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荣耀星空下 第一百一十一章 钓鱼与风暴

《荣耀星空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钓鱼与风暴

作者:圆圆的熊 字数:2626 书籍:荣耀星空下

  杂文也可称之为“杂著”和“杂说”,林远秋觉得这几道以案例为题引的类型,把它定为“杂说”更为准确。

  想到类似于这种题型的杂文,林远秋脑海里立马浮现出前世读书时学过的文章,如《出师表》《诫子篇》《桃花源记》《归去来辞》,还有《爱莲说》等等等等。

  所以想要写好这道文艺性的律法论,对林远秋来说,并不是难事。

  只是一想到居然有人把严谨的律法融贯到注重辞采的文章中,林远秋就不得不吐槽主考官给考生们出难题的心思。

  同时也表明,院试与先前的县试府试比起来,难度确实有了很大的提高。也终于明白,为何有些人考中童生后,就止步于童生了。

  但愿自己永远别成为其中的一员吧,这样想着,林远秋又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虽帖经和墨义都顺利完成了,可除了今日的杂文,还有明天最为关键的策论呢。

  所以自己可一定得仔细才行,别临到最后,因为大意而出了错。

  另外,林远秋忍不住在心中默念,保佑保佑,保佑明日的策论题别太难。

  可惜,老天爷并未听到林远秋心中的期盼。

  这不,等第四日的题卷发下来后,林远秋看到上面《治安策》的论题时,眉毛不禁打起了结。

  怕得就是这种与自己见识不匹配的论题了。穿到这里四年多,其中三年时间在村里,一年时间在镇上,这期间除了读书,自己还真没时间去了解这个朝代的治安条例是怎样的。

  是以就目前而言,林远秋所知道的也就是城门的开关时间和宵禁时辰。

  想到这里,林远秋不得不庆幸自己前段时间背读了大景律法。那上头虽没有治安的明文条例,可有处罚啊,这样自己多少可以顺藤摸瓜的反推一下,不然可真是两眼一抹黑,一点思路都没有了。

  只是,单这点肯定是不够的。策论分为论点、论据和论证,所以自己最起码要有可以说的内容,不然没有话头可聊,谈何论点、论据和论证呢。

  于是,一时没个头绪的林远秋,开始有些心焦了起来。

  说来,在来府城之前,林远秋也是给这次院试的策论押过题的。只不过,他的押题思路全在安国强军上,谁让这几年的院试策论大多都是这样的出题方向呢,说来也是自己大意了。

  林远秋深吸了口气,准备再好好理一理思路。结果,这口气不吸也罢,唉,这大热天的,在狭小的号房里放了个盖不严实的马桶,可真真是造孽哟。

  林远秋闭上眼,尽量忽略这难闻的气味,而后搜寻起印象中的记忆来。

  从自己刚穿过来的那会儿,再到上族学,然后考县试,考府试......对了!林远秋一拍脑袋,自己怎么把周善县的偷盗之事给忘了。

  虽然失窃算不上重大事件,可也属治安范畴啊,何况这事可关系到百姓的生活日常。

  在林远秋看来,只要与百姓相关的事,就值得一提。

  何况社会治安不就是由这些鸡零狗碎的小事组成的吗。

  说来,这件事还是去年林远秋参加县试时,在县城客栈里听人说起的。

  也是在那会儿,林远秋才知道官府对够不上刑律数额的偷盗,是如何处罚的。那就是打上几十板子后,就放回家去了。

  在林远秋看来,这样的处罚并不可取,根本起不到惩诫的作用。

  这样一来,有好些小偷等养好伤,大概率会重操旧业,反正只要把控好数额,别超过吃牢饭的界限就成。

  这应该也是各处盗窃之事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百姓们也是烦不甚烦。

  所以这会儿,自己何不就以此事为论据,好好展开来说一说呢。

  至于解决的法子,林远秋当时就想到了南北朝时期吴兴太守王敬则的做法,像这种能让小偷知耻知羞的法子就很不错,自己今日大可以借鉴一下。

  既然已想出了论据,林远秋便没耽搁,提笔蘸墨,很快在草稿纸上写了起来。

  先从屡制不绝的偷盗让百姓们烦不胜烦说起,然后引出论据,再阐明自己的观点,最后是解决之策。等林远秋把整篇文章都写好,已是一个时辰后了,今日酉时就得出考场,所以自己得抓紧时间才行。

  是以,等衙役把中饭的两个饼送来时,林远秋只是接过来放到了一边,并没停下润色文章的思路。

  等把整篇文章该修改订正的地方都修正后,林远秋又从头到尾仔仔细细检查了一遍,最后再用工整的馆阁体,把治安策誊抄到了答题卷上。

  这一抄就抄到了未时末,再有一个时辰就得交卷出场了,可林远秋还有最后一道诗赋题未做。

  考场里适时响起了三下梆子声响,这是提醒众考生,离今年院试结束,还有最后的一个时辰。

  而随着梆子声的落下,是林远秋肚子的咕咕抗议声响起。

  离早饭三个包子,已经过去四个时辰了,所以肚子会饿也正常。

  别急别急,越是紧张的时候越不能乱。

  离考试结束还剩下两个小时呢,两个小时写一首七言绝句,对他来说并不是难事,自己还是先咬几口饼子,把肚子垫一垫再说吧。

  想到这里,林远秋又看了看诗赋的命题,确定内容为抒发田野之趣后,就把试卷小心放进考篮里,然后拿起油纸包着的肉饼,边吃边琢磨起诗句来。

  虽在心里劝着自己别着急,可林远秋也没敢多耽搁。把吃了一半的饼子放置一旁后,就把手往四天未换的汗臭衣裳上擦了擦。而后拿过草稿纸,提笔斟酌了起来。

  到底是写惯了诗的,不多会儿,一首名为《田园言怀》的诗就写好了。

  等认真推敲,稍作修改之后,林远秋就把它抄到了答题纸上:深龙霞浦在山头,丹梯蹑足小心游。田铺农家炊烟袅,檐阶泉溪湲潺流。

  等誊抄完毕,林远秋终于大大舒了口气,总算全都做好了。

  可是现在还不是松懈的时候,林远秋又从头到尾检查起一张张答题卷来,包括填写名字和籍贯的部分,还有用字的避讳,都认真查看了一遍。

  不多会儿,林远秋便看到已有提着浆糊的衙役过来了。这是准备给要交卷的考生提前糊名呢。

  此次考试的所有卷子都会糊上名字和籍贯,然后由专门安排的人重新誊抄一份。

  所以,在院试成绩未定下前,考官们看到的并不是考生所写的那份答卷。

  只有等大致定下院试的名次后,才可以拆封原卷做最后的比对,若没相差,那么就没有异议的地方了。

  林远秋并没有提早交卷的打算,四天时间都熬下来了,不相差这一时半刻。

  随着三声铜锣响,癸卯年江州府的院试结束。

  考生们全都起身,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出场。林远秋也整理好了自己的东西,然后提着考篮跟着人群出了考棚。许是今日一直都提着心的缘故,这会儿的林远秋只觉浑身疲惫,若是可以的话,他恨不得现在就找个地方好好躺一躺。

  考场外挤满了等待的人,林远秋想找找他爹在哪里,可惜个子太矮,被前面的人给挡住了视线。

  林远秋不知道的是,在他刚跨出龙门的那一刻,只朝矮个子看的林三柱很快就发现他了。

  所以正当林远秋垫起脚,准备好好找一找人时,林三柱已经快步跑了过来,“远秋,爹在这儿呢!”

  爹?林远秋擦了擦眼,确认自己没有看错,眼前这个头发凌乱,衣衫快成梅干菜的人确实是他爹林三柱来着。

  所以才几日不见,他爹咋成这副模样啦?

  待他爹一把接过考篮,然后蹲下身子,把他揽到背上时,林远秋闻到他爹身上比他还臭的汗味。

  林远秋纳闷,“爹,您又去扛麻袋啦?”

  林三柱摇头,好好的,他跑去扛麻袋做啥,再说这两日他哪有心思跑去做旁的事啊。

  可以说,自从林远秋迈进考场后,林三柱整颗心都是紧着的。

  因为他听到客栈有人说起前年院试有考生因中暑而丧命的事。想到自家儿子这幺小的岁数,以及这几日的大热天气,林三柱是越想越害怕。

  于是,院试的第二日,林三柱就开始待在考场外头寸步不离的守着了。

  而原本打算趁着这几天采买些绣线和绣布,还有盘扣的事,早被林三柱抛到了九霄云外。

  这会儿看到儿子除了有些疲倦,旁的啥事都没有,林三柱总算放下了心来。

  回到客栈,父子俩简单吃了晚饭。而后两人都洗了个澡,感觉浑身清爽了许多的林远秋很快就睡了过去。

  这一睡就直接睡到了第二日的中午,林远秋是被自己肚子的咕咕声给叫醒的。

  等睁开眼时,他爹已经给他端了鸡蛋面过来。

  趁着儿子睡觉的空档,林三柱已去绣坊把该买的东西都采买回来了。

  此时几个包袱都已打好,这样等到了明日,他们就可以直接回家了。

  林三柱并没有在府城多停留的打算,再过几日,家里说不得就要开镰割稻子了,他总要回去帮着一起才行。

  至于等放榜的事,还是算了吧,反正真要是考中的话,届时衙门肯定会送了喜报过来的。

  不过林三柱觉得,这样的可能性大概率没有,因为昨晚他特地问了儿子这次院试考得如何,得到的答复是:说不清楚。

  林远秋是真的说不清楚,原因还是那道策论题,因为他突然觉得自己所写的论据似乎有些小众。虽给出的论点鲜明、新颖,可那也只是他个人的以为。若考官看过后不认可的话,那么这次的院试,就肯定没有中榜的可能了。

  第二日一早,父子俩就坐上了回程的马车。

  ......

  如今快近九月,地里的稻穗已经弯下了沉甸甸的腰,上头挂着的谷粒颗颗圆润,粒粒饱满,马上又将迎来一个新的收割的季节。

  按照惯例,每到这个时候,私塾都会给大家放上半个月的田假,也就是农忙假的意思。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