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宋翔 三十三御驾亲征

《宋翔》三十三御驾亲征

作者:木林森444 字数:3569 书籍:宋翔

  就在宋军和蒙古军联合向西夏动猛攻的时候,西夏派往金国的特使浪讹进忠也到达了中都,积极展开了游说工作。?(?八[一中?文<网〈[ ?)〕.?8}1]Z}〕.]COM

  其实西夏与金国之间的利害关系虽不能说是唇寒齿亡,但也是息息相关。因为一但让宋朝占领了西夏,不仅让宋朝拥有了一块极好的产马之地,而且也对金国西部的京兆府路一带形成包围之势,必然会使宋朝的势力大增,绝对是不利于金国的。

  而且这几十年来,西夏一直都依附于金国,如果任由宋朝攻占西夏,那么金国的颜面又何存呢?因此无论从那一方面考虑,金国都不会对西夏坐视不管的。

  金国的执政大臣也都是有见识的人,不会看不到这一点,但出动大军可不是一仵简单的事情,不仅仅只是兵源,还有粮草,物资,马匹,民役等等,缺一不可。宋朝出动二十万大军攻夏,事先足足准备了五个多月,则可见一斑。

  但现在以经是十月份了,等金国全部准备妥当之后,只怕以经到了十二月,这正是一年中最冷的月份,可不是出兵征战的时候。因此最好是等到来年春暖花开之后,再出兵援救西夏才好。

  而且西夏也并非不堪一击,虽然敌不过宋军,但自保应该还是有余的,完全可以坚持到明年开年之后。而到了那时,就算宋军没有与西夏军拼个两败俱伤,但也必然会被西夏拖得兵力疲惫了,那时金国再出兵,正好可以以逸击劳,一举击败宋军,帮助西夏恢复国土。

  完颜允恭虽然资质平庸,但也不是不明白事理的人,听了众臣的意见之后,也觉得有理,因此只派人密切关注西夏的局势,然后积极筹备,但并没有马上出兵的打算。因此在琅讹进忠到达中都的最初一段时日,到处遇到的都是太极推手,虽然都口口声声表示不会坐视西夏不理,但一谈到俱体的出兵时间,或是顾左右而言,或是百般推诿,就是不肯承诺马上出兵。

  浪讹进忠也不是糊涂人,当然明白金国的用意,心里虽然着急,但毕竟是有求于人,不好过份紧逼,只好想尽办法贿赂完颜允恭的亲信大臣,希望他们能够为自己多说些好话,说服完颜允恭早日兵。

  但几天之后,情况却立刻生了转机,西夏朝廷派人来通告浪讹进忠,这一次不仅仅只是宋朝,就连北方的蒙古也和宋朝结盟,对西夏动了攻击。而金国设在西夏的密探也将这个事实反馈回了中都。这一下金国朝廷上下也都有些紧张起来。

  金国是由女真族创立的国家,而女真族本身就是游牧民族,自然知道游牧民族都有全民皆兵,人人悍勇善战的传统。而虽然大金一直视南方的宋朝为自己的要大敌,但对于北方草原的鞑靼民族,一直都有几份忌惮。在蒙古统一了草原之后,对金国派出通告新君继位的使者出言不逊,都令大金不敢轻易出兵。

  同时宋蒙都是与金国有世仇,如果蒙古真的和宋朝结盟,那么势必将大金视为大敌。金国的群臣可都不会忘记,当年正是金宋两国联合,才灭掉了辽国。难到现在历史又将重演了吗?新兴的蒙古部落以经不逊色于当年的掘起的女真族,而现在的宋朝的力量,可就不是当年徽宗时代的宋朝可比了。那么金国真要步夕日大辽的后尘了吗?

  现在西夏将宋蒙两国隔开,一但宋蒙联军灭亡了西夏,失去了这个缓冲地区,将使宋蒙两国将直接接壌,来往交流就更加方面了。如果再联手进攻金囯,大金将陷入腹背受敌的局面中,将是大大不利。因此金国绝不能让这种情况出现。但以西夏目前的实力,是否能够抵挡得住宋蒙联军的夹击,金国的群臣可就没有把握了。

  因此张浩、仆散忠义、完颜宗政、纥石列志宁等几位执政大臣商议之后,决定必须调整对待西夏的策略,于是联合上本,建议大金应该尽赶出兵,去援助西夏。

  完颜允恭接本之后,当即复批同意,并决定在第二天的早朝上招集文武群臣以及西夏使臣一起商议援助西夏的事宜。这一点到是让张浩等人颇为欣慰,新皇帝登基也快有一年时间了,对大臣们的意件也越来越重视了。

  那知群臣们想得虽好,但在第二天的早朝上,生的事情却是让他们大出意外,也大惊失色。

  金国的皇帝完颜允恭在早朝时招见西夏的使臣浪讹进忠,当朝宣布,大金将在一个月内,出动大军三十万,去援助西夏,而自己将亲自领军,御架亲征。

  浪讹进忠听了,自然是喜不自禁,连连向完颜允恭磕头致谢,连称大金皇帝圣明。而金国的群臣听了,则全都惊呆了,则不说这三十万大军,金国是否能够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调集齐备,但皇帝要御架亲征?这可是在事先和谁也没有商量过的事情,而且还是当着西夏使者的面说出来,不由不令人震惊。就连尚书令,太师张浩甚至都怀疑,是不是自己年老体衰,眼花耳聋,听错了。

  随后完颜允恭也不理众臣的惊讫表情,接着下令张浩、仆散忠义、完颜宗政、纥石列志宁等人立刻开始着手准备出兵。因为现在当着西夏使者的面,众臣也不好劝阻皇帝,对完颜允恭的布置,也只好暂时一一答应下来。

  其实完颜允恭对西夏的存亡并不太关心,而是因为在继位的时候,曾派人通告铁木真朝贺,但铁木真不反对金国使者出言不逊,而且还当着使者的面羞辱自己,完全不把自己放在眼里。这件事情完颜允恭可没有忘记,虽然要出兵讨伐蒙古的决意被大臣们劝阻住了。但完颜允恭心里却一直耿耿于怀,没有忘记。现在听说蒙古也出兵进攻西夏,而且见众大臣们都主张立刻兵去援助西夏,正好可以和蒙古新帐旧帐一起算了。因此完颜允恭就决定这一定自己一定要亲自领军,御架亲征,抓住那个曾经羞辱过自己的铁木真。

  浪讹进忠见金国开始布置军事安排,知道这是别国的军国大事,自己再不该再留下来,能够得到完颜允恭这样的承诺以经令他喜出望外了,因此立刻拜谢了完颜允恭,先行告退了。

  见浪讹进忠告退,现在大殿上都是金国的自己人了,大臣们说话也就没有什么顾忌了,张浩先道:

  “陛下,御架亲征之举,老臣以为千万不可。”

  完颜允恭不悦道:“张太师,是你们劝朕立刻兵去救援西夏,那么朕欲御架亲征,又有何不可呢?”

  张浩道:“兵去救援西夏不假,但陛下乃是我大金之主,万乘之躯,而西夏不过是西陲小国,杨炎也不过是南宋一将,而铁木真不过是个部落酋长,岂能与陛下相比。因此臣以为我大金只需派一员大将,领军出征即可,陛下岂能够以身试险,万一有所闪失,岂非得不偿失吗?”

  他这么一说,仆散忠义、完颜宗政、纥石列志宁,纥石列良弼、白彦敬等有识之士也都纷纷言,力劝皇帝不可御架亲征。

  完颜允恭还没有说话,完颜白撒己出列道:“陛下,臣以为张太师此言差矣,我大金仍是以武立国,昔日太祖、太宗皇帝每逢出兵,都是御架亲征,战必胜,攻必取,陛下欲效仿祖宗之英武,又有何不可呢?臣以为陛下御架亲征,必能鼓舞士气,使三军用命,破宋败蒙,平定西夏,都指日可待了。”

  完颜合周也出列,道:“陛下,南人素来文弱,但昔日南宋的真宗皇帝,当年不也曾御架亲征,迎击辽军,始有澶渊之盟。陛下英明神武,自然不会不会逊色于宋真宗,因此御架亲征之举,绝对可行。”

  他们两人都是完颜允恭的亲信,对治国安邦的大计不会,但争权夺利却十分内行,深通奉迎之道,颇会査颜观色。见完颜允恭一付跃跃欲试的神情,就知道他这次是铁了心要御架亲征,自然不会阻挡,扫了皇帝的兴。而且两人又收了西夏的贿赂,力促大金早日出兵,因此全力赞成。

  张浩越听越觉得刺耳,忍不住申斥道:“白撒、合周,你们两人所说的简直就是一派胡言。难到忘了当年宋太宗御架亲征,在高梁河惨败,结果身中两箭,险些丧命的事吗?天子亲征,是何等大事,岂能形同儿戏。我大金的太祖皇帝仍出身行武,久经征战,方才每战亲征,后来太宗皇帝都不曾亲临战场,以先帝之英明神武,前者南征南宋,受困于长江之南,几乎不保,此仍前车之鉴,不可不察。”

  完颜白撒对张浩等一干老臣本来就心存不满,一直想找机会打击一下他们,这时见完颜允恭听了张浩的话之后,脸色变得很不自在,于是故意道:“太师的意思是,陛下不但比不上太祖皇帝,就连南宋的宋太宗,宋真宗都不如了,先帝南征败北,那么这次陛下御架亲征的话,也是必败无疑了。”

  张浩老于事故,那听不出完颜白撒话中之义,不过他仗着自己是五朝老臣,又曾是完颜允恭的师傅,说话也有些随意,因此也不在意。慨然道:“老臣一片忠心,仍为大金的江山社稷,不得不畅所直言,还请陛下三思。”

  完颜白撒听了,淡淡一笑,对完颜允恭一躬身,道:“请陛下决议。”

  其实完颜允恭听了张浩的言之后,早就气满胸怀,这个老家伙仗着是五朝老臣,是处处和自己作对。现在居然还说自己御架亲征,必败无疑,实在的可恨,真恨不得立刻叫殿前武士把他抓起来,处死算丁。不过完颜允恭也知道,张浩毕竟不同于一般的大臣,因此阴沉着脸,好半天才道:“张太师,你若大年纪,还在为朝事忙碌,实在是太为难你了。依朕看来,你还是出致仕了吧!”

  张浩做梦也没有想到皇帝会说出这番话来,不甴得全身一震,一下子怔在金殿上了。而其他大臣也都惊呆了。致仕一般都是甴大臣自己提出,何况以张浩的身份,就算提出致仕,皇帝致少也该挽留三次,以显对老臣的尊重之意。哪有甴皇帝直接就让张浩致仕的道理,对于张浩这样的重臣来说,简直就是莫大的耻辱。这甚至要比贬职、罢官更让人不可接受。

  完颜允恭也不理众人,“哼”了一声,道:“御架亲征之意朕以经决定,都不必再说了,你们各自准备去吧,退朝。”说着起身离开。

  而完颜白撒、完颜合周等完颜允恭的亲信大臣也都洋洋得意的下殿去了。等他们都离开之后,其他众大臣这才慢慢会过神来,仆散忠义来到张浩面前,道:“老太师,陛下这样对您,实在是有些太……”

  完颜宗政也道:“是啊,我们要再去阻劝陛下,一定要让陛下收回成命。不仅要停止亲征,而且一定耍挽留老太师。”

  纥石列志宁,白彦敬等人也道:“是啊!我们这就去找陛下去,一定要让陛下收回成命。”

  张浩摆了摆手,道:“各位,都不必了。御架亲征之会,陛下是心意己定,万无更改之理。再去劝说只能惹得陛下不快,反而会连累你们。至于老夫,更是不必有劳各位。老夫今年七十有六,以是古稀之年,说起来也早该致仕了。现在正是无官一身轻了。所以说不必了,不必丁。”说着,也不再理会其他人,转身走下金殿去了。

  其他大臣看着张浩离开的背影,又看了看大殿中央,高高稳放的龙椅,也都纷纷叹着气,各自散去。

  但大金将出兵三十万救援西夏,皇帝完颜允恭将御架亲征,也就这样决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