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国战1915 第四十四章 第二次战争(3)

《国战1915》第四十四章 第二次战争(3)

作者:沉默独自在 字数:4470 书籍:国战1915

  不过用人不疑,他相信夏国桢也知道郭松龄的能耐,所以肯定心中不服。这次夏国桢带了16000多人还有一百多门大炮,如果能做得跟郭松龄一样,那就是更胜一筹了。

  “嗯,只要夏国桢能顺利的翻越大凉山,抵达凉山,抄了靖**的后底儿,四川的战事基本可定了。按照现在的速度看来,大概后天夏国桢就可以开始进攻凉山了。”徐邵文点了点头,他现在一点不担心顾品珍去偷袭乐山的事情。

  顾品珍不管在这段时间能打下多大的地盘,一旦凉山被夏国桢拿下来后,照样都得吐出来。更何况乐山与内江不过几十里的路途,韩玉国的部队可不是吃干饭的。

  “把顾品珍的动态电告韩玉国,让他自己拿主意。”徐邵文吩咐的说道。

  黄参谋犹豫了一下,说道:“将军,其实刚才我们几个参谋官都讨论过,只要夏师长能顺利攻进凉山,顾品珍威胁乐山其实不足畏惧。”

  “这个我知道?那么你们的意.思就乐山不要了,等夏国桢打完凉山后让顾品珍自动撤退?”徐邵文看着黄参谋问道。

  他可没有那种能守却不守的打.算,顾品珍是一个人才,弄不好出了什么岔子,那大局甚至都会有影响。

  黄参谋摇了摇头,解释道:“将军,.我们不是这个意思。是因为在沐川县还有龙云元的三个团。一旦夏师长在凉山动起手来了,龙云元配合昭通的卢汉、张汝冀,对我们宜宾的威胁可是很大的。所以我们必须保证韩玉国的14师有充足的兵力来援助我们。”

  徐邵文缓缓的吸一口气,自己差点把龙云元给忘.记了。

  自从两个月前,龙云元接到了唐继尧的密令,准备.隐蔽行军向内江发动偷袭。只不过这件事提早被徐邵文的特勤处侦查到了。徐邵文让韩玉国在金龙寺那里打了龙云元先头部队两个团措手不及,全歼了戴定国的两个团。

  但是现在龙云元手里还有4个团,虽然这个4个团.当中有不少是临时抓来充数的壮丁,但是总兵力也在7000、8000左右。龙云元现在依然屯守在沐川县,北上可以打自贡,南下可以打宜宾。

  这个威胁是不.容小视的。不过徐邵文并不担心,他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之后,说道:“龙云元确实是一个隐患,但是我料定成都那边战事一旦吃紧,他会派人去只元顾品珍。即便他要与昭通的卢汉、张汝冀来对付我宜宾,我在重庆还有35旅一个旅,再加上李场镇那边韩玉国的一个团,他要吃下宜宾,那是痴心妄想。”

  黄参谋点了点头,他现在明白徐邵文的意思。徐邵文之所要韩玉国去救乐山,就是为了不让前线的刘存厚分心,一旦刘存厚在成都的作战占了上风,唐继尧肯定不会眼睁睁看着成都失陷,这龙云元自然会北上去做支援。

  其实如果换做龙云元自己,他也不会傻到在这个时候来偷袭宜宾。一旦龙云元自己在宜宾陷入了僵局,韩玉国的部队火速南下支援,正好迎着龙云元的背部给与致命一击,龙云元必然得不偿失。

  “将军,那要不要先命令35旅从重庆调过来?”黄参谋试探的问道。

  徐邵文想了想,觉得夏国桢的确快要开始进攻凉山了,是时候在宜宾做好防守准备。他点了点头,说道:“嗯,发电报给蒋光鼐,让他以团为单位,逐步开始调转。”

  “是!!”黄参谋说完,叫来了一个侍从官,交代了几句,让其去发电报。

  “另外,鄂军入川的部队有消息了吗?从上个月开始,王占元就表示会派兵入川,怎么现在还没动静呀?”徐邵文又问了道。

  黄参谋说道:“鄂军第9师辖下11混成旅,其实在三月底就准备入川了。但是湖北那边的消息,王占元似乎私扣了鄂军军饷,让士兵们感到非常不满,原本既定的命令士兵们全部违令不执行了。”

  他顿了顿,问道:“将军,现在四川的情势还算明朗,我们就就能解决川内之事了,何必还要多招来一个鄂军来分这杯羹呢?”

  “王占元这个万金油,他的财产向来是来之不义。哼哼。”徐邵文冷冷的嘲笑了两声,然后才解释的说道,“我只是担心重庆。我把35旅调来宜宾,重庆就只有周道刚的几千散兵了。虽然说贵州那边不会掺和这次战斗,但是重庆重镇,不得不谨慎呀。”

  黄参谋恍然的点了点头。

  “令先,令先。”徐邵文走回到办公桌前,向自己的副官陈令先喊了道。

  陈令先连忙从副官席那边快步走了过来,问道:“将军,什么事?”

  “帮我拟三份电报,分别发给大盛元商会、新安农行和兴百富商会,让他们在重庆组织商团军队,协助重庆留守叶明真加强重庆的防御。”徐邵文说了道。

  “是!”

  ————————————————————————————————————

  因为突然下雨,而且这雨水还是连绵不绝,这让夏国桢在大凉山山脉中行军非常困难。尤其辎重、重型武器这些东西,有时候倒真是成为了一种非常难受的拖累。在大凉山山脉中,好几次因为雨水打滑了地面,让士兵们摔倒、大炮滚下了山去。

  16000人的部队几乎都在山野中走散了,掉队和失踪的人不计其数。

  单单夏国桢这几天接到的损失汇报,就有十二门大炮的轮子摔坏了,一百多个士兵受伤,甚至还有七个士兵因为跌落倒了山谷之中,生还的希望极为渺茫。

  夏国桢不禁开始怀疑,在4月28日之前到底能不能抵达凉山还是问题。就算能如期抵达,恐怕先头部队还得原地等待后续部队慢慢到来。不过现在他也没有什么办法了,箭在弦上了,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

  罗佩金的第五军整编之后,把原来几个零散的团部全部合编在了一起,如今部队从五个团变成一个旅和一个旅,总兵力却只有6000多人。在接到熊克武的求援之后,他先一步于顾品珍向成都开始出兵。

  在4月26日这天早上,先头部队一个团总算抵达了成都。

  刘存厚在南边的兵力已经做了连番的调整,他现在要应对的是熊克武布置好了的阵地战,不得不变得小心翼翼起来。同时他也知道罗佩金的部队已经抵达成都,眼下进攻成都的难度越来越大了。

  他曾经好几次试图联合田颂尧、邓锡候、刘斌和王成勋四人,向成都发动一次总攻。让田颂尧、王成勋和刘斌从北边和东边给成都施压,而自己则和邓锡候从南边进攻。

  总攻的代价是很大的,但是对成都的攻坚力度也是最强的。

  一旦成都陷入了三面苦战,熊克武必定会觉得手忙脚乱,到那个时候总会能找到突破防线的破绽。

  只不过田颂尧、邓锡候、刘斌和王成勋这四个人就好像是没有默契似的。当邓锡候和刘斌做好准备的时候,田颂尧和王成勋却说还没准备好。可是当田颂尧和王成勋做好准备的时候,这邓锡候和刘斌又不干了。

  最终让刘存厚不得不打消了这个念头。邓锡候和刘斌以及王成勋这三路人马,毕竟不是自己能完全控制得了的。这是一个遗憾,也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不过刘存厚也不着急,自己这边内部不协调,熊克武那边也不见得好过。

  熊克武和滇黔联军的关系比刘存厚这边更难把握。滇黔联军是独立的军队,无非是在大观瞻的利益上才站在一起,别说他这个四川人和云南人、贵州人搞不来,就连顾品珍和罗佩金同是云南人却之间也有各自的矛盾。

  在这天下午的时候,连续好几天的雨水总算变小了,虽然熙熙攘攘的还很密集,但是却比前几天要轻弱许多了。

  眼下的情况让炮兵的事先变得好多了,刘存厚暂时没能制订消息的进攻计划,只能以炮兵的远程火力威慑熊克武的阵地。于是在下午两点的时候,川军第一师和第八师集合了四十多门大炮,连续炮轰了熊克武在成都南部的阵地两个多小时。

  起初熊克武以为刘存厚要利用炮火的掩护发动冲锋,所以下令全线部队做好应战准备。可是当两个小时候,炮火停息下来了,可是依然不见刘存厚的部队向阵地进攻。这个时候他似乎猜出了刘存厚并不想和自己硬碰硬,所以打法上很保守。

  这倒是让熊克武暗暗松了一口气。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成都这边战斗虽然激烈,那是因为双方主要都在用大炮对轰。炮火之声有时候能响一个彻夜,双方伤亡虽然没有正面交战那么严重,可是这种慢慢积累的伤亡,依然不容小视。

  ———————————————————————————————————

  四川的战事如火如荼进行着的时候,北京中央再次发生了一些变化。这次的变化将会直接影响到四川局势的发展。

  4月初的时候,段祺瑞内阁重新登上政治舞台,但是这个时候被称为“段祺瑞灵魂”的徐树铮却突然有些得意忘形了。原来徐树铮负责与奉系张作霖联系,将原本处于下风的段祺瑞一下子扶上了高峰,一举把冯国璋给压倒了。

  因此,当段祺瑞重新执政北京的时候,徐树铮一直认为这是他自己的功劳。

  徐树铮甚至渐渐产生了一个想法,那就是北京政府现在但凡大小事务都得过问段祺瑞,而段祺瑞则必须来过问自己。这的确不是一个匪夷所思的事情。毕竟与奉系做联系的人是他徐树铮,张作霖卖不卖段祺瑞的面子是一回事,但是张作霖却认定了徐树铮在北京的地位。

  事实上段祺瑞确实在指定大局方针的时候,经常找到徐树铮来磋商细节,只不过这种磋商让徐树铮误会了段祺瑞是在求自己。

  正是借着这一股得意的劲儿,徐树铮先在皖系内部开始排挤其他人。最先受到挑拨的自然是段祺瑞的门生,时任参陆办公室主任、并且与自己齐名的靳云鹏。

  最终靳云鹏和徐树铮争执了十多天,被迫请假不再去办公室办公。

  靳云鹏被赶走之后,参陆办公室的实权便由徐树铮一人独大了。只不过徐树铮依然不满足,紧接着又开始用手段排挤国务院秘书长张志潭。张志潭被迫辞职而去。

  自此,皖系内部变得动荡不安,这是皖系内部分裂的开端。

  -----

  只不过徐树铮依然是一副盲然不知所谓的态度,在独霸了中央部分权力之后,他的野心渐渐的越来越膨胀。就在4月初的时候,他给在前线坐镇的曹锟发了一份电报,表示愿意推举他为两湖巡阅使兼湖北督军,然后再把原来的湖北督军王占元调任到江苏督军。

  徐树铮以为曹锟从原来的一省督军现在升任到了兼顾两大省的军政大员,必定会感到心满意足。只要曹锟不反对,他自己就可以堂而皇之的取直隶总督而代之,不单单颠覆了直系的长江三督,同时还可以让自己进一步操控北京政府。

  不过曹锟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他一眼就看出了徐树铮是要“调虎离山”趁机把自己架空。当即他就想出了一个应对之策,马上回电北京政府,表示自己要辞去两湖宣抚使的前线职位,同时还在暗中指示了吴佩孚,让其在长沙消极作战,甚至不要继续再南下进攻了。

  吴佩孚原本就因为自己没弄好湖南督军而不爽快,当即就和曹锟一拍即合了。

  在北洋政界当中,“辞职”这一手段是威胁北京政府最有效的手段,并且还是屡试不爽的那种。当曹锟摆出一副要辞职,吴佩孚弄出一副要罢工的态度后,皖系这边立刻就被震慑住了。徐树铮不得不打消了推翻长江三督的计划,也不得不搁浅自己称霸北京的想法,他在4月12日的时候亲自从北京赶到汉口,向曹锟赔礼道歉。

  其实曹锟和吴佩孚这些手段之所以让皖系控制下的北京政府感到恐慌,原因有两点,第一点就是在湖南作战的主力部队全部是直系军队,第二点就是在进入4月之后,三路进攻湖南的大军都相应的消退了作战积极性。

  北洋政府所谓的主战派,诸如张怀芝、张敬尧、张作霖、曹锟和吴佩孚这些人,他们扯着嗓子高呼支持武力统一南北,其目的其实只有一点。那就是他们是全部支持段祺瑞向国外列强进行贷款借械政策。

  曹锟的第一路军、张怀芝的第二路军和张敬尧的第三路军,一开始全部都在湖南战场上奋力作战。等到小有成果的时候,却又不约而同的停息了下来,纷纷开始向段祺瑞索要军械和物资。段祺瑞越是拖延,这前线的三路大军就越不卖力。所以眼下湖南的局面再次变得焦虑起来。

  徐树铮还算是有远见的,他原本计划让段祺瑞改变奉系军队入川作战,转而让奉系军队开到湖南。利用奉系军队来监督直系军队。不过段祺瑞最终没同意这个提议,因为他在第三期对南方作战的规划当中,他是主张四川、湖南双管齐下,一举攻破西南五省。

  眼下的情况越来越不明朗了,段祺瑞看出了这帮在前线作战的大将们的心思,这贷款借来的军火给了他们,他们会索要更多;可是如果不给的话,那对南用兵的进度势必又会受到阻碍。这给也不是,不给也不是,终于在4月中旬的时候酿成了湖南战事陷入对峙状态。

  这对四川来说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一旦湖南这边的滇黔军队有了喘气,尤其贵州刘显世的军队,他们一定会想尽办法向重庆发动进攻。

  -------

  不过徐邵文依然保持着稳定。湖南战事陷入对峙,不代表南军会有反击的可能。南军毕竟纯粹是军阀部队,装备比不过北军,训练也比不过北军。只要曹锟和吴佩孚不从湖南撤退,这湖南境内就一日不得安宁。

  对于刘显世会偷袭重庆,那也只是一种防范于未然小心谨慎。徐邵文不得不加派谍报力度来对贵州境内军队动态做出监控。

  现在徐邵文要做的,那就是尽快摆平四川境内的战事,一来阻止奉军南下,二来削弱四川主要矛盾。

  ------

  【向各位大大厚颜无耻的继续求求花花草草、打赏。2月份即将到来,提前给各位大大拜一个早年了。

  这本书写的比较烂了。唉,都怪我自己太烂了。不过最近我深深刻刻的反省了自己写的两本书,已经知道了问题所在。关键是我个人剧情驾驭能力太差。

  我决定日后写新书,一定先写大纲。不会再让各位大大失望。这本书还是先努力码完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