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修仙狂徒 三二八零 终得传承,代俊殒落!

《修仙狂徒》三二八零 终得传承,代俊殒落!

作者:王小蛮 字数:1862 书籍:修仙狂徒

  沈威教授要求大家对如何营救远在150亿光年外、或许是千万年前的科学家一起想想办法。教授走后,徐加伟要大家也都回去,实验室里留他一个人值班好了,林姗姗说:“我知道你不光是为了值班,更是为了想出一个圆满的计划,因为在实验室你边走边思考,你想问题的效率更高。”

  “呵呵,姗姗,我们这几个弟子考虑问题都有特点,我习惯边踱步边思考。你每到关键时刻不自觉的躺在躺椅上,单位里的躺椅好像专门为你配备的。陈杰手捧茶杯喝着喝着慢条斯理的说出话来,马彪呢,很擅长执行,教授怎么说他就怎么做。”

  “加伟你分析得很到位,那我躺我的椅子上去了,这里就交给你了。”林姗姗笑着出去了。

  第二天,实验室隔壁的小会议室里,包括沈威教授在内,大家都谈了自己的看法,会议开得很热烈。

  徐加伟的发言跟过去不一样,这次他不再若有所思、边思考边说话,显然是胸有成竹,他说:“我这里有5个问题需要明确,即任务、载体、速度、路径和目标。首先我们这次营救的任务是什么,单纯的营救还是另外还有任务,我的意见是带上另外的任务,理由是:天尽头那边说急也急说不急也不急,正如教授说的救人如救火,当然是很急的事,但是他们两位早几年晚几年回来没有实质性差别,所以说也不是很急的事。人类去一趟外太空不容易,需要耗费大量的成本,我的建议是带点另外的任务,比如去比邻星的2号行星去看看,我早就想上去,这次看了天华小智发回的视频,疑似有生命存在的迹象,我想亲自上去考察一番,以取得第一手资料。”

  沈威教授向来对徐加伟的观点很重视,徐加伟说完第一点后,他直接表态同意去营救时增加其他任务,但对于是不是直接下到有关行星上,他原则上同意,但还要进行论证,要确保万无一失。

  “我知道教授是为我的安全着想,也为执行这次任务的安全着想,必要的论证我认为也是需要的。二是载体。我们目前有两种飞船可选择,一种是很成熟的10倍光速飞船,还有一种是即将推出的100倍光速飞船,如果从技术可靠性角度讲,应该选择10倍的,使用起来心里有底。10倍的单程需要15亿光年,100倍的需要亿光年,对于这两个数字我觉得没有太大区别,因为光靠这个速度,即便是亿年,回来也是3亿年以后了,我们这一代人类肯定是没有了,若干代以后也许不是人类了,即使是人类,他们的科技进步到什么程度我们无法预知。当然对于到底用哪种速度的飞船我没建议,只是看法。还有飞船的空间,要10人还是12人,我建议12人,因为那艘飞船能否回来都不知道,能回来最好,我们还可以进行研究,对我们肯定只有好处,但我们要做好回不来的准备,所以在设计时要预留2人,并且尽量大一点,我们没见过上一代人类,万一他们的体型特别的高大呢。”

  沈威教授赞许的点点头说,“我会向他们建议的,设计时还要考虑两艘飞船能够对接,否则他们两个人怎么进得来,这个技术难度非常大,因为不知道对方飞船的样子,接口怎么弄是个问题。”

  徐加伟接着说:“教授说的极是。第三个是速度,必须寻找到加速度,否则就不用出去了。这个方面需要别的团队帮助,比如如何利用恒星的引力、黑洞的磁场为我们加速,还有说了一千多年但还是没有找到的虫洞,另外我坚信宇宙里存在有神秘的引力源。后面两个只是猜想,前面两个我看冒点风险可以一试,让别的研究机构给我们提供引力场强烈的恒星和黑洞的具体位置以及相关资料,因为我们的研究方向不是这个,这个是我们的弱项。”

  “这个观点和我想到一块了,我已经做好了这方面的工作,所有资料都在我这里了,当然不是为天尽头做的,这次碰巧能用上而已。会后大家一起研究,等出发那天我们对这些资料早已研究透了。”沈威教授说。

  “四是路径,路径大方向是东方,但在设计时必须考虑把其他任务和加速度的因素结合起来,尽量少走冤枉路,不能出现偏差,哪怕是细微的偏差,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更何况是150亿光年远。我猜想西西他们很可能是出了偏差造成无法找到引力源才导致这样的局面的。五是目标,因为目标太小,无法定位,但是到达东方的天尽头后能不能有效捕捉到目标?这也是个大问题,如果到最后还是找不到,那就前功尽弃了。”

  徐加伟说完这5点,教授带头鼓掌,大家一致认为想得非常完整,他说:“我马上把同学们的意见综合起来上报给国家天文院,具体方案由他们来做,因为牵涉到方方面面的人和事,我们无法协调。加伟同学今天讲得特别精彩,至于第五点捕捉小目标的事情应该问题不大,我们的马彪同学当年在10亿光年的地方捕捉到一颗直径不到3米的天体,这么遥远都能捕捉到这么细微的天体,更何况本身就在天尽头的地方找很可能大于3米的飞船。这次出去如果这个天体恰好运行到飞船边上可以仔细观察,啊,哈哈。”

  “我尽量努力吧。”马彪说。

  “不是尽量,是必须。”教授说。

  “那以后我们跟他们联系时尽量弄清他们飞船的材料以及他们是如何进去的,飞船的结构让他们描述的尽量详细点,这样我们在设计飞船与他们的对接口时心里也有准备。”马彪说。

  “你说得非常对,我们一定要把工作做细做实,把一切能想到的事情都解决在出发前。”教授赞扬道。

  “教授,不是同学们的意见有多么好,还有更重要的您的意见,不要总把成绩说成是我们的。”林姗姗说。

  “你这小丫头。”沈威教授对这个团队很满意。

  “不对呀,教授。”徐加伟貌似一脸严肃的说道。

  “什么不对?”教授吃了一惊。大家也对徐加伟的这句话表示出惊讶。

  “教授您偏心,马彪到现在为止只说过一句要上天的话,您在心里就属意他上去了,可我心心念念了这么长时间,您还没明确表态。”徐加伟这么一说所有人都笑了,包括徐加伟自己。

  “原来是为这个啊,哈哈,这次不同于以往,名额多,大家都有机会,不管是不是由我们牵头,我们这个团队本身就是研究这个相关内容的,肯定是优先考虑。8个名额,如果是我们牵头的话还会招聘一批志愿者呢。”沈威教授说,“当然,话要说回来,不是你想去就一定能够去得成,还要考虑身体状况、知识结构、应变能力、心理素质等等,相反,你如果不想去,那一定成,只要你有一点不想去的念头,哪怕你各方面都极端优秀,也会尊重你的意愿,不会派你上天。”

  沈威教授说完,同学们热烈鼓掌。

  “我马上把刚才说的那个资料发到共享,你们现在就可以看了。”教授说。

  “那天华小智发来的视频呢?”徐加伟说。

  沈威教授明知道弟子们对天华小智的兴趣降低了,但他还是不允许放弃,面对徐加伟的追问,他直接回复:“盯着它。”

  “还要看啊?”

  “怎么能不看呢,目前的重点还是比邻星,去天尽头的基础工作现在可以做,能不能去成,还是未知数,我们不能因此忘记了主要的工作。”沈威教授说。

  “好吧。”徐加伟说。

  “还有。100光年内的太空探索也要引起高度重视,这次建造了100倍光速的飞船,即使不去天尽头,100光年范围内的探索还是要去的,这是铁板钉钉的事。”

  “好,我们听教授的安排。”大家一致说。

  “各忙各的吧,我去办公室了。”教授说完去了自己的办公室。

  徐加伟的兴趣不在天华小智,也不在100光年范围内的星系,直接在150亿光年的地方了。自从沈威教授做出营救决定并上报上级单位审批后,他坚信一定会得到批准,也一定能让自己上去,教授说的身体状况、知识结构、应变能力、心里素质等等,自己没一条不符合要求的,如果有一条不符合当初教授也不会让他进到这个团队。唯一会“拖他后退”的是家里,爸爸是地理教师,探索太空也是他的兴趣点,虽然不会同意自己上太空,但反对的力度不会太大,妈妈是他最大的阻力,她是坚决不会同意他去冒这个风险的,到时候怎么说服妈妈?妈妈是个不大听得进意见的人,要她同意这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唉,以后的事以后再说,船到桥门自会直,总会有办法解决的,先把眼前的事做好再说,他要抓紧学习研究,等教授出差回来,把具体行动说得一套一套的,让教授惊喜惊喜。教授这次出去的时间比较长,要一个月,主要是敲定营救方案、飞船设计图纸和其他徐加伟不知道的事情。实验室这边,他出去时已经向天华小智下了几道指令,这段时间主要任务是接收。天尽头的信息来往教授已指定林姗姗来做,这样他就有更多的时间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实际上他也发现其他三位同学也在做准备工作了,好在这次有8个名额,大家都不用竞争。徐加伟把教授发在共享里的资料逐篇逐篇进行了研究,对相关的恒星和黑洞的引力进行研究,列出了许多不懂的问题。

  徐加伟正在紧张的工作者,他的弟弟徐加宣来电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