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江湖咸话 第七十七章 战前三揭秘(上)

《江湖咸话》第七十七章 战前三揭秘(上)

作者:尘外楼主 字数:1815 书籍:江湖咸话

  第二天早上。

  沧海又一次睁开了眼睛。

  趴卧的枕头前祭着一枝鲜美带露的淡紫色薄荷花,鼻中一股清凉。床上只有他一个人在靠里的位置趴着,像只壁虎。眨了眨惺忪的睡眼,右手向着薄荷花伸出了一半,这是谁啊这么早上的坟?一激灵,猛然咬在自己换过药的左手,疼得从床上连滚带爬跪到地下。

  对着窗外青天连叩三个响头。又要痛哭流涕了。

  跪在地上,自己感觉了一下,虽然后腰有点发紧骨头有点松散,但是好像没那么疼了。侧首发现床头已打好了洗脸水。出卧室找镜子,却发现小厅里的八仙桌上摆着碗盘,都用碟子扣着,掀开来看是还温热的早饭,桌上一束薄荷花下压着一张字条:饭凉了记得加热。没有落款,只画着一块石头。

  沧海捏着纸条,看着早饭,垂首吸了吸鼻子,把字条团成一个球。找来镜子掀起后衣摆照了照,只剩淡淡青色的一片,伸手捅了捅,麻木的。

  沧海仰头看看房梁,下唇撅起包住上唇。把纸球丢在地上一脚碾过去。纸球扁了。

  沧海嘟着嘴巴吃过早饭,换了常服,缓步走出书房。总觉得哪里别扭似的,停下来,转了转腰,明白了,原来疼得不是伤,而是骨头。满眼新绿,晨鸟啁啾,沧海对着青灰色的石板地面,嗤之以鼻。平缓挪动步伐,保持腰背僵直不受震动。完好右手托腰,绷带左手支楞,走的像个螃蟹。缓慢的从后门进入玲珑别院正厅。上台阶时像小儿学步一样一脚迈上另一脚跟进。

  “……这个女子婚后不被丈夫宠爱,心中郁郁寡欢,性情乖戾,夫妇两个也便更加不合,丈夫竟然已开始着手准备纳妾的事宜了。”还没进厅,就听见楼主慈祥和蔼的声音在缓缓的讲述着。沧海脚步放轻,恢复了看似正常的行路姿势。

  进厅以后沧海愣了一愣,哑然失笑。玲珑别院的众人都在,只是几个年轻人竟然两手抱膝像个孩子一样席地而坐。楼主一身白布葛衣搬个太师椅坐在他们面前,背靠东窗。厅中间的大八仙桌已被抬挪到东北角,原地处楼主脚前,正中间坐着石宣,两手托腮好不可爱。石宣右手边坐着唐秋池,左手边坐着寂疏阳,寂疏阳身后是罗心月,旁边是薛昊,第三排是小壳和花叶深,七个人的神情都很是专注。卢掌柜竟然也在他们后头坐着个小春凳,听得津津有味。

  沧海努力正常的悄悄走到厅西,在众人身后、楼主对面坐进一张太师椅,众人并未回头。楼主微微笑了笑,继续讲道:“女子正是苦闷的时候,恰好有一位修行高深的尼姑到来,她就前去向尼姑询问自己与丈夫合不来的原因和解厄之道,”

  “这位师太说,我不是阴间的官吏,不能查你们配偶的名册。我也不是菩萨,不能看到人的过去、现在、未来的事情。但是因缘的道理,我却知道。说到因缘,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结合的事。大概因有恩情而结合的夫妻,必定相互****;有因怨恨而结合的夫妻,必然相互对立;也有因非恩非怨、亦恩亦怨而相结合的,这就必然双方互有负欠、而彼此相互取偿。就这么几种类型。你们夫妇,莫不是因怨恨而结合的?这是上天决定的,不是人为的,”

  “你不必询问以往的原因,也不必去计较别人。那样做,没有任何好处。而所以释迦牟尼创立佛法,便是准许人们忏悔。我想,你只要时时处处与人为善,孝顺公婆,侍奉丈夫,和睦妯娌,宽容待下,你只管这样去待他好,而不管别人怎样,你们夫妻的感情就会和好的了,”

  “过了几天,这女子又来面见这位师太,愁容满面的说师太的办法不管用,师太便问她是怎样做的,她说就是按您说的那样,时时处处与人为善,孝顺公婆,侍奉丈夫,和睦妯娌,宽容待下,只管这样去待他好,而不管别人怎样,却依然得不到丈夫的欢心,”

  “师太听了说道:那是因为,你做的还不够啊。”

  “女子恍然大悟,回去以后再不做他想,只一心一意按照师太的教诲与人为善,不久之后,丈夫果然对她又敬又爱,再也不提纳妾的事了,全家上下也赞扬她的德行,从此以后全家和睦,福荫子孙。”

  楼主讲完了,便笑呵呵的看着他们,几个年轻人还沉浸在故事当中,回味无穷。半晌,石宣央求道:“寿星伯伯,再讲一个。”

  沧海眉头一皱。楼主哈哈笑道:“‘伯伯’二字我还受得起,这‘寿星’我可真是不敢当啊。我姓瞿,你就叫我瞿伯伯吧。”

  沧海嘴巴撅起来。唐秋池道:“瞿伯伯,再讲一个吧。”

  楼主看了看对面的沧海,笑道:“一早上我都讲了好几个了啊。”

  几个年轻人都跟着起哄:“瞿伯伯讲的故事好听,再讲一个,再讲一个!”

  “好好好,你们都跟小白一样喜欢听我讲故事啊。”

  石宣奇道:“怎么,他那种人也喜欢听故事么?”

  什么叫“那种人”啊?!沧海差点叫出声来。

  “对啊,小白小时候睡不着觉都是我陪着他,给他讲故事的啊。”楼主抚了抚银白的胡须,“好吧,再讲一个短的。”

  沧海从早上起心跳就有点过速,一是昨晚被蹂躏的有点旧病复发,一是他觉得时候也差不多了。但楼主传自洪荒伊始般的慈蔼语声,讲述着的故事,却仿佛让他的腰疼都有了好转。踏实,镇定,乐观,就像小时候一样。

  楼主讲道:“在云南安宁州,有一位姓赵的屠夫,有一次宰杀一头母牛,把它捆绑之后,入室取桶。这头牛的牛犊在一旁,立刻衔着刀藏在石缝里。屠夫回来到处都找不到刀,恰好他的邻居看到,就告诉他事情的原委……”

  沧海正细心的听着,却有另一阵急速规则而轻微的脚步声从院中传来,在正厅外向敞开的门内望了望,才悄悄走进,立到沧海身边,行礼。表情严肃,想说些什么,沧海看了看他,却摇了摇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