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华娱高手 第二百六十二章 京城大学的公开课

《华娱高手》第二百六十二章 京城大学的公开课

作者:俊采星驰 字数:2812 书籍:华娱高手

  杨武和董莱是京城大学中文系的一对好机油,同是西山省人,老家在同一个小镇,从小学起就是同学,一直初中、高中,然后到现在的京城大学,铁的不能再铁的哥们,就差穿同一条裤子了。

  除了在审美标准上有些诧异之外,两人课外的喜好也相差不大,都喜欢读武侠。

  杨兴展这位“火箭”大侠的公开课,两人自然不会错过,平日里,他们可没少和杨兴展一起聊武侠的话题。

  到了公开课的时间,两人提前五分钟进了教室。

  杨兴展还没有来,杨武和董莱除了议论一下今天的公开课将会讲什么之外,剩下的就是对着教室的女生们评头论足一番。

  中文系向来是阴盛阳衰,所以两个人在这个方面的福利不错,每天都可以养眼。

  杨兴展进来的时候,脸色是严肃的,这和他平时笑眯眯的态度截然不同,杨武和董莱看得暗暗心惊,有些担忧杨教授是不是遇到了麻烦事?

  不过,课堂之上,两人不好公开问,所以只能压下心中的疑惑,和其它同学一起开始等待杨兴展授课。

  “同学们,今天我要讲的只有一篇文章,节选自著名作家赵星驰先生的短篇《阿q正传》,标题是优胜记略……”

  杨兴展授课从来都不拖沓,走上讲台之后就直入正题,这一点和很多“教授”是鲜明的对比。很多“教授”在授课的时候,喜欢先讲一讲自己的威风的过往史,摆一摆自己过去创造的成就,实在是让学生伤脑筋。

  不过,杨武和董莱没有像以前一样暗暗嗤笑那些“教授”的作风,因为他们已经被杨兴展的这句话给惊到了。

  杨兴展很推崇赵星驰,曾经多次向学校领导提及将赵星驰的几部搬上课堂,甚至还考虑弄出一个“赵学”来研究,这在京城大学并不是什么秘密,他们两人和杨兴展是趣味相投。所以更加的清楚。

  然而,行动和结果是两码事。

  杨兴展的行动一直都是失败的,所以“赵学”没出现,赵星驰的也没有有选择的搬到京城大学的课堂上。

  但是现在的结果呢,杨兴展却是公然把赵星驰的《阿q正传》搬到课堂来!

  这算什么?

  轻一点是说先斩后奏;重一点可以说无组织无纪律!

  杨武和董莱不由得很是担心,这个可爱可敬的老头可别因为今天这事被学校给处分啊。

  他们的这些想法刹那间在脑子里转过,但在多媒体大厅里,大半的学生立即骚动了起来,议论纷纷,整个课堂一片哗然。

  两人更是担心了。看向杨兴展的目光有了一丝焦急。

  讲台上。杨兴展不仅没有被学生的抵触反应给惊到。严肃的脸上反而渐渐的有了笑容,恢复到了以前授课时的态度。

  在所有人惊讶的目光中,杨兴展敲了敲桌子,笑着说道:“今天之所以要讲赵先生的这篇《阿q正传》。大家可以放心,并不是因为我是他的武侠迷……”

  学生们先是一怔,然后就哄然大笑了起来,课堂的气氛顿时得到了一定的缓解。

  “大家可能没有看过《阿q正传》,因为潜意识里认为赵星驰是写历史和武侠的,不是文学的主流,所以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想去看他写的任何东西。但是不要紧,我先把《阿q正传》的内容读给你们听一遍,字数不多。只需要五分钟。”杨兴展说着,拿出昨天晚上打印好的两张文稿开始朗读了起来。

  底下的学生,有兴奋的,有茫然的,有好奇的。

  兴奋的学生。是因为他们读了《阿q正传》;茫然的和好奇的都是没有读过。

  杨武和董莱没有读过,因为他们这几天还在重读《射雕英雄传》和《笑傲江湖》的实体书,所以连网都没有上。

  两人对视一眼,好奇了起来:“这《阿q正传》真的这么好?”

  “……虽然还有些热剌剌——心满意足的得胜的躺下了。他睡着了。”杨兴展语速缓慢,抑扬顿挫,很有韵律感,听起来不会让人精神发困,但也在不到五分钟的时间里将《阿q正传》的序章和“优胜记略”读完了。

  学生们听得都很仔细,原本还带着看笑话的轻视态度,一路听下去,心渐渐的沉淀了下来,震撼、惊讶、错愕、悲伤……,各种情绪涌上心头,复杂难明。

  杨兴展停了一会,微笑着看着他们,他听到了他们变得沉重的呼吸声。

  能考上京城大学这所华夏国内排名前二位的世界名校,都是高智商的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阿q正传》并不是很难,几乎所有人都在第一时间理解了。只是有些地方还想不通,所以在沉重的表情之下,杨兴展还看到了茫然和困惑的神色。

  杨兴展道:“我今天为什么要讲《阿q正传》?是因为我觉得有必要将这部不朽的名著推荐给在座的各位。有人会说《阿q正传》只写了两章而已,就值得评价为不朽名著吗?我认为是的!赵星驰先生的创作初衷,我并不了解,但从这两章来看,思想性、艺术性都达到了巅峰造极的地步,它讽刺心灵丑陋的华夏人,道出了千百年来华夏人一直存在的劣根性。”

  不朽的名著!

  登峰造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道出了千百年来华夏人一直存在的劣根性!

  一个又一个能令所有人都为之震惊的评语从杨兴展口中吐出,课堂上的所有学生都震撼了,即便是那些开小差的学生。

  三个评语,任何一个都不是轻易可以达到的。

  但凡达到了任何一个评语的文学作品,无一不是经典中的经典,广受文人学者甚至广大群众的认可。

  如果这个评语从杨兴展口中说出,这部文学作品的价值就更加不可估量了。

  但是现在,《阿q正传》居然得到了杨兴展的三个评语,杨兴展就差表现出他五体投地的敬仰之情了,那《阿q正传》的价值到底该有多大?

  学生们已经震惊得说不出话来了。

  终于,有学生开始举手要发表自己的意见。是一个穿着淡绿色背心连衣裙的女学生,身姿窈窕,面容俏丽,长长的马尾辫在背后垂到了腰间,更加衬托出那秀美的背部和腰肢。然而,女学生的脸上却充满着一种义愤填膺、似乎杨兴展的这番话是对她的极大侮辱的神色。

  杨武和董莱就坐在漂亮女学生这一排,所以能够看到女学生的正面。

  两人认识她,是中文系十朵金花之一的刘菲菲,据说爱慕她的人如果组织起来,完全就是一个加强连。

  杨武是爱慕刘菲菲的。不过只是暗恋。性格有点宅的他没有表白的胆子。这时见到她站出来,暗暗叫了一声好,但表面上却惋惜的说道:“虽然我只听了一遍,不过感觉《阿q正传》还是配得上杨教授的这番话。”

  “切!你小子也就这点出息了。有贼心没贼胆!”董莱不屑的回答他道。

  他的审美观和杨武不一样,刘菲菲是骨感型,所以他一直认为刘菲菲干巴巴的,如果长点肉就好了,但作为杨武从小一块长大的死党,他还是知道杨武对于刘菲菲的那点心思。低声在他面前发表和刘菲菲不同的意见,只不过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里而已,所以他毫不客气的拆穿了。

  杨武神色一滞,怒道:“懒得跟你说。”

  董莱撇了撇嘴。转而看向了讲台之上的杨教授。

  杨兴展笑着伸手一指刘菲菲,说道:“刘菲菲同学,有什么问题吗?”

  刘菲菲道:“杨教授,我承认《阿q正传》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但是巅峰造极、不朽名著、批判华夏人劣根性的说法。是不是不太妥当?”

  部分同学如释重负的松了口气,显然他们也是刘菲菲这种看法。

  杨兴展笑了笑,挥手示意刘菲菲先坐下,然后打开了昨天晚上做的教案,等投影仪将内容投影到讲台的大屏上后,他开始讲解了起来。

  “《阿q正传》的背景是上世纪民国时期,那个时候是华夏民族最苦难,是华夏社会最黑暗的时候,基于这个事实,我认为《阿q正传》画出了那个时期沉默的国民的灵魂。但是,透过两章的内容,我发现阿q这个人物并不仅仅是民国时期的国民的写照,其实可以一直延续到今天。阿q完全可以代表上世界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末落后的农民典型、八十年代初国民性弱点的典型、以及整个人类精神现象的象征……”

  “精神胜利法,是阿q精神的核心……”

  “《阿q正传》的基调是悲喜剧相结合与出色的讽刺艺术……现实主义的严峻性与表现主义带来的离间效果在中同时并存……”

  杨兴展恢复了严肃的神色,开始讲述他对于《阿q正传》的理解,深层次的剖析《阿q正传》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刘菲菲说不出话来了,义愤填膺的神色渐渐冰解。

  多媒体大厅里,只听得见杨兴展洪亮的声音和学生们沉重的喘息声。

  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公开课,更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思想教育课,学生从来没有想到过,简简单单的两章内容,《阿q正传》居然有那么多说道,如此深刻的思想和艺术。

  仿佛思想里有鬼似的,在网络上读过《阿q正传》的学生想起了赵星驰在结尾时候的那句话“人人都是阿q,他是一面可以让我们看清自己灵魂的镜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