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美丽读本 第2章

《美丽读本》第2章

作者:阿林一 字数:3028 书籍:美丽读本

  当六个陌生的人齐集一间宿舍时,谁都一脸的茫然,十六七岁的年纪,从此便开始了独立的集体生活。

  班亮躺在床上闭上眼睛便是父母送与回之间路上的情景。恋恋不舍中送走了所有的家长。一种思念的愁怅第一次滋生在十六岁的心灵中。忘了饿与渴。

  夜晚便在这宁静中走近。

  窗外偶尔有蛙鸣及秋虫细小的鸣叫。

  虽然只是一下午的光景,班亮还是记住了大家的名字:刘秋阳、夏小辉、杨杰、胡明信、李健。除刘秋阳比自己略高外,剩下的只有夏小辉杨杰与自己平视,其它三位都得俯视。

  至今班亮还记得当时的情景:谁都不说话,而每一张铺板都在吱呀作响。黑暗中也不关心到底是几点钟,只是翻来覆去,伴着床铺的吱吱声。隔着蚊帐在暗中虽然看不清每个人的表情,但可以断定大家都没睡着。窗外星星点点。班亮真想拉开灯,大喊一声。梦见了往日的同学,梦见了如坠云雾般地下落,还有旷廖无际的荒野……

  早晨的起床号声那么刺耳!班亮一睁眼才发现天已大亮,而舍友们都是被这突然间响起的号声惊醒——都起晚了!起床号之后便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与报纸摘要》节目。

  第一次用集体水房,并排的水笼头有十几个,人挤人的抢水洗漱。长长的水槽中有各色菜叶以及被水浸泡得浮肿的大白馒头。班亮连口中的牙膏都没漱干净便随着陌生的人群下了楼,伴着运动员入场式那套激昂的音乐。

  第六套广播体操。而初中时学习的韵律操却没再延续。记得当时随着领操台上的三名领操员学韵律操时格外好奇,真的希望取代第六套广播体操。伸展弯腰跳跃踢腿。做广播体操是在主教学楼前的四块篮球场上,甬道两侧各南北向排列两块,每班纵向一排。班亮所在的班排在球场间对着广播站的甬道上,队列后面便是直对着大门口的圆形假山石水池。而正前方是二层高的主教学楼,广播站正对着甬道。站在这个位置可以环视整个做操的场面。除主教学楼位于正南及西北角的一片教职工平房宿舍之外,学校其它主要建筑都在篮球场东侧,从南到北依次排列为两排平房实验教室,四层高的L形教学兼图书馆大楼,新建不久的实验大楼;再往东依然是从南到北分别为三层高的男生宿舍楼、综合办公楼及四层高的女生宿舍楼;再往东有食堂及四排男生平房宿舍。

  早操之后便是7点早饭时间。

  食堂与礼堂毗临而建。在礼堂北墙上连续开出十几个半米见方的小窗子便是售饭口,窗子一关,食堂与礼堂便互不相干。怎么不排队?这样的学校管理现状!当初怎么选中这么一所学校,既远且乱。男生们蜂拥而挤,女生们只是站在远处等望,男生散去后才敢靠前。打完饭只能回宿舍,宿舍的生活真是丰富:吃喝拉撒睡另加学习。

  89级,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这便是班亮他们所在的班。教室门口上方悬挂的标牌是白底红字的缩写:89工民建。

  第一堂早自习课便见到了班主任:谢楠老师,矮墩墩的身材四方的脸,给人质朴敦厚的感觉。谢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工整的隶书。有意思的是,谢老师教授的科目是《分析化学》,而工民建专业根本没有这门课。习惯了中学时教授本班科目的老师做班主任,而且还随着年级的升高而更换,到这的第一堂课便有了新意:谢老师不但不教这个班,而且还要担任四年的班主任!

  一堂课下来,大家知道了沈歆、杜丽萍、陈映虹三人的名字:班长与团支部委书记,还有副班长。与班亮同在一个宿舍的刘秋阳担任体育委员。“班亮!”当谢老师喊到班亮的名字时,班亮一愣,站起身来,谢老师宣布了任命:“生活委员。这都是临时任命,最后的定夺要看第二学期的全班无记名投票的选举结果。”这下还好,班亮怕自己干不好。

  无邪的交往中,大家迅速熟悉起来,新奇与兴奋中全无思家的心切。每天课后时间,班亮总能感觉出刘秋阳的关切,其实他对每个人都一样,所以大家推选他为舍长。好一个舍长,一米八的大个子,难怪是特招运动员,其长项便是中长跑。每天早晨他都是第一个起床,当起床号吹响时,他已在操场上跑完了4000米,这是老师为他定的最低训练标准,之后还有哑铃杠铃单双杠的交叉练习,日复一日,所以班里男生的身材只有刘秋阳是一副标准的健美体型。大概是受他的影响,夏小辉也加入了他的训练行列,只是强度没这么大。这个夏小辉好象与大家很少有话,短茬子头发根根立,清瘦的面庞不大的眼睛。当班亮知道他是市建工局副局长的公子时,已是开学两个月的事了。他有时看着窗外发呆的样子,给人一种难以接近的感觉,所以两个月来,与他只是简短的打打招呼而已。

  学校的南侧是一个叫七里堤的小镇上的鱼塘,阔辽的水面总会是那些水鸟的家园。远远的便是那个小镇:七里堤。东南处是一支空军地勤部队营地,站在男生宿舍顶层的阳面窗前可以隐隐看见兵营中那座突兀的土山,四季常青,也不知土山中隐藏着什么秘密。

  学生们总是在部队隐隐的军号声与学校广播站播放的起床号声的交相辉映中迎来每个清晨。学校的号声会在每天早晨六点半钟准时响起,一年四季。而近在咫尺的七里堤小镇上的人们是否已经适应了这准时响起的军号声?大概也不曾有哪个学生考证过。

  因为学校远在郊区,所以每到周日便有不回家的学生。每周六中午,学校统一发包车。当所有的包车驶出学校时,校园内便会开始一天半的安静生活。周日不回家的学生大多是家在郊县的。男生203宿舍中,班亮刘秋阳是两个经常不回家的,家在市里的夏小辉不知为什么也会偶尔留下。班亮从未问过他。

  第三章 午后阳光

  入校以来的第一篇作文成绩为“中”,这令对作文很感兴趣的班亮一下子便犹如跌入雪川冰谷,评语更让班亮为之一惊:“写作能力较差,提高写作水平的最有效办法是:多读多记多写。”马小雨老师的红色钢笔字甚是潇洒,可以与字帖相比。

  是一篇以《晨》为题的文章,写得太散了,被马老师划了三十二道红杠,红杠所示除了病句便是别字自造词。在初中时的作文常被当作范文的班亮面对这样的评语这样满篇的红线脑子里一片空白!而这堂课的范文是刘秋阳的《晨》,记叙文,朴实通畅,生动自然,是写菜市场的早晨,就是一副市场早晨的瞬间拍照,所以给了“优”的成绩——全班仅此一个“优”。

  马老师在对新一课的生字进行考古式的讲解时,班亮已很难收回精神:你为什么花大半堂课的时间讲解几字汉字,从甲骨文到金文,从篆书再到楷书,莫不是学考古出身的?怪不得见不惯字句中的自造词,如果你是鲁迅先生的老师,那么“直面”便不会延用至今。幸好你不是!你更不是古人,你却想让在座的三十五位同学都成为研究古文的追随者。听课的间隙,班亮几次回过头望望聚精会神的刘秋阳,大家的体育委员。

  “同学们,下午好,当你听到这熟悉的旋律时,今天下午的广播已经开始了,我是杜婧,第一次为大家主持播音,请大家多多关照。今天的内容我们是这们为大家安排的……”

  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杜婧与纪萍一同进了广播站,当听到杜婧高亢嘹亮的嗓音从广播喇叭中传出时,是在一个晴好的午后,班亮坐在阅览室的窗前望着操场上玩篮球的同学们那灵动的身影,却在仔细听着这播音内容:时事播报是当天的报纸摘要吧,名人轶事,海外星云——《读者文摘》杂志上现成的栏目名称与内容拿来一用,不费太大力气。是谁为他们组合的稿件?

  门吱呀地响起时,班亮见是卢珊珊,她抱着一本厚厚的书。班亮做了个手势,她微笑着走了过来。班亮便是因为书才注意到她,脑后总是扎着一把高翘着的刷子,总是在班内焦点之外的一个最不起眼的女生。偏偏是她,手中总是有一本厚厚的书,仅班亮看过的就有《千江有水千江月》、《又见棕榈又见棕榈》、琼瑶系列、徐志摩诗集,太多太多,凡是女孩子爱看的书都会在她手上流过,而在一次晚自己课上她正在看的一本发黄的书让班亮对她有了另样的看法,是巴金的《海的梦》。当时就问她:“你也爱看这样的书?”“啊,这有什么,《西厢记》、《牡丹亭》我上初中时就看过,只是一直没借着这本,才从图书馆找到的。”她只是淡然一笑。“哪天我拜你为师吧,这下我的作文有指望了。”“快别提作文了,我看咱都得向刘秋阳学习。你也没写好?”“中,第一篇作文成绩,交作文时还自我感觉不错呢。看来咱是同病相连啦。”班亮真没想到也有与自己对作文的感触这么相近的。

  卢珊珊坐在了班亮旁边。

  “又在看什么好书?”班亮已拿了过来。

  “《荆棘鸟》,澳大利亚女作家写的。”

  班亮承认自己跟不上卢珊珊的阅读速度,几乎她手中的每一本都有看点,所以在归还期内只要有时间,班亮便接过来看。“咱班一下子有俩人进了广播站,也不知怎么进去的?”班亮随口一说。

  “俩?你还少说了一个,是三个!”卢珊珊不以为然地说。

  “还有谁?”

  “我呀,现在杜婧播的稿件就是我编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