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代小清新 35 激动

《古代小清新》35 激动

作者:御井烹香 字数:4359 书籍:古代小清新

  虽说按照常理,她几乎没有和萧禹见面的机会,但得益于宋先生的教育计划,宋竹一两个月里,总也能见到萧禹几次,虽然她不是次次都能和萧禹说上私话,但两人或是一起聆听宋先生的教诲,或是进去出来的时候打个照面,并不曾欠缺了交流的机会。过去几个月,萧禹也和她说了其余几个符合宋家择偶要求的师兄弟,只是在宋竹心里,这些人连薛汉福都比不上,既然薛汉福在家长这里好像都没了下文,那么再继续提出新人也没什么意义,因此便都没和家里说起。

  如今,她既然有心寻萧禹说话,这几日便时常到书房服侍,也算是积极地等待机会了。宋先生都笑说,“粤娘要是天天都这么勤快,那就好了。”

  宋先生对合家小辈几乎都是一视同仁,也说不上更偏疼谁,不过宋竹最爱撒娇,所以在宋先生跟前得的好处也就最多,相对的她的胆子也就最大,听了宋先生的打趣,还有胆子扭着身子撒娇道,“我哪有一天是不勤快的?爹您这是在编排我。”

  宋先生哈哈笑道,“是么?爹想想,前天你在楼后射了一个下午的箭靶,这也是勤快吗,粤娘?”

  宋竹理直气壮地说,“这当然是勤快了——我这是文武双全嘛,谁说女子不如男呢,爹你说是不是?”

  两父女正在说笑,外头宋先生惯常使唤的老仆走了进来,对宋先生道,“先生,驿站那里已是来人了。”

  又对宋竹笑道,“粤娘,你道今日有谁的信来了?”

  自古以来,除非是东京到西京这样的交通要道,会有专门的人家以送信为业,其余地方的人要送一封信到异地去,不知要付出多少的努力,经常是辗转托人,一封信送上三个月半年的也毫不奇怪,在途中丢失了更属常事。像宋先生这样的大儒,虽然在地方上,但各地来信却不会少,大家也都是各显神通,由于这些年来,许多有官身的人家都是借用驿站送邸报的机会送私信,是以驿站每隔三五日,总能送来几封十几封信,宋竹听着,便是眼前一亮,“是大姐写信来了么?”

  老仆笑道,“大哥、大姐的信都来了。”

  宋先生已经开始拆看一并送来的其余信件,闻言便道,“那粤娘帮爹爹一个忙,把大哥大姐的信先看了。”

  说是帮忙,其实还是宠着宋竹,免得她等着着急。宋竹心中亦是知道此点,她对父亲甜甜地一笑,低头先拆开大姐的信——大姐如今在曾家老家,那处也是乡间,来往通信十分不便,不像是宋桑,一直在东京城修国史,还是经常来信的。

  看了大姐的信,她更是高兴,抬头对父亲宣布道,“说是已经有了喜,可能明年正月就要生产了。”

  她又翻到后头看了看落款,“唔,这封信在路上走了两个月呢。”

  宋先生听了,自然也为女儿高兴,拿过信来细看了几遍,他唇边的笑意有所加深,“看来你大姐在夫家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这是从字里行间来推测大姐现在的境况了,宋竹对此是心领神会——因为她刚就如法炮制做了一遍,这如何通过遣词造句乃至是笔迹周折来推测对方写信时的心情,还是宋先生前几天闲着好玩,交给她的一些小技巧。

  “再看看大哥的,”宋竹打开信封看了一遍,不过宋桑写的也就是日常的请安信了,并无多少可说之事,宋竹看了一遍,也就搁了下来。

  被这封信提醒,她忽然间想到了范大姐在西京说过的那一番话:当时越国夫人对她另眼相看,范大姐还问过她,知不知道此事和大哥宋桑之间的关系。——宋桑今年都二十多岁了,四年前就已经中了状元,但他居然是到现在都还没有定亲,对于习惯中进士后成亲的国朝仕宦群体来说,这几乎是不可思议的一回事,而宋竹以前也并不知道这其中的原委。

  比起素来严格的娘亲,宋竹更不怕好脾气的宋先生,更何况,和宋先生说话也没那么弯弯绕绕,能说就能说,不能说,宋先生也会告诉她为什么不能说。只是从前他忙碌,宋竹没那么多时间伺候在他身边,不然,有许多事她早都会问父亲,而不是母亲。

  “爹,”她拿着信,若有所思地便说道,“大哥今年也二十一岁了吧?”

  宋先生和小张氏一样,立刻就听出了宋竹的言外之意,他一语道破,“你是想问你大哥的婚事?”

  宋竹便把范大姐和自己说的那番话搬了出来,“我听范姐姐的意思,似乎这颜家提我,并非是看上了我,更多的还是因为……”

  其实这个可能,她当日便想到了,只是在范大姐跟前不好意思说而已,“还是因为颜家特别想和我们家结亲,所以大哥那边迟迟没定,他们索性就打算换个人来提,正好,我以前从来也没到过洛阳,又没什么名声,想来也无人来抢,所以就……先下手为强?”

  这个解释,要比越国夫人对她‘一见钟情’,太爱她的人品,对宋竹来说要更可信一些,宋先生闻言,也是笑了,“你不是都猜出来了吗?还问我什么?”“我就是不懂呀,”宋竹蹙眉道,“我们家有这么好吗?虽说大哥的人才,也是举世难寻,但还没到那地步吧?此去西京,我看连余留守那样的人家,做派和权势都远超我们家,更不说出过宰相的国公府了……”

  她也不想过分贬低自家,因此说着说着,便是蹙着眉头无以为继,宋先生倒被她逗得呵呵轻笑,“嗯,很好、很好,你还挺有自知之明的,看来是不曾被西京的那些虚热闹冲昏了头脑。”

  宋竹还以为父亲也和母亲一样,打算就此敷衍过去,并不肯告诉她真正的缘由。不想,宋先生说完这句话,话锋便是一转,“从前不告诉你,是因为你还小……既然你也能懂得这些事了,那么便和你说说吧。”

  他吩咐宋竹,“去把天下舆情图拿来展开。”

  宋竹此时亢奋得都快飞上天了,闻言忙奔到书架边上,将宋先生书房常备的图卷拿来徐徐展开,挨在宋先生身边,以她上课时绝对没可能拥有的专注和热心,听父亲在图上指点起了江山。

  “如今的天下,共有三国,一个,是西北的夏国,也就是他们自称的大白高国,我们口中的西夏。”宋先生的手指在地图上不疾不徐地滑动,“一面,就是北边的辽国,这些年来,三国彼此牵制,都曾有过战事,西夏占了我们的银夏之地,借此立国,辽国更是占据了燕云十六州不肯归还——这都是几十年前的事了,想来,你也是知道的。”

  宋竹点了点头,不觉握拳道,“这些贼子,将来有一日挥军北上,定要教他们家破人亡!”

  并非她年少冲动,实际上这样的思潮,在民间极为普遍,对于辽、夏两国刻骨的憎恨,早已经写进了东京、西京两地的庶民心中,宋竹自幼在这两地成长,自然是受到了影响。

  宋先生道,“是,你这么想也不奇怪,你乳娘一家就是因为辽人南下打草谷,死得就只有她和她弟弟两人,她自然是痛恨辽人的。”

  他在图上指给宋竹看,“你瞧,没了燕云十六州,黄河北边的大片平原,根本是无险可守,就是要强筑长城都有所不能。是以河北、关西的所有百姓,俱都是深受辽夏犯边之苦,全都希望官军能北上光复燕云,驱逐异族,重开太平之天。”

  “然而。”宋先生语调一转,又把手指画到了长江南面,“苏杭江南一带,从来也未受过辽人直接的侵害,指望此地的百姓如同北人一般刻骨痛恨蛮夷,也未免太过强求。”

  他的手指在江南、河北两边来回移动,“南、北,南、北,你看出什么没有?”

  宋竹只是没有天才般的聪明,究竟其比常人也要强出不少的,对这些事更算是极有天分,“爹你是说,朝中南党、北党,就是这么来的?南党主和,北党主战,是这么回事吗?”

  “不错。”宋先生道,“不过南党也不是主和……天下没人有同辽夏讲和的胆子,不论燕云还是银夏,总有一天必须回到我们手中。不过,南党是想要联辽灭夏,徐徐图之,以一种比较曲折的手段来实现和平。”

  宋竹不禁叫道,“但银夏之地本来就是我们的!若是联辽,岂不是要白分了一半给人家?”

  “不错。”宋先生唇边,露出了苦涩的笑意,“如此的胜利,北人怎会接受?尤其是关西士子,更是绝不会应承……但你要知道,银夏对于国朝的重要性,远低于燕云,为了将来和辽国会战时,没有别人趁火打劫,这个提议对于一些人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对于夏国的策略,一直都是南北两党的最大分歧,也是他们鉴别党派的重要依据。你爹我,便是因为不赞成这条策略,而被列入了北党的范畴。”

  他又问宋竹,“可曾知道南学的赤帜箴言?”

  宋竹道,“呃……君子不耻言利?”

  “不错,君子不耻于言利,”宋先生喝道,“更能忍辱负重,为了大局着想,忍下和辽国瓜分银夏之地的痛楚,将来再一举灭辽……南学宗师,无不和南党党魁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南学为南党服务,其核心箴言,也是为南党的主张找好理论基础。三姐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宋竹嗯了一声,心中忽然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极其……极其荒唐的可能。

  她强忍下心中的震撼,喊道,“我懂了!爹,你是说……你是说,北党也需要一门显赫的学派,来为北党张目,而他们选中的就是我们宋学?所以他们要说大哥,所以说大姐、二姐的人那么多……”

  宋先生对宋竹投来了欣慰的一瞥,他淡淡地道,“北党不是选中了宋学……而是在北地,没有一门学派,有宋学这么大的声势,这么完整的体系……要和南学对抗,他们只能和宋学联盟。”

  他平日里笑口常开,气势含而不露,宋竹心中从来也不惧怕父亲,然而随着这一句话,宋先生自然而然流露出绝对的自信和霸气,让宋竹心中,不觉为之一震——她忽然发现,自己的父亲要比自己想得还更厉害一些。

  “但……但您不愿意是吗?”不知为何,她的表现心理更急切了些,宋竹急急地说道,“所以大哥一直没说亲,二哥……二哥的亲事被二叔擅自定下,祖母很是不高兴,还有大姐、二姐都不嫁官宦人家——”

  她不觉有了更大胆的猜想,“您辞官回乡,不会也是因为不想和北党联盟吧?”

  宋先生倒有些吃惊,他又是诧异,又是慈爱地看了女儿一眼,“你是长大了……”

  旋即便全盘肯定了女儿的猜测,“不错,大哥亲事到现在都还没定下来,就是因为北党耆宿,已经是耐不住性子了。不然,你当这些多年的亲眷好友,会为了你大哥而反目成仇,彼此争嫁吗?闹出这么大的声势,不过是为了让你大哥的婚事,多上一重意义而已。”

  宋竹这才明白为什么越国公府会一见就求娶自己,为什么范大姐会说那么一番话,原来,在长达四年的僵持和耽搁以后,颜家已经打算另设他法了。自己也许令老夫人十分满意,是以她想要一举两得,又得了个孙妇,又是把宋家给裹过来了……这颜家人还真是,让人说什么好呢?怪道把她夸成那样,原来背后安的也说不上是什么好心。

  “都明白了吧?”宋先生笑着问。

  宋竹点了点头,“是都明白了,就是,就是不明白一点,您为什么不肯和北党联盟呢?”

  “这说来可就复杂了。”宋先生问道,“你真想听?”

  宋竹自然用力点头。

  宋先生淡然道,“理由有二,第一,宋学现在‘顺天应人、至诚至性’的旗号,并不适合北党的需要,一旦和北党联盟,则势必要做出改变……若是如此,还谈何‘诚’字?至于第二……”

  他话刚出口,忽然皱起眉头,冲门外道,“什么人鬼鬼祟祟?出来!”

  宋竹正诧异时,门帘一掀,居然是萧禹走进屋内。她心中顿时急了:两父女的谈话,并不适合为外人听见,而且偷听本是卑鄙之事,听父亲的语气,也很是不快……

  正要设法给萧禹解围时,萧禹已从怀里掏出一本功课,对宋先生道,“先生您今早让我过来——”

  宋先生见到是他,神色却是顿时慈和起来,他笑道,“来了多久了?若非你动了一下门帘,我还真没发现。”

  萧禹嘿嘿傻笑,居然也是一口承认,“刚来一会,听见三姐问您为什么不肯和北党联盟,一下就听住了。”

  宋竹如今对他已经很是熟悉,见萧禹眼神闪亮,呼吸沉重,倒是微微一怔,心想:“他今日好激动啊,难道对此事就这么好奇吗?萧家可从来都是不偏不倚,没听说沾过这两党的边。”

  正想着时,萧禹果然还进一步问,“那先生,这第二又是因为什么呢?”

  宋竹都快晕过去了:偷听不算,你现在还参与讨论了……

  宋先生瞥了萧禹一眼,居然未曾生气,而是微微一笑,答道,“因为我支持变法。”

  这话一出,两小的眼睛都是瞪得大无可大——变法可是南党的核心政策,为了变法两个字,这些年朝堂中不知有多少争斗,多少腥风血雨,现在,一向被视为是北学赤帜,在许多人眼中甚至是北党中坚的宋先生,说他支持变法?

  天都要塌了!

  “那……”还是萧禹先恢复了镇定,“那您为什么不为大哥说上南党的新妇——”

  要和北党划清界限,这就是最好也不过的办法了。士大夫家的婚姻,本来也就一直都不单纯。

  宋先生嘿嘿一笑,几乎是有几分恶劣地望着两小,“因为……我也不支持联辽灭夏。”

  这下,两个人都是彻底晕了:这叫什么事啊!

  “先生,您这……”萧禹都有些结巴了,“您这么可、可成不了事啊?”

  宋先生的表情却是严肃了起来,他微微前倾身子,盯着萧禹问道,“是么?那么你告诉我,是谁说,必须要依附一党,才能成事?又是谁说,一党、一法好,所以他的全盘军政,就都好?”

  宋竹双眉紧拧,心中思潮起伏,好一阵才平息下来,但当她留意到萧禹神色时,却又不觉一怔。

  ——此事毕竟事关宋家前程,她自然是很上心的,所以乍听父亲的真实立场,不觉也是气血翻涌,用了一定的时间才控制住自己。可萧禹……他才入学几个月,难道心里就和宋家这般休戚与共了?

  他看起来,居然是比她还要更激动几倍……

  作者有话要说:更新咯

  每次更新前都有话想说,但是更新的时候就什么都忘了…… 166阅读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