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窃唐 第318节:兵临长安城

《窃唐》第318节:兵临长安城

作者:营候鼓 字数:2746 书籍:窃唐

  “你说孤离开这些望族,天下将不太平,重陷水深火热?笑话!世界离开谁都照样转,太阳永远不从西边出来!”李栋大声反驳,威严的眼神从满朝文武惊惶的脸上一扫而过,冷冷说道:“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孤的天下,也不是你们的天下,更不是靠祖宗流血拼杀而坐享其成的那些寄生虫的天下!他阻拦大唐军前进的步伐,便是大唐的敌人,面对敌人必需亮出明晃晃的刺刀,而不是左脸打了还把右脸腆过去让人打!无论谁阻挡大唐统一的步伐,下场都一样,神挡杀神,佛挡诛佛!”

  殿前所有官员哑雀无声,张须陀本人也纳闷,李栋何必生这样大的火气?不就一个越王杨侗吗,一句话该杀得了!他根本不了解李栋的心思,自然猜不到深层次的原因。

  廷论结果是李栋以一个人的意见,力排满朝大臣的决议,对越王杨侗展开毁灭性打击。不向大唐缴械投降,下场就是这样凄凉!

  高琼华公主见李栋气万里如虎的气概,心里非常开心,自己选择这样一位雄主作郎君,眼光真不差,三生有幸啊!

  五十万大军,赫赫有名的一大堆武将,专门对付兵力不足十万的一个小郡,结果可想而知,如虎入羊群,马踏烂泥,三天时间席卷整个弘农郡全境。虽然没有屠城那般凶狠,凡是抵抗的人无一留下活口。越王杨侗也在战乱中丧命,不再像以前那样,留着他的小命将来封个国公什么的,以安慰前朝旧臣。

  当消息传遍天下的时候,百姓无不拍手称快。因为李栋让兵卒传播消息,无论是谁,只要有才干,在攻打西唐过程中出力出策,将来都给予一定的封赏。将来天下安定。要凭科举考试取仕,打破士族子弟凭家世入朝的旧俗。

  这对于一直生活在低层的百姓家庭来说,是一个莫大的喜讯。农户、工户、商户等都可以凭借读书,步入朝堂。参与政事,再也不用世世代代作任人宰割的农工商户。

  如果东唐在与西唐对抗战中失败,这宽大政策的优越条件,他们便享受不了。于是,人心思定,人人向着东唐,希望东唐获胜。这本是李世民当皇帝后放开的政策,但李栋作为穿越人,提前公布出来,给天下百姓吃一颗定心丸。

  秦琼的大军从弘农过去以后。军队人数增加到八十万。粮食辎重根本不够用,秦琼上书说,军队人数激增。

  李栋当时大喜。经过一场激战,人数没有减少,反大大增加。这说明什么?说明攻打西唐的战争,得到很多下层人民的支持。何愁此战不能取胜?

  李栋当即就派张须陀出征,带四十万人马从兴洛和洛口运粮,源源不断支持前方。大军一路如入无人之境,一直打到距离长安不太远的商州,才遇到李世民和刘文静等人的激烈抵抗。

  李世民摆出一个“雁行阵”,该阵的特点是军队呈一轮弯月的形状排布。指挥统帅位于弯月的“凹”陷处,对左右两翼大军灵活指挥,可进可退,可攻可守。李世民的步兵充分发挥长射的作用,再加上骑兵灵活机动配合,神出鬼没。防不胜防,对东唐大军形成致命伤害。

  数位大将在与李世民对战中都受到严重挫伤,东唐可谓是损兵折将,苦不堪言。秦琼知道,攻破商州。距离长安只有二百余里,如果一路高歌猛进,也就是几天的时间,便能攻下长安城下。

  西唐当然知道攻到商州意味着什么,自然要下死力抵抗,要不然刚刚建立的新朝便会消销云散,归附于东唐版图。日落黄昏,牛不扬鞭自奋蹄!

  不得不说,李世民是一个特别能打的战略家和指挥家,八十万东唐大军硬是在这里停滞了一个月,也没能往前推动半步。

  实在没办法,李靖和秦琼向洛阳发出求救,要李栋给予指点。

  李栋接到消息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想到了高琼华公主。隋炀帝当政的时候,百万大军攻打高句丽,都对付不了高句丽兵,高句兵可以想像强悍到何种程度。

  甚至真正的历史上,李世民本人带兵攻打高句丽,也没有彻底取胜,只是占领了一部分领土,就返回长安。也只有用高句丽这样强悍的外族士兵,与李世民同样强悍的兵卒对决,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高琼华作为一名女人,李栋自然不允许她参与到战争中去的。

  在中国古代战争中,视女人为不洁之物。因为女人每月都来经丶血,是不祥的象征。传说女人一旦参与战争中,便会落败。甚至在明清时期,一些守城大将让妓丶女脱光裤子面对敌军站在城墙上,敌军的枪炮便会哑火,不能放出炮弹来。

  特别的证明是,魏晋时期的花木兰替父亲出生,一直隐藏她女人的身份。她可以是父亲的儿子出征,但绝不能是父亲的女儿替征。这是一个流传千年的忌讳,就像现在过春节,不能说“死了死了”一样,所有人都忌讳这个!当然了,花木兰还是打胜仗了,过春节说死了也不会真的死人。

  李栋是穿越人,他可以不必忌讳这个,但是他的带兵大将秦琼李靖等东唐人都信这个,绝对不容许一个女人参与战争中。

  李栋也不舍得放高琼华离开洛阳。担心她在攻破长安以后,不再回到洛阳,绕道直接回高句丽去,这样李栋身边就少了一个知心爱人。

  高琼华几次给李栋提建议要亲自上战场,都被李栋找借口堵了回去。不管她用什么借口,李栋都是一句话:呆在洛阳!

  几天过去后,高琼华知道,战场上的事情,说变就变,不能再拖了,只好放弃去商州出征的打算,留下来陪着李栋。

  塞鱼儿率十万骑兵,风卷残云一般直奔商州。

  高句丽兵奔到东唐大营时,还把秦琼吓了一大跳,以为是李世民的骑兵突然袭到。正在手忙脚乱准备迎战时,看守大营的斥候报来消息,说是高句丽兵授圣上李栋的命令帮助他们攻打李世民。

  秦琼这才转忧为喜。秦琼和李栋一样的心思,高句丽兵是牛筋底,耐磨型的军队。秦琼本想让他们归入东唐大军,塞鱼儿却不听秦琼的指挥,说他们中属于高元陛下,只听从高家人的指挥,别人的话他们不听。

  这让秦琼很为难。塞鱼儿要秦琼第二天和李世民开战,他们绕到李世民的“雁行阵”后面,对他们进行突袭,不由他们阵形不自乱。

  秦琼只好接受了塞鱼儿的建议。

  第二天,李世民派人叫阵,秦琼等人立刻列开阵形,与之对擂。秦琼已经数次败给李世民,这时李世民多少有些大意起来。因为有了高句丽兵的相助,东唐将士人人鼓舞,与李世民战了一个平手。

  双方进入混战阶段,高句丽突然从李世民的“雁行阵”背后杀到,使阵不成为阵。阵角一乱,士气丧失,再想收拢,势比登天。

  秦琼和塞鱼儿两军合到一处,对李世民的军队夹击,彻底挫败了东唐不可战胜的神话。两支军队一鼓作气,几天时间便攻到长安城下。

  这时长安城内人心慌慌,下到黎民,上到官员,甚至李渊和李世民一家人个个能征善战,也开始担忧起自己的命运起来。

  长安城自周朝就是京畿之地,不过隋文帝时期,把长安城向东南转移,另建新城。这座城用夯土建成,高大巍峨,占地几十平方公里,长宽各有十几里,是当时地球上所有城池中最大的庞然大物。

  长安城内居住着百万人口,人人富庶,兵多将广,城墙又高,护城河又宽。秦琼等人,包括塞鱼儿都没办法。骑兵再利害,也要冲突进去才能发挥作用,可是城墙高达十几米,把骑兵的铁蹄挡在城外,他们急得团团转也没办法。

  秦琼的大军虽然不担心粮草的问题,和长安可以长久对峙下去,时间久了,自然会产生异变。

  李渊雄才大略,在立国之初,就收拢了许多南方和西方小形的游牧民族的军队,要不然李世民的骑兵也不会利害如厮。

  秦琼的东唐军和李渊的军队每开一战,都要受损一部分。这使秦琼心如油浇,怒火攻心。结果年纪轻轻的,竟然一病不起,躺倒在床上。

  李靖接替秦琼,继续指挥东唐作战,虽然李靖非常勇猛的,可他们对手李渊、李世民、李建成、魏征、殷开山、候军集等也都是赫赫有名的战将,两者几乎半斤八两,不分彼此。

  西唐拼命抵抗,平时坚守城池,趁李靖不备专打冷仗,使李靖吃了不少的苦头。但对整体局势,还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后来,秦琼让李靖给洛阳写一封信,把当时的情况都禀报给李栋,要他拿出攻城策略,他们再执行。

  李栋接到消息以后,闭朝三天,把自己关在一个宫殿里,挖空心思谋划对付长安的办法。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从各种经典战例中寻找灵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