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宋翔 三十四向杨炎问计

《宋翔》三十四向杨炎问计

作者:木林森444 字数:2744 书籍:宋翔

  金国将要出兵三十万增援西夏,皇帝完颜允恭将御架亲征的消息,也立刻由大宋在金国设立的谍报系统传回了建康。因此大宋朝廷也立刻为此展开了讨论,商议如何应对金军的出兵。

  虽然大宋朝廷对于金国将会干涉西夏的战事早有思想准备,也制定了好几套应对的措施。但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整个朝廷上下还是都大吃一惊。因为按杨炎当初预料,金军出兵很有可能会等到来年春暖花开之后,但那知金国的反应之及时,动作之迅速,都远远超过了这个预计。而且三十万大军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以目前宋军在西夏的兵力是否足以应付,真是未必可知。

  其实自从大宋出兵进攻西夏之后,几乎就是势如破竹一般,连战连胜,战事一直都进行得十分顺利,由其是夺取了大宋当年数代都梦寐以求的河套地区,因此赵忱也十分放心。而且在朝中反对的声音也渐渐平息下来,随着每一份捷报传回建康,群臣们都精神大振,然后纷纷赞扬赵忱英明,当初力主对西夏岀兵是一个英明的决策。

  但金国出兵的消息传到建康之后,朝廷上下也都紧张起来,没有人在称赞赵忱的英明决策,当初反对出兵西夏的官员这时也都蠢蠢欲动,虽然还不敢明目张胆反对进攻西夏,但多数人都以金军势大,恐怕宋军难以抵抗,因此有人以经建议还是暂时撤军为好。而当初力主对西夏用兵的官员,如王炎则认为战事进行到这一步,绝对不能退缩了,大宋应该向西夏派出援军,以增加杨炎的兵力,就在西夏与金国决战。

  赵忱有些踌躇不决,不知是该如何取舍才好。从他心里来说,是绝不希望就此撤军的,因为一但撤军,那么之前大宋做的一切努力都是白费了,以后也再难以找到这么好的灭夏良机,但继续留在西夏,与金军决战,赵忱心里也没有底。他现在己不是刚刚继位的懵懂少年,十分淸楚以目前大宋的力量,还没有完全做好与金国决战的准备。

  而为这场战争设立的都督府同样对与金军决战没有把握,因此也提不出什么好的参考意见来。最后还是尚书左朴射韩彦直建议,立刻命人以八百里加急将这个消息传到西夏前线,向杨炎询问。看一看杨炎是什么想法。毕竟他才是前线的指挥官,

  这一点赵忱其实早就想到了,但现在杨炎身在数千里之远的西夏。虽然为了这场战争,大宋专程修建了一条从建康通往兰州的驿道,使公文传递的迅速大大加快了。但建康的公文传到杨炎手中,然后杨炎再把答复朝廷的奏章送回来。这一去一来至少也要十五六天的时间,就算朝廷可以根据杨炎的答复做出决定,不需要再次询问,但等到朝廷的诏令再次下到前线,只怕一个月的时间都过去了。到了那时,恐怕想撤军都来不及了。

  韩彦直自然也想到了这一层,因此道:“陛下,依臣之见,可以在朝廷的公文中加上“前线的战事,杨驸马可以自行便宜行事”之句,一但杨驸马认为必需撤军,那么就可以无需等到朝廷再下令,就可以自行安排撤军。这样一来,也就不会误事了。”

  赵忱听了之后也觉得只能如此,同时他也相信杨炎会做出正确的选择来,于是点点头,道:“韩卿所言极是,但如果杨驸马认为可以在西夏与金军一战,但需要朝廷派兵增援,等公文回复到建康时,是否也迟了呢?”

  韩彦直一听,觉得皇帝说得也对,自古道救兵如救火,如果杨炎那里真的需要援军,等公文传回建康之后再发援军,少说也要耽误近二十天的时间,说不定决定胜负的关建就在这二十天的时间里。

  因此韩彦直想了一想,道:“那么就再下一道诏书给赵汝愚和刘珙,如果前线真的需要援军,就先暂时从四川调遣,然后朝廷立刻先调集五六万大军派去,前线如果需要援军,则正好来得极,如果杨炎决定撤军,那么大军行进,必然迟缓,公文到了杨炎手中,大军只怕还在湖北境内,因此只需要把行军的路线告杨炎,让他立刻派人阻止大军进川,也就是了。”

  赵忱这才露出笑容,道:“韩卿果然是持重之臣,能够如此面面俱到,实在是难得。好,朕立刻就下诏,依韩卿所言去办吧!”

  第二天,韩彦直立刻以中书省的名议,用八百里加急,给杨炎和赵汝愚、刘珙各发出一份公文。然后立刻调遣人马,由曹勋统领,立刻进川去增援宋军。

  消息传递不便,一直都是战场上的一大难题。所谓八百里加急,其实都达不到八百里,一天能够达到五六百里,以算很不错了。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在进攻西夏之前,大宋特意修建了一条建康通往兰州的专用驿道,每隔六十里设立一个驿站,每个驿站有二十人看守,并养马十二匹。一但有紧急文件,则层层传递,一刻不停。同时还制定了一套严格的传递制度,并且规定,两个驿站之间传递,必需在一个时辰之内跑完,公文自开始传递起,在每一个驿站都会领取一份到达的日期时间,那个驿站超过了传递时间,必将重罚。相反如果能够提前一定的时间,还有奖赏。

  因此在这种奖罚措秩下,驿卒们都不敢有所怠慢,基本都能保证一天八百里的速度,有时一天甚致可以跑出一千多里去。使消息传递的速度也大大提高。从建康到兰州的公文以前至少需要七八天时间,而现在只用四五天就可以传到了。

  而在兴州主持全局的赵汝愚和刘珙首先接到了朝廷的诏书,得知金国将出动三十万大军援救西夏,两人也意识到事实的严重,决定无论如何,也要赶到前线和杨炎见一面,无论是继续留在西夏,还是退军,都要当面商议对策。

  因此两人将公事交待了一下之后,立刻启程,先到兰州见到了辛弃疾,说明了来意。辛弃疾同样也明白事件紧急,因此一面命人先通知杨炎,一面调遣了三千宋军,自己亲自统带,保护两人进入西夏。到达会州时,接到了杨炎的回书,请他们三人到韦州见面详谈

  好在他们经过的地方都以被宋军占领,一路上也没有什么意外发生。十分顺利的到达了韦州。这时杨炎、高震,杨昌鹏三人都以经在韦州等候了。

  这时金军以经发兵了,先锋人马以经到达了银州边缘。因此双方见面之后,赵汝愚也顾不得客套,直接问道:“子昊,现在金国出动大军三十万,来援助西夏,依你之见,应该如何应对?”

  其实杨炎早己经得知了金军的动向、兵力,而且也早就做好了应对的方案,听赵汝愚问起,胸有成竹道:“眼前西夏以经指日可破了,这个时候绝对不能退军。相公放心,在下以经早有定计,管教这一次金军有来无回。”

  虽然还没有听到杨炎有什么定计,但见杨炎说得这么有把握,赵汝愚等人对他的用兵才能也有十足的信心,因此也安心了不少。

  赵汝愚当然也不希望大宋就此撤军,他当了一年多的宰相,对大宋的以经有了相当的认识,淸楚一但撤军,不仅仅是这次进攻西夏的一番心血都白费了,更重要的是给了那些主和派大臣以口实,日后再想用兵北伐,困难也将大大增加。而相反如果杨炎真能击败金军,不光是能够收取西夏,同时也将极大的鼓舞大宋的士气民心,在也没有人敢轻易反对北伐了。

  因此赵汝愚道:“那么不知现在子昊还需要那些帮助,汝愚必然会尽己所能,全力支持子昊,就算是汝愚力不能及,也必会为子昊在朝出尽力争取,全力保障子昊这一次能够战胜金军。”

  杨炎点点头,道:“我军以经攻占了西夏不少地方,如今都要分兵把守,因此兵力太过分散。因此我想把韦州以西的所有地方都移交给后方管理,请相公和宣抚回去之后尽快抽调人马,与我军完成交接。”

  赵汝愚也点了点头,道:“此事好办,我回去之后立刻安排人手,交接之事就全由幼安来付责吧!”

  辛弃疾本来就是做为安抚西夏地方的行政长官的人选,以前因为战事未明,才一直留在兰州。现在即然宋军以经攻占了大片土地,也应该开始建立大宋的统治体系了。

  份咐完了辛弃疾,赵汝愚又道:“除此之外,子昊还有什么要求呢?”

  杨炎道:“如今粮草物资到是不差,只是现在以是十一月天气,气温寒冷,士兵们的衣甲都十分单薄,因此要尽快将棉衣、毛毡送来,好让士兵们能够度过寒冬,现在这里随时都可能会下雪,因此这件事也非常紧急,绝不能有所拖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