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细胞渗透 第216章

《细胞渗透》第216章

作者:臭球哥哥 字数:2994 书籍:细胞渗透

  火星号被核弹损毁了半面的武器,并且有部分船体受损,好在都不是大的损坏。傀儡蚁后的帮助下,逍遥岛全盘接收了蜘蛛人留在火星地下世界的遗产。逍遥岛利用这些遗产修复火星号,在火星改造计划完成的时候,火星号已经恢复如初。

  火卫战舰是指那五艘小号的母舰,它们被分别冠以火卫一、二、三、四、五的名号。火卫战舰当初被摧毁得很严重,如果不是粒子崩解引擎在损坏后崩解反应自动停止,不会发生爆炸的话,恐怕会损坏得更严重。

  当初五艘战舰几乎被动能弹打成了筛子,并且还有大量反物质弹、高爆弹在其内部爆炸,把里面的内部结构和仪器设备摧毁得一塌糊涂。当时打的时候你死我活,哪里还顾得上适可而止,现在修复的时候就挠头了。

  火星号坏的还都是皮毛,利用留下的遗产就可以修复,但是火卫号很多关键设备都损坏了,这些东西就是不轻易能够修好的了。就好像键盘坏了修起来容易,但是如果主板甚至CPU坏了,就必须得返厂维修一样。

  这些战舰是科技文明战舰,而地球的科技文明照着‘力加’文明,也就是蜘蛛人文明差距甚大,中间几乎差着几个时代。这让修复工作遇到重大障碍,相当于需要把人类的科技文明短期内提升到同等水平上,否则修复很难实现。

  就像一辆奔驰车在穿越到明朝的时候坏了,如果想修好奔驰车,从金属工艺、机加工能力、基本公差体系等领域全部要提升到二十一世纪的水平,才能有望修好奔驰车。

  火卫战舰的修复就面临类似的问题,难点卡在这了,很难继续进行下去。

  “老板!我觉得我们思路不对。”

  “怎么讲?”

  “我们科技文明提升缓慢,但是人类不只有科技文明,我们还有生物文明。我们没必要原样复原,我们应该将其改造成生物战舰。”

  “你是说我们将‘力加’的科技全部融入生物文明里,然后用生物文明来修复?”

  “是的!”

  朱一鸣来得非常及时,现在科学院正在讨论火卫战舰的修复方案,因为各种方案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使得修复工作迟迟无法开始。

  现在朱一鸣的建议被提出来之后,就把修复工作撇开,将其放到吸收‘力加’科技的大背景中。科学院从火星之战后就一直致力于将‘力加’科技融入到生物文明中,虽然成果喜人,但是距离全面融合还有一段不短的距离。

  按照朱一鸣的提议,火卫的修复将会跟随科技融入的进程,同步完成修复,这样也许就不必为此专门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只要在融入的同时,派一个小组专门负责火卫的生物化研究就行了。

  科学院集中讨论了一下,决定采纳这个建议,因为目前逍遥岛的核心任务应该是尽快壮大自身。逍遥岛现在是在跟时间赛跑,必须在地球爆炸之前,具备让全人类实现跨星系长途旅行的能力。在此情况下,实在不宜因为其他事情分散过多研究力量。

  01-0821:33:29295.第295章太空战规范

  01-0821:33:29295.第295章太空战规范

  火星之战对逍遥岛太空军的震动非常大,通过对战例的解析,形成两个不同方向的军事理论。

  一个方向是强调大舰巨炮理论,这个方向的例证就是火卫号全员被击毁,而火星号因为体积优势扛住了炮弹洪流的攻击。

  大舰巨炮理论认为,在达到能量科技,战舰具备防护罩的情况下,太空站就是攻击力和防御力的竞赛。当自己的防御力高于对方的攻击力时,自己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同样的,当自己的攻击力高于对方的防御力时,自己就可以战胜对手。

  而无论防御力还是攻击力,都需要更大尺寸的主炮,更大功率的引擎,而这一切都需要更大的战舰体积来支撑。

  而另外一个方向认为,大舰巨炮理论在二战时就已经被证明失败了。随着科技的发展,武器攻击力会急剧上升。面对攻击力过剩的局面,太大体积的战舰会像战列舰一样,成为飞机的靶子。

  这一理论的例证同样是火星之战,他们认为,火星舰队凭借低于蜘蛛人几个时代的科技,最终击沉了体积远大于己方,总吨位远高于己方的五艘母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攻击力过剩。

  这还是在科技差了几个时代的情况下,如果当初火星舰队能够拥有与蜘蛛人相当的科技水平,绝对可以完虐那些蜘蛛人母舰。

  这两方围绕着火星之战,从不同方向解读战例。都认为自己是未来宇宙战的主体理论,因为这直接牵扯到太空军以后的建军方向,所以军方非常谨慎,任由这种争论在持续扩大。军方是希望通过这种争论,通过这种类似于百家争鸣的方式,寻找到一个正确的方向,为以后太空军指明发展目标。

  在这种情况下,朱一鸣提出来一个完全不同的见解。他认为战争形态是随着科技发展,随着作战武器的发展,随时在改变的,不能僵化的抱持某一种固定的观点。

  他用人类的战争史举例,西方因为弩的缺乏,导致长矛兵发展壮大,而同时期的东方,因为弩的普及,使得长矛方阵一直无法在战争中成为核心兵种。而火枪的出现让长矛兵开始沦为护卫性质的辅助兵种,直至被刺刀火枪兵取代。

  每一次新式武器的出现,都会引起军事技术的变革。弓、弩、长弓、超长矛、火枪、步枪、机枪、坦克、飞机,每个新式武器的出现都带来战争方式的巨大改变。

  在能量科技的状态下,同样需要认识到类似问题。蜘蛛人采取大舰巨炮的模式,也许未必完全是因为战争需要。同时需要考虑到,蜘蛛人是星际流浪种族,大舰巨炮也许是为适应星际流浪生活而作出的改变。

  毕竟小型战舰很难具备良好的跨星系航行能力,而大型战舰在跨星系航行的过程中,具备强大的续航能力,以及更多的载员能力。

  所以在星系内作战,也许小型战舰更合适,但是人类毕竟最终也要走出太阳系,那么大型、超大型战舰还是会成为主流。

  别人还在争论战争理论的时候,朱一鸣已经跳出这个臼槽,在更大的视角上考虑军队力量建设问题了。这个理论一经提出,立刻征服了军方各派。朱一鸣俨然成为一个新晋军事理论家。

  以此为契机,朱一鸣又抛出了他思考已久的《太空战规范》。这个东西是他根据人类已有的科技水平,以及蜘蛛人的科技水平,分析总结出来的关于太空战的理论化战术、战略论著。

  他提出太空战因为其独特的战场环境,必然具备与陆域作战、海域作战、空域作战完全不同的方式方法。从其特点来看,主力武器将由各种激光武器、能量武器占据。实体武器将退居辅助地位,高斯武器和导弹飞弹武器将会居于从属地位。

  在面对激光武器的时候,防御力、反侦查能力、隐形能力的强弱将会成为影响战场生存能力的主要因素。

  当战场被置于星系外的星空之中时,也许对于交战双方来说,最关键的问题不是如何击毁对方,而是如何发现和找到对方。

  在宇宙星空中,因为其浩瀚,因为其黑暗,因为其背景辐射,只要任何一方不想暴漏自己,对于另外一方来说,想要找到对方都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在宇宙内,只要双方距离拉大到一光秒之外,那么战舰本身散发出的红外线辐射和电磁辐射,其强度就会小于宇宙背景辐射强度。这时战舰就相当于隐形了,主动探测雷达再经过如此遥远的距离之后,所有反射波其强度都会衰弱到无法辨识的地步。更何况人类在跨出地球之前就掌握了吸波材料,宇宙文明的吸波科技只会更发达。

  基于这个考虑,在军事科技上,首要任务应该是改造防护罩科技,减弱防护罩释放的可见光和不可见光以及电磁辐射的强度,这个强度至少要降到背景辐射程度。并且最好等于背景辐射强度,而绝不能太低,因为背景辐射上出现一个辐射黑洞,等于告诉敌人自己在哪里。

  其次要重点攻关引擎科技,争取将引擎的尾炎消掉,因为在宇宙战中,尾炎将会成为最主要的暴漏方式……

  诸如此类的,朱一鸣在《太空战规范》中详细将宇宙背景下作战的基本原则,以及主要考虑的几个因素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和推论。

  这份规范已经推出立刻在太空军内引起了巨大反响,因为太空军这个军种出现在人类社会也在几年的时间,虽然已经经历过火星之战,但这并不能说明什么,一次战争的胜负并不能代表一切。

  现在不仅在太空军,在地球所有太空类军队中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状态——迷茫!

  宇宙军种对人类来说是个新鲜事务,人类对宇宙内的战争模式还没有清晰的认识,任何判断都是基于揣测和推论。即使有了火星之战仍然没能扭转这个局面,甚至让人类对宇宙战的解读出现严重分歧。

  在这个背景下,朱一鸣的《太空战规范》就显得难能可贵,在太空军内部受到相当重视。很多人将《太空战规范》誉为关于宇宙战争的《海权论》,关于宇宙战争的‘闪电战理论’。

  逍遥岛的军事体系是个年青而新鲜的军事体系,其内的主体军官年龄普遍非常年青。完全没有各国军方那种论资排辈的恶习,内部气氛相当活跃,对于新鲜理论的接受能力非常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