流水的生活,在这个时代其实是求之不易。

  “知足常乐”的念头闪过,仪华不经意的一转首,看见偏殿阶下一株石榴花开得极好,一团团一簇簇缀满绿丛枝丫,仿佛燃烧在绿意空间的火焰。是那样的火红炫目,是那样的欲然璀璨,让人无法忽视它的存在,就如朱棣的存在一样。

  仪华神思恍惚了一瞬,放下手捧着的温茶,却出其不意伸出手,无意识的用指尖划出那个名字——朱棣。日光洒在石桌上,荧光闪亮又温温热热,指尖触在石桌面,丝丝暖意漫上,一直从圆润的指尖传到平静的心扉,然后渐渐地渲染开来,终是泛起了圈圈涟漪……

  “小的参见王妃。”身后突然响起了陈德海的声音,仪华猝不及防吃了一惊,似怕人窥得什么隐秘,手上一慌乱茶杯“哐”地一声打翻,茶水四溅,掩上了那并不存在的两个字。她这才从容一笑,抬头问道:“德公公免礼,不知什么事?”

  阿秋带了一名小婢女收拾石桌,陈德海等她们收拾干净退下后,凑到仪华跟前躬身道:“端午独幽在府,实在冷清寂寥,可街上又过于喧嚣。所以王爷已择了一处闹取静之地,请王妃与二位小王一游。”

  仪华嘴唇微动,半晌才轻飘飘的问了一句:“他回来了?”

  陈德海眼睛厉害,老人精似地瞧出仪华脸上有压抑的激动,他笑得就如初夏石榴花般灿烂:“还请王妃移驾,马车已停在体仁门外。”

  仪华心里还在犹豫。尽管她不知道自己在犹豫什么,可她仍是找了理由说:“燧儿还小,出趟门不方便。而且我出行一次,少不得劳师动众,我看还是在府里迎接王……”

  推脱的话没说话,陈德海就打断了:“王爷还在回北平城的路上,他想早些见到两位小王,才希望王妃带着小王择了路相见。并且小的已经备了寻常衣饰,又是在北平城周边,不麻烦。”

  话都说道这个节骨眼了,仪华再不好推脱了。母三人换了一身寻常的夏装,带了陈妈妈与阿秋,由陈德海引着出了王府,上了体仁门外仅停的那辆马车。

  这个时候已临近午时了,太阳晒得一片火热,空气里似乎一圈圈的冒着热气。平常这种热天,人命都躲在了浓荫下面,可今天是不同的日,卖冰碗、酸梅汤等饮品的,卖团扇、香囊等小饰物的……这些杂耍玩意、吃食的小商贩们,都聚在了街道两旁,顶着正盛的日光,吆喝叫卖。街上行人也推推嚷嚷的。密密麻麻占满了道路。

  坐在马车上的仪华母三人,身临在这热闹繁华的街市上,母却是不同的感觉。朱高熙、朱高燧两兄弟,简直高兴地没法,手舞足蹈地叫唤。仪华却有些心烦意乱,心鼓咚咚地敲个不停,怎么也安静不下来。

  因为她并不粗笨,在看见门外的这辆马车、十名侍卫的时候,她已经略猜到了此行早就安排了。也许连良医那句“暑气蒸郁,易染疫病”,都可能是陈德海事先让他们说的。而连连数月的缠绵病榻。让她整个人懒洋洋全无精神,现如今却乔装换样,瞒了所有人单独去出来,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对比下,令仪华年轻的心扉开始了跳跃。

  马车碌碌的行驶,很快地出了北平城,到了郊外宽阔的的道路上,马车似飞起来一般,风驰电掣的加速而行。路上参天的树木,随风飘扬的垂柳,来往的马车行人,都在车窗外一闪而过。

  这时马车驶入了一个岔口,那岔口是一个小山坡,两边栽有绿油油的古树,从入口处一直往里延伸。在这里大约行驶了小半个时辰,马车终于停了下来,陈德海第一个跳下马车,好像打点一些什么,才在外面说道:“王妃,已经到了,不过王爷还没赶到,您可能还需等上一会儿。”

  仪华心里瞬间平静了,也说不出是轻松了一截还是莫名的失落,她没有去理会,让陈妈妈、阿秋一人抱了兄弟的一个,就下了马车去。

  下到地面,仪华定睛一看,却是满眼的不可思议。一个山坡边上,木栅栏围成一个小院,院里北面三间小瓦房,左边一个四面无墙的草棚厨房,右边一个丁点大的茅草屋该是茅房。

  陈德海见仪华不相信的样,他呵呵一样,走过去亲手推开木栅栏,指着那三件小瓦房说:“王妃,就是这里,您先和小王进去。小的这就备午饭。”

  仪华带着一肚好奇。携小兄弟两走进了屋。

  屋里倒还不错,里面虽然不大,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应原色的木桌木椅,收拾的干干净净,很有农家小院舍的感觉。

  仪华好奇的打量这里的功夫,陈德海已经备了吃食上来,青菜小粥、馒头粽,还有给兄弟两吃的软食米糊。看到这些,仪华越发笃定朱棣是早有安排,也就压下满腹的疑惑,安安静静地吃了午饭。

  用罢饭,精神了大半日的两兄弟困了,陈德海掀了屋里左边的门帘,说里面有收拾妥当的床铺,可以歇觉。仪华不动声色的听了陈德海的话,让两兄弟一起躺在了那张铺着蚕丝褥的炕床。她就坐在一旁,手里拿了一把绢画的纨扇,不假他人之手亲自给兄弟两打扇。

  陈德海见仪华自己打扇,盯着兄弟两似在出神,脸上又带着淡淡的倦意,便有些恐仪华不悦,又着急朱棣怎么还没来。正暗暗心焦之时,只听“吱呀”一声,外间的木门应声而开,旋即一个沉稳的脚步声渐渐离近。

  这个脚步声,陈德海是再熟悉不过,他脸上闪过喜色,忙不迭上前打开帘,未语已先笑道:“王爷您来了!”

  陈妈妈、阿秋立马福身迎道:“参见王爷。”

  朱棣的声音随着脚步声走进,带着轻轻的微喘说:“他们两都睡着了?小声些,别把他们吵醒了,省得哭闹。”说时,大步流星地走到了炕前,一手压在仪华的肩膀上,阻止了她起身的动作,又弯下了腰,魁伟的身躯笼罩在仪华整个人上方。他的眼光闪动着,向并排睡着的兄弟两扫了一眼儿说:“这样摆在一块,长得还有些像。”

  *

  (晚上还有,可能后面会连续跳个时间)

  [无广告奉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