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萌娘武侠世界 第三十八萌、郭靖与杨康

《萌娘武侠世界》第三十八萌、郭靖与杨康

作者:三十二变 字数:2777 书籍:萌娘武侠世界

  见此情形,原本也想与人攀谈几句的林远秋,就歇了上前的心思。

  对于解元不愿意多搭理人的举动,林远秋并没觉得有可指摘的地方。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性子,特别像这种成绩优异之人,有自己的孤傲也很正常。

  林远秋记得前世读高中时,班里的学霸就是这样的,每天独来独往,平时话也不多,一门心思全都用在了学习上。

  所以等碰了壁的周子旭,还有陈玉堂他们回来时,林远秋正想说大约人家的性子就是如此,却听一旁的刘青安轻声说道,“许是以为咱们因着他的家世才特意逢迎与他吧。”

  家世?

  林远秋不解,难道丁解元家世不俗?

  周子旭也是一脸的纳闷,他和林兄也还是前不久才得知丁德进是乌静先生学生的事,至于其他的,就不清楚了。

  刘青安和陈玉堂也没隐瞒,等宴席结束回到客栈后,两人就把丁德进祖父是大理寺卿,父亲是庆州知府的事说了。

  还有,丁家祖籍就在郡府,因朝中有明文,即便祖父或父亲在京中为官,其子弟也必须返回原籍参加科考,这也是丁德进家住在京城,却要来这边考乡试的缘故。

  而周子旭,在听到对方的家世后,忍不住吐了吐舌头。

  凡举试之人,对官员的品阶和职务自是一清二楚的。

  大理寺卿,正三品京官,掌刑狱案件审理。而庆州知府,掌一府之政令,总领各属县,正四品官员。

  所以,人家丁德进可是妥妥的官家子弟,并且他祖父和父亲的官职还不低。

  林远秋终于明白,今晚席宴上,为何会有不少围着丁德进套近乎的举子了。

  官宦之家,且还是大儒乌静先生的学生,这么好的结交对象,对有志仕途的举子们来说,自然不愿错过了。

  说完了丁德进,陈玉堂和刘青安,顺带又说了乌静先生其他几个学生的情况。

  两人之所以会知道的这么清楚,还是这些年对乌静先生一直都有关注的缘故。

  至于为何关注,虽陈玉堂和刘青安没说,可想到三年前乌静先生来府学时众学子的“疯狂”,林远秋多少也能猜出些原因来,想来除了对乌静先生的仰慕,大概率还是对名师的渴望吧。

  林远秋摇头,对于拜名儒为师的事,他早就不存任何幻想了。

  特别在听到乌静先生其他几个学生也是家境不错后,林远秋更是觉得自己的不抱妄想,是件多么明智的事。

  俗话说,猫有猫道,狗有狗路,人只有找对适合自己的方向才不至于迷茫。

  所以,他还是跟先前一样,依旧全力以赴的靠着自己吧。

  ......

  在陈玉堂和刘青安离开后,林远秋与周子旭又在郡城待了三天,原因还是想等着去书肆买策文的缘故。

  这次乡试的策文,其中有一题为《安国强军之道》,想到自己制策时的思如泉涌,两人自然对旁人的各抒己见十分期待了起来。要知道,这些可都是值得他们好好去学的好资料呢。

  “林兄,这次的策文咱们就买装订成册的吧,虽贵上一些,可咱俩的文章可都在里头呢。”

  想到自己的策文也将会出现在书册里,周子旭心里是说不出的兴奋。

  这会儿他心里想的是,要不要多买上几本,这样等回去后,就可以给家里的兄弟每人都送上一本,也好让他们瞧瞧自己有多厉害。

  林远秋自然不知道周子旭想显摆的心思,不过买整本他也是赞成的,难得自己的文章第一次被制成了书册,他肯定要买上一本好好收藏。

  不得不说书肆掌柜还真神速,等林远秋和周子旭到了店里时,发现柜台上已摆上了装订成册的策文书,且书的封皮上还印着“试录”两个字。

  许是费心赶工的缘故,试录的价格可不便宜,一本得需四两银子。

  这让周子旭立马放弃了多买几本的念头,他还是老老实实买上一本就行了。

  周子旭发现,自打跟林兄“混”在一起后,自己整个人就变得抠搜了好多。这不,每次他想要爽快花银子的时候,脑袋瓜里立马就会浮现出林兄说过的话来。

  林兄说,挣银钱多不容易啊,咱俩可别乱花银子才行,若是实在忍不住,你就想想咱俩抄书挣银钱的时候,那厚厚的律法书多难抄啊,时不时还会出错。还有大冬天给人写信的时候,双手冻得通红,一封信才挣五文钱。不对,哪有五文这么多,那信纸和封套,还有墨汁的成本都未除去呢,对了,还有毛笔的耗损没算呢,这些可都是银子啊。

  每次只要周子旭一想起这些话,那掏银钱的手就会不由自主的收了回来,实在觉得林兄的话太有道理。

  林兄说了,适当“抠门”,并不丢人。林兄还说,该花则花,绝不犹豫。

  就像他们轮流请客去鱼香居吃鱼,每次都吃的爽快极了。

  ......

  第二日一早,收拾好了行李,一行人就乘上了回家的马车。

  与来时紧绷着弦不同,这会儿的几人,心里都是极为放松的。除了这个,林远秋和周子旭还隐隐有种衣锦还乡的感觉。

  心情好了,路程也不显得长了。因着出发的早,马车到了横溪镇时,申时还未开始呢。

  想到这个时候村里的牛车应该还在。林三柱就拒绝了周兴让车夫送他们回村的想法,而是直接在南城门这边下了车。

  等父子俩快步走到了停放牛车的地方,果真瞧见了林冬,此时的他正站在牛车旁,而车上已有不少村人坐着,看样子,这是马上要出发回村了。

  看到往这边越走越近的两人,林冬忍不住伸手揉了揉眼,他没看错吧,怎么看着对面两人好像三柱跟远秋的样子。

  没等林冬回过神,坐在牛车上的张枇杷已经看到林三柱和林远秋了,顿时激动的有些结巴,“举举举人老爷回来了!”

  这几日村里人都在谈论林远秋中举的事,自然对“举人”两个字特别耳尖,是以,一听张枇杷的话,大家“唰”的一下,立马朝他手指的方向看去。

  等看清果真是林远秋后,众人哪里还能坐得住,都纷纷下车和父子俩打着招呼。

  “远秋,快些把书箱放到牛车上去,这样背着多累啊,还有,三柱哥,你把考篮给我,我给拎到车上去。”

  终于回过神来的林冬,忙上前接过林三柱手里提着的考篮,而后让两人快些上车。

  从镇上到村子,牛车得走上一个多时辰呢,不动作快些,等到村里时,怕天都黑了。

  “三柱啊,你可真真是好福气,竟生了一个这么出息的娃。”

  说话的,正是张枇杷的老娘,老人边说,边忍不住看了看长相俊秀的林远秋,心中感叹,这娃儿不但读书厉害,长得也精神。

  说来,谁能想到当初吊儿郎当的林三柱,居然会有这样好的命。

  众人听后,忍不住连连点头,可不就是有福气嘛,今日他们去街上买东西时,就听那些店掌柜说了,说横溪镇的举人老爷,拢共就只有这次的两个呢。

  所以,远秋可真是替他们小高山村争气啊。

  一车人欢欢喜喜聊着天,感觉才过了没多久,牛车就回到了小高山村。

  此时天已暗了下来。

  林冬坚持把人送到家门口,而后才赶着牛车回去。

  这几日,家里众人都时刻留意着院外头的动静。所以,等听到院墙外有牛车铃铛的声响后,很快就有人跑出来开门了。

  林远柏探出脖子往门口一瞧,正好看到三叔跟五弟从牛车上下来,他忙转头朝院子大声嚷道,“爷,奶,我三叔跟五弟回家来了!”

  屋里众人正在吃晚饭呢,一听这话,哪还有吃饭的心思,立马放下碗筷全都跑了出来。

  看到小孙子回来,老林头心里是说不出的激动。而吴氏,自是拉着林远秋的手好一番的心疼,嘴里一个劲的说道:“瘦了瘦了,远秋瘦多了。”

  林三柱觉得自家老娘太不实在,这会儿天都黑了,哪里还能看出他家狗子的胖瘦来。

  “娘,这天都黑了呢,哪还能看出胖瘦啊!”

  林三柱一副娘您可真逗的口气,结果话音刚落,耳朵就毫无防备的被老娘给拎走了。

  “哎呦哎呦,痛痛痛,娘您轻点,您轻点!”

  ......

  知晓林远秋从郡城回来后,林族长和几个族老又上门来了一趟。

  看着比以往又沉着稳重了不少的林远秋,几个族老在心里暗暗高兴的同时,又生出了新的期盼来。

  族老们心想,看来自己得好好保重身子,他们林氏有远秋这么个争气的娃儿摆在这里,往后说不定还有更风光的时候,那时可就真的光耀门楣了。

  ......

  山里的野柿子马上就能摘,自家山上的柿果也到了可以做柿饼的时候。

  是以,从昨日开始,家里除了老林头和吴氏,以及正带着小娃儿腾不出手的高翠和秦荷花,还有正怀着孕的王香云,其他人全都住到了山上的院子里。

  大家准备还跟前两年一样,等把所有柿饼都做好后,才下山来。

  林远秋也没闲着,柿子摘下来后,就抓紧时间帮着削皮。

  春燕和春草拿着刨子也一起削着柿子皮,自林远秋回来后,姐妹两个就喜欢待在哥哥的身边。

  在看清儿和莹儿,两个小丫头一个六岁,一个四岁,已能帮忙给晾晒着的柿饼翻个了。

  这两年,自家山上的几十棵柿子树已到了盛果期。果子多了,自然要忙上不少,可看到比往年多出好几倍的卖柿饼收入,就算再辛苦再累,一家人都是极为开心的。

  这日,刚给一筐柿子削好皮的林远秋,拿起一个看着就特别甜糯的柿饼,正准备咬上一口时,结果就被他爹突如而来的一句话,差点惊掉了下巴。

  因为他爹说,“狗子,你都十六了,该是相看媳妇的时候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