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重生之大收藏系统 第349章

《重生之大收藏系统》第349章

作者:月华炎 字数:2881 书籍:重生之大收藏系统

  本以为会是什么好东西,可结果一上手后却发现居然就是个现代工艺品,这让王宋不禁苦笑不已。

  将其放回原位后,王宋再次查看起了房中的老家具,可知掏老宅子最大的惊喜就在这里了。

  其他的东西可能会有,但非常的少,只有老家具才容易出现一点,而王宋也想将自己的房子给弄得古朴一点,自然少不了这些东西。

  看了一整圈后,王宋也只发现了两件值得入手的老家具,一张海黄梨的凳子,和一个紫檀木的的衣柜。

  看到这里后,王宋不得不感叹,这龚育家祖上,还真是大户人家,而且这欣赏水平也非常的高,不然的话怎么可能出这么多的精品家具。

  再次检查了一圈,发现没什么值得入手的东西后,王宋便准备去下一个房间看看,家具等看完了再搬也不迟。

  “咚”,正当他想走出门口的时候,脚下却有个什么东西绊了他一下,不过王宋身形都没逛一下,而那个东西却被踹出了好远。

  “咦”,低头看了一下后。王宋眼中闪过了一道亮光,赶紧走上前去将其捡了起来。

  “乖乖。可千万别撞破了”,将其拿在手中后。王宋仔细的检查了一遍,发现其并没有什么破损的地方后,这心中才算是松了口大气。

  “三河刘的蝈蝈葫芦,好东西啊”,王宋有些欣喜的将其身上的灰尘给抹净,放到手中仔细的查看了起来。

  葫芦虫具是一种用以置纳冬虫蝈蝈、油葫芦、蛐蛐等鸣虫,能够揣在怀中把玩的物件,至于葫芦虫具中的上选之品,那必须要提到“三河刘”。

  据民间传说:咸丰年间。有一年三河县阴雨绵绵,秋收不成,葫芦也成为残品,刘家为糊口求生,只能带着较好的葫芦来到京城同仁堂,准备借些钱好过年吃饭。

  同仁堂东家将鸣虫放入刘家拿来的葫芦里,鸣虫一叫,声音愈显宽厚、宏亮。从此民间迅速传出“三河刘”的葫芦荫皮搭叶、瓷皮糖胎、发音宽厚的美誉。

  “三河刘”种的葫芦大都在火沙地上种植,皮厚薄合适。深受玩虫者的喜爱。从咸丰年间至今,名气一直很旺,现今所见的许多珍贵藏品都是三河刘制作的。

  “范制的,这造型。真心不错”,这是王宋上手后,对手中蝈蝈葫芦的第一感觉。

  所谓的范制。其实就是在葫芦还未成型的时候,便用一些模具将其束缚起来。待其长成后取下,葫芦的体型自然就会跟模具一样。

  而范的种类也非常之多。分为木范,瓦范,纸范,石膏范,也就是常说的木模,瓦模,纸模,石膏模。

  其中纸模还有最为讲究,还分为两种类型,细纸模,和草纸模,甚至有些人还用的是布模。

  最早官模葫芦使用的是木范,用四块梨木拼制,中心挖空,内阴刻所需图案题材,优点是此模可多年使用,缺点是每模只能范一个葫芦,产量很低,此为木模。

  后来发展出现用五块或七块梨木旋制成模,在模外面雕刻花纹,此为阳模,然后在模具上覆泥,待泥稍干将木模中心抽出,使木模之分瓣木条依次拿出,再将泥范入窑烧制成瓦模,此模具的优点是可将一件阳木模翻制成多个瓦模,增加了范制葫芦的模具降低了成本,缺点是,有些泥范在入窑烧制时有变形。

  木模翻制瓦模的技术无疑提高了范制葫芦的产量,而王宋手中的这个蝈蝈葫芦便是用的这种手段,因为这是三河刘的惯用。

  ……

  看到这里,王宋就不禁有些感慨,一个合格的蝈蝈葫芦从出生开始,就要好生的照料着。

  从最基本的种植架藤施肥,到更深层次的上模范制,如果中途有任何一个地方出错,那很有可能就会影响葫芦的品质。

  如果品质出了问题,那么这个葫芦也就是废了,只能将自己一年辛苦劳作换来的成果丢掉,委实太过可惜。

  观察完其的范制模型后,王宋便将眼光放到了其身上的图案上,仔细的鉴赏起来。

  一件极品的蝈蝈葫芦,不光要看其形状大小,还要看其葫芦身上的图案,如果是名家出手的话,那肯定会身价百倍。

  可惜的是,王宋手中的这个葫芦图案,并不是什么名家出手,但其身上的这幅火画,也是非常有意境了。

  所谓的火画,其实很好理解,就是将一个铁条烧红,在诸如蝈蝈葫芦,木板甚至是纸上作画。

  火画的施艺范围很广,诸如案头的文房用具、竹筷等等,当然,有火画,也有铁模烫印的,如杭州的天竺筷。

  从小摆设,到门,窗,立柜,木橱的板,扇上,都可烫画,一些以木板代纸,烙铁代笔的单幅或条屏,更可悬挂后作壁上观,与传统纸绢画无异。

  而王宋手中的葫芦,就是用的这种方法,葫芦身上画的赫然是一副山水画,远山近水,小船流水人家,尽显一副悠然自得的模样。

  并且此葫芦在晚清时候就被裁切成器的,镶以象牙做的牙口,飘盖也是象牙为框,安有玳瑁蒙心。

  高牙蒙心上镂空雕刻有荷花、鹭丝鸟,刻工精细,打磨精致,动物形态栩栩如生。

  看得出来,这个葫芦在以前被经常使用,色泽暗红,器形也非常的完好,抚摸的时候,亦光滑如肤。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现在却是被丢在这地上无人问津,还好今天被王宋发现,才重见天日。

  将其放在了怀中后,王宋终于走出了第二间厢房,向着最后一间屋子里走去,心中同时也期待着,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惊喜。

  只是还没走到最后一间厢房的时候,王宋便被前方一根晾衣杆上的鸟笼给吸引,不禁停下了脚步。

  ……

  看到这个鸟笼后,王宋脸上突然露出了一幅哭笑不得的表情,如果他猜的没错,自己手中的扇子,蝈蝈葫芦,以及眼前的这个鸟笼,很有可能是龚家祖上,一位清朝的纨绔少爷所留下来全套装备。

  在那个时候,达官贵人的子弟们,都非常的流行遛鸟,斗蛐蛐之类的娱乐活动。

  你要是没有一两个好的器具,那别人还不知道怎么看你,只以为你是家道中落了,才会如此。

  所以在那个时候,就算是家里再穷,也要挖空心思的凑一点钱出来,给自己的儿子搞上一套好的装备。

  毕竟在那个时候,面子大于一切,也多亏了他们的面子思想,不然鬼市还不知道能不能出现了。

  看到眼前的这个鸟笼,王宋就不禁想起了他的历史,其实自唐以来,玩鸟已成气候,而制作鸟笼的技术,则是等到清朝乾隆年间才达到极盛。

  当时,清宫造办处组织全国能工巧匠,专门为宫中制作鸟笼,其艺术品位和价值都达到了较高水平。

  在皇家影响下,全国各地的文士、官员纷纷仿效,养鸟玩笼之风愈演愈烈,一直沿续到清末民初。

  鸟笼虽小,五脏俱全,鸟笼的顶部称笼顶,笼顶配笼钩,笼钩的品种很多,有金钩,银钩,铜钩,象牙钩,牛角钩,玉钩等等。

  而王宋眼前的这个鸟笼笼钩是玉至的,整体的造型为方形,笼架为象牙制作,整体看上去非常的上档次。

  除了鸟笼以外,鸟笼中的配食缸也是必不可少的,而配食缸的品种也很多,有瓷缸、玉缸、象牙缸、紫檀木缸、红木缸,以及玳瑁缸、景泰蓝缸、犀牛角缸等。

  而眼前鸟笼中的配食缸却是用的紫檀木缸,让其在突然出了一抹别往的韵味。

  拒王宋所知,在市场上,鸟笼也分高,中,低不同档次,而评价高档鸟笼的话,必须要具备以下三个特征。

  一是年代越早价值越高,比如,曾有一只1.5米高,配有银质笼钩,镶嵌苍龙雕花的清代巨型鸟笼,其价格已在万元以上。

  材料越考究价格越高,如用红木加竹配红铜雕花提手制成的鸟笼,目前的市场价在一千元以上。

  而云南金竹的质地细腻,抹过香油的陈年老鸟笼呈枣红色,纯朴自然,收藏价值也极高。

  做工越精细价格越高,由于制作鸟笼的竹子脆硬,且纵向雕刻难度非常大,工艺大师在鸟笼上雕刻栩栩如生的龙、凤、花、鸟浮雕,雕刻越精美,价格越高。

  就目前来看,王宋眼前的这个鸟笼在市场上,没有个近七位数,还真不好拿下来。

  但是相比前面自己从外公家找到的那个鸟笼,价格无疑是要低上不少,主要是那个鸟笼的做工以及材料都十分难寻,也可以说是独一份了。

  将鸟笼先放在原位后,王宋继续向最后一个房间中走去,期望能找到一个能让自己真正感到兴奋的东西。

  ……

  第三百一十九章元青花

  “枝桠”,破旧的木门被缓缓推开,王宋缓缓的走入其中,眼中带着一丝期待的扫视着整个房间。

  看得出来,这个房间非常的陈旧,并且刚才林老就是在这个房间中将那个斗彩鸳鸯莲池罐抱出去的。

  虽然龚育没对他说什么,但王宋想也想得到,这里肯定就是他老爷子曾经的住所,如果有好东西的话,那肯定就在这里。

  只不过房间比较小,王宋一眼就能将房间中的所有东西都看清楚,但他惊讶的发现,里面居然没什么好东西。

  在王宋仔细的查找下,除了林老抱有的那个罐子,整个房间中就只剩下了一块端砚还比较看的过眼。

  “这不可能啊,一个藏家的所有东西不可能只有这么点,难道有暗格?”,将端砚收起后,王宋不禁皱着眉头思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