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细胞渗透 第252章

《细胞渗透》第252章

作者:臭球哥哥 字数:2969 书籍:细胞渗透

  吴辉看过科学院对于此事的各种分析报告,最终决定让机器人文明出动。因为U692星系内能够为机器人文明提供金属矿藏供应的只剩下U692-2的卫星了,但是按照机器人文明目前的发展态势,第四批40万艘夸父制造完成之后,机器人文明应该也把这些卫星消耗得差不多了。

  U692注定是人类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新居,这个新居里偏偏只有U692-2可以居住,为了长远考虑,像是机器人文明这种极大消耗金属矿藏的发展方式,还是移出U692星系为好。

  正式处于这种考虑,吴辉决定派出机器人文明,让它在完成救援的同时,顺便仔细探测包克球,顺便可以利用包克球海量的物质继续发展壮大。并且凭借机器人文明目前的力量,多数威胁它应该都能应付过去。

  在吴辉的命令下,机器人文明的三万多艘飞船集合起来,连带两颗五百公里直径的太空要塞,准备整体迁移至包克球。

  这次将有五万多人更随机器人文明迁移,他们多数都是各战舰的驾驶员。机器人文明采取类似于生物文明的建设方式,在所有岗位上尽可能的用智能电脑替代人力,基本保证每艘飞船只需要一个驾驶员,其他一切完全智能控制。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个足以一次性装载整个人类全体的庞大舰队,其实只需要几万人就可以完全运转起来。

  前面有七艘夸父级探索舰失踪,这预示着包克球附近有未知的危险存在,虽然不知是自然危险,还是其他文明危险,但是这次机器人文明肩负着搜救、探索、发展的多重任务,必然需要找到并且解决掉这个危险。

  为了应对必然会面临的不可测情况,这次机器人文明舰队需要一个头脑灵活的指挥官。他必须在脱离人类后盾的前提下,独立面对并且应对未知危险。

  科学院和太空军经过反复商讨,最后选中了朱一鸣。因为朱一鸣学识丰富、头脑灵活,并且本身就是太空军军事理论的奠基人,战术指挥上也很有造诣,所以他完全可以成为独当一面的指挥官。在远离人类主基地的情况下,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

  吴辉也很看好朱一鸣,只是前期人类一直是一起行动,很少有分散的机会,所以朱一鸣一直没有得到独自领军,方面性指挥官的职位。这次碰到合适的机会,吴辉觉得应该给朱一鸣锻炼的机会,为人类培养更多独当一面的帅才级将领。

  01-2723:52:05333.第333章机器人文明出动

  01-2723:52:05333.第333章机器人文明出动

  朱一鸣辞别吴辉后带领舰队出发了,这次朱一鸣带足了能量储备,无论反物质还是氘都带了很多。按照科学院的包克球模型,以及前期杨牧探测所得数据,在包克球处,可能会出现物质极大丰富,但是能源匮乏的状态。

  因为在包克球外部没有恒星能源可用,并且包克球的外壳上也多数是重元素,轻元素是以气体形态弥散在碎石中间。这部分弥散的轻元素很难有效搜集和利用,所以在包克球处,机器文明将会面临重元素极大丰富,但是没有恒星能,并且氘很难采集的状态。

  为了应对这种局面,朱一鸣特意将带足了能源储备。

  U692距离包克球只有两光年,曲率航行只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舰队就已经抵达包克球一千光秒外。

  朱一鸣考虑到前面有七艘飞船莫名失踪,所以为了稳妥起见,特意将舰队停泊在较远的距离上。

  朱一鸣按照自己的战争理论,在航行中一直保持信号静默,所有通讯都采用量子通讯系统,甚至没必要的时候连量子通讯都不用,整个战舰在完全的信号屏蔽状态中前行。

  现在已经抵达目的地,朱一鸣没有开启主动探测,而是使用最原始的组合射电望远镜,通过可见光和不可见光波段被动探测包克球。

  在组着射电望远镜下,包克球外壳处的景象清晰被描画出来。朱一鸣首先找到杨牧反馈回来的坐标点,那个点是杨牧的夸父探测船的停泊点。

  在那里没有发现任何异常,紧接着朱一鸣有开始沿着杨牧机甲的前进路线开始观察,但是在包克球上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包克球本身就是个动态平衡系统,经过这几年时间,杨牧机甲留下的任何痕迹都会被抹消掉。

  但是很奇怪,不仅杨牧的飞船没有任何痕迹留下,甚至另外六艘战舰也没有任何踪影,他们就好像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

  对于这种情况朱一鸣认为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它们都已经进入包克球深处,所以外面没有痕迹,要么就是有什么东西搞定了这七艘战舰,然后清除了所有痕迹。

  朱一鸣认为,在太空中,只要发生了占到,其中任何一方出现了损失,那么必然会在太空中留下痕迹。这种痕迹也许是战舰破裂渗透出来的气体,也许是被击落的碎片残骸。即使被什么东西刻意清扫过,在太空中也不可能把所有碎片残骸清理干净,更何况机器人文明采取的是纳米机器人技术。

  这就意味着,被击碎的战舰,它在产生碎片的同时,往往会遗留更多的微不可查的纳米机器人。

  朱一鸣决定对周围的空域进行痕量级分析,从中寻找失踪战舰以及对手的蛛丝马迹。

  几艘小型分析艇被放出去,他们在指定空域上,进行极细致的光谱分析。在这种分析过程中,必须进行降噪处理。就是将宇宙背景辐射屏蔽掉,同时强化微弱信号,弱化强烈信号。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像某些高性能的耳麦,即使身处迪厅,它也能让你清楚听到两米外的放屁声,同时不会影响你听摇滚乐,还保证这摇滚乐原滋原味不带失真的。

  而光谱分析,世界上就是分析环境中吸收光和反射光的光谱特性,无论吸收光还是反射光,都是光子遇到原子或者分子时,产生的自然变化。就像绿叶之所以是绿色的,是因为它吸收其他频率光线,反射绿光一样。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检查周围空域内都存在哪些类型的分子,只要它有,哪怕这些分子的密度再小,也能够被检测出来。

  经过一系列降噪处理,通过光谱分析,周围空域的元素分布图就被勾勒出来。

  通过这幅图,朱一鸣很快注意到不同,在空域中某几个区域,明显出现了大量氧、氮、水等气体分子遗留,同时该处还有纳米机器人的分子成分。

  很明显的,这些区域肯定发生过战斗,不然不会有气体分子和纳米机器人的集中散布。

  除此之外,朱一鸣在这些区域附近找到不少岩石粉尘,对照包克球的光谱,这些粉尘与包克球中碎石的成分一致。

  朱一鸣非常疑惑,这些碎石的粉尘怎么出现在这里?并且明显与发生战斗区域有极大相关性,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既然杨牧发生危险,并且目前看来这个危险是非自然性的,那么有相当大可能和他的探测行为有关联。

  所以朱一鸣决定重走杨牧走过的路,虽然这个过程可能相当漫长,不过这可能最容易找到这个危险,并且有一定主动权的做法。

  朱一鸣特意将舰队调离目前位置,离开事发空域,反正量子通讯系统的距离超远,足够让舰队躲在安全地域。朱一鸣并没有简单撤走,他在事发空域附近留下了一些被动侦测球。这些侦测球将会将被动侦测数据实时反馈给舰队,一旦这里再次出现其他情况,舰队可以第一时间获知。

  朱一鸣这次特意准备了一艘梭形飞行器,这是为包克球中的独特环境专门设计的,它可以在包克球的碎石海洋中高速前进。

  飞梭进入包克球内部开始沿着杨牧的原路前进,它的速度可以达到杨牧速度的十倍以上。当飞梭进入包克球之后,快速劈开路上的碎石,仿佛摩托艇在海面冲刺一样,在身后拉出一条碎石组成的尾浪。

  以为战舰距离包克球足够远,朱一鸣毫不顾忌可能引起的连锁反应,控制梭形飞行器在碎石海里横冲直撞,引起碎石的局部紊乱。梭形飞行器的身后留下一片碎石乱流,碎石乱流涌动着,相互碰撞挤压,将这种混乱扩展到更广阔的地域。

  梭形飞行器沿着杨牧曾经走过的道路飞快前进,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发现了裂隙。进入裂隙范围,梭形飞行器的速度陡然增加,直接飚到两千公里/秒,好像玩极品飞车一样,在裂隙中惊险的擦着碎石壁飞驰……

  01-2820:42:42334.第334章能量固化

  01-2820:42:42334.第334章能量固化

  梭形飞行器沿着杨牧曾经走过的道路连续飞行了两个月,终于来到了一处无边无际的空旷空间。

  以为包克球内存在未知危险,所以梭形飞行器刚刚发现这个空旷空间,朱一鸣立刻关掉主动探测装置,改为被动探测。

  按照朱一鸣的战争理论,宇宙战争中,最大的难题反而是如何发现对方。在未知危险面前,必须足够的谨慎。

  朱一鸣注意到,这是一个无边无际的宽阔空间,中间没有任何碎石出现,仿佛突然之间所有碎石都被人清理得一干二净,在空间中只有弥散的气体形成稀薄的迷雾。

  朱一鸣开启梭形飞行器所有隐形功能,把飞行器的引擎关掉,只依靠飞行器的惯性向空间深处滑行过去。

  一直飞行了两个多月,朱一鸣发现他彻底穿过了那个空旷地带,再次遇到碎石海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