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嗷嗷嗷~呜呜呜~”
一旁的阴兵嗷嗷大叫,不时传来金铁交击之声,气氛组得分拉满。
“小鬼仔见过师兄,嘻嘻嘻嘻,老爷终于有徒弟喽!”
小鬼仔比道长还高兴,对着楚尘鞠躬不停,仿佛水车轮转,“呼呼呼”鞠躬拜个不停,拜的速度太快,风声呼呼作响,活像一个表情包。
下一刻,小鬼仔身子轻飘飘,一把扑到楚尘肩头,双手绕脖,死死抱住,颇为兴奋。
楚师兄为人风趣,说话又好听,他最喜欢师兄了。
楚尘肩头、脖子冰凉凉,遍体生寒,不过内心却是颇为温暖,嘴角缓缓浮现一抹笑意。
异世为人,总算身有立锥之地,心有安居之处。
“小鬼仔,你阴气过重,你师兄还没有修为道行在身,莫要胡来。”
许平道长嫌弃地望了一眼小鬼仔。
“哦!”
小鬼仔老老实实松开手,跳了下来,眨了眨眼,道:
“老爷,都拜师了,您赶紧教师兄修行功法!这样我就能和师兄一起玩了。”
楚尘忍不住给小鬼仔点赞。
他不好开口,小鬼仔开这口,却是显得那么自然,天经地义,理所当然。
许平道长一口气差点噎在胸膛,收徒弟流程哪有这么快的,瞎胡闹。
不过嘛,道长终究也没有拒绝。
他不轻易收徒弟,既然收了,那就是通过了他的考校,符合他的要求,传道授法也不会拘泥于俗礼规矩。
于是乎,道长口念收兵咒,将周遭兵马收走。
在地上画了一个圈,塔罡步,掐剑诀。
咒曰:
“谨请此间土地神,仔细把守水火门,往来大路随我走,不许透露我行踪。吾奉三山九侯先生敕令摄!”
“哗啦~”
随着灵符烧火成灵光,点点散去,道长这才重又坐定。
“法不可轻传,法不传六耳,徒儿,切记切记。”
“老爷,我也长耳朵了。”
小鬼仔弱弱道。
道长瞥了小鬼仔一眼,懒得理会,直接无视,继续道:
“我一生所学不少,丹道、雷法、剑诀等等皆有涉猎,有些源自大昌仙庭,这些道法秘术只限我修习,不可传授于你,有些则传承自师门灵山派,师门传承日后皆可一一传授给你。”
“多谢师父。”
楚尘微微颔首。
想来,师门传承就是那《九老仙者府九侯先生底襟集》了。
许平道长点头,这个必须说清楚,免得日后徒弟埋怨师父私藏。
“徒弟,修仙修仙,你可知如何得道成仙?”
楚尘当然不知道,知道就不用拜师了。
老老实实,摇头。
道长自顾自道:
“道士修仙成道途径有二,一为丹道,二为符箓。”
“所谓丹道,就是炼丹成仙之道,分内丹,外丹二道。”
“内丹修行,养精、炼气、存神,精气神三宝为要,讲究一个性命双修,求一个自我超脱,一朝得道,大自在,大逍遥,此乃无上金丹大道,乃是最最上乘之道,古来无数至强神圣,多以此成道。”
“金丹大道也最难,数千年来,成就金丹大道者寥寥无几。”
“徒弟,你可知,大昌太祖是如何能压服天下的?”
楚尘一愣:“太祖成就了金丹大道?”
道长微微颔首:“没错,太祖其实也出身道门,道法高深,最终丹成九转,天下无敌。”
楚尘丝毫不意外,太祖能干成那么大的事,拳头不硬肯定不行,真理往往写在拳头上,扳指可数。
“丹道还有外丹道,外丹道最上乘者,非太上丹道莫属,一颗老君仙丹吞入腹,立地飞升,成神成仙,不过如今外丹道日渐式微,无人能炼出助人成仙得道的无上仙丹,顶多能炼出辅助修行、治病祛邪的灵丹,殊为可惜!”
道长很感慨。
楚尘也很感慨,想必相信任何修士都很感慨。
一颗金丹吞入腹,我命由我不由天,简直梦幻。
此术太过逆天,也难怪失传绝迹。
“第二个成仙途径便是符箓一派了。”
灵山源流
“神符者,即龙章凤篆之文,灵迹符书之字是也,元始浩劫之初,浑茫之际,空中自结飞玄妙气,成龙章凤篆,万化分明,皆因道气与灵气也。”
“箓亦曰录,三天之妙气,十方神仙灵官名号。”
“修真之士摄天地灵祇,制魔伏鬼,随其功业,位列仙阶,巍巍功德,从俗登真……”
……
道长一番长篇大论,讲述符箓之道,从什么是神符,什么是法箓讲起,系统阐述了符箓一派如何修行……
楚尘听着道长引经据典,滔滔不绝,整个人都有点发晕。
不过嘛,大致他还是 听懂了。
神符是自然造化,大道显行,具有莫大威能。
法箓记载着天官功曹,十方神仙的名属,法箓随身,万神拱卫,可修身保命,召神遣将……
符箓一派修行也很简单,那就是斋醮科仪,替天行法,解厄度人,积功累德。
有朝一日,功成圆满,就能从俗登真,长生不死。
“积功累德,功行圆满”是当世最为盛行的修行法门。
儒门的“圣人教化,治国安邦”,佛门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时代发展,修行法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内丹、外丹、符箓等修行法门开始相互借鉴,相互融合。
如今,符箓一派宗门吸收了丹道的修身炼己,丹道宗门吸收符箓一派的斋醮科仪。
各门各派,丹道炼己,符箓斋醮一个不缺。
当然了,也有一心沉醉于丹道炼己,求一个自我超脱,得大自在,大逍遥的隐世苦修。
说了那么多,总而言之。
如今成仙得道有两条途径可走。
第一,丹道炼己,自我超脱。
第二,丹道符箓同修,积功累德。
前者前途最大,也最难,非常人可及。
后者最实在,最具普遍性,修炼有成者,比比皆是。
尤其是大昌仙庭创立后,授箓传度,敕封仙吏,救度黎庶,得道封神者数不胜数。
许平道长师承灵山派,属于符箓一脉,与其他修行门派修行法门差不多,内修丹道炼己,外修符箓咒法。
“师父,咱们师门传承源流是?”
楚尘一时间来了兴趣,很想知道《九老仙者府九侯先生底襟集》源流出自何处。
许平道长露出赞许的目光。
年纪轻轻,养气功夫不错,没有急急躁躁求仙法,竟是问起了师承源流。
这种沉稳大气的年轻人,不多见了。
道长抚须,满意点头,随后娓娓道来。
……
昔日。
白鹿宫有一道士名叫季玄静,师长让他在三清殿添油盖灯。
结果,殿内灯台香油用的很快,新添了油,很快又缺油,远远超出了正常用油。
师长知道后,狠狠将玄静道士骂了一通,痛责深怪。
玄静道士那叫一个委屈。
于是,他准备找出原因,还自己一个清白。
玄静道士怀疑是本宫宫内道士偷走了油。
于是,当天夜里,他手提长枪,藏匿于灯前桌下浅睡,埋伏等候“盗油者”。
夜里,玄静道士忽然听到食喙之声,速然而起。
定睛一瞧,赫然是一头驼碑大龟,那龟正用灯内香油润其背。
见到这一幕,玄静道士大怒,总算找到偷油小贼了,提枪一刺。
大龟惊呼:“先生修行之人,何不知太上好生之德为念,既入方便之门,当行方便之事,听小龟伸诉其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