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伐天下 第55章

《我伐天下》第55章

作者:从小不会爬 字数:3112 书籍:我伐天下

  而若军法有那样的规定,岳飞在众将劝说下将其改成一百军棍,那就又是徇私了,怎么能说是不徇私情呢?正因为这样,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郑南成想当然地认为岳飞不过是牺牲儿子,以增加他个人的威望而已。不过日后当他听到居鹏亲口讲出此事的真相之后,他才知道自己理解的全错了......

  郑南成不久之后离开岳家军与此有一定的关系,但并不是最主要的原因。岳家军虽然威名赫赫,但并不是他心目中理想的军队,才是最根本的原因。郑南成最推崇的军队是东晋北府兵和战国时期的秦军那样的,它们的强大是军队本身强大,而不完全取决于主帅。

  第八十一章 寻路之旅(中)

  无论统帅是谢玄、刘牢之还是刘裕(北府兵的巅峰是在他手上达到的,但是从此之后便不再有北府兵,因为刘裕成了皇帝......),北府兵都毫无疑问是当时天下的第一强军。而像陈庆之的“白袍军”之类的军队,虽然一度所向披靡,但只要主帅一死,立刻就从历史上除名,这才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根本原因。

  人的生命很脆弱,可能病死、可能战死、可能老死,也可能被朝廷撤换。换了主帅便不再强大的军队,是不可能完成郑南成那宏伟的理想的,因为那绝不可能在一年两年内完成。毕竟即使打败金人,还有草原上的蒙古等游牧部族呢,这一点南方人可能会忽略,但北方长大的郑南成可不会这样短视。而且北府兵这种军队还有一个极大的优势,那就是因为晋升制度健全合理,优秀的将领会自然而然地涌现出来,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当年宋武帝刘裕才能干出杀掉一批名将再提拔一批,再杀掉一批再提拔一批这样惊世骇俗的事情来......

  这种军队并不是一个垃圾带兵也能所向无敌,而是其内部将领的优劣很容易就看得出来,没能力的将领根本没机会上位,就算因为某种原因上位了,也会被官兵们给排挤出去,这就是当年刘裕官位不高却能号召全军的道理,军功摆在那呢!

  岳飞并不是一个有政治野心的人,但他却非常讨厌别人干扰他的决策(当年还是小军官时就敢跟长官王彦叫板,后来发现错的是自己后立即主动负荆请罪,但他只是为自己的错误而道歉,至于跟长官叫板这点他从来都没觉得错过,而他性格上的这个毛病也一直没改掉,这是造成他人生悲剧的最重要原因......),所以他要建立的军队,注定了是对他个人绝对服从的军队,即使是赵构,想要越过他调换岳家军中的军官也是不可能的。

  也正是这个原因,注定了岳家军不可能是郑南成理想中的军队,韩世忠是没能力建立,而岳飞是不想建立......

  除此以外,岳家军的一些特点在郑南成看来,并不像世人说的那样全是优点。一是岳家军的正义感过强,这的确是可以争取民众支持,在沦陷区尤其是这样。但是,这样一来,他们北进中原后,只要金军采取坚壁清野(只要在守不住时焚烧军粮即可,比完全的坚壁清野要简单很多。)的政策,便几乎无法从当地获得补给,愿意主动无偿犒劳将士的毕竟只是少数人,这便带来了沉重的补给压力。其实以岳飞的个性,当初十二道金牌未必就能逼他回师,但是停止粮草供应却让他不得不低头,这也说明了岳家军对后勤的依赖。事实上,粮草问题确实是岳家军最大的弱点,若不是岳飞在军中有着近乎于神的无上威望,在几次断粮的危机中军队早就解体了。但是临近边境时总有办法可催,一旦深入敌境,又不愿就地解决,最后迟早要出大问题的,要知道岳家军才打到开封而已,连金国纵深的五分之一都没到,这也是当初陆仁不太看好岳家军成功的主要原因,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啊。

  当然,岳飞不是偏执狂,实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估计他也会放开管制的。但是这样一来,依靠着带有信仰心性质的超强正义感团结起来的军队,将会信仰崩溃,后果如何那就很难说了。

  不过郑南成对岳家军或是岳飞最不以为然的地方就是他立场混乱,公私夹杂不清(在郑南成眼里是这样,其实不正常的是他自己。)。举例来说,岳云一旦触犯军法,岳飞必然重罚,但是有时实在罚得狠了,岳云也有绝招,找奶奶说情......岳飞至孝,遇到这种情况就只好不了了之。这件事上,郑南成的看法是孝顺只应该体现在私事上,身为全军的统帅,因为个人的问题而影响公务,并不是什么好事。

  另外,金将曹宁被岳飞派出的内线以大义说动,叛金归宋,并杀死了已经投降金国的父亲,这对国家来说是大功一件,可是岳飞却以其“弑父”为由将其逼死。郑南成也很讨厌曹宁这个人,毕竟弑父确实很冷血,但是掌握公权的人一切都应以该集体的利益为优先。曹宁这么做也许不对,但是于公他是有功的,岳飞应该赏他才对。

  郑南成的思想就是:处理公事时,应该尽量排除个人因素的影响。但世上能做到这一点的人寥寥无几,所以郑南成注定得不到理解。

  郑南成虽然由于先天体质的原因,力量与耐力不是很好,但若论技巧,在各支军队中与无数敌人战斗过的他,已经罕有敌手了,要不然“孙瞎子”等人也不会服他。而无论是兵法理论,还是实际统兵与训练的才能,即使当年将星云集的岳家军中,也没几个能与之比拟。尽管能力极强,但是无论在哪支军队,他都只能做到一个小军官,然后便很难升迁了,在岳家军中时也不例外。但这并不是他离开岳家军的原因,真相是:他进岳家军是为了学东西的,没什么可学的了,他自然要走......

  之后的几年里郑南成并没有再次从军,因为世上最强的岳家军都不满足他的要求,他实在不知道到哪儿可以学到他想要的知识了。不过几年的平民生活倒是增加了他对底层百姓生活状况的了解,为他日后成为军政全才打下了一定的基础。这段时间他结交了不少朋友,因为他在不涉及公事的情况下还是很重感情的,而且他处事公平,待人和气,实在是一位很不错的青年。但产生这些印象的前提是他没有掌权,要不然对他的评价就会是怪胎、变态、无情无义、刻薄寡恩......

  尽管看上去已经安于平民生活,但郑南成一直都在密切关注着天下形势的发展,尤其是名将的相关信息更是不住地撩拨着他那颗仍然火热的心。吴玠死后,吴璘很快声名鹊起,这立即引起了郑南成的注意,尤其吴璘还是力战型的将领。比起谋将的能力深藏不露来,实力派将领的能力则体现在无数的细节当中,反而是基层官兵更容易体会到他们的厉害之处。再加上兄弟两个都是名将,这在某种意义上带有了一些传承的性质,这正是郑南成最在意的,于是不久之后他便投入了吴璘麾下。

  吴璘的练兵之法的确有其独到之处,令郑南成获益匪浅,尤其是吴璘为了避免赵构的猜忌,更倾向于制度建军,这与郑南成的思路不谋而合,结果他在这里一呆便是两年时间。

  第八十二章 寻路之旅(下)

  但是郑南成再次投军的时候,大的战事已经停止了,虽然吴璘也常常会搞些小规模的骚扰行动,但它们都是见不得光的,自然无法算作功勋。也就是说,郑南成失去了快速升迁的可能,而他的古怪性格又使他得不到上司的赏识提拔,结果郑南成混了一年多还是个大头兵......

  虽然志在天下的他并不在意短时间内地位的尊卑,可是一个小兵能接触到的范围实在太小,而兵种又不可能随便更换。骑兵部分全部学完之后,郑南成陷入了极度尴尬的状态,走又不甘心,毕竟这里还有很多其他可学的东西;而留下呢,又纯属浪费时间。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郑南成想出了训练时诈晕以引起最高统帅吴璘注意的方法......

  吴璘与郑南成长谈之后,既惊叹于他军事上的卓越天分,可又对其将公私几乎完全割裂开来的怪异做法感到无奈。吴璘选将不像岳飞那样重视道德因素,但是离谱到了郑南成的程度,他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了。何况若按照传统的伦理道德来看,郑南成绝对是一个不忠不孝之人,按孟子的话说,“无父无君,是禽兽也。”,这种人就算他大力提拔上来,日后还是会被朝臣们的唇枪舌剑给五马分尸的。在吴璘看来,除非郑南成有机会掌握独立指挥权,要不然以他这样古怪的思维方式,可以说这辈子是注定没有出路的......

  当时吴璘甚至都准备将他打发走了,以免连累自己,但是他想到自己也已经四十来岁了,而小殿下赵昚虽然素有恢复之志,可是赵构的身体一直很好,估计再做十年二十年皇帝绝没什么问题。也就说,下次北伐至少也要二十年后,那时吴璘已经是垂垂老朽了,而和平年代又难以涌现出多少将才,为了给日后的北伐留点希望,吴璘最终还是将郑南成留了下来,并将自己用兵的心得要诀悉数传授。

  郑南成学习的速度快得惊人,才区区半年时间吴璘就没什么新东西可教了,可更重要的实践却成了大难题。郑南成虽然也算是个老兵,但却极为缺乏统率大兵团的经历。但是目前无仗可打,郑南成只能老实地混资历,这速度就很慢了。再说他那痼疾摆在那里,吴璘也不敢提拔他到太高的位置,以免祸及自己。

  发现自己再次进入死胡同的郑南成提出了一个要求,他希望能有机会将军中所有的兵种都尝试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