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全才高手都市行 第580章 线索

《全才高手都市行》第580章 线索

作者:普罗 字数:2590 书籍:全才高手都市行

  丁小步、彭十七看这海一般的书籍,耸了耸肩,没有什么办法,只能按照计划的先把永乐年间的这些县志看一看。

  希望能找到一些线索。

  就一人一本的拿来凳子,认认真真的看了起来。

  一个从左,一个从右,反正只是记载,到没有什么顺序可言,就这般的一页一页的翻着看。

  其中多半记载都是永乐时代的豪绅和官吏。

  因为是闵地,画家、诗人之类的很少,这个小县城也没什么记载,均是这些政治人物。甚至在永乐年间,这里连场战争都没有。

  看起来就也简单的许多。

  彭十七也懂繁体字,两人就一本一本的看。

  终于是在看了半个小时之后,找到了关于郑和下西洋的一些零星记载。

  记载的是永乐二年,官府开始在这里建造造船厂,有多少乡绅出钱,有多少人出力,记载的都是这里为郑和下西洋的贡献。

  也很符合县志的本质。

  记载本县的一些功绩。

  结果却是对航线一事只字未提。

  连郑和都没怎么提。

  丁小步和彭十七有些晦气。

  尤其是看了半个小时,乏味的有些咋舌。

  彭十七就不由直叹气:“这就是大海捞针,太难找了,一点有用的线索都没有,是不是咱们想多了,这里就是一推烂纸啊。”

  “烂纸肯定不可能,就是对这件事没什么记载。”

  丁小步把书也放下了。

  这般看是没什么用处了,永乐年间的记载不多,就那么几句话,在看其他书吧,却又无从下手。

  整整一千多本,从哪开始看啊?

  他也想放弃。

  因为这些都是病急乱投医,不能在这浪费时间。

  但他又有些感觉,对于这个地方来说,郑和下西洋是大事,不可能一点线索都没有。

  就想一咬牙一跺脚,把所有书都看一遍,很有可能就有黑石号的一些线索。

  可把这些书都看完,就得一个多星期,再加上如果没有,就是徒劳。

  彭十七的意思就是撤,“走吧,这般找,还不如去海上找呢,反正范围就这么大,有仪器在,应该有办法。”

  这也是大海捞针。

  而且更加的难找。

  丁小步陷入了两难境地。

  不找吧,怕遗失了什么线索,找吧,有怕耽误时间。

  直挠头。

  这时那个图书管理员端着茶水和西瓜走了上来,呵呵笑道:“我们副区长说,让我好好招待你们,你们吃些西瓜,喝口茶,别着急,慢慢来。”

  非常客气。

  丁小步也真渴了,就喝了喝茶水。

  却又一喜的问道:“这位师傅,你们这个图书馆有多少工作人员啊?”

  “不多,十一个人,一天换一班,有一个小组长,平时图书管理就六个人,没什么事干的,闲得很。”

  工作人员打呵呵的一笑,“其实我们这也不是什么图书馆,就是帮区里保管一些文件和档案,有事了,也都是人家过来找,用不到我们。”

  属于清水衙门。

  丁小步笑道:“那我给你们找个事干,你们愿不愿意啊。”

  工作人员一愣,有些不明白。

  彭十七却是明白了,笑着竖起了大拇指。

  丁小步就说道:“我们想让你们把这些县志帮我们看一看,找些关于郑和下西洋的线索,怎么样,当然,给钱。”

  一提钱。

  工作人员立刻眼前一亮,嘿嘿笑道:“我们这没事干,副区长也留下话了,让我们配合,您说就是了,我们办。”

  没说要钱,但却是离不开钱。

  丁小步说了说:“一共是六个人是吗?一人五百,如果找到关于郑和下西洋的信息,在给二百。如果找到我们要的了,在给一千,怎么样,就在这找,陪我们一起找,争取在晚饭前看完。”

  工作人员看是如此简单的事,立刻笑呵呵的点头,“没问题,没问题,我这就去给你找人。”

  哗啦啦的把工作人员都叫了过来。

  四男二女,都是四十岁到五十岁不等中年,都是在这个清水衙门混日子的。

  想让他们真卖力,就得给钱。

  至于繁体字,也好说,都是中国人,稍微看看就能看到,再者郑和二字和下西洋几个字也没什么变化,不至于出什么差错。

  丁小步就起身说道:“就这么多书,如果今天都看完了,找到了我们想要的线索,我在加一倍。但若磨洋工,不好好干,你们应该看到了那位副区长对我们的态度,绝对让你们吃不了兜着走。”

  给个糖枣,又给了一巴掌。

  几人看了看,还是觉得可以干,看半天书,给几千块钱,何乐而不为呢,连连点头,“你们放心,我们一定好好看,争取给你们找到。”

  “对,不磨洋工,反正找到了还能多赚钱。”

  一行人哈哈笑着的准备好了。

  丁小步就说道:“那就开始,一人一排书,近代的也别放过,从明朝往下的全看一遍。”

  六个人加他们俩,八个人,快点干,晚上前,应该能看完。

  立刻忙碌起来,拿着凳子,茶水、西瓜的开干。

  丁小步、彭十七也没闲着,翻看起来。

  整个房间一时间都是翻书声和喝茶声,也没什么交流。

  丁小步还观察了观察,怕几人不给办事,悟了大事,还好,都在读,他就也把重心放在了寻找线索上。

  彭十七也一样,全部都是全神贯注。

  至于线索呢。

  也有。

  因为这里最大的事件就是郑和曾经在这里建造过船,一直在第三次下西洋,黑石号沉没之后,才去的别的地方。

  这里就稀稀拉拉出现了一些。

  被那些工作人员找了出来。

  比如明末期,为了驰援北上抵抗满洲人入侵,这里曾经又造过船,造的也是郑和时期的宝船,但却没有满洲铁蹄快,最后失败。

  这里还发生过屠城。

  记载了不少慷慨被之士。

  还有,到了清朝,这里在对抗郑成功时,曾经又造过船,后因禁海被搁置,反正是和造船、郑和有很多的牵扯。

  但却和丁小步想要的差之千里。

  就这般继续找,看的一个个都有些头昏脑花。

  丁小步准备叫这些人先休息一会儿,都累了,看的头晕目眩,脑子都不好使了。

  可这时,却突然冒出来了线索。

  “你看看这个有用吗?”

  一个四十多岁大姐找到的。

  丁小步揉着眼睛看了看,却是直接一惊。

  上面记载了一次大台风,在乾隆年间,说曾经见到过郑和沉没的宝船浮出水面,后有人登船取宝。但转瞬间间又沉没。

  所出宝物,价值连城,使得这里一时间风声大阵。

  但后传,是子虚乌有,没有什么宝船。

  只是一些简单的叙述和当时官员的治理办法,没有其他。

  可却偏偏记载在了县志里,也和郑和宝船、下西洋有管。就说明,很有可能是条线索。

  但浮出水面?

  应该不可能,沉没的船,就算遇到在大的台风也不可能在吹上来啊,除非把海水吹干。

  那么是什么情况呢。

  丁小步感觉是有人看到了,潜水去取了几件宝物,之后漏了财,被当地官府黑了,抓了,说他造谣。

  这很有可能,但也只是猜测。

  丁小步又看了一下地址,叫死水礁。

  他就问了一句,“你们知道死水礁吗?”

  众人都摇了摇头,表示不知道。

  也理所应当,这里记载的是清朝乾隆年间,地名一看就是土名,很容易变动。

  可彭十七却想了想道:“我好像在哪本书上看到过。”

  连忙翻看起来,还真找到了,“这里,这里,死水礁,位于里门岛左侧十海里处,不知有多少船只碰礁沉没,所以得名死水礁。”

  船只碰礁沉没!

  丁小步想了想,再次问道:“那你们知道里门岛吗?”

  几人这时点了点头,“知道,就在二百海里处,有一个小岛,很小,也很好找。”

  正好有一个地图,拿了出来,指了指,果然不是很远。

  在看地图标识,那个地方有很多的礁石之类的,做了特别说明。

  丁小步感觉线索找到了。

  应该就是这里了。

  指了指,问了问十七,“你感觉呢。”

  十七点头道:“我感觉也有可能,但却还是雾里看花,不清楚啊。”

  丁小步也有同样的感觉,但目前掌握的情况就是这样,就想了想说道:“继续看书吧,看完再说。”

  如果有其他线索,就按其他线索来,没有就只能去找个里门岛了。

  六人又开始重新看了起来。

  结果却是在没找到半点线索,一直到了六点半,把这些书零零散散的都看完了,才叹了口气。

  “终于看完了。”

  一个个看的头昏眼花,腰酸背疼。

  丁小步却是微微有些皱眉,线索虽然有了,也算有了收获,但却是证据不足。

  情况又只能这样了,就拿出支票簿,给六人写了一张两万块钱的支票,“嗯,具体账目我也记不清了,你们去分吧。”

  “好,好,好。”

  众人立刻高兴起来,眼也不花了,头也不昏了,高高兴兴的走了。

  丁小步和彭十七也随之离开了图书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