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我伐天下 第333章

《我伐天下》第333章

作者:从小不会爬 字数:3186 书籍:我伐天下

  当年靖康之乱时,大宋的军队普遍连原地射静止的靶子都射不准,又怎么可能是金军的对手呢?”,王德暗叹了一声,他当年在金军精锐面前也有过一触即溃甚至不敢迎战的情形,不是因为他后来才变得异常勇猛,而是当时的宋军士兵素质实在太差,根本不堪一击。王德不是很会练兵吗?怎么会这样呢?道理很简单,当时北宋腐败成风,军队也不例外,有关系的没功也能整成有功,没关系又没使钱的有功也会被别人强占,当初韩世忠擒方腊的事不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吗?要不是他后来功劳实在太大,又有救驾的恩情而得到了赵构的重视,当初的功绩只怕会一直埋没下去。何况那时北宋的军械虽然先进,但由于腐败严重,其中的劣质产品比比皆是,在这种情况下,王德哪儿还有心情练好士兵啊?再加上这练兵的本事他也不是一开始就会的,总有个成长的过程。

  王德调整了一下情绪,切回正题道,“站在原地射移动的目标已经如此困难,骑在马背上向敌人的骑兵射箭就更是难上加难,即使很有天赋,再加上长期的刻苦训练,也未必能做到箭无虚发,但是,其中并非没有诀窍。虽然训练和天赋依然是必要的,但掌握了它便可以事半功倍。”

  “虽说马是一种有灵性的动物,但毕竟远不能和人相比,纵有骑手的驾驭,在行进中的各种动作也较步兵要呆板得多。所以,在某种程度上,骑兵在短距离内的行进轨迹是可以预判的,只要这一点做好了,射中他们自然要容易多了。”,王德终于将这最关键的一段话说了出来,“马匹并没有人类那样的智慧,暴露出破绽的可能性要大得多,而高明的骑手可以在很多时候作出合理的应对,以弥补因坐骑产生的空隙,这便是所谓的‘人马合一’,也是所有骑手梦寐以求的目标......”

  辛弃疾的资质本就天下少有,学习训练也一直非常刻苦,如今有了王德这样战争经验极其丰富的师父指点,其骑射武艺与战术素养在短时间内有了飞跃性的提高。尽管如此,辛弃疾还是没有被获准下山出战,而此时南方的战事已经迅速演变到了决定性的阶段。说起来,金军大举南下的时机选择,还真是出乎赵宋两国的意料......

  赵抗虽然对自己的新婚妻子比较无爱,但对禁欲了太久的他来说,放过不吃是不可能的。可就在他费尽心机地将讨人厌的家伙全部撵走,准备品尝青涩的果实时,某位坏人好事的情报人员突然出现了,而他带来的消息足以令赵抗欲念全消。而对秦莹来说,情况恐怕更糟,新婚之夜就独守空房,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总不是什么好兆头......

  从得到的消息来看,淮河北岸有大量船只集结,据此推测金军总兵力不下五十万,再考虑到路上耽搁的时间,到赵抗新婚之夜的今天,金军只怕已经开始全面的进攻了。赵抗知道事态紧急,连夜闯进皇宫将赵昚这个大宋天子给叫了起来,而虞允文以及一些南宋的重臣也迅速赶到大庆殿参加朝会,连秦桧也强拖病体坐着软轿赶了过来。他现在已对赵抗屈服,如果金人得势的话,这种蛇鼠两端的行为肯定会令他死无全尸的,所以他现在的态度甚至比那些主战派的大臣还激进,令深知其为人的大部分同僚和下属愕然不解。

  朝议刚开始没多久,赵抗就发现这次金军出乎意料地倾国南下,可能会造成难以承受的巨大损失,因为淮河防线的主将居然是已经年迈的刘锜。赵抗早就对他名义上的兄弟反复告诫过,刘锜善于出奇,谋略过人,可以说是天下第一智将,但他驭下无方,部下子侄投敌逃跑的早已不是个例,所以他不应长期驻防某个固定地点,尤其是那些至关重要的防区。但赵昚可能是为了显示他才是皇帝,暗示赵抗别对南宋的内政插手;也可能是为了稍微压制一下右相张浚在南宋朝中的势力,因为刘锜与他一向势同水火。毕竟赵昚虽然无视赵构的遗言而对张浚十分倚重,但现在的他也早就明白什么叫做帝王之术,平衡才是王道啊!赵抗不想因为这件事闹得两国之间关系破裂,再加上自认为如今赵宋两国已经对金国形成了战略优势,不免产生了金军不敢南下的侥幸心理,于是便没有在此事上过多纠缠。然而,现在赵抗终于知道世上是没有后悔药可吃的,而因为刘锜的问题,淮河前线的现状比他原先担心的还要麻烦得多......

  刘锜当年在顺昌一役中第一次在正面作战中以步兵为主力,以寡胜众击败了金军引以为傲的重骑兵集群,并在其间的战斗中采用示弱、夜袭、疑兵、下毒等多种阴招将金军玩得心惊肉跳,以致于在后来与金军的交战中敌兵竟然闻风而遁,根本不敢(主要是他的那些计策实在太恶心人了......)与其交战。

  第四百九十七章 廉颇老矣

  如今顺昌大战虽然已经过去了十多年,但刘锜仍被金军视作头号大敌,完颜亮在这次南征中虽然几乎已经倾国而出(纥石烈志宁部三万精骑留在北方监视草原各部,其他的各族精锐几乎全过来了,地方上的守卫工作基本都交给了没什么战斗力的各族“签军”,可见完颜亮这次是真的孤注一掷了。),但在出发前分配各军任务时,居然没人敢于攻打刘锜“八字军”主力。气得七窍生烟的完颜亮无奈之下只得亲自率军向“八字军”总部所在的清河口发起进攻。

  刘锜现在已经是江、淮、浙西制置使,节制诸路军马,这是他一生中第一次登上如此高位,自然兢兢业业不敢怠慢。金军为了保险起见,采用毛毡裹船运粮,刘锜则派游泳好手潜入水中凿沉金人的粮船,使金军难以逾越半步。就在这形势大好之时,赵抗早就担忧的事情果然发生了,当金军分兵进攻淮西时,刘锜的部下王权不战而逃,致使淮上防线被金军轻易突破,刘锜不得不收缩兵力退守扬州。侥幸获得优势的金军很自然地乘胜追击,完颜亮派万户高景山进攻扬州,但刘锜在皂角林用计伏击金军,高景山被打死,数百人被俘,金军的攻势再次被遏制住。然而刘锜由于长期赋闲,早已抑郁成疾,在连日操劳下他终于病倒了,不得不撤到镇江养病,并派侄儿刘汜率一千五百人扼守瓜州渡口,命部将李横率八千人固守扬州城。可是,金军前锋不过向瓜州渡口发起了一次试探性的进攻,二世祖刘汜便带头逃跑,李横孤军难支也跟着败退,左军统制魏友、后军统制王方战死。就这样,当年由名将王彦组建,并在刘锜手中扬名立万的赫赫强旅“八字军”土崩瓦解,几乎全被金军歼灭,刘锜得知这个消息后,气得呕血不止,病情愈加沉重。完颜亮似乎已经看到胜利女神在向他招手了,然而现在的南方已经不是赵构刚南渡那会了,而且还有军力更在金军之上的强大赵国作为后盾,完颜亮高兴得太早了......

  但不管怎样,若是让六十万金军从容渡过长江,南宋即使靠着赵国的后援将其击退,经济刚刚恢复繁荣没多久的江南还是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百姓生命财产的损失必然会大到难以承受的地步。虽然这次完颜亮破天荒地约束了金军的军纪,一路上几乎秋毫无犯,但仅就战争本身的破坏力已经相当可怕,再说还有大批南宋的败军呢,他们可是没有半点军纪可言的......

  由于军情紧急,宋赵两国的皇帝和重臣们没过多久便作出了决断,赵抗等内行几乎一致认定胜负的关键在于采石与瓜州两地,但是由于猝不及防,两地兵力都不是很多,而瓜州渡口更是已经陷落,而南宋的李显忠等得力干将都远在外地,再快也得过几天才能赶来,在这种情况下赵抗举贤不避亲,推荐虞允文带着时俊等护送迎亲队伍的几百勇士前往采石,以防两个渡口全都落入金军手中,而夺回被占的瓜州渡口并消灭上岸之敌,难度也一样不小,该派谁去呢?

  这时,一直默不作声的赵昚开口了,“皇兄新婚燕尔,不宜过分操劳,何况赵国北上的大军也需要你亲自坐镇协调,瓜州就由朕亲自去一趟吧,至少这样一来地方上勤王的队伍不至于过度拖沓。”

  赵抗自然明白自己这个皇帝兄弟的想法,赵昚这么做主要还是怕自己将风头全部抢去,另外可能也担心赵抗趁机将前线的军权也一并拿走,那他赵昚这个皇帝就真的名不符实了,不过赵昚说的理由也不是没有道理,赵抗便点头同意了,决定暂时留在临安,在度蜜月的同时将陆续北上的数十万赵军安排好,并视当时的情况修正北伐的具体步骤和各种细节。

  得知完颜亮大举南下的时候,即使连赵抗也愕然不解,因为完颜亮与完颜雍的矛盾并未化解,而又并没收到完颜雍遇害的消息,这厮怎么就这么有自信完颜雍不会乘机作乱?虽然完颜雍也是识大体的人,但是若此次完颜亮得胜归来,没了顾忌的他可不再会对完颜雍手下留情了,完颜雍觉悟再高也没到为了国家可以牺牲自己的程度,要不然当初他也不会为了完颜部的利益向赵抗服软,而牺牲整个金国的利益了。

  不过赵国的情报工作的确是天下第一的,第二天相关的情报就已经送来了,原来这个消息他们早就弄到了,只不过情报部的头头们认为这件事无关紧要,不想因此影响了赵抗新婚的心情,便压着没报。现在反正婚礼是被搅乱了,再加上昨天赵抗对情报部表示出了强烈的不满,他们自然不敢继续隐瞒下去。原来,在南征之前,完颜亮为了扫除后顾之忧,将完颜雍的爱妻乌林达氏“请”到了燕京,许诺一定保证她的安全,完颜雍对妻子情深义重,自然就不敢轻举妄动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