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代小清新 26 走红

《古代小清新》26 走红

作者:御井烹香 字数:4462 书籍:古代小清新

  天还未亮,简璐艰难起床,吃过程铮提前二十分钟起床做好的早饭,收拾好一切,跟着人出门了。这个时候,家属院里众人还在睡梦中,四周寂静无声,唯有程铮提着工具,和简璐并肩下楼。

  夜静谧又深沉,简璐很少在这个点儿出门,走在路上,她倒是没想到自己还能见到凌晨四点的大海。

  要知道,前世她可是去爬山都不愿意早起去看日出的,日出可以不看,觉不能不睡。如果不是七十年代各项活动实在太匮乏,她也不会费劲巴啦来凑这个热闹。

  “啊~”打个哈欠,简璐还没太清醒,只感觉到耳畔清风拂过。

  “还没醒呢?”程铮替她拢好衣裳,清早的海边还是有些冷的,两人今天都穿上了厚实一些的外套。

  “快了。”简璐答得随意。

  一路走出家属院,路上才渐渐多了些人,主要是来凑热闹赶海的,一个个都提着桶,桶里放了好些工具,一看就是有备而来。

  人一多,简璐也渐渐清醒过来,清早的空气好,呼吸一口像是整个人都舒展。看着黑夜中的大海,简璐不禁想问,谁见过凌晨四点的海滩,现在自己见过了!

  越临近海边,这样的感觉越明显。

  一阵阵海浪打过,海里的贝壳类海鲜被卷到滩涂,等潮水退去,它们也被留在原地。

  滩涂边,海水拍过的痕迹明显,浸湿一片,泥沙松软,这个点儿,已经有星星点点的渔民在滩涂上拿着铲子四处搜寻海鲜。

  “都来这么多人啦?”简璐突然振奋精神,拉着程铮的手赶忙往前走, “快,一会儿好东西都被捡没了。"

  程铮见着突然‘醒过来’的媳妇儿,只觉得好笑,把木桶放在地上,拿出两幅手套,递了一副过去, "现在知道着急了?"

  简璐戴上手套,弯腰挑出桶里的铲子,跃跃欲试, "不着急不行,我们可不能空手回去啊。"“放心,不能够。”程铮虽说没参与过,可也不至于那么差劲。

  两人半蹲在滩涂上,中间隔了几米距离,分别握着铲子在泥沙里刨,身侧各有一个桶。简璐兴致勃勃,没一会儿见看到一个白蛤,白色的贝壳,小小一个。

  />

  “厉害啊,璐璐。”程铮看着几米距离外的媳妇儿,这人今天穿着蓝色格子薄棉外套,脖子上系着红白格子丝巾,头发梳得松散,正垂了几缕到脸颊边,因为捡到了好东西,脸上的兴奋显而易见,像是个求表扬的小孩儿。

  哐当一声,白蛤被扔进木桶里。

  没一会儿,桶里陆续又扔进白蛤、大文蛤,海参…收获颇丰,简璐已经沉醉其中,两手干得有劲儿,渐渐转移阵地。

  靠近海边,浅浅海水涌动,细长的皮皮虾正在水中遨游,简璐带着手套,将皮皮虾抓起,麻利扔回桶里。

  另一边,程铮举着只形似梭子的螃蟹, "你喜欢吃的。"“梭子蟹!”简璐狠狠点头,让他多找抓点儿。

  两人忙活一个多小时,装上大半桶白蛤、文蛤、梭子蟹、皮皮虾,简璐还发现一只小章鱼,正张牙舞爪努力向海里退潮的方向去。

  看着那小模样,简璐放过了它。

  “这可真够多的啊。”程铮提着木桶估摸分量,得有个七八斤斤, “要是想买这些,在海鲜站里也得花好几毛钱。"

  程铮是正儿八经说的价钱,简璐听着却想笑,后世价格昂贵的海鲜如今真的太便宜,许多是几分钱一斤,能卖上一毛钱一斤的都极其稀少。

  "所以说啊,程团长你可拎着好几毛钱,可得小心些。"程铮爽朗一笑, "那我担子可重了,回了不?"

  “等会儿。”简璐好不容易出来参与一回赶海,可不能这么快就回去。不远处的滩涂上有些漂亮贝壳,刚刚一直忙着寻找海鲜,这会儿也得捡些其他的。

  涨潮时被卷到滩涂上的贝壳海螺颜色质地明显比平时的好上不少。

  五颜六色的贝壳在海水涌动中摇来晃去,橙色波点花纹贝壳、绿色螺旋纹路贝壳、白色条纹纹路贝壳、黄色波纹贝壳..

  简璐捡了一大把,估摸得有二十多个,个个颜色纹路漂亮。旁边渔民婶子见着,凑过来一看, "大闺女哎,你捡这个干嘛?多找些能吃的。"

  "婶儿,我知道,我捡了很多吃的了。这个啊,我捡来玩儿的。"

  婶子听着又看一眼简璐,觉得这姑娘怎么和小孩儿似的,这么大了还玩儿贝壳, "

  你要这个啊?我那儿给孙子孙女捡回去的,分你点儿。"

  “不用了不用了。”简璐哪能和人孙子孙女抢贝壳啊,说出去不是被人笑话嘛。

  再说了,那是一点儿吗?

  婶子格外大方,捧了一把,大概二十个贝壳海星海螺扔进简璐的桶里, "拿着,我们家娃也爱玩。"

  简璐推辞不过连连道谢,不过看着婶子离开的背影,总觉得自己成了熊孩子了。

  大人也是可以玩的呀!尤其是穿越过来没什么娱乐活动的大人!

  “捡这么多这个到底有什么用?”别的能吃,程铮对捡贝壳不太理解。等那婶子走了,他也发问。

  “你不懂!”简璐觉得这男人没有半点浪漫细胞, “可以做装饰呀,到时候找绳子穿成渔网状,把贝壳挂上去多好看。"

  程铮很想问,是吗?不过看着媳妇儿说着已经闪烁着星星的眼睛,他没再开口,只点头。

  雨鞋上沾了不少泥沙,两人在滩涂上来来回回走动,此刻已经有些狼狈,像其他准备收拾着回家的渔民一样,去海滩边在海水中洗洗雨鞋,感受着海水缓缓流过,淹没脚踝,温柔舒适,水中不时有虾蟹蛤蜊飘过。简璐突然觉得,这样也挺好的,快乐很简单,日子很平静。

  突然一道微光划破海面,洒下点点金光,简璐猛地抬头,看着远处,一轮红日自水波涟涟的海面升起,千缕万缕金光像利箭一般射向各处,撕破黑暗。

  刹那间,天光初亮,旭日东升,简璐和程铮站在海边,周围蹲在滩涂上搜寻虾蟹的渔民都不自觉往远处看去。

  "好漂亮啊。"简璐怔怔看着远方,那一轮红日耀眼。

  程铮看向身旁的媳妇儿,朝阳洒下,温暖的金光爬上简璐的眼角眉梢,抚摸着她乌黑柔顺的秀发,勾勒着她姣好的容颜,明媚耀眼。

  "是很漂亮。"

  简璐看了好一阵朝阳,眼里全是红日光,听到耳边响起程铮的邀约。

  “喜欢吗?喜欢的话我们可以随时来看太阳升起。”程铮很少在简璐脸上看到这么痴迷的神情,那眼里满满都是欢喜。

  他想,媳妇儿肯定很喜欢看太阳升起时候的样子。

  谁知道,简璐歪头看着他

  ,摇头道,"不要。"

  程铮:"…?"

  “我可不想那么早起来,你知道早起多累吗?”简璐来一次就够了,她会把这份美好定格的,“我会永远记住刚刚那个画面,再这么早起来看的话,就算了吧。”

  “看来你的喜欢好像是一般的喜欢?”

  “嗯!”简璐侧身撞一下程铮,招呼男人离开,自个儿跑两步回头看着他, "这种喜欢是一次就好,体会过就在记忆深处了,有的喜欢是要朝朝暮暮过一辈子的,你说是不是啊,程大哥?"

  程铮看着前方的姑娘,回眸看着自己,脸上是明丽的笑容,笑意在她的眼底铺满,正直勾勾看着自己。程团长,在一大清早,突然觉得脸有些发烫,喉结滚动,却说不出什么话,只用尽力气回一个字。

  “嗯。

  回家路上,程铮一手提着装满了海鲜和贝壳的桶,一手提着装着赶海工具的桶,简璐轻轻松松,走在一侧,想帮忙,却被男人无情拒绝。

  "哪儿用得着你。"

  简璐努努嘴, “我也就是随便问问,我知道你不会答应的。”程铮挑挑眉,倒是没想到她是这么个回答, “要是我直接让你提一个呢?”

  “那也行啊,只要你忍心。”简璐发现,程铮这人是坚决不要她多动手的,只要是他自己能干的事儿,绝不让简璐动手,除了做饭,做饭这事儿,程铮当真是无能为力,勉强不会炸厨房,可是厨艺非常一般。

  对此,他也自动自觉当工具人,帮着打下手。

  "那我确实不忍心。"

  程铮这回回答得大大方方,反倒是惊着了简璐,这人脸皮怎么突然变厚了?

  两人回到家属院的时候,院里大部分人已经起了,见到这小两口收获颇丰地回来,忍不住打量几眼。

  “程团长,小简同志,你们兴致还好哎,去赶海啦?”“我看看捡什么啦?哟,东西还挺多。”

  “嫂子,要不要来点儿?”程铮不是小气的人,当即把桶往人跟前凑,让随便挑。"不了不了,你们一大早去捡的,我哪儿好要啊。"

  海鲜再便宜也是吃的,能值点儿钱,贝壳就不值钱了,简璐大方地给家属院里孩子们

  分贝壳,这回的贝壳格外漂亮,孩子们激动坏了。

  “谢谢璐璐阿姨!”

  “璐璐阿姨,你真好!”

  就连院里平日最皮的几个小男娃也凑过来,围在桶边,伸手拿起贝壳看。"你们怎么拿贝壳?"墩子和这几个孩子有过节,这会儿简直是冤家路窄。“要你管?”为首的黑猴子般的小孩儿朝墩子瞪回去, "又不是你家的!"

  “小东,你们几个挑吧,自己拿喜欢。”简璐听见争吵声,回头一看,三个小孩儿今年也就六七岁的模样,平日里比较皮,和院里其他孩子玩不到一块儿去,有时候还要扯小女孩儿的辫子。

  “好!”他们不喜欢墩子,知道简璐阿姨和墩子家关系好,可是有好看的贝壳,他们不拿白不拿,一人挑了两个就跑了。

  气得墩子拉着简璐衣袖告状, "璐璐阿姨,他们谢谢都不说!没礼貌!"

  简璐摸摸墩子的小脑袋,觉得那几个孩子是有些野,不过几人都是烈士家庭,父亲是牺牲的军人,这样的情况倒是可以预见。

  自己爸爸牺牲了,孩子成长肯定不容易。

  简璐看着几人离去的背影没在意,侧身又在人群中看见一楼四团吴参谋长家儿子,吴向晨。

  这孩子她记得,胆子比较小,人很内向,和哪个小朋友都不一块儿玩儿,经常待家里不出来,听说是个早熟的孩子,特别勤快,才六岁呢,就爱帮着做家务。

  这会儿他悄悄挤在人群里,眼巴巴往桶里看一眼,看到五颜六色的贝壳,眼睛也亮了,不过也就是看一眼,没往前挤。

  院里其他小孩儿已经是人手至少一个贝壳了,简璐见状,拿了三个贝壳朝吴向晨走过去, "吴向晨,你也拿几个吧。"

  吴向晨冷不丁被点名,像是受惊似的抬头看向面前的阿姨,警惕的眼神盯了她一会儿,摇头道,"不要了。"

  蚊子似的声音飘过,简璐还没反应过来,人就跑回家了。

  在家属楼分发不少东西,程铮和简璐提着东西回家,准备中午让梁海生和徐朗一家来吃饭。

  听说程团长两口子弄了好些好东西回来,刚出月子的崔玉荷是最激动的,虽然她能吃的不多,可是看着也香啊。一家人忙过来帮忙,

  顺带提了半只鸡过来。

  厨房里,简璐和冯秀慧在忙活做菜,两人原本不想让崔玉荷来帮忙,架不住她躺了一个月,实在是全身都憋得慌。

  "你们快让我做点儿事儿,我屁股都坐得敦实了。"她接替了程铮在家的剥蒜小弟身份,程铮呢,被简璐安排去外头刷皮皮虾了。

  冯秀慧做椰子鸡,椰子水和椰肉倒入烧着水的铁锅中清炖,水煮沸后再加入鸡块熬煮,她忙活完回头, “那还不好,屁股大好生养嘛。”

  崔玉荷剥着蒜,直摇头, "这两年不生了,哎,不过我又想要个闺女。""那可说不好,哪能想要闺女就有的。"崔玉荷又问, “那你还生不生?”

  当年,冯秀慧生墩子的时候难产,差点去了半条命,梁海生担心得半死,当即就宣布不生了,没多久还去结扎了。不过这事儿知道的人不多,就连梁海生爸妈都不知道。

  冯秀慧是还想生的,家里只有一个孩子,看着别家哪户不是三四个孩子,她总觉得有些难受,自己公公婆婆隔得远没说什么,可自己亲爸亲妈已经跟她提过几回,没有哪家是就一个孩子的,说不过去。让她抓紧。

  “再说吧,我们家老梁不太愿意。”冯秀慧担心外头的人听见,压低了声音。

  简璐也是不久前才知道,梁政委还去结扎了,这个年代能去结扎的男人挺少见,关键这人是担心媳妇儿再怀孕生孩子有危险,当即对人高看了一眼。

  “其实一个孩子也挺好,墩子又是个懂事的。”简璐知道,时代不同,思想不同,只有一个孩子让冯秀慧觉得有些抬不起头, "把一个孩子教养好了,也是个大成就嘛。"

  “能有啥成就啊,健健康康长大就好,我没有大志气。”冯秀慧苦笑一声。

  徐参谋长老娘在带孩子,三个女人在厨房说着话,三个男人在客厅说话,一人一把刷子正挨个刷梭子蟹和皮皮虾。

  “吃个虾吃个蟹还真不容易啊。”梁政委手上用力,捏着个皮皮虾给它刷刷刷。

  “那可不,我宁愿吃猪肉!”徐朗想起什么突然问一句, "你们家里腊肉还有没有?来一节。"

  "没有!"

  "没有!"

  程铮和梁海生异口同声,引得徐朗不满。

  "怎么回事儿,藏着掖着不给兄弟吃是吧?"

  “真吃完了,这都几月了,哪儿还有?”梁海生把来回刷了几遍的最后一只皮皮虾扔回盆里,让墩子给厨房的大厨们送进去。 “今年过年让家里熏好寄点儿过来。对了,老程,你今年回家不?要是回去,直接帮我带啊。"

  程铮捏着梭子蟹,翻来覆去地刷,嘴里回道, “今年本来要回的,结果我妈说她想过来住段时间,正好就不回去了。"

  “哟,王大娘要来啊?那正好,带老太太在这儿待一阵,正好把那冬天躲了。”前几天得知婆婆要来过年的简璐也挺高兴,已经忙着给人布置次卧了。

  “你婆婆过来,还能帮着家里,你也轻松些。”崔玉荷家婆媳关系算和谐的,主要她生了两个儿子,婆婆满意得不行,伺候她坐月子也尽心尽力。

  “我们家事情还真不多,我和程团长分着分着就没了。”简璐和两个嫂子闲聊闲扯,手上可没闲着,正准备做椒盐皮皮虾。

  刷洗干净的皮皮虾,在油里炸至金黄,捞出装盘备用,再将青红辣椒切成颗粒状,姜蒜拍扁切成碎末,小葱切成葱花,所有佐料倒入热油中爆炒香,最后加入炸过的皮皮虾,翻炒后洒下椒盐。

  原本青绿色的皮皮虾变至红白,看着诱人。

  墩子看着妈妈端着椒盐皮皮虾出来的时候,和恒恒围在饭桌边看着,忍不住想吃。

  算了,再忍忍吧。

  两个小孩儿凑到盘边,深深嗅一口,好香。

  十多只梭子蟹在十五分钟前被蒸上锅,简璐看着时间揭开锅盖,只见原本青色的梭子蟹已经变了颜色,变得通体淡红,一个个夹到盘里,另一边冯秀慧的水煮青菜也已经起锅装盘。

  四方桌上,红通通的梭子蟹占据中间位置,一个叠着一个,椒盐皮皮虾贴在旁边,椰子鸡散发着诱人的清香味摆在刚出月子的崔玉荷面前,一个凉拌鸡肉,一个水煮青菜拌了些酱油摆在两侧。

  忙活一阵,大家终于开动。

  简璐看着自己的大作心动不已,伸手拿起一个椒盐皮皮虾,这回他们捡的皮皮虾个头大,外表酥脆,一节一节的虾身看着格外诱人,去掉虾头后,剥壳露出里头完整的一长条虾肉,个头大的皮

  皮

  虾,肉质鲜嫩清甜,中间藏着满满的虾黄。

  在清甜的虾肉味道后,肥美的虾黄又抢着抢占味蕾感受,一口接一口,鲜美的味道不绝,吃得人十分过瘾。

  “这皮皮虾真是好吃啊,太鲜了。”冯秀慧起初剥壳还不利索,没有保留完整的虾肉,不过跟着简璐学了学也差不多会了。

  桌上几人都闷头吃,唯有崔玉荷,象征性吃了两个便不敢再吃,婆婆监督着,让她多喝鸡汤。

  通体发红的梭子蟹被程铮一手开了蟹壳,露出里头满满的蟹黄。

  “呀,你这个蟹黄真多啊!”简璐吃着蟹肉抽空看一眼,程铮运气不错,挑了个黄特别多的梭子蟹,催他快尝尝。

  毕竟,刚刚徐参谋长就开了个黄没那么多的梭子蟹,输得很惨。

  程铮把蟹壳扯下来放桌上,那白色的蟹肉,黄澄澄的满满蟹黄都勾人馋虫,埋头吃一口,蟹黄肥美,蟹肉咸鲜鲜嫩,味道当真是极好的,对得起今天一大早起床。

  新鲜的海鲜,味道清甜,极致鲜嫩,桌上的人无一不是吃得满足。对此,梁海生和徐朗表示,下回他们也去赶海,多捡些好东西回来,大伙儿再一块吃。

  简璐在家属院里特别会做海鲜的名声渐渐传开,不少人上门去讨教几招,以往大伙儿吃海鲜都是囫囵煮一通,有时候也没洗刷干净,吃得比较糙,加上那海鲜的腥味没去掉,总觉得不得劲。

  现在闻到了简璐屋里飘出来的香味,也馋啊。

  简璐不是个藏私的,有好吃的东西都分享!美食就该人人都吃到。就连供销社的几人也好奇起来,尤其是孙秋月,指望着回家给闺女做来吃。

  最近成了食谱分享大师的简璐十分忙碌,嘴皮子都快干了,只能用随身携带的蛤蜊油润润唇。

  “你们东西吃得精细嘞。”邱四凤原本也想学两招,可听到得用不少油的时候,她却步了, “那么油放下去,你不心疼啊?"

  “每个月够吃就行,咱们供销社不是还有内部购买的机会。”简璐来了供销社才发现,里头的福利是真不错,现在每家每户什么都是限量限票的,压根不够吃,想再弄点额外的没法,除非你铤而走险去黑市,可要是被抓到就是投机倒把。

  其他人倒还好,要是军人家属犯这种事儿,会直接影响军人的前程,这法

  子不行,供销社的内部福利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现在,简璐每个月都能在供销社内部额外多买上些油啊面粉这些,日子紧巴巴的倒也吃得不错。邱四凤却不怎么买,她省钱。

  “你就是刚结婚,不知道当家的,等你婆婆过来,小心她看见了,到时候天天教训你啊。”邱四凤已经听说简璐的婆婆要过来探亲的事儿,谁家媳妇儿能当着婆婆的面用那么多油做菜,简直是讨打。

  简璐不置可否,她猛然想起,王大娘确实是一个挺节俭的人,不会自己真和婆婆产生矛盾。这事儿不能想,想着想着就得发愁,算了,如果真出问题了,还是让程铮去解决吧。

  还有一个多月就要过年,最近上供销社来备年货的人越来越多,瓜子花生糕点柜台和布料柜台成为最忙碌的。

  简璐给人称了半斤桃酥和半斤花生糖,头也没抬就用余光瞄到下一个顾客, "买点儿什么?"“要一斤桃酥,一斤鸡蛋糕,一斤芝麻酥,再要一斤水果糖。”

  "好…"

  简璐听着声音有些耳熟,抬头一看,面前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面孔——蔡秀娟。

  好一阵没见,蔡秀娟将两条辫子剪了,现在留着齐耳短发,干净利落,穿着黑色薄外套领着闺女站在简璐面前。

  "简璐妹子。"

  “秀娟姐,你回来啦?”

  蔡秀娟来了,其他三人也齐刷刷看过来,没办法,当时她在供销社里打人的一幕太过震撼,想忘都忘不掉。

  “是,简璐妹子,我带着闺女过来的。”蔡秀娟看一眼闺女,小声对着简璐道, “来办离婚手续。

  简璐了然,之前刘三通应该一直在接受审判,应该没那么方便办离婚,碍着小朋友在,她只点点头,没多说什么。

  等简璐忙过最忙的一茬,从自己兜里给蔡秀娟的闺女发了两颗糖,小姑娘好奇,在供销社各个地方转悠,正好给了妈妈和简璐说话的机会。

  “上回我走得匆忙,被娘家人接回去了,后来我闺女朵朵又病了一场,现在才好些,就一直耽误了,没来得及跟你说声谢谢。”蔡秀娟现在想想,也得多亏了简璐当初问她一句,才让她发现了刘三通在外头勾搭人,在供销社打人那回也是,自己差点被刘三通算计着带沟里了,也这位

  售货员帮的忙,劝她冷静些。

  刚刚买的几件点心都被几个油纸袋装着,她一并递给简璐, "这就是特意给你买的,我这来得也匆忙还没来得及准备呢,你别嫌弃。"

  简璐哪里好收这么多东西,大家都不富裕,这些东西不仅是钱的事儿,还用了好些过年才发的点心票,都是珍贵的。

  两人推来挡去,简璐最后还是没拗过蔡秀娟,只能把东西收下了。

  不过她把朵朵叫过来,拿块桃酥给孩子吃。朵朵先看一眼妈妈,见妈妈点头才接过桃酥,甜甜地谢过简璐阿姨。

  蔡秀娟向简璐讲起现在回娘家住着,虽然十里八乡少有离婚的,这么回去有些丢人,可幸好家里人没介怀,除了她妈偷偷抹了几回眼泪。就是公社里有人说三道四,她也权当没听见。

  "后头我准备跟着我哥他们养鱼,总不能回娘家吃白饭,到时候我哥我嫂因为我吵起来就不好了。”蔡秀娟家里人多,上头三个哥哥,下头还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她离婚回去,家里父母和兄长

  倒没说什么,就是大嫂和二嫂有些意见。

  “那倒是你的老本行了啊。”

  毕竟,不是人人都能接受已经嫁出去的小姑子又回娘家住的,还有人觉得离婚的人不吉利。蔡秀娟也没好跟简璐细说,其实她回去这段时间,大嫂和二嫂已经和大哥二哥拌了几次嘴, “我是想攒些钱带着朵朵搬出去住的,这样也免得闹得家里日子磕磕绊绊的。"

  简璐看着现在焕然一新的蔡秀娟,倒挺佩服她的,七十年代的土著能有这样的胆量和勇气离婚,要知道,外头的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人。

  临走的时候,蔡秀娟又去买了点儿吃的准备给家里侄子侄女带回去,朵朵悄悄走到简璐身边,扒拉开她的手指,往里放了个圆圆小小的东西。

  “璐璐阿姨,送你的。”朵朵记得妈妈,璐璐阿姨是好人,妈妈要送璐璐阿姨东西。她也要送。

  简璐抬起手一看,居然是颗珍珠!

  圆润光滑的珍珠就这么躺在简璐掌心,仔细一看,个头偏小,偏暗沉,自然是远远比不上后世的珍珠光泽细腻,可在如今依旧少见。

  毕竟简璐穿越过来后还没见过珍珠呢。

  这小丫头哪儿来的?

  蔡秀娟买

  完东西回来,正发现简璐和闺女说着话,再一看,闺女居然送了人一颗珍珠。

  “那是我以前给她玩儿的,以前我们家塘里下了几个河蚌,我养着玩儿的。”

  养着玩儿!

  简璐震惊地看过去,蔡秀娟同志,这是养着玩儿吗?那可是珍珠啊!

  “秀娟姐,你还会养珍珠啊?”简璐是知道的,养珍珠的技术含量还挺高,尤其是在这个年代,应该许多人不会,不然珍珠也不会那么紧俏。

  "就随便养嘛,我从小就河边长大,我们家以前有很大一片湖,我打小就爱研究这些。"

  蔡秀娟,养珍珠?简璐脑子里如同电光火石般想起什么,难不成原书中曾经提过的后来的珍珠大王就是她?

  简璐记得,书里曾提到过珍珠大王,一个勤劳致富的女同志,似乎是姓蔡?她的记忆模糊,现在大概回忆起来,书里写到,这位珍珠大王在三十多岁时被丈夫抛弃,带着闺女独自过活,自个儿误打误撞研究起了珍珠养殖,走了许多弯路,最终终于培育出品质上等的珍珠,还带动家乡致富,更是帮助了许多女同志,成为了养珠女工,每日收入十分可观。

  虽说过去因生活所累,起步晚,可总归是干出了一番大事业。

  "那你现在还养吗?"

  “养这个干嘛?给朵朵玩儿的都有好几颗了。”蔡秀娟不知道简璐怎么突然问起这个。

  因着她和朵朵还赶着时间要回去,晚了就没船了,简璐这会儿也没法多说,只简单提了一句养珍珠赚钱的事儿,把蔡秀娟惊得不轻,惊讶过后,她倒是来了兴趣,能赚钱的活儿都是好活儿。

  最后两人约了时间,四天后简璐休假一天,去趟县城,她想起来那位珍珠大王的发迹史,就是从卖珍珠给医药公司开始的,正好可以去打听打听情况。

  既然如今自己改变了她的命运,让她提前了八年离婚,不如就帮她早点步入事业正轨。

  四天后,简璐准备趁着供销社轮班休息的一天假期坐船出岛去趟县城,现在是不允许私人买卖的,自己就算养出来珍珠也不能直接卖给私人,但是可以被统购统销,如今,珍珠还是著名的药材,那天蔡秀娟养出来的珍珠色泽很一般,拿去做首饰兴许差点,但是入药应该是有门路的。

  程铮得知媳妇儿要出岛,以

  为她准备去百货大楼买东西,可惜自己在部队有训练任务在身。

  “你一个人去?”程铮有些不放心,虽说媳妇儿来这里已经快一年,可他总觉得自己得跟着才安心。

  简璐无视这人的操心, “程团长,你放心好了,我认得路又识字还张嘴了。”

  程铮辩不过媳妇儿,只叮嘱她出去把钱和票放外套内口袋,一路小心些, “现在还有那种拐卖妇女儿童的人拐子,你别和陌生人走,知道不?"

  已经二十岁的简璐:"…"

  好像被当成三岁小孩儿对待了,这人莫不是传说中的爹系男友?

  “知道知道,我门清啊,你快去部队吧。”简璐把人推着出门,嘴上嫌弃,心里还是暖的,自己跟着一块儿出门了。

  坐船出岛,和蔡秀娟在约定的百货大楼门口汇合后,简璐简单向她说起珍珠养殖的事情。蔡秀娟家里养鱼,她自小在水边长大,会撑船会养鱼,现在家家户户都看不上的河蚌是用来喂鸡喂鸭的,她也是过去年少好奇心重,将河蚌养着玩儿,误打误撞,哪想到几个月后竟然发现里头养出珍珠了。

  不过,那珍珠个头小,颜色暗沉,家里人谁也没当回事儿,只有她喜欢,哦,还有闺女也喜欢。这会儿听简璐同志说她能靠养珍珠挣钱,蔡秀娟不敢相信又隐隐期待。

  两人一路辗转打听找到了H市医药公司在海梧县城的门市部,抓药的护士同志看一眼两人,只觉得左边这女同志也太漂亮了,忍不住又看一眼,道, "抓什么药,带医院就医证明没有?"

  如今,在医院公司门市部也不是随便就能买药的,得有去卫生所或者医院就医的病历证明。

  简璐看一眼她身后的深褐色药柜,大概几十格, "同志,珍珠粉多少钱啊?"

  护士同志奇怪,哪有人抓药单独买珍珠粉的,有些不耐烦道, "这个不单卖的,你不抓药的话上一边待着去。"

  简璐没恼这人的态度,只小声道, “那你们收珍珠吗?”

  收珍珠?护士同志听到这话才认真打量简璐,看起来漂漂亮亮的女同志难道还要卖珍珠?“你什么意思啊?”

  简璐没废话,把朵朵给的那颗珍珠给她看, "就这样的,你们医药公司收

  吗?"

  没想到这人还真有珍珠!护士同志捏着珍珠看了看,让简璐等等,自己则匆匆去里屋叫人了。没多久,从里头出来一个中年男人,简璐听到刚刚的护士叫他王主任,应该是能管事儿的。

  王主任顺着护士手指的方向看见门市部门口站着一个极为漂亮的女同志,第一眼很难忽略她的脸,不过,他此刻更关心珍珠的事儿。

  "女同志,你哪儿来的珍珠啊?"

  简璐没正面回答,只道, "运气好在河蚌里捡的,就想来碰碰运气。""捡的,捡的能有多少?"

  "那不得看看现在医药公司收不收,不然不是白捡了嘛?"

  王主任聊着也不着急,只问她, "你怎么知道医药公司要收这个?"

  “现在又不允许私人买卖,有什么东西可不就得统购统销吗?我听说药材这方面的东西能统一让医药公司收的。”简璐自然是知道后来的珍珠大王蔡秀娟就是这么发家,所以敢带着人过来打听,她想起来,当时已功成名就的蔡秀娟还感谢过当时的医药公司主任,让她赚了第一桶金。

  “你消息倒是灵。”王主任和很多私人有联系,就是仗着政策在这方面宽松了,能直接收购私人手里的药材。 ”你要是有的话就拿来,我们这儿缺珍珠,不过你这珍珠模样稍微差点儿,一斤385,有多少我们都能要多少。"

  蔡秀娟听到这个价格,猛然瞪圆杏眼,一斤385?像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脑子发懵,差点站不住。

  这个收购价,在现在这个经济水平的时候已经是天价了,不过也正常,物以稀为贵,在现在大部分人都不会养珍珠的时候,你有这个头脑和技术就能赚钱。

  打听清楚这个情况,简璐心里有数,和蔡秀娟一块儿离开,商量着她可以把珍珠养殖干起来。不过,凭她的记忆,蔡秀娟现在培育出来的珍珠个头小颜色和光泽差应该是培育时间出了问题。

  “简璐妹子,你还懂这些啊?”蔡秀娟属于是摸着石头过河,瞎弄的,之前也就是偶然发现养了挺久的河蚌里有发光的东西才瞎折腾取出了珍珠,不过她手法不对,一只河蚌里二十多颗珍珠,她只成功取出了六七颗。

  简璐将自己以前在网上看到的一些基础的珍珠养

  殖知识一股脑告诉她,比如现在的珍珠养殖时间太短,一年左右的时间不够,两年为佳,这时候技术有限,最简单的法子就是底养……

  她知道的不多,可蔡秀娟听着已经觉得是天书,只一股脑地记,刚刚听到那价钱后,她就心动了,能合理合法地挣钱,再好不过。

  “你回去先放一批河蚌到你家鱼塘底养着,可以先养个接近一年看看,到时候让医药公司收去,等有了本钱再提升品质大面积养,不过这事儿你最好和大队报备。"

  蔡秀娟觉得简璐同志想得太周到,只连连点头,恨不得立马飞回家去找蚌养蚌。

  临走前,她握着简璐的手,激动道, "简璐妹子,要是我真能靠养珍珠挣钱,我挣多少都给你一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