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乱明 第五百零五章 殉国

《乱明》第五百零五章 殉国

作者:喻心 字数:2686 书籍:乱明

  老天爷似乎和卢象升开了个玩笑,当他存了死志,试图在庆都与豪格决一死战时,关宁总兵祖大寿率领三千铁骑赶到,投入战场

  与此同时,卢象升还发现,在庆都的清军兵力并不多,满打满算不过千五,充其量算得上劫掠分队,豪格的主力不知去向

  卢象升大喜,立即亲身上阵,与鞑子骑兵展开了惨烈的冲撞杨国柱与虎大威见清兵兵力少,明军兵力雄厚,又有关宁铁骑在一旁相助,士气大涨,皆奋勇杀敌

  一番大战后,鞑子丢下几百具尸体,往东突围而去

  自鞑子突破青山关密云之后,明军终于取得了难得一见的小胜

  正当卢象升筹备再战时,他万万没想到的是,更大的阴云扑面而至,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豪格去哪里了呢?

  原来,多尔衮瞄准了保定府东南的高阳县,临时将豪格调至高阳附近,一同围攻高阳城小民穷,又没有处在交通要道上,多尔衮之所以纠集重兵,无他,只因为城里住着一位退休的大官:孙承宗!

  满清鞑子骤至,孙承宗以七十六岁高龄,率领全家二十余口上城墙,开始坚守,满城数千百姓,无一人逃亡,准备迎敌

  要将没将,要兵没兵,高阳城迅速陷落,孙承宗被俘

  多尔衮劝降不成,用白绫将其勒死,子孙十九人力战而亡,其余家眷全部遇难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高阳城上空,寒风呼号,如吟唱如挽歌……

  消息传开,举国悲痛,朱由检几欲晕厥

  朱由检悲愤交加之下,早就把杨嗣昌的劝谏抛在了一边,下旨令洪承畴孙传庭刘泽清吴襄率兵勤王同时,下严旨斥责卢象升,言辞激烈,大有若再失利,便问罪之势

  下雨偏逢屋漏,高起潜的卢象升孟浪用兵,葬送为数不多的精兵,将祖大寿杨国柱虎大威兵调至运河边,卢象升手头仅余五千余人

  卢象升大怒,心知无法与高起潜讲道理,直接找到了杨嗣昌

  “受皇上重托,下官手持尚方宝剑,统天下勤王兵马,身负重任,若避战,当年袁元素之凌迟,下官无法避之!”

  卢象升见到杨嗣昌后,也不废话,言辞凄厉,直言道八年前,卢象升在北京城下,亲眼看见了袁崇焕的下超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现在,孙承宗以身殉国,城内早已有一帮言官将责任推到他身上,惯于汉奸叛徒之名他很清楚,唯独有两种选择可以避祸,一是迅速率兵将鞑子驱逐,二是与鞑子决一死战,以身殉国

  杨嗣昌正为朱由检调动洪承畴孙传庭刘泽清吴襄恼火,听了卢象升的话后,大喝道:“诚如汝言,请先用尚方宝奖我!”

  卢象升毫不退缩,喝道:“要凌迟,也是下官,关杨阁老何事?如今,唯有舍此残躯,拼死报国!”

  杨嗣昌默然,心知卢象升存了死志,待再劝,卢象升却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当晚,卢象升回到大营,召集部下,断然道:“今敌众我寡,本督心已决,明日出战,愿战着随,愿走者留,但求以死报国,不求生还!”

  ……

  第二日,也就是崇祯十年十二月十五,卢象升率领五千余人,悍然南下,所部皆从,无一人留守

  行至巨鹿时,卢象升遭遇多尔衮豪格博洛部主力两万余人,陷入包围之中

  卢象升列阵迎敌,率军拼死作战,左冲右突,从中午打到晚上,又从晚上打到第二日凌晨,直至最后火炮箭矢全部用粳人马所剩无几

  卢象升清楚,最后时刻已经来临,他挥舞着马刀,继续战斗,战马射翻,下马再战;右臂中箭,拔掉箭支,左手持刀,再战;腿部中箭,跪倒在地,再战……

  身中四箭三刀,依然奋战不休,直至最后……

  所部五千余人,除极少数外,尽皆战死!

  阴云密布朔风呼啸,似乎要下雪了!

  也好,下了雪,掩盖住一切污浊,一切都洁白了……

  孙承宗殉国了,卢象升也被逼死了,大明境内,满地哀歌且说吴襄接到朱由检的招兵诏书,正准备率兵南下,却忽然接到军报:皇太极亲率大军,正日夜兼程,往锦州而来,距离锦州不过百里

  吴襄接报后,马上停止南下,全力组织防务,准备抗击皇太极

  皇太极行军途中,忽然接报,郑钢在旅顺口召集了三万余民夫,大肆采石,打夯立基,似有真筑城之意

  皇太极问道:“可曾探明兵力增加否?”

  探哨回道:“兵力未增,依然只有金吾军龙虎军团第一军万余人马!”

  皇太极舒了口气,下令道:“继续再探,随时汇报!”

  说完,皇太极不管不顾,依然率兵往锦州开拨

  仅仅过了两日,探哨又来报:旅顺口民夫增加至五万,新增加民夫多来自北直隶郑钢下令,新开辟五处采石处,同时,海舟运来牲畜无数,每日从群山中运石至哄边

  皇太极又问道:“兵力可曾增加?”

  “不曾!”

  皇太极大笑道:“还搞得跟真的似的,林纯鸿到底投入了多少银子?”

  笑毕,皇太极下令道:“继续南下,不必理会旅顺口……”

  于是,皇太极率兵对关宁施加压力,致使吴襄谨守城池,不敢轻举妄动,更别谈增援京师了

  与皇太极所料完全相反,旅顺口干得热火朝天,真的开始筑城了

  小戴子戴哲在淡马锡接令后,匆匆忙忙率领精干力量三百余人,千里迢迢地从热浪逼人的淡马锡赶到了寒风呼啸的旅顺口

  戴哲早已不是当年的猴子涅,脸上布满了杂乱的络腮胡子这么多年风里来雨里去,铸就了他强壮的体魄,最近又在巴达维亚淡马锡一呆数月,热带直射的阳光将他的皮肤晒得黝黑

  修棱堡对于戴哲来说,自然不是什么难题当在淡马锡接到林纯鸿的命令以及一副旅顺口的草图之后,在无聊的旅途中,他就不停地与工匠们商议筑城之法

  考虑到旅顺口位于鞑子眼皮底下,随时可能会遭到鞑子的攻击,戴哲一再修改方案,尽力缩短工期最终,戴哲选择了先修外城,具备初步的防御能力后,再进一步增筑炮台,修筑内城之法

  待戴哲率领三百多工匠抵达旅顺口后,来不及休整,立即四处奔忙,测量选址,仅仅花了三日功夫,将预定方案稍稍修改后,就确定了筑城方案,整个一期工期缩减至三个月这已经是戴哲所能做到的极限,无法进一步缩短了

  对这份方案,戴哲非常不满意他觉得,此处要是不修成海防要塞,简直就是暴殄天物只是,由于钱粮人力工期所限,戴哲只好选择了最为简单的筑城方案

  好在郑钢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采集的石头早已运至筑城点而且在戴哲抵达旅顺口两日后,两万多民夫从上海跨海送到,马上投入采石超物质准备的速度越来越快

  戴哲不肯浪费一丁点时间,立即组织人手开始打夯筑基于是,几千年来,旅顺口从未像现在如此繁忙,从白玉山到椅子山,又从椅子山到海边,到处都是如同蚂蚁一般忙碌的人群,人群之中,骡马牛群不停地穿梭,鼓足了劲将石材运至海边

  海边筑城点,打夯的汉子们抬着石磙,狠狠地砸在地上,一名汉子领唱,吼着:

  “咿呀喂子哟,咿呀喂子哟……”

  “把这石磙抬起来哟……”

  一众汉子纷纷跟和唱道:

  “哎咳哎咳哟哟……”

  随着汉子的呼喝,汉子们一同用力,将沉重的石磙抬起来,重重地落在地上,砸出一个窝窝……

  当汉子们干得热火朝天之时,忽然又从合运来两万余民夫,马上投入至劳动大军中,工程进度明显加快

  这些民夫多为北直隶人当满清鞑子的铁蹄践踏京师北直隶一带时,大量难民南下,让顿兵于聊城的林纯鸿捡了个大便宜林纯鸿立即令人四处召集难民,择其精壮者,送至旅顺口,老幼妇孺则运至瓜洲上海,暂时安置起来

  运送这些老幼妇孺,不仅没有给军辎运输造成压力,毕竟,运输船南下时多半是空船,反而为林纯鸿挣得了偌大名声,致使聊城聚集的难民越来越多

  随着戴哲接过筑城事宜,郑钢彻底从这事中解脱,除了派遣部分士兵维持秩序以外,将全部的精力投入至战事中按照郑钢的估计,五万余人一起劳动,迟早要引起皇太极的警觉,所能瞒过皇太极的时间不会太久

  郑钢开始在金州地峡修筑工事

  哪想到,当狄威抵达济州岛后,而后又至辽东半岛,奉林纯鸿之命接过了郑钢的帅位狄威接任后,第一件事就是下令停止在金州地峡修筑工事,将兵力收缩至横山一带,并严密封锁龙虎军团两个军抵达济州岛的消息,就连换帅一事,除了高级将领外,低级将领皆不知

  (晚上还有一更,大家用票票支持我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