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医行大唐 第24章

《医行大唐》第24章

作者:淡然飘过 字数:2860 书籍:医行大唐

  寺内著名的大雁塔是慈恩寺的第一任主持方丈玄奘法师(唐三藏)自天竺国归来后,为了供奉和储藏梵文经典和佛像舍利等物亲自设计并督造建成。大慈恩寺是唐长安城内最著名、最宏丽的佛寺,属于唐代皇室敕令修建。唐三藏--玄奘,曾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佛教宗派。大慈恩寺唐代长安的四大译经场之一,也是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的祖庭。所以大慈恩寺在华夏佛教史上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也因此扬名世界。

  大慈恩寺是唐代寺庙的代表性杰作,寺内重楼复殿、云阁、蝉房、塑像数不胜数,蔚为壮观,加上节日的关系,寺院内游人众多,充分展现了时代的繁华。

  对于陈墨来说,他需要带着女孩玩得高兴,然后平平安安把她送回子午堡。

  一行人首先奔向最惹眼的大雁塔,这里的最大看点是佛骨舍利,其实现在根本看不到,可以看到的是精美的线刻佛像,还有《大唐三藏圣教序》、《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佛脚石刻。在塔上一游登高俯视长安全貌,令人心旷神怡。大慈恩寺的大雁塔还有看点,那就是,唐代学子考中进士后一般都到慈恩塔下题名,谓之“雁塔题名”。

  在大雁塔玩过后众人开始逛碑林,古意森森的碑林,香火缭绕的殿宇,游人、僧人交织,这些景致人物组成了一副别样的大唐胜景。

  游人如织,太热闹,陈墨果断和众人脱离大众。前面很清静,左行是一小片碑林,比较清幽,过了碑林走不多远就是一个不大的院落。

  这里好像是一处僧人的居处,应该是游客止步的地方,陈墨却鬼使神差的道:“我们去院中休息一下吧!”

  院落中很干净,没有一个人,更没有香火缭绕,也没有飞檐层叠。院子中有几株大树,大树下是一些石凳和石桌,让这个小小院落充满着素净与悠然。

  “不要叨扰他人,我们在院子中小憩。”

  谁知,陈墨话音刚落,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施主既然来了,何不进屋一叙。”

  扭头,古旧的屋舍门前却出现了一名老僧。老僧身材矮小,一身灰扑扑的旧僧衣,满脸皱纹如刀削斧刻,陈墨一时也猜不透老僧的年龄。让他吃惊的是,这个矮小的老僧嗓门太洪亮了。

  “小子是无意中到此,叨扰大师清修,还请大师原谅!”

  “有缘才会相遇,佛曰: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施主既然来了,这世间之事皆是因果。”

  老僧的话充满禅机,一双眼睛仿佛能洞穿一切,陈墨被老僧犀利的眼睛看的寒毛耸立,冷汗就要留下...就差说出,你千万不要说我是穿的。

  赶紧进屋,陈墨现在对某些事物充满敬畏,一副恭敬模样。

  “纵观施主面相,气度非凡,必是非常之人。人生皆苦,施主此生注定波折不断,命犯小人,但人生可期,终有否极泰来之日!”

  屋子不大,就是一间普普通通禅房,分宾主坐定,老僧犀利的眼神终于消失。但他的话却让陈墨明白,相面这种技巧真的可以看出很多事情,这名老僧无疑是此中高手。当然,也可能是忽悠人的高手。

  “大师一语中的,小子最近的确被人算计,只是一些小事而已,小子谢大师解惑。”陈墨可不想和老僧深谈,这位老僧人的眼睛太犀利了,他要赶紧脱身。

  老僧的声音太大,在院落中的小汐听的真真切切,她立刻移步。

  “小女子拜见大师。”

  “女施主天生贵象,福泽深厚,老衲有礼了!”

  “小女子今日问一下姻缘,谢大师解惑。”

  老僧看向陈墨继续道:“施主命中有很多贵人相助,小娘子一生必大富大贵,可谓施主此生贵人。”“谢大师解惑。”小汐心满意足,脸色通红,尽露幸福之色。

  “世间之缘皆有定数,缘来缘去皆是虚妄,女施主无须客气。”老僧闭眼,一副高僧做派。

  陈墨服了,老僧的眼睛够毒辣,竟然能看出他和小汐的这种关系,还给定起了姻缘,不得不让陈墨佩服有加,难道是要收钱?

  为了赶紧脱身,陈墨立刻道:“小子谢过大师解惑,愿意呈上香火之资,请大师笑纳!”

  “相见即缘,施主着相了,老衲不受香火。观施主之相最近必定喜事不断,记得万事谨慎,请施主记得老衲名惠印,日后可多来大慈恩寺走动。”

  “谢大师!”竟然不要钱,看来不是忽悠,高人值得敬佩,陈墨躬身施礼。

  小丫头满意了,她悄悄拉住陈墨的手。

  大慈恩寺小小院落中的插曲结束,一出院子,小萝莉立刻放开了陈墨的手,面色变得通红。陈墨能够穿越,当然也会相信姻缘,惠印和尚的眼睛能够看穿一些东西,但陈墨暂时无法决定。要回家了,不但陈墨要回家,小丫头四娘也要回子午堡了。

  这几天小丫头玩的很高兴,也让她青春洋溢。晚饭后不久,夜幕降临,小丫头立刻跑到陈墨的屋中。

  看到四娘,陈墨笑脸相迎:“小汐这几天可开心?”

  “开心,就是...我要回子午堡了。”小丫头有些不舍。

  “只要高兴,随时可以回长安,这个宅子虽然由我暂住,还不是你的家,尽管来玩!”

  “大郎会经常去子午堡吗?”

  小丫头看来春心泛滥,陈墨心中一阵刺痛,他怎么能伤女孩的心:“会的...会经常去看看。”

  “这是...我亲手绣的荷囊...赠与大郎。”女孩很羞涩,满脸通红,说完,放下一个四方形的荷囊转身跑了出去。

  这是一个绣着鸳鸯戏水的银缕荷囊,陈墨怎么会不明白女孩的心。可是,自己还有一个不知音讯的未婚妻,陈墨不能这样和女孩私定终身,他不能有任何回应,否则,左睿会怎么看自己?小汐的父母怎么看自己?何况,每当陈墨看到那熟悉的面容就会产生无名的揪心之痛。

  女孩的勇气值得敬佩,陈墨其实也很喜欢小汐,毕竟这幅面容他开始适应,更无法割舍。尽管惠印大和尚给定了姻缘,但一切还要随缘,陈墨不会主动去追求这个女孩,也不会让父母去提亲,毕竟自己还有婚约在身。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等待周家没有结果,然后,左睿的父母主动提出结亲。这是唯一的希望,但愿左盱夫妇能够察觉,能够通情达理吧。ps:收藏,票票!

  033家的温馨

  二十里的路程转眼即到,把四娘一行送到子午堡,在子午堡短暂停留,当陈墨和李三斤出现在子午村口,太阳已经开始散发它的热量。

  村子现在守卫森严,村口的士兵们都认识陈墨和李三斤,在与士兵的互相招呼声中,两人进村。

  除了村口这些有些扎眼的士兵,山村依然平静,一如既往的飘荡着温馨的炊烟,山民日落而息的生活依旧,两人正好赶上普通山民的午饭。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街上除了几个孩子,几乎没有人。

  山民的院子都是象征性的,大家都在院子中吃饭,陈墨和李三斤的出现让山村小小热闹起来,乡亲们在院落中站起身打着招呼,两人陪着笑,向长辈们不停问候。

  “阿爹、阿娘!我们回来了!”

  李三斤这一声就够了,正在吃完饭的两家人就是吃饭都能看到彼此,陈墨和李三斤站在街上太醒目了。

  陈泉、六娘、李三斤一家起身,众人满脸惊喜。

  家的温馨无可替代,两家人就这样凑在了一起,老人们嘘寒问暖一番总是难免。当两个人坐在小胡床上不久,六娘和三斤的阿母已经收拾两样菜再次摆在食案上。

  山民的饮食和长安无法相比,但这种生活和饮食就是家的感觉,两个离家没几天人享受的就是这种感觉。

  饭还没吃完,一阵嘈杂声却传来,这顿温馨的午饭又要砸了,得到消息的小伙伴们来了。

  快速吃上几口,陈墨站起身:“三斤你慢慢吃,我去对付他们。”

  李三斤饭量大,他闷哼一声,继续自己的光荣事业,陈墨迎了上去。

  李贵第一个嚷嚷起来:“大郎和三斤在长安如何?”

  “很好,大家都好吗?”

  “都好,大郎去忠叔家看看吧!”

  陈三林和陈远,韩氏兄弟等一大帮人凑了上来。

  “那就去看看,走!”陈墨答应的痛快,李贵家宽敞,这里装不下这些人,一会还不知道多少人跑过来。

  众人迈步离开,吃货李三斤不干了:“等等我,马上就吃饱了,等等我啊......”

  来到李贵家,陈墨终于知道大家为什么急着让他过来了。远远的,几名士兵吆喝几声,得知是陈墨等人,士兵们迅速没了声息。守卫森严,本来只有几间的土坯房消失了,李贵家其实已经不是李贵的家,他的家人全部搬走了,眼前是一片用石材围起的院墙和石屋。

  原来的小小制弓作坊成为了一个专业的制弓作坊,在原来的基础上扩建了十倍不止。这显然是左睿的杰作,作坊周围有士兵日夜看守,可以说万无一失。

  李贵这人憋不住话,进入石墙内就开始显摆。

  “我们的木材就要用光了,左将军派人来通知,说新的材料这两日就要到了。阿爹是这个匠坊的掌事,左将军还给村中的匠人薪酬,让村民帮助制箭。另外调过来十来名木匠,这些木匠只负责最初的制作,阿爹和村中的几位长辈负责精工打磨,我们负责驯弓。左将军说,咱们子午村以后就是他的根基地,村中乡亲们每年吃的粮食他全包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