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道士下山,六个师姐都护我 第732章 指导

  “竟然是先盖学校!”"为啥先盖学校啊?"“我还以为得先盖大队部……”

  "对啊,大队部不是咱赵村儿的门脸吗?""是啊……"

  台下寒寒窣窣的议论声不断。

  赵新山抬手压了压, "都静一静,静一静,先听我说!"大家抬头,望向他。

  赵新山举着喇叭,道:“咱大队的娃娃们冬天在老教室里上课,一间教室几十个孩子,炉子就那么大点儿一个,只有坐在炉子周围看火的娃娃能暖和暖和,隔一个人都不热乎,孩子们手上全是冻疮,拿笔拿不了,翻书都冷得不敢伸手,个个冻得流鼻涕,咋好好读书?"

  底下,一众有孩子的社员们纷纷点头,大队长说得可不就是赵村儿学生们读书的现状。

  “穷啥不能穷教育。”赵新山声音激昂, “谁敢说读书没有用?读书没有用,那工农兵大学,为啥都想去上,为啥都羡慕?读书没有用,赵柯咋就能带着赵村儿大队发展这么好?读书没有用,傅知青、刘知青他们这些知青咋能造水车、造土窑,让你们有机会吃白米饭、盖砖房?"

  被点到名,赵柯神情平静,傅杭也只是微微侧头看向她,唯有刘兴学,微微挺胸。

  “咱们不知道读过书的人懂道理、有见识吗?咱们不知道读过书的人机会多吗?不是读书没用,是咱们以前穷,拿不出钱培养娃娃们十年八年,看不见读书的出路,只能当它没用。”赵新山认真地看着每一张面孔,问他们, "咱就说句心里话,你们小时候,哪个没羡慕过别人家的孩子能读书?哪个没羡慕过余秀兰有赵柯这样进工厂上班儿的闺女?"

  成年社员们下意识看向村里几个念过书的人,赵新山、牛会计、余秀兰……

  小时候,大家都有干不完的活儿,只有他们,早早会写自己的名字,说话也很有道理似的,好像衣服也总是干净的。

  所以从他们开始认第一个字起,赵村儿所有人就默认了他们不一样。对赵柯也是.…何止是羡慕,酸的很。

  赵柯咋就能进工厂呢?自家孩子咋就只能在地里扒拉土?为啥好的都在一家?

  人家一代一代越来越好,他们一代一代传下去,永远扒拉土?没有人甘心。

  人

  人都有自个儿的不甘心,赵新山、余秀兰这种明显比村里人优越一大截的人,也有自己的不甘心

  世界太大了,他们只不过是一个小村子里微不足道的一个人,优越在哪儿呢?

  赵新山叹道:“咱们这些大人努力干活儿赚钱是为啥,不就是为了自家的娃娃们吗?哪怕孩子们读完小学,还是留在村里种地,有文化的人种的地,跟咱们这些埋头苦干的老黄牛也不一样儿。"

  至于咋不一样..

  “赵柯说,外头研究出来的种子,种下之后,比咱们村儿里自留的种子能抗灾更高产,明年开春,咱们大队就买这种种子种。咱们大队还打算用一部分卖白菜的钱买手扶拖拉机,没读过书,能学会开,学修车费不费劲?"

  这是大队第一次跟社员们说,要买新种子和拖拉机,而且跟全村人息息相关。

  "大队长,咱村儿要买拖拉机啦?!""啥时候去买啊?"

  "拖拉机得多少钱啊,咱大队买得起吗?"“那咱们村儿不就成十里八乡第一个买拖拉机的大队了?”

  赵新山打断众人:“这是社员大会下一个事儿的内容,等会儿讲,现在说的是盖学校。”

  社员们陆陆续续停下议论,有人喊:"大队长,俺们愿意盖学校,大伙儿都没意见!"

  有一个人起头,其他人纷纷附和:"对,我们没意见。"

  赵新山眼里露出满意之色, "既然大家都没意见,我就继续往下说学校的规模,大队打算盖八间屋儿……"

  “啥?!八间?!”所有人震惊, “咋这么多?那得多大啊?”

  底下一片沸腾,赵新山出声压了两次,他们才消停下来。

  “这个让赵柯给你们讲,她讲得明白。”赵新山把喇叭递给赵柯, "你跟大伙儿说说。"赵柯放下搪瓷缸子,清了清嗓子。

  傅杭眼里有一丝心疼。

  赵柯道:“小学有五个年级,两个年级放在一块儿上课,到底不方便。”

  底下有人问:"一个年级十来个孩子,坐一个教室,多浪费啊。"

  “我知道你

  们要问这个。”赵柯耐心地说, “随着咱们大队的发展,村子里的孩子会越来越多,教育的重要性,大队长刚才已经跟大伙儿说了,早晚都要分开,不如一步到位,让村里的孩子们更早享受到更好的教育环境。"

  这是赵柯提议的,否则按照大队的保守规划,也就是比照现在小学的规模,建个两间教室对付着,说是以后慢慢建,可真拖下去,以后就不知道什么时候了。

  "那还剩下三间屋呢?"

  赵柯回答:“一间作为老师们的办公室,教室分开之后,按照小学课程的需求,大队有可能会按照需求增加老师的数量,具体情况,到时候安排。"

  底下,方静原本一直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倏地抬头。

  增加老师,肯定得读过书吧?那她……

  方静瞥向坐在她前方的几个知青,咬唇,有些后悔,现在庄兰、苏丽梅都跟赵柯走得近,连刘兴学和邓海信都比她跟大队接触多...

  与她差不多神色的,还有胡和志,他上一次没能选上,如果增加数量,总不会又选不上吧?

  社员们挺多疑问,总结下来就是,村子里孩子就那么多,老师安排多了,不浪费吗?这都是要给工资的。

  赵柯给他们解释了一下“按照需求增加”,肯定不会一开始就补满。

  而且,有一个打算,大队开会的时候说了,但是不好现在跟社员们说。

  那就是大队不打算局限于本村儿的学生,还会吸纳附近几个大队的学生。

  有的大队没有学校,当地的孩子想要去上学,走几里地十几里地去其他地方的学校读书很常见。

  学校扩大,师资力量扩大,他们在教育力量上更有优势,必然会有家长想要把孩子送到赵村儿小学来,这是必然趋势。

  甚至赵村儿小学取代周遭几个大队的学校,也不是没有可能。

  赵柯不等大家发问,直接说明剩下两间屋子的用途:“另外两间教室,是咱们大队的托儿所。”

  "托儿所?!"

  全村再次震惊。

  他们倒是知道托儿所是啥,轴承厂有附属托儿所,有些双职工没法儿带孩子,就会把小孩儿送到托儿所去,但是他们大队又没有职工,咋还要托

  儿所了?

  “我知道,你们觉得没用,家里有老人可以照顾小娃娃,没有老人,还有姐姐照顾小的,最次,也可以背去干活儿,或者干脆往地头一拴,是吧?"

  所有人理所当然,乡下都是这么干的,很正常。

  “托儿所的目的,是把老人、妇女和一些孩子从家庭中解放出来。”赵柯扫过众人, “成年人就是解放劳动力,实现自我价值。尤其是妇女,领导说妇女能顶半边天,生育、做家务、照看家庭不是专属于妇女的使命,妇女一样为家庭付出,一样创造价值,一样为村子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妇女们立即响应。

  “俺们也上工,回家还要家里家外的拾掇,一点儿不比老爷们儿干的少。”“暴雨那回,我们也没在家里舒舒服服地躲懒,也顶着暴雨救过庄稼啊。”"抢收也是,谁也没闲着……"

  一群妇女们的战斗力无人能敌,没有男人敢在这时候冒头泼冷水,否则要被群喷的。

  赵柯走到旁边,伸手。

  赵芸芸帮她拿着挎包呢,赶紧打开,翻出一块儿红布条。

  这红布条,赵柯早就买了,一直压在大队部,没机会拿出来。

  “先安静一下。”赵柯挥了挥红布条,道, “另外,为了咱们大队的村容村貌,大队开会决定组成一个监督小队,由咱们村儿五十五岁以上的长辈们中选人担任,严格按照大队的规章制度监督全体社员。"

  村里的老人们瞬间精神抖擞,还有他们的事儿呢?!

  赵柯道:“需要选出咱们监督小队的队长和副队长,以及各小组的小队长。”赵二奶啥事儿都落不下,第一时间追问:“咋选的?”底下立即响起一阵笑声。

  魏老太上次跟她闹矛盾,还没和好,出声挤兑她:“咋?你个刁歪老太太,还想选啊,跟你啥关系啊?"

  赵二奶立即喷她:"咋跟我没关系,我不比你厉害,你个死老婆子可闭嘴吧!"魏老太白楞她一眼, "有能耐你就试试,看看谁选你,选你都是不长眼的。"赵二奶刷地站起来,就要过去跟她理论理论。

  胡和志丢脸地低下头。

  赵芳芳拉了拉赵二奶的手臂,小声儿劝:“奶,

  你别吵了,开会呢。”魏大海也不耐烦地说他妈:“丢不丢人,快坐下吧。”两个老太太狠狠瞪对方一眼,别开头,各自坐下来。

  赵柯和赵新山对视一眼,他们早就猜到村里这些老头儿老太太难搞,也正是因为他们难搞,才有监督员这一出。

  赵新山开口:“所有人都有机会,平均分成十组,差不多五户一组,每五户推举出一个人选,监督小队的队长和副队长由全村共同投票,当然,监督小队只有监督权,发现不符合大队规定的事情,可以向大队举报,不能随意插手社员家庭事务。"

  “监督小队也得互相监督,并且接受社员们的监督。”

  "当然,这个监督小队并不是义务劳动,每年年终,经过大队和监督小队十三个成员共同投票,表现最好的三个小组,能够获得大队的奖励,分别是九块,六块,三块。"

  还有钱呢?!

  社员们七嘴八舌地议论。

  有人问:“咋算表现好?”

  “方方面面,劳动、家庭氛围、与人交往、好人好事……都在考量内。”赵新山为了节省时间,没有细说, "这些以后再说,先说分组。"

  赵芸芸再次出场,展开一张报纸大小的白纸,贴在公告板上。

  上面是村子目前的分布图,用不同颜色的笔圈成了一小块儿一小块儿的,基本就是五户一圈儿,那个圈儿圈得奇形怪状,有的横着,有的竖着,有的十字花……毫无规则。

  至少,社员们就看来,毫无规则。

  实际上,大队划定小组的时候使了个心眼儿,有些特别硬茬子的老头老太太,平时就撒泼耍赖占便宜的,特地单独圈进无人可选的小组,给他们个小队长当当。

  他们自己都当小队长了,不想被撸下去丢脸,就得板着那些臭毛病。

  正好人齐,队委会不打算让社员们多想,再琢磨过味儿来,直接要求当场定下监督队长和十二个小队长。

  赵新山道:“先选队长。”赵四爷握着烟杆,举在身前,胜券在握。

  果然,全村儿大多数人率先推举出来,由他来担任监督小队的队长。

  然后按照分布图,从最上面五户开始推举,马健妈,牛奶奶,赵五奶,老谷头……都没什么异议,直到

  钱婆子。

  钱婆子还没说话,钱家的儿子钱俊就抱歉地说:“大队长,赵主任,我们夫妻俩都忙,我妈得照顾家里,当不了这个监督小队长。"

  钱家儿媳妇李梅也说:“是啊,我爹躺在炕上不能动,离不了我妈。”

  赵柯淡淡地说:“监督员不用坐班,不影响你们说的这些,拒绝的理由不充分,驳回。”

  钱俊扫一眼钱婆子:"我妈自己也不想当……"

  “冯巧荷同志还没说话,你就知道了?”赵柯眼皮一掀,语气没有变化, "才说过,要从家庭中解放出来,人哪能成天待在家里?你这个儿子要是孝顺,应该要鼓励老母亲多出来走动走动吧?"

  其他几个当上小队长的老太太立即附和:

  “就是啊,平时大家伙儿在老槐树下唠嗑,从来没见过你妈。”“就算要在家伺候你们一家老小,那也不至于一点儿空都没有吧?”"这是集体交给大伙儿的任务,咋这么不积极呢?""你家是有啥大事业吗?跟我们这些老太太说说呗。"

  钱俊脸色变了变,尴尬地笑:“是我自私了,那……那我支持我妈当。”赵新山瞥一眼悄悄给人施压的赵柯,轻咳一声,问:“钱婆子你没意见吧?”钱婆子抬眼,嘴唇微动,没出声儿。

  赵新山等了几秒钟,飞快拍板, "好,没意见,那就这么定了,钱婆子就是第六小组的小队长,下一组……"

  钱婆子张到一半儿的嘴不得不合上,有些茫然。

  下一组的小队长,选中老木头,再下一组,轮到赵二奶所在的那一组。

  几家人左看右看,眉头揪起来,这……这还哪有的选?只有赵二奶一个老太太啊。赵二奶洋洋得意,瞥了魏老太一眼,还说没人选她,咋没人选,她这不就要当上小队长了!

  魏老太不屑地嗤一声,抻着脖子瞧她家在的那一组,冲同组的几家使眼色,让他们推举她。她也要当,不能让刁歪婆子比过去!

  两个老太太互相较劲儿,最后都“顺利”当上了小队长。但魏老太,认为她更胜一筹,因为她监督的人多,知青点儿也由她负责。

  他们之间的小九九,台上的人全都当看不见。

  赵柯展示

  她手中的红布条,道:“大队为了规范化,同意监督小队有专门的监督员袖章,我手艺不行,到时候你们拿了红布条,自个儿回去缝一缝。"

  赵二奶好占便宜,三步两步窜上来,拿走赵柯手上的红布条, "这么一块儿,够干啥的啊?"

  “大队还有,回头去大队拿。”赵柯不计较她啥心思,只小声叮嘱, "大伙儿都看着呢,不要偷工减料。"

  &

  她不计较,赵二奶计较, 线呢?不能我自家出线吧?赵柯:……去大队拿。

  “这还差不多。”赵二奶慢腾腾地走下去。

  赵柯无奈地摇头, 刚说完从家庭中解放妇女和老人,再来说说孩子……绕一圈儿,重新回到托儿所的幼儿托管。

  大队制定的新规,小学教育是咱们赵村儿大队的义务教育,每一个适龄儿童必须入学,刚才全体社员投票超过三分之二,已经通过。

  赵柯视线扫过几家人——田桂枝、李梅、王秀萍、刘海芝,当初余秀兰家访劝学,这几家极其顽固,到现在他们几家的女儿还没入学。

  姐姐照顾弟弟妹妹、做家务,女孩儿读书没用……这种论调,在赵村儿大队必须剔除。

  心里怎么想,或许管不了,但大队总有办法“逼”着他们送女孩儿去上学。

  “想要享有权利,理应承担义务。”赵柯一般情况下,不打算当众给人难堪,没有指名道姓,不论男女,年龄到了,必须入学。这是大队带领全村发展,带社员增产创收,你们作为社员要承担的义务。

  几家人对上赵柯的视线,不由心虚地撇开。

  另外还有几家是因为穷或者对教育不重视,没让孩子去上学。像孙继红家十岁的闺女、八岁的儿子都在家里。

  像王英慧的儿子宋瑞,跟着扫盲班才认识两个字..

  赵柯没有刻意去跟他们对视, “无论是小学还是托儿所,费用都是由集体和个人共同承担,学费并不会因为重新盖了学校,就大幅度提高,大队会根据全体社员的实际情况收取学费,不会超出大部分社员的承受范围。

  正常来说,公社也会给学校拨款,但公社穷,往年那十块二

  十块的拨款,根本不够干什么,短期内都得他们自己维持学校。

  不过顺利的话,孩子们的学费,足够支付老师们的工资,没准儿还能剩余一部分,投入到学校的基础设施中去。

  赵新山适时出声:“盖学校这事儿,大家没有什么问题了吧?”众人对视,好像是没有了。赵新山便道:“那就进入下一个环节……”

  冬天白天短,北方会吃两顿饭,一个社员大会开了大半天,众人又累又饿,到下一个环节,大会快结束了吧…

  “今年的分红。”

  分红?!

  说到这个,就没人累了,社员们全都坐直,一脸高兴。一年到头,最高兴的事儿就是分红。

  赵新山和赵柯退到一旁,牛会计和赵芸芸走到中间。各家都有自己家的小本本,记着一年的账。牛会计先给大家报今年大队直到当下这一天的收入和支出——

  “赵村儿大队的全年收入包括农业收入和副业收入,副业只有生产合作社的养猪副业,但是由于合作社的猪还不能出栏,今年副业收入为零。

  下面说农业收入,分别是庄稼和白菜……

  庄稼没卖,白菜收入六千三百八十四块。

  “今年的支出有:农用工具白菜、萝卜种子,盖猪圈花费……盖沤肥池花费……买猪崽大队借钱款……盖大库和土窑花费……

  零零总总的支出超过一千块。

  “下面念一下各家在大队的收支……”

  牛会计一家一家的念,不存在借款消费,就直接一个“无”;存在借款,那家就会拿出自家的账本,基本没有问题。

  这部分结束,就是算工分。

  农业税卖白菜的时候已经上交,明年给五保户和困难户的公益金跟今年一样,不过下一年添置东西的钱比较多,起码要三千块,还要刨出今年大队欠个人的钱,以及明年的生产管理费用。

  到此已经扣除四千八百块。

  要用剩下的钱除以所有社员的总工分,算出每个工分值多少钱,再计算各人都能拿到多少钱。全部算下来,一户,少的能拿二十左右,多的能拿四十上下。

  基本上所有社员都有盈余,连要还钱的赵二奶家和为了儿子结婚跟大队预支过钱的东

  婶儿家,都没负收入。

  孙大娘家因为带春妮儿看病,欠了钱,今年拿到之后,还是还不上,不过一想到他们分到的钱,兴许明年真的能还完,夫妻俩便又觉得身上的石头没那么重。

  全村都乐不可支,喜笑颜开。

  赵新山、牛会计、许副队长三人却看向赵柯。

  赵柯摸摸鼻子,轻声道:“让他们再多高兴一会儿吧。”

  赵芸芸帮赵柯准备过手抄报,知道她要干啥,凑近她耳边,问:“你确定你不会挨打吗?”怎么会?大家都很讲道理的。赵柯信誓旦旦。

  社员们有人着急了,问:“大队长,啥时候发钱啊?”赵新山三人再次看向赵柯。

  她还想让大家多高兴一会儿,但社员们不给自己多高兴的机会。赵柯只能端着空搪瓷缸子,走到中间来,然后冲赵芸芸招招手。

  赵芸芸看一眼底下的社员们,又从旁边儿拿起最后一张大的硬纸板,翻过来挂在公告板上。这又是一张图纸,大的把之前的几张纸全都遮得严严实实。大家盯着看了几秒钟,看不懂,纷纷问赵柯这是啥玩意儿?赵柯拿起庄兰他们上课的小棍儿,点点图纸上方的一小条空白,示意赵芸芸。

  赵芸芸冲她翻了个白眼,小声嘟嚷:你自己又不是没长手,非得支使我干啥。但她还是走到公告板前,抬手小心翼翼地撕掉一条纸。

  赵芸芸撕掉纸,退离后,上面露出一行大字:【赵村规划蓝图】。

  “啥意思?”

  傅杭微微挑眉。

  刘兴学嘴角露出一抹自得的笑,其他知青也都互相耳语。

  赵柯道:“这是咱们赵村儿未来的规划图,在此感谢刘知青和傅知青的规划书,大队参考了两位知青的规划,结合实际情况,设计出了这个规划图。

  刘兴学给村子做了一份规划书,傅杭私底下也给赵柯写了一份。以实用性来说,傅杭的规划书更好,他跟赵柯说,可以不用提他,但赵柯认为不应该抹消对方的

  帮助。

  不过赵柯稍微调换了一下名字顺序。

  而她没具体说排序原则,刘兴学便下意识认为,他的作用更大,意得志满地端坐在马扎上。邓海信和苏丽梅也都这么以为,悄悄冲他竖起

  大拇指。

  刘兴学唇角拉都拉不平,今天简直是他的巅峰时刻。

  赵柯也赞赏地看他一眼,随即视线又划过傅杭,微微点头。

  傅杭含笑回视。

  底下社员们等不及,追问:“啥规划图,规划图跟分红有啥关系?”

  赵柯收回心神,面带微笑,和善地望着大伙儿,语气如同和煦的春风, “我先给大家讲一下咱们赵村儿的规划。”

  她拿起小棍儿,在图纸最中间的一片空地上画了个圈儿,道:“这里大家应该都看得出,是咱们大队的晒场,以后会扩大,变成多功能的广场,可以晒粮、运动、锻炼……

  小棍儿又向下,在正中央位置划了一下, 这是未来的大队部,计划盖两层,二层为办公场所,一层为学习室,也是会议室,将来大队的所有培训,都在这里进行。

  小棍儿向左, 这里,是一个小型供销社,会卖一些日用品。

  继续往左, 紧挨着供销社,是扩建的卫生所,以后会扩充药物和医疗器械。再往左, 这一块儿,是学校的范围,学校的大小,大家已经知道,就不多说了。

  公共建筑暂时只有这些,赵柯拿着小棍儿,指了指图纸的左上方和右侧以及下方的一长条, 这些区域,是社员们的居住区,将来都会盖成砖瓦房,原则上,各家尽量在原有位置上,不过由于规划扩大,位置肯定有所调整,而且有些人家儿女结婚,也会重新选地盖房子……

  社员们目不转睛,时不时震惊。

  啥?!晒场那么老大?

  啥?!大队要盖二层楼?

  啥?!还有供销社……

  他们越听越认真,以至于完全忘了分红的事儿。

  “但是,有一个问题……”赵柯幽幽地叹了一口气,以咱们大队现有的实力,如果按部就班地发展、建造,这个规划,一年只能完成一部分,比如明年盖学校,后年盖大队部,大后年盖卫生所和供销社,轮到大家盖砖房,可能最快也要三年后了。

  社员们七嘴八舌地交流起来。

  本来说要盖砖房,大家的兴致全都吊起来,又告诉说要先

  盖学校,先盖学校就先盖学校,现在又说,他们得三年多才能盖上砖房,顿时失望不已。

  就不能快点儿吗?实在不行大家加班加点地干呢。就是,大伙儿都不怕辛苦,都想早点儿住上砖房。

  “大队招外村儿的女婿进来,也不能好几年都跟着住在姑娘家啊,那不真成倒插门儿了,肯定有意见啊!

  “大队长、赵主任,你们想想办法啊……”

  大队长……大队长哪有啥办法,大队长脸皮也没那么厚,别开眼不去看台下。

  赵柯脸皮厚,赵柯一脸犯愁,又长长地叹了口气, “咱们大队明年买个手扶拖拉机,能大大提高干活的效率,就能抽取劳动力到别的地方,但是呢,土密就这么大,日烧夜烧,出砖量也有限……

  有人问:“那不能多建一个窑吗?”

  “问到点上了,为什么不能多建一个?”赵柯苦笑, “主要问题,是咱们大队没钱啊,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同样也能难倒咱们大队,要是有钱,大队可以想办法多种点儿地,要是有钱,咱们可以多建一个窑,要是有钱,咱们能多买点儿猪……

  但是,唉……

  台上的赵新山几人对视一眼,又微微垂下头,不敢多看社员们。有人问:“那、那咋办啊?”

  赵柯看着大伙儿,一脸为难,欲言又止。底下社员发觉,——表态——

  “赵主任,有啥事儿你就说!”

  对,都是为了大伙儿盖房子,我们都相信你!只要有办法,我们都跟着干!

  赵柯满眼感动,嘴里也都是感动:“咱们全村拧成一股绳,一条心,还有什么事儿办不成的?也只有咱们赵村儿大队能有这样的凝聚力。

  傅杭看着她,眼里噙满笑意。他不用想都知道,赵柯这做派肯定是有目的的。

  底下社员们催促不断。

  赵柯像是盛情难却,终于松口:“大队缺钱,既然大家都同意把今年的分红借给大队,大队一定会好好利用这笔钱。

  底下有不少人顺嘴答应,随即有人反应过来,发懵:“啊?借钱?”

  “是,

  大队会跟所有人签字画押,钱借给大队,大队用这笔钱进行生产投资,你们可以理解为村债。

  赵柯进行解释:“大队希望减轻全村的压力,所以前期盖土窑的钱,由大队负担,砖由集体生产,你们得工分,还不需要花钱买砖。但是盖一间好砖房,其他花钱的地方绝对少不了,这个钱肯定是要你们自己出,那如果你们谁家要另外批地,或者建房比较大,钱都得自己补足。

  “而钱借给大队,可以当作是存钱,大队会按照超出储蓄所百分之一的利率算利息,这样,你们既可以存钱得利息,大队也能有钱投资,双赢。

  底下社员们一时间有点儿转不过来弯儿,但是听着,好像确实不亏。

  赵柯咳了一下,又厚着脸皮道:如果你们手里有闲钱,也可以借给大队,保本保息。

  社员们面面相觑,闲钱……多少肯定是有点儿,赵柯这一年偶尔也会捎带从各家那点儿东西卖到公社,只是不多。

  赵柯看着大家犹豫,冲亲妈余秀兰同志使眼色。

  余秀兰:……

  片刻后,余秀兰不情不愿地举手:“我家今年的分红愿意借给大队。”赵柯继续盯她。

  余秀兰瞪她一眼,又道:之前借给合作社的钱,也借给大队。

  随后,赵新山几人、傅杭等几个知青也都表明他们愿意借今年的分红给大队,还额外借出一部分。

  社员们在他们的带领下,陆陆续续都同意了,并且或多或少从兜里掏了点儿钱借给大队。

  统计下来,村债达到两千五百块。

  赵柯代表大队向所有人表示感谢:“大队所有的基础建设,最终惠及的是每一个社员,感谢大家对大队的有力支持。

  而后,赵新山出来宣布:“明天去大队部领各家分到的粮,今天的社员大会圆满结束,散会。”

  今天一天的社员大会,从开始到结束,社员们的状态是:震惊………哦,是这样啊……再次震惊……再次,哦,原来如此……继续震惊……继续恍惚明白了….

  就这么反反复复。

  结果呢,分红了,又好像没分,钱没到手里,还搭里头点儿。然后大家伙儿一琢磨

  ,应该没亏吧?

  倒是赵芸芸忽然有点儿疑问,拉住赵柯, “那本来大家如果投这个钱进合作社入股买猪,年底分红,收益都是他们自己的,不是赚更多吗?

  现在这个钱,投资之后赚到的不都成大队的了?

  赵柯看一眼底下还没完全散去的社员,竖起手指, 嘘——

  赵芸芸瞬间无语, 赵柯,你果然坏心眼儿,你咋这样儿呢?怪不得她爹他们都不好意思。

  赵柯晃晃手指, 都说了,大队所有的基础建设,最终惠及的是每一个社员。

  更何况,她没离谱到钱发下去再收上来,已经很善良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粤语 陕西 台语 辽宁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回到书页 下一章 > 错误反馈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保存桌面网址发布会员中心留言本

Copyright © 2024-2025 All Rights Reserved