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云胡不喜 16 第十六章

《云胡不喜》16 第十六章

作者:茂林修竹 字数:3566 书籍:云胡不喜

  临近傍晚的时候,赵世番果然遣人来府上报信,说是皇帝传召,他要晚些回去。

  原来入了秋,皇帝旧伤复发,又有些着了秋寒,身上便觉着不好。这阵子左右调养总不见起色,心里就焦躁起来。

  焦躁也是正常——皇帝年过不惑,太子才是十岁稚龄。

  皇帝自己也是吃够了权臣的苦。当年□□皇帝去世,儿子年幼,反而是侄子雍王年长有声望。便由雍王并晋国公、燕国公、成国公摄政。一国三公计非长久,辅政大臣之间内斗连连,最终雍王胜出,独掌大权。随即雍王就在三年里接连废杀了三个皇帝——□□皇帝统共才四个儿子。

  最后轮到今上即位。他隐忍绸缪,花了十年功夫才将雍王除掉。怎么可能放心把自己的儿子也交给辅政大臣?

  皇帝早些年忙于征伐,皇后去世又早,便有些疏忽了对太子的教养。

  这阵子觉出自己老病来了,才明白自己最舍不下的是什么。便令太子朝夕侍奉在身旁——既是希望能和太子多多相处,享受些天伦之乐。也想借此磨练太子的心性,多教他些帝王权术、驭下之道。

  可惜有些晚了。

  太子养在深宫,长于妇人宦官之手,性子已被纵容得无法无天。他放任惯了,在皇帝跟前受拘束便很不耐烦。往往皇帝打个盹儿,回头就瞧不见太子了。一问左右,得到的答案不是太子在斗鸡走狗,就是在翻墙上树。

  皇帝自己多么雄才大略的人,却养出这么不争气的儿子。一恼火,病情反而越加重了。

  初时还不过责骂,令太子自行反省。结果太子捉了小太监和他斗蛐蛐反省去了。

  皇帝越发气急,昨日终于开始上棍棒责打。

  打了又心疼,想到太子嚎哭得惨烈,一宿没睡好。纠结了一上午,中午用膳时就赏了太子好几道菜。自觉的铺垫得差不多了,便亲自去太子宫里探问伤情去了。

  结果还没进门,就看到太子宫里拖出个血肉模糊的男人来。

  ——正是昨日执杖打太子的刑官。

  进去就看到太子躺在宫女肚子上吃葡萄,底下不论男女都头破血流——太子挨了打不高兴,正令他们用棍子互相追打好给他取乐。

  皇帝气得直打哆嗦。嚷嚷着要废太子,就把赵世番给召进宫去了。

  赵世番当然不能让皇帝废了太子——就算他真觉得太子不堪当大任,也不能这么说。

  皇帝就这么一个儿子,废了他立谁?

  就只能说些“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亲贤臣,远小人”,“择选德高望重之士教导太子”一类的陈词滥调。结果皇帝就说,“你来兼任太子太傅吧,朕把他交给你——务必要帮朕把储君教导好了。”

  赵世番想起那个被太子活活打死的刑官,就仿佛看到了自己的下场。当年跟着皇帝算计雍王时,他都没这么胆战心惊过。

  却也没露声色,只说,“论资历、学问、声望,臣都不是其选……”

  皇帝只道:“以柔克刚、潜移默化,却无人及得上你。朕的儿子总不至于比云娘更不堪教化吧。”

  赵世番:……

  却也知道皇帝宣他进宫时就已算计好的,再推辞下去便是不识抬举了,也只好领旨谢恩。

  太子太傅必是德望所归,也是日后肱骨重臣。皇帝确实是在抬举他,可赵世番心里真是避之不及。

  他虽算不上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该看什么听什么却也都没落下。

  早些年他并不曾在意过太子的教养——他又不是言官,自己手头的事还忙不过来呢。可自皇帝旧伤复发后,也不由他不在意储君了。他又是皇帝的心腹近臣,时常出入皇宫,便早早的就意识到太子种种劣行。

  做恶的纨绔多,可像太子这样变着花样儿做恶的还真不多。

  假以时日倒未必不能纠正过来,毕竟太子还小。怕就怕皇帝时日无多。到时候太子即位,必然有无数小人投其所好,拐带他学坏。赵世番身为太子太傅也免不了受托孤之重,偏偏他自知德才不足以服众——又教导不了太子,又压服不了众臣,最终难免要落得和他父亲一般的下场。

  夜里回去,赵世番脸上便没有喜色。

  太夫人和林夫人也很担心他——大过节的还不让人回来团聚,显然是宫中发生什么大事了。

  赵世番见母亲妻子目带关切的望着他,才意识到自己失态了,忙道,“没什么要紧的——是三郎那边有好消息。”

  ——赵世番的三弟赵文渊正随晋国公出征在外。前些年清剿完梁国余党,又往南去淮扬攻打陈国。已六七年没回来了。

  太夫人脸上果然就浮出喜色来,道,“是打了胜仗?”

  赵世番道:“是,陛下又召晋国公回京,想来三郎也会一道回来论功行赏。”

  太夫人更欢喜了,“回来就好。这混小子就知道跟着谢家人胡闹,这次他回来,你说什么都得把他管住了。”

  赵世番就笑道,“我可管不住他!何况跟着姨父也没什么不好的。”

  鹤哥儿也插嘴道,“男儿合当骑骏马、带吴钩,奋勇杀敌,立功封侯。三叔是大丈夫!”

  鹏哥儿虽不言语,却也面露向往。太夫人便戳了戳鹤哥儿的头,“跟你娘说去!”

  林夫人笑而不语,雁卿便上下打量了鹤哥儿一会儿,问道,“二哥哥要去打仗?”

  鹤哥儿偷偷瞧了瞧赵世番,赵世番只当没看到。鹤哥儿便说,“怎么,你害怕?”

  雁卿便认真的点了点头,“嗯,怕。”

  她太老实了,鹤哥儿反而不知怎么回。憋了一会儿才道,“我都不怕,你怕什么。”

  雁卿黯着眸子,垂首沉思,却记不起自己何以会怕。一时太夫人、林夫人并赵世番都跟着沉默起来,还是鹏哥儿出声道,“你是无知无畏,雁卿可不就替你害怕吗?”就俯身柔声对雁卿道,“有大哥哥在,别怕。”

  鹏哥儿是极可靠的,雁卿目光果然就明亮起来,弯了眼睛仰望着他,“嗯。”

  这也太狡猾了!鹤哥儿忍不住就抗议,“我也在啊,我也可靠!”

  大人们反倒被他们三个给安慰了,纷纷笑了起来。一时赵世番见月娘一个人孤零零的坐在那里跟着他们笑,目光里分明流露出羡慕来。又见一样的际遇,阿宝却有林夫人无微不至的照料,便更怜惜月娘形单影只。

  然而月娘是太夫人养着,他独独关切月娘,岂不是在嫌太夫人不够用心照料?便不表露出来。

  只笑着道:“男儿有男儿的功业,女孩也有女孩的志向。你们两个有什么想法?”

  雁卿不开口,月娘便安静的在一旁等着。雁卿便先说,“……要好好读书。”想了想又道,“还要锻炼身体。”

  赵世番笑道:“锻炼身体?”

  雁卿便道:“嗯,身体不好,和七哥似的总生病,就读不好书了。”

  赵世番:归根结底还是读书……

  就问:“读好了书以后,想做什么?”

  雁卿就挺起胸膛,说:“要著书立说,还要行万里路。”

  林夫人只一笑而已。太夫人和赵世番却愣了一愣,都没想到雁卿竟有这样的志向。片刻后太夫人将雁卿揽到怀里道,“这丫头……”赵世番也抚掌大笑,“好,好!真不愧是我的女儿。”

  鹏哥儿笑而不语,鹤哥儿已抢道,“那你得加把劲,以后写不出佳作,我可要笑你。”

  雁卿道:“我定写的出来!”

  月娘是真没想到雁卿竟是这样的胸襟——与其说是没想到,不如说她压根不晓得女人也有“著书立说”这条路走的。

  一时她觉得雁卿未免离经叛道,一时又疑惑究竟哪里离经叛道了,一时又觉得眼前有路洞开,却又宽广得令人迷茫了。

  听到燕国公问她,“月丫头呢,你想做什么?”月娘才忙回过神来——却发现自己先前想的答案竟已忘记了。

  她想说些乖巧讨喜的答案,可脑子里全是“著书立说”“行万里路”……片刻后听到宝哥儿咿咿呀呀的说话声,心里便是一凉,才清醒过来。就道:“当一名贤媛。”

  这答案虽没什么出彩耀眼之处,却很平实——所谓的贤媛,说德言容功琴棋书画都是虚的,归根到底不过是“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八个字。重要的还是出嫁后,能当一名合格的主母,和睦家族,生儿育女。

  燕国公点点头,道:“好孩子,这想法踏实。”

  夜里没月亮看,家宴之后便各自回房歇息。林夫人带着宝哥儿,最先回去安顿宝哥儿睡觉。雁卿作息准时,也早早的犯困回去睡了。

  送走了鹏哥儿和鹤哥儿,赵世番见月娘强撑着还没睡,便轻轻拍了拍她的背。

  月娘立刻回过头来,见是赵世番,才缓了心神,轻声道:“……阿爹。”

  外间风冷,越显得屋里寂静。烛火平稳的烧着,白烟上流。

  月娘撑到此刻,显然是为了单独和他说句话。赵世番晓得她要说什么,原本有意避让,此刻却又不忍心了。便问道,“在阿婆这里住的还习惯吧?”

  月娘点头道,“很好。阿婆疼我,阿姊也让着我。”

  赵世番就想起什么来,道:“今日吃寿面了吗?”

  月娘道,“吃了,中午和夫人、兄姊们一道在阿婆这里吃的。”又道,“哥哥们从渭南带了礼物,我也有份。大哥哥还送了我一套纸笔。阿姊也送了我一块玉。”又从璎珞上解了玉给赵世番看。那玉灿若明霞、五彩流光,也是件宝物,赵世番早瞧见了——这是林夫人嫁妆里的东西,早些年曾翻出来想给雁卿做锁头,怕雁卿不懂事随手丢了,到底没舍得。这回却给了月娘。

  说是雁卿给月娘的——实际上就是林夫人给的。赵世番倒明白林夫人的心思。因月娘将紫玉给了雁卿,她不欲雁卿欠月娘什么,便让雁卿拿这块玉做还礼。

  林夫人确实是不吝惜财物——可对月娘显然也和待宝哥儿不同,是亲疏分明的。

  赵世番就道:“既是阿姊给你的,要好好带着。”

  月娘道是,父女两个一时便沉默无话了。

  赵世番就道:“你些去睡吧。”

  月娘垂着头说“嗯。”却不肯走。

  片刻后抬起头,就已满眼泪水了。赵世番不看她,月娘就低低的牵了赵世番的衣袖,忍着哭声道,“阿爹若晓得姨娘的下落,便稍稍照应一下她吧,她还挨了打,怕是不好过……”

  赵世番就含含糊糊的抽出衣袖来,轻轻推了推她的背,道,“……去睡吧。”

  。

  赵世番一行回了正院,林夫人早已安顿好了阿宝。

  已拆掉头上花钿,只余下一个碧玉簪子挽着素素的髻子,在桌前打着盹儿等他。她容色明艳,便不装饰也是极鲜活动人的。便如海棠春睡。

  赵世番待要上前将她抱回床上睡,靠近了瞧见她映在烛火下的长睫毛,忽而心动。便轻轻拔去她头上的碧玉簪子。

  那一头墨发便如瀑布般泻下来。他抬手拨了拨,令露出白净的耳朵来。林夫人自然就让他弄醒过来,抬头看见他。才无奈笑道,“多大的人了,还这么玩。”

  赵世番就拈着那根簪子,笑道,“你容色如初,便令我不觉得年长。”

  林夫人一时倒有些失神,垂眸含笑,叹道,“不过是不显老罢了,哪里还能比得上当初。”

  两人便相携进了内室。

  一时林夫人又道:“今日陛下宣你去,究竟是为什么事?”

  赵世番自然知道瞒不过林夫人,就道:“陛下想令我教导太子。”

  林夫人便道,“这是喜事啊,你怎么满面愁容?”

  赵世番就将原委对林夫人细细说明,果然林夫人一时也沉默下来。道,“不用说天潢贵胄,就是我们这样的人家,子弟一旦变坏了也难调整过来。盖因太富贵顺畅了,怎样逞凶都可行,便败事了也有人从后收拾。纵然一时狠下心来责打,不几日便有故态复萌——除非立刻离了先前长大的地方。”

  ……可你还能让太子离开皇宫?

  待要太子不离开,除非将他身旁的人尽数换去。可就算新换上来的人,也定然要奉承纵容他。

  这差事确实是不好办的。

  还是林夫人道,“圣命难违,且行且看吧。当要紧的还是皇上的病情……”就琢磨了一会儿,道,“令白上人去看看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