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三国之北汉燕王 第332章 撕掉伪装

《三国之北汉燕王》第332章 撕掉伪装

作者:大琨翼 字数:3318 书籍:三国之北汉燕王

  时间在平淡中一天一天的度过,转眼之间,益州北部地区在微妙的局势中,已经度过了三个月的时间了。在这三个月之中,敖烈屯兵的武都郡、刘备驻军的葭萌关和张鲁的老巢汉中,三方都是相安无事,带着绝不代表平衡就会这样维持下去,正相反,这短暂的平静,正是暴风雨即将到来的征兆,暗流已经汇集成了漩涡,只要有一方引动这个漩涡,必定会引发一场你死我活的海啸!

  而最先打破这份沉静的,却是刘备。刘备只是客居益州,暂时驻扎在葭萌关,他的老巢在南部荆州,可不是益州,他部下五万大军的一切军需品,都需要靠刘璋的供给,这种被人捏着命脉的感觉,是个人都不会觉得好受,就更不要说一代枭雄刘备了。

  在过去的三个月中,刘备的黑手伸向了益州内部。他没有立刻答应杨松开出的五千斤黄金的天价,毕竟五千斤不是五千两,刘备不可能一下子拿出这么多钱来,还不如表面上答应杨松,然后把省出来的钱,去贿赂益州内部的官员呢。

  在刘璋身边,第一个被刘备暗中买通的,是变革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张松。张松其人,其貌不扬,其才不浅,他每每在夜深人静之时,感叹刘璋的暗弱,不足以让他发挥出自己胸中的才智,在收到刘备抛来的橄榄枝之后,张松经过三天的深思熟虑,最终决定奉刘备为主,让刘备入主西川。不管刘备为人如何,比起暗弱的刘璋,刘备可是强的太多了,张松相信益州在刘备的治理和带动下,一定会比在刘璋治下有更好的前景。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张松暗中投靠刘备,却是和钱财无关,钱财只是起到了一个媒介的作用,让刘备和张松发生了串联而已。

  至于比刘备更加英明,实力也更加强大的敖烈,张松却认为,敖烈的实力已经足够强大了,地域广阔,麾下人才济济,如果投效敖烈的话,益州不一定得到敖烈的太多重视,毕竟敖烈的军政中心在幽州和冀州,与益州南辕北辙,相隔的实在是太远了。从私人角度上来讲,敖烈麾下早已有了八方全才、五虎上将和八部良将这样出类拔萃的人才,张松虽然自视甚高,但他却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比不上这些贤才,若是投效了敖烈,最多也只是个太守的职位,甚至还不如在刘璋麾下受重用。因此,张松也就断绝了投效敖烈的想法,暗中投靠了刘备。

  在投靠刘备之后,张松接连十几日把好友法正和黄权请到自己家中,设宴款待他们,每次到酒宴结束的时候,张松都会愁眉苦脸的叹息几声,法正和黄权一再追问,张松却什么也不肯说,惹得法正和黄权好奇不已。连续半个月之后,张松才松口,把自己已经投效刘备的事情说了出来,并言明自己并非是贪图富贵,而是要为益州寻找一位明主。同时,张松也把自己先前对敖烈和刘备两人的分析说了出来,认为益州只有落到刘备手里,才会有更为光明的前景。

  对张松的话虽然感到极度吃惊,但是当法正和黄权静下心来仔细一想,却认为张松分析的很有道理,在经过短暂的挣扎之后,这两人也同意了张松的做法,并在张松的引荐信之中,向刘备表达了自己愿意投诚的心意。

  在得到张松三人的暗中支持之后,刘备忍不住心花怒放,现在,刘备认为时机已经到来,是时候该反戈一击,占据益州了。但是对于刘备这位彻头彻尾的伪君子而言,他可不想背负侵吞同族兄长基业的骂名,在出兵之前,刘备必需找到一个合适的借口,作为讨伐刘璋的理由,以便达到师出有名,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于是,刘备暗中找来了庞统,希望庞统帮他出出主意。庞统在经过考虑之后,认为以战事已平,张鲁受到了足够的警告,不敢在出兵西川为由,让刘备率军退出益州,返回荆州,同时在成都散布谣言,说刘备怀有二心,让刘璋主动出兵来攻打刘备,这样一来,刘备就有了讨伐益州的借口了。这可是一条苦肉计,由不得天下人不信,刘备的名声也可以借此得到保全。

  同时庞统还提出,不妨重金贿赂杨松,让他劝说张鲁挡住敖烈,使得敖烈无法分身来救援刘璋,从而为刘备拿下益州去除一个障碍。对此,刘备欣然同意,立刻让糜竺带着黄金两百斤秘密前往汉中,去贿赂杨松。刘备相信,两百斤的黄金,只是让杨松帮他挡住敖烈,杨松一定会认可这个价码的。

  当一切的事情都计划妥当之后,刘备准备正式撕破伪装,和刘璋刀兵相见了。心中虽然已经和刘璋决裂,但是刘备的表面上却没有露出丝毫端倪,用和往常一样的口气,一样的措辞,给刘璋写了一封信,信中说道离开荆州已经四个多月了,心中实在牵挂,现在张鲁已经得到了足够的警告,短期内绝不会在出兵来犯益州了,因此向刘璋请求,要带领兵马借路返回襄阳。

  在刘备的这封信送往成都的同时,庞统亲自挑选了五十名精细的军士,然他们也来到了成都,到处散布流言,说刘备名义上是想借路返回荆州,实际上则是准备在路过成都的时候,刺杀刘璋,进而占据益州全境。

  在庞统的筹划之下,当刘璋接到刘备的辞行信的时候,成都城内早已是流言四起,惹得成都居民人心惶惶。刘璋本就暗弱,在听到流言之后,心中立刻没了主意,六神无主不知所措。这个时候,暗中投效了刘备的张松站了出来,认为流言,不可能是空穴来风,主张派出一支人马到雒城加强防卫,阻止刘备返回荆州,并且推举益州上将张任前往雒城。张任是枪神童渊的大弟子,曾在童渊门下习武十年,后来自知在枪法上难有进境,便告别师父跑下山来,辗转到益州做了上将,当时张任跟随童渊学艺的时候,不要说敖烈了,就连张绣和赵云都还没有被童渊收录到门下,所以这三人并没有见过张任,但是都知道有张任这么一个大师兄。

  张任为人耿直,眼里揉不得半点沙子,从最开始就对刘备入川怀有抵制之心,如果让张任前往雒城,他一定会鸡蛋里挑骨头,找出对刘备的不满,继而攻击刘备的部队,这样的话,庞统的计策才可以得以顺利实施下去。这也是张松力荐张任的原因。

  对张松提出的意见,法正和黄权也是极力赞同,最后让刘璋下定决心,本着防患于未然的心思,命令张任率军两万即刻北上,汇合驻扎在雒城的将士,严密监视刘备的一举一动。张任对刘璋很是忠心,对刘璋的命令没有半点推辞,立刻带领部将到军中点兵,准备明日一早就开赴雒城。

  十天之后,当刘备即将赶到雒城的时候,糜竺也带着两百斤黄金见到了杨松。糜竺把刘备的意思告之杨松,杨松衡量再三,觉得只是暂时帮刘备抵挡一下敖烈,对自身并没有什么损失,而且还有两百斤黄金的酬礼可拿,于是便痛快的答应了下来,双方约定在两个月之内,杨松将会劝说张鲁帮刘备挡住敖烈,如果两个月的时间内,刘备没能顺利拿下益州,还需要借助汉中军力量的话,那么刘备必须要另外加钱,每多出一天,按五斤黄金来计算。杨松这是典型的狮子大开口了,可是糜竺知道眼下也就只有这个唯利是图的小人,才可以劝说张鲁抵挡敖烈,一番权衡之后,糜竺咬着牙代表刘备答应了下来。

  刘备的一系列密谋,并没有完全瞒过暗影的刺探。暗影成员是第一次来到益州,在益州这个极度排外的国度,暗影成员们很难刺探到全部的消息,但是训练有素的暗影成员们,还是找到了一丝蛛丝马迹,并很快呈报给了李儒,李儒经过一番分析、总结时候,敏锐的感觉到,刘备这是要动手了。于是李儒不敢怠慢,连忙报告给了敖烈,敖烈召集来贾诩等人,根据李儒手里的情报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最终确定了刘备的大体方针,知道刘备是要上演苦肉计了,却不知道被刘备拿出来当做“苦肉”的那个人,会是哪个倒霉蛋。

  虽然敖烈等人经过分析了解了刘备的意图,可没等他们做出反应,张鲁就让自己的弟弟张卫带着大将杨任,率领五万大军挡在了敖烈进军葭萌关的道路上,断绝了敖烈大军挺进益州的可能性。

  通过这一系列的事情,敖烈忽然明白了过来,自己被人算计了,而那个算计自己的人,一定是凤雏庞统,除了他,没人会有这样大的手笔了。庞统用自己的智慧,打了自己一个时间差,在庞统多管齐下的策略下,自己已经失去先手了,庞统当真不愧是诸葛亮的同门师兄弟,运筹帷幄犹如鬼神!连自己麾下的贾诩、李儒等才智卓绝之人都没能窥破丝毫。当然,这也和情报收集不到位,没有可供贾诩他们分析的情报脱不开关系。

  尽管失去了先手,但是敖烈依然和贾诩、李儒商量出了一个补救的办法,让翻山越岭如履平地的典韦带着五千虎贲力士,直接翻过山岭,抄近路赶往雒城,或许还来得及破坏掉刘备的阴谋诡计。说实话,典韦是个冲锋陷阵的猛将,让他去破坏阴谋诡计,还真是难为他了,可是现在敖烈的部将中,也就只有典韦具备翻山越岭的能力,典韦是没有选择中的选择了。在典韦出发之前,敖烈忽然想起了一件事,然后请来了随军出征的华佗,请求华佗跟随典韦一同前往雒城。华佗自幼便惯于在崇山峻岭之间采药,现在虽然年纪有些大了,但因为勤练五禽戏的关系,翻山越岭依然不在话下,倒也不至于给典韦增加负担。

  在出征之前,敖烈便忽发奇想,要带着华佗一起出征,当时将士们都不明白敖烈的意思,现在看来,敖烈显然是有什么后手的了。但是敖烈却不肯把他的心意告诉其他人,只是请华佗到自己的大帐之中,悄悄的嘱咐了几句话。

  其实敖烈的心思,是在庞统身上呢。在历史上,镇守雒城的张任在两条路上都安排了伏兵,结果导致走小路的庞统中箭身亡,敖烈这次让华佗跟随典韦前去的重要原因,就是救下庞统,庞统的才华不在诸葛亮之下,即便他不愿意投效到自己的麾下,敖烈也不希望看到这么一位旷世奇才,就这样无声无息的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